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上座部佛教吧 关注:201贴子:800
  • 6回复贴,共1

解析中阴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中阴(antara bhāva)是源于部派佛教的说一切有部的思想与说辞,后来就被一些佛教传承所接受以及把这种学说发扬光大。虽然许多论师各持有不同的中阴解义,但不外乎是围绕着有情命根败坏、四大分解后(前有),在还没有结生之前(后有)存有着的中接阶段或过渡期(中有),简单来说就是有情死亡与再生之间有个间隔。这些部派的论师认为有情在死后有时业不一定会成熟,于是就会处于中间的状态以等待受生。
至于死后要待在中阴状态有多久呢,不同的论师又有不同的主张,有的认为只需一刹那、有的认为一天、七天、七七四十九天,乃至很长的时间,这些都在《大毗婆沙论》和《俱舍论》里有详细的记载。
其实根据佛陀的教导,业果无时无刻都在生命中发生,遇到因缘的业要成熟也不一定要等到时间。有正见的佛弟子很轻易的分辨出这种思想是与一般民间灵魂信仰和神教的灵魂思想相似,他们主张人死后乃存有能够不依任何名色法而单独存在的“神识”,或以灵魂、灵体的方式直接存在。这种灵魂思想被古代的论师引进佛门,转而主张常见、自性不灭、自我永恒。
这种论说简单易懂,很容易被没有正见的人接受,有些有通灵能力的外道更是容易接纳此思想。
中阴论唯有在一种情况下才能在无我的法则上成立,那就是指中阴身其实是有情已经受生的另一种生命状态,这是唯一能够以佛陀的教育来融通的中阴论。中阴在某个意义上也被称为中蕴、中有;蕴就是指五蕴,即色(色法)和受想行识(名法)的生命组合元素。
据说在中阴阶段的有情多保有人形,依然可看、闻、尝、嗅与思维;再根据一些论师的论述,死后投生天界的人,以及投生地狱的人都是没有中阴状态,而是直升直堕的,那么排除掉天界与地狱之外,六道的哪一种生命状态与上述的条件相符呢?唯有阿苏罗[1]和鬼道的众生最接近此类有情。([1]这里指的是堕恶趣的阿苏罗,与饿鬼类似长期遭受折磨的有情,住在村里或村落的附近,以村民丢弃的食物为生。一些阿苏罗在没有获得食物时,也会附在人身或折磨人类。)
如果中阴的生命状态真的存在,那么中阴身肯定的是属于六道众生之一。再来,依诸论所描述的中阴性质可知中阴皆化生、为微薄四大所聚、以食香与祭品资身,或若其亲属为之祈福供养等佛事时,中阴身就有机会转变成另一种生命状态。在北传佛教界盛名的中阴救度法有召请中阴身来听闻佛法,化解心结、令有缘鬼神得之欢喜以达至超度效果。从以上种种的迹象中显示,所谓的中阴身其实就是鬼道的依他施活命的鬼类!


1楼2014-12-11 17:30回复
    中阴身的假象通常是如此发生:有些人由于临终前的不善业成熟,作为令生业导致投生为鬼道的依他施活命鬼类,在鬼道的寿命多久要依于令生业产生的业生色,以及在鬼道的支持业、阻碍业和毁坏业等因素而构成所谓的一七、两七.....到七七不等日间的象征式鬼生命。
    由于过去不善业的令生业力并不是很强,只需很短的时间就能耗尽,新的业生色法就不再产生而在鬼道死亡,接着再依随之成熟的新令生业在另一界生存地产生结生。另一种情况是当有极强的善业如随喜功德或听闻佛法等,这些善业的力量形成了鬼道生命的毁坏业,并中止了令生业力而死亡后再投生到善趣去。


    2楼2014-12-11 17:30
    回复
      2025-08-31 11:00: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照比例来看,死后投生到恶趣的人肯定是比投生善趣的还来得多,再加上自古以来许多华人都存有一种非常普遍的邪见,认为“人死变鬼”,这种邪见不知造就了多少的传统华人死后真的投生为鬼。其次,要堕落恶趣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正如水自然地从高处流往低处一样。
      若一个人发愿要投生到善趣就必须要有善业支持,然而,一个人发愿要投生到恶趣的话,是不需付出任何努力的,更毋需任何微薄的善业支持。若一个人的观念坚持认为人死后变鬼,或者坚持认为人死后一定要先进入中阴身这种类似鬼身的概念,那么通常他死后能如愿以偿的投生在鬼道。
      一些外道行者或修行人由于具有深度的禅定而培育出有限的天眼通或宿命通,的确能够亲眼看到许多人,尤其是那些非极善,也非极恶的人死后投生到鬼道去,并在鬼道存活了一段长短不一的时间后再投生到其它生命界,这些外道修行人就误以为鬼生命就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连接体,因此更肯定了死后有中阴身的说法。这世间太多人认为死后变鬼,再加上目前如日方中的“中阴论”,导致太多人“称心如意”的变鬼了。
      有些具有有限度天眼和宿命通的修行人的确亲眼看到有中阴身这回事,只是他们不了解其实那中阴身只是鬼道的众生之一。从以上种种的因缘来看,的确很容易使不具正见的人支持与肯定中阴身为实有。
      众生死此生彼,其受生的业力及过程是极为盘根错节,除了佛陀的一切知智,没有任何人能够轻易看得清楚。如果学人太过热衷于研究这方面的知识,又没有正见,就很容易被邪见所迷惑。
      身为一个有智慧、有理性和务实的佛弟子,我们不必去相信以上的阿毗达摩学、投生的法则等,而是以自己实际的修行去知道,以自己的观智来洞察生命的本质、轮回的真相、宇宙的真理。当一位禅修者能够依照禅修的次第修到缘摄受智(注[1])的阶段时,他可以自己亲自验证到。
      真理是随时可以让有智慧的人透过佛陀的教育来亲自体验到它,佛陀站在彼岸以手指指着海,说海水的味道是如此的,智者们不会只是盲目的认同,或只在原地辩论或只靠推理来猜测海水的味道,而自己动身去品尝,这才是真正拥有正信的佛弟子而不是迷信的佛弟子。
      对于「到底有没有中阴身?」这问题的答案到时于心了然,不必等到死后才能揭晓,也不需要在死后投生在鬼道时才自救或他救。要记得佛陀曾经说过:有情堕落了恶趣后再投生善趣的机会是非常渺茫,如他指甲的尘埃那么少。为了自己的幸福,发愿来世投生为人或天人还算合理,为什么要把心倾向做鬼或“中阴鬼”呢?千万不可一直灌输自己一定要投生在鬼界作生命旅途的转机站,否则一上错飞机的话回头已经百千年。
      注[1]:
      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ñāṇa)是观禅的第二观智。在这阶段禅修者必须辨识缘起法(paticcasamuppada),即是在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当中因与果作用的方式。通过缘起之智,禅修者能够观照到从过去到未来的名色相续流并不是无端端地生起,而是因为过去世的无明、爱、取、行与业而生起。禅修者也运用同样的法则来辨识未来名色法的诸缘。这观智能够临时去除断见(uccheda-diṭṭhi)、常见(sassata-diṭṭhi)、我见(attadiṭṭhi)、无因见(ahetuka-diṭṭhi)、无作用见(akiriya-diṭṭhi)、创世主、万能的神、主宰者、梵我、灵魂、中阴身等种种迷信和邪见。由于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都能够让禅修者临时去除我见,因此皆可称为小入流(sotāpanna)。
      从许许多多禅修者亲自的验证显示,有情的投生是在死亡后立即发生的,一期生命的最后一个心识—死亡心在心脏处灭后,结生心立刻在三界(注[2])内的某一处生起,从旧有生命到新生命之间是没有所谓的连接体或中阴身,也没有一个灵魂或独立的神识从败坏的身躯离开,再经过一段过度期后再投胎到新的身躯去,所以上座部佛教并没有中阴身之说。
      无论一个有情是死后投生到哪一界,从最高的天界至最低的无间地狱,或是极善恶、非极善恶的人,死亡心与结生心之间一概毫无一丝的心识刹那的停留。有情在长远轮回中一段一段的生命只是一堆名色法的相续流而已。
      注[2]:有情的生存地又可以分为三界,即欲界、色界与无色界。


      4楼2014-12-11 17:31
      回复
        其实是有一个无生状态,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04-20 04:23
        收起回复
          谢谢


          IP属地:广西6楼2022-08-12 11:01
          回复
            谢谢


            IP属地:山东8楼2023-03-25 18: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