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吧 关注:16,355贴子:306,195
  • 21回复贴,共1

发现列班·扫马:被遗忘的人、世界与历史(来自腾讯历史频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导读]列班·扫马生在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并扮演了关键的角色。如果教皇响应阿鲁浑汗的倡议而法王英王又不食言,西亚伊斯兰世界、基督教的十字军东征的历史都可能重写。


1楼2014-11-26 12:16回复
    1275年前后,马可·波罗到达北京的时候,中国的景教徒列班·扫马(Rabban Sauma)与他的徒弟马古思(Rabban Markos),正在北京城西南50公里外的房山“十字寺” 修行,准备去耶露撒冷朝圣。我们不知道列班·扫马与马古斯是谁,也没有听说过他们的事迹。直到1887年,600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居住在波斯西北的索罗门先生(Mr Salomon),从一位信奉景教的突厥青年那里,发现了一部叙利亚文手稿。手稿记录了列班·扫马,一位来自中国的旅行家,从北京到巴黎,不仅发现了世界,而且试图改变世界。
    那是一次伟大的旅行。列班·扫马与马古思可能都是汪古部的蒙古突厥人,信奉景教 ,列班·扫马与马古思是他们在叙利亚文本中的景教教名。列班·扫马生在北京,父亲是景教堂的按察员。1275年,列班·扫马52岁,出家修行已经27年了,是一位颇有声望的景教僧侣。马古思生在内蒙古的托克托,就是马可·波罗说的天德,那里“大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15年前,他从家乡旅行半个月,投奔房山的列班·扫马修行时,还是一个热情的少年,现在已经30岁了,热情还在,更多些智慧与坚定。是他劝列班·扫马放弃山中的隐修生活,去耶露撒冷朝圣。那是一次中国发现西方的旅行。
    列班·扫马与马古思出张家口西去朝圣的时候,还不知道此行的终点不是地中海边的耶露撒冷,而是更西的大西洋边的巴黎或波尔多;也不知道他的旅行的历史意义,远远超出个人朝圣。1、蒙古世纪有许多西方旅行家从欧洲到中国,而已知的东方旅行家从中国到欧洲,却只有列班·扫马一位。2、蒙古世纪罗马教廷与蒙古汗国一直在寻找合作的机会,先是基督教国王向蒙古大汗,后是波斯的伊儿汗国向基督教廷,而列班·扫马出使欧洲的时候,机会最有可能变成现实。那是一次可能改变世界格局与历史的旅行。
    马可·波罗说大汗请教皇派100位精通七艺的教士到中国来,并让老波罗兄弟带回一点耶稣基督圣陵长明灯上的圣油。如果这是真的,列班·扫马与马古思的朝圣背后有大汗的旨意,也未必可知 。毕竟马可·波罗一家带着耶露撒冷圣陵长明灯上的圣油回禀大汗不久,列班·扫马就领了大汗的令牌,沿着帝国驿道踏上了西去朝圣的征程。第一站停留的是马古思的家乡东胜。那里的景教徒们欢迎他们也挽留他们,汪古王子君不花、爱不花分别是贵由大汗与忽必烈大汗的驸马,现在劝他们在东胜住下来,这里需要教士和神甫,正从西方招来,为什么还让自己的高僧再去西方呢?挽留的情形令人想起玄奘西去取经的遭遇。列班·扫马去意坚定,他说他“希望成为完人”,已经舍弃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人与这个世界的爱。
    他们继续上路,沿着黄河向西南到达唐古特城。马可·波罗在这里注意到的是许多佛寺、大量的佛教徒与佛教徒“特殊的殡葬仪式”。 列班·扫马看到的却是“信仰非常热诚、思想纯洁”的景教徒“男女老幼立刻出来迎接”他们 。如果不是地名相同、他们来去的线路相同,读者会以为他们到过的不是同一个地方。旅人们在异域总是看到他们关注的与期望看到的内容,所以任何游记都是主观视野内有选择的记述。
    马可·波罗的来路正是列班·扫马的去路。离开今日银川附近的唐古特城后,列班·扫马穿过河西走廊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部边缘,即古老的丝绸之路南路,先西北再折向西南,两个月后到达和田。这一段旅程艰难。大沙漠“天气干燥、荒无人烟,水是苦的”,远征的士兵“路绝粮断”,饿死在这里。列班·扫马的描述尽管没有800多年前法显和尚、600多年前的玄奘和尚那样生动,沙漠旅途的恐怖景象也是可以想见的。列班·扫马在和田城里住了6个月,大概是休整。从和田出发,到喀什噶尔 “他们发现城中没有居民,因为该城最近遭到敌人的洗劫”。马可·波罗见到的那个繁荣的商都:发达的商业、手工业、纺织业、美丽的花园、果园、葡萄园,清真寺与景教堂,听起来竟像是另一个世界另一个世纪的故事。其实相隔也不过3、4年,忽必烈与海都之间的战争,毁灭了一切。
    和田与喀什噶尔都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绿洲城市,商队来来往往,波斯人、叙利亚人、畏兀儿人、蒙古人,不同种族的居民讲着不同的语言,信仰不同的宗教,埃及或罗马的玻璃、波斯的地毯、中国的丝绸,从这里转运西东。过了喀什噶尔就出了丝绸之路的中国段。佛教徒越来越少,穆斯林越来越多,他们来到海都汗王所在的怛逻斯城,500多年前大唐的军队在此败给大食的军队,从此这片土地就变成穆斯林的世界了。高山、荒漠、更恶劣的气候与更凶险的战争,九死一生,列班·扫马很少叙述旅途的经历见闻,只说他们拿着海都的特许证,“在困难、疲劳和恐惧情况下来到呼罗珊”。
    呼罗珊已是波斯伊儿汗国的领土了。伊儿汗国的阿八哈汗王亲景教。途思城(今马什哈德西北20公里处)有《天方夜谭》中著名的哈里发哈伦·赖世德的墓,还有圣马赛扬修道院。50年前蒙古入侵时,途思城曾遭到毁灭性破坏,《世界征服者史》记载全城幸存的房子不超过50所。列班·扫马没有介绍这座重建的城市的情况,不久后伊本·白图泰游历到途思,说“这里是呼罗珊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 。实际上列班·扫马很少提到旅行中的世俗经历与见闻,或许是被教会的记述者省略了,令人失望,否则13世纪一位从北京出发的旅行者看到的西方形象,将是非常有意义的。列班·扫马在圣马赛扬修道院里住了一段时间,感觉自己在精神与肉体上都获得了新生,就准备去巴格达拜见景教宗主教马·登哈(Mar Denha)。马·登哈宗主教是景教界的首脑,此时正巡幸马拉加城(今大不里士城南100公里处)。列班·扫马与列班·马古思沿着里海南岸赶到马拉加。拜谒场面令人感动。他们跪在地上,像看见耶稣基督那样泪流满面:“他们对他说:上帝倍加怜悯,广施恩惠于我等,因为我们看见了我们大总管容光焕发的面孔。他问他们:您们从何处来?他们答到:我们从东方众王之王大汗的城汗八里来。我们来此是为接受您的祝福,接受此地众神甫、修士和基督教徒的祝福;如果我们力所能及,如蒙上帝允许,我们将去耶露撒冷。”


    2楼2014-11-26 12:17
    收起回复
      2025-08-30 13:57: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我很认真的,我看完了,这人确实是个奇葩,被发现也纯属偶然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4-11-26 17:10
      收起回复
        列班·扫马可以称之为“元朝的张骞”


        IP属地:安徽9楼2014-12-09 01:55
        收起回复
          哎,伊利汗国各汗对西方是很憧憬了,合赞信了伊斯兰教后仍然想和西方联合对付马穆鲁克,可惜西方让他们一次次失望。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8-27 01:00
          收起回复
            大哉元道广无际,福音流传不息,
            耶京圣美神亲立,引来亿众朝礼,
            自南自北自东西,我祖来自西尼,
            中华圣徒当奋起,紧随先贤足迹!


            IP属地:辽宁12楼2015-08-27 13: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