



三皇庙:该庙创建年代不详,元代有之,清乾隆、道光和民国年间曾多次不同程度地扩建和修葺,历朝历代祭拜活动连年不绝,香火旺盛历久不衰。现存三皇殿仍保存元代原构,余皆清代重建。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西向东,两进院布局,东西长84米,南北宽59米。中轴线建有乐楼、三皇殿。三皇正殿正面供奉太昊伏羲、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两侧配祀古代十大名医。两侧耳殿左供财神,右奉牛马王。正殿门额上高悬木刻“三皇庙”竖匾一块,为明嘉靖进士四川按察使邑人梁明翰赠。丹墀下古松参天,旗杆悬斗分竖正殿左右。南北两侧庑廊各一排,现制钟鼓分置其中。大殿对面为乐楼,前后台间,镶嵌彩绘大块玻璃,为整座戏台增添光彩,时有“玻璃戏台”的美誉,曾形成邑内外“为看戏台而看戏”的时尚。远望庙群,蓝天白云下,古柏参天,红墙碧瓦,错落有致,巍峨壮观。
贾家庄明清古商道:从三皇庙前的石板路北端向西折行,一条拥有13家车马大店的明清古商道豁然眼前。古商道全长2000余米,是明清时期商贾入晋西和走西口的集散地,反映了孝义地区各个历史时期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状况以及当地的传统文化发展状况。古商道历史街区内现存建筑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寺庙宫观、戏台祠堂、桥梁驿站、民居会馆、钟楼鼓楼等。虽然历经几百年风雨,但仍保留着较好的街道格局和传统建筑风貌,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建筑与规划艺术价值和现实开发价值,对晋商研究、民俗文化研究意义非凡。
孝义民俗文化展览馆:建设面积2600平方米。馆内设村史展厅、农耕器具展厅、古典家具展厅等五个展厅,同时设有剪纸产业基地、皮影雕刻基地和传统文化展演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孝义贾家庄婚俗”“孝义皮影”,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孝义地秧歌”,及孝义剪纸、面食、面塑等地方特色文化,农耕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在农耕器具展厅,集中摆放了能体现农耕文明主题的各种器物,展品涉及孝义历史上的民俗农耕文化古物5大系列,23个类别,百余个品种,1000余件展品。还设有剪纸工艺展示间、皮影雕刻文化产业基地及皮影影视基地。在这里,游客甚至可以亲自操纵皮影、木偶,体验孝义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