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特介绍贴:
我们平日里常说的花桃,学名:pied,中文简称:派特。
派特有两种基因,显性派特(Dominant pied)& 隐性派特(Recessive pied)。
下面由我简单的介绍一下:
派特的产生,是因为黑色素部分缺失,且不均匀的分布在整片羽毛上,进而形成了深浅不一的斑状或其他形状的羽毛色块。
显性派特(Dominant pied)
第一只显性派特 诞生于美国三十年代早期。随后,关于显性派特的详细描述与介绍也于美国六十年代发表了。这种派特可以从拥有比较多的深色毛慢慢培育到以浅色毛为主甚至是几乎没有黑色素的淡色"高趴",但培育的过程比较漫长。
显性派特,可以从字面上理解:显性遗传,它有单基因和双基因的区分。从外表上,二者没有很明显的区别,所以基本难分辨出单基因和双基因,但二者在遗传方面上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效果。
最常见的派特是绿色系列的派特。派特可以和其他不同的基因一起组合,形成新的羽色效果。
隐性派特(Recessive pied)
隐性派特起源于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从外表上看是一只几乎全黄色的鸟。对于隐性派特的产生,可以解释为黑色素95%或以上 缺失。
一只隐性派特,它飞羽的颜色和腿、脚趾以及脚趾甲的颜色,都会受影响,从原始种的灰色完全稀释到肉色或者粉红色。在大多数情况下,隐性派特的腰部(背部)也是会因黑色素的大量缺失而受影响,表现为很浅的绿色。
在基因上,隐性派特会间接影响黑色素的分布,而且也有单双之分。单基因的鸟可以从腹部(靠近大腿)有比较多杂色毛来判定。
接着解释一下几个跟派特有关联的词:低趴、中趴、高趴。
每一只派特都是独一无二的,基本上找不到两只一样花色的派特。由于黑色素缺失而产生了派特,那么黑色的缺失程度的多少也会从外表上直接影响毛色、花色。所以产生了一个词来形容它:“趴度”。
低趴:通常是指身上深色毛为主或者居多,浅色毛较少的鸟;
高趴:顾名思义,跟低趴相反,指浅色毛为主或居多,深色毛较少的鸟;
中趴:比低趴和高趴难定义,一般是指深色毛或浅色成斑状或其他形状,飞羽大部分是黄或白,羽色浅色毛比低趴多,但又没达到高趴的成色的鸟。
又要稍微提一下显隐派特的问题,比较高趴的鸟,会有可能是显派也有可能是隐派。这二者的从毛色、腰色上来可以判定,也可以根据腿、脚趾以及脚趾甲的颜色来断定。
最后还要强调一点,趴度并不是衡量一只花桃品质的所有因素。比如从遗传上来说,一只双基因的低趴派特 就一定会比 一只单基因的高趴派特 的可遗传性好,但如果从外表上却不然。
图一显性,图二隐性
原文网址:
http://www.52cpb.com/post/topic.aspx?tid=106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