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棋研究所吧 关注:16,867贴子:292,102

【推演战报】 OCS:Burma——剧本U-Go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帖子的首发实在这里是我在:http://www.velonica.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3&page=1&extra=#pid436 的转播。帖子还在逐渐完善中,贴吧的更新将以慢一个游戏回合左右的速度进行延步更新。
送大家一个好听的背景音乐,以配合日军为角度的讲解:
M01 谣I-Making of Cyborg - 川井宪次

——————————————————————————————————————————————
都熟悉过规则了之后,大家决定开一把稍大一点的剧本:U-GO——英帕尔初期作战。
历史上英帕尔作战日军惨败,投入的8万多兵力(面对大约20万盟军),几乎全部折损殆尽。——我对这段战史基本上是空白了解,只在推演的中期大概看了一些《大东亚战史》里面模模糊糊的地图表,对战局的理解程度也就维基百科程度,行动基本没有参照,全凭自己临时想象。
当然,我们双方在推演中遇到了各种问题:包括村规、战局研判错误、参谋部失灵、协同失误、作战部署错误、战术设想错误等等。不过这都算是一些有益的经验吧。
(其实最扯淡的部分是:后来英军把日军打的落花流水、造成日31师团几近玉碎的山地攻势作战,其作战指导居然是由日军指挥官帮英军指挥官提出的......)
本来以为这次可以村规少一点,顺带可以做入法眼的战报玩玩,结果最终却又成了一个各种问题的混合体。(好在所发现的村规比较少)
——————————————————————————————————————————————————————————————————————————————————————————————
作战时间:1944年3月15日-1944年4月15日
作战地点:缅北,纳加山脉,英帕尔
对阵的双方:
英方:
作战主帅:朱爷·Leozhu·蒙巴顿元帅
前敌指挥:石头·Shi4stone·斯利姆将军
G2(情报):朱爷·Leozhu·蒙巴顿元帅/石头·Shi4stone·斯利姆将军(后期参与)
G3(作训):石头·Shi4stone·斯利姆将军
G4(后勤):朱爷·Leozhu·蒙巴顿元帅(早期)/石头·Shi4stone·斯利姆将军(后期)
蒙巴顿元帅在作战行动初期兼任北方战区总指挥和盟军空军总司令。后来专任对日军作战情报的分析与对日军将来行动预计、对前敌总指挥作战计划的审批通过工作、还有休息的工作...
斯利姆将军初期负责英帕尔战区总指挥,后来则全权负责场上英军的指挥和控制。
日方:
军司令官:牟田口 睿渊中将(就是洒家了....)
G2(情报):牟田口 睿渊中将
G3(作训):牟田口 睿渊中将
G4(后勤):牟田口 睿渊中将
日军人力匮乏,在各处寻找作战参谋未果,军参谋本部参谋工作都由司令官一人执行。
然后在实际推演过程中,两种指挥部的组成模式,造成了后来出现的一些很扯的情况,完全暴露出了两种不同组织模式的优缺点。(这明显是战棋之外的因素,不过确实是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
——————————————————————————————————————————————————————————————————————————————————————————————
双方采用剧本给与的历史布置:固定位置,自由布置极少单位和运输工具。
作战地图和双方部署如下:

总的来讲,看到这个部署态势,就知道历史上日军发起这场战役本身就是一场错误,根本没有考虑过作战的实际可行性——不论兵力、火力、物资、运输能力、空军日军全面落后;在作战部队的素质方面,英军的差距并不是太大,大部分AR相差在1-2之间,英军AR在5的单位也不在少数(这基本不能寄希望于奇袭,而且一旦打成混乱,就毫无优势了,战斗基本是作战实力的对决),而且日军还处在攻势地位——看着英军那长长一串串的增援单,我真的有点头晕。
首先,我对双方战略能力必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才能针对具体情况来处理整个作战。着手的部分从兵力物资开始
我大概估算了一下双方到结局的时候总的步兵战斗力(以“Bn/营”为单位,一个营战力=2,旅按照4或者6分为2Bn和3Bn):
英军:98Bn
日军:27Bn
(关于这个兵力对比,实在是让人怀疑历史上日军指挥官的脑袋,而且作为攻方,这需要面对超过3倍的优势兵力,而且对方的战斗素质并不差劲。如果不算独立单位,日军的33D,18D,31D——第15军,需要面对英军的Ind17D,Ind23D,Ind20D,Ind5D,Ind7D——分别隶属于第4军和第33军,如果再算上独立单位,英军的单位将多的数不胜数。不过,日军的很多作战赢得都很险,就这点而言,历史上日军指挥官不少确实是将才——这个天真蛮干的家伙除外。)
补给的内容:
英军的Table表要比日军高出一倍
(关于这个可能是日军唯一并不是大劣势的部分,后面会讲到)
运输工具:
英军:2SP骡子,7SP卡车,2T运输机(航程问题,其运力都是X2的)(相当于共计40T)
日军:3SP骡子,2T卡车,1SP货车(共计18T)
空军:
英军:
飓风 5个中队
喷火V 1个中队
P40N 1个中队
“复仇者”战术轰炸机 1个中队
“英俊战士”战术轰炸机 1个中队
B-25米切尔战术轰炸机 1个中队
日军:- 0个中队
好吧,关于双方硬实力的部分,暂时就不讨论了,这个东西让日军看着简直就是头大。
现在谈谈双方在部队特质的的问题
日军的优势:
补给后勤:
1.大部分是步行MP单位,跑路、追朔和投掷都可以硬生生穿过EZOC,在山地中沿小路计算也便捷
2.1T补给可以供应10个单位
3.有觅食规则,结合可以在缺乏补给的情况下坚持一段时间
4.有牛,可以缓解强制补给弹药的问题。
5.可以用步兵营构建搬运队,提升HQ的投掷能力
6.营级单位补充储备弹药只需要1T而不是2T
战斗能力:
1.有万岁进攻,一旦产生突袭效果,威力绝不可小觑
2.如果战斗模式在维持本回合不移动,将获得顽强防御的属性,自动盖1级工事
日军的劣势:
补给后勤:
1.硬件设施太少,后勤系统本身太过脆弱
2.没有工程能力,工事不能升级和扩建
3.运输工具不能重建,想要补充,只能下手抢
4.牛一旦被对方夺取,直接被消灭
5.日军没有援兵,只能靠重建
战斗能力:
1.当参与作战单位达到6个,作战AR-1
2.万岁进攻失败的单位将永久移除
3.转入搬运队的单位战力和AR=0
4.师团HQ在战斗模式下只有2的战力
5.步兵营本身战力只有2
总的来讲,日军的后勤屁股不大不重,可以甩开沉重的屁股轻松行动,但是浑身的肌肉不结实。日军的交战能力并不强,战斗效率不高。
英军的优势:
后勤补给:
1.极其强大的公路和空中运输能力
2.回合补给量相当大的
3.卡车运输机可以重建
4.有相当多的预设补给
5.万不得已时可以使用运力极强的“驼峰”航线来增援运力和补给
6.有很多机场跳板,可供英军进行空中运输
7.HQ有工程能力,工事可以扩建
8.营级单位补充储备时,只消耗1T而不是2T
9.旅为一个RE大小,不是两个,缩减了维持成本
10.场外机场整备不需要消耗补给
12.地面火力单位建制较大,可以节约汽油用量
战斗能力:
1.单位战力本身较高,高战力的旅单位可以在不用补给进行防御
2.极佳的火力优势
英军的劣势:
后勤补给:
1.骡子少,山地运输困难
2.按照常规,1T补给只可以维持2RE的单位
3.卡车MP在山地中的行动能力就是一场灾难,包括追溯和投掷补给都是卡车MP
4.3-4为主的AR在断补的情况下,非常容易悲剧
5.HQ不能重建单位
6.使用“驼峰”航线的代价是给日军送分
7.一半的重建表没法使用
8.若开援军需要使用消耗空中运输能力或“驼峰”航线来到达
战斗能力
1.旅军力只有1,一旦出现损失立刻就没了
2.英联邦军队和中国军队没法有效协同,包括攻击,投递补给,共享预备标记
3.在山区、崎岖、丛林中没有观察员,空中火力没法砸到
总的来讲,英军的肌肉强大,但是身上的膘脂很多,屁股比较大运动不太灵活,不适于山地机动和山地进攻作战。战术能力相对比较强,火力强大。
简单对比下来,双方是拥有完全不同特质的部队,并不能简单使用实力来衡量——就如东线战场的情况——不过实力依然是任何作战力量的基础,忽视实力本身就是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地形足够复杂并含有小道网络,就是日军的主场,其他地形则都是英军占据着优势。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将对局势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问题。


IP属地:浙江1楼2014-10-27 22:06回复
    特别关于英军的联合指挥部:
    英军的联合指挥部的组织模式是在三个人的讨论下组织的:
    基本原则是:
    主帅下定作战决心,指挥部统一作战计划;重要情况需开内部会议,由主帅决定是否有必要;各自主管战区内的行动,兵力一旦进入某个战区就受到所在指挥官的控制;是否需要重划战区由会议决定。
    蒙巴顿元帅作为主帅,自然拥有更大的权力。不过蒙巴顿元帅认为自己对规则的熟悉程度较差,并不适合一口气指挥太多兵力。
    斯利姆将军同时正在和某外国友人推演OCS的突尼斯作战,被认为对于通则相对熟悉。
    在英军的内部会议(日军指挥官旁听)中,认为将战区依照XX.12一线分为南北两个战区,开场兵力较多的南部战区被划分给了斯利姆将军。开场兵力较少,且包含权责使用主要位置的北部战区由蒙巴顿元帅亲自管理。
    这是实际操作中的南北战区划分:

    因为当时大家没有足够的经验,所以英军内部会议(日军指挥官旁听)对战区划分线十分的简单。大致看上去非常明了—— 英帕尔科希马公路进入谷地的位置为分界线。
    不过细看下来就会发现很多问题(这是后来突发异常情况才暴露出来的):
    地形划分过于粗陋,关键地形并没有成区域由单个指挥官负责:英帕尔——山夹库,乌克鲁尔公路区域没有统一划分给一个人指挥,这最终造成了英军在作战中出现决定性失误(推演描述中再细说)。
    后来觉得理想中初期应该如此进行战区划分:
    如果划分线从地图西边上开始沿着XX.12延展,到Leima Khong河时沿着河流往北折一下,到XX.15再转为向东延展,后来出现的情况就基本可以避免
    关于日军方面,日军指挥官知道联合指挥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协同问题上,对战局产生突破的地点也许就会在作战划分线上出现。不过这在当时也只是一个粗陋的想法,并不是什么成型的想法,只是后来英军出现决定性失误被日军意外把握住,在反思这个失误的时候,才注意到上面的细节。
    关于日军指挥部的情况:
    日军指挥部由单人组成,不至于有全局协同问题,不过也有自身的缺陷:
    1.单人工作量大
    2.指挥官下决心没有参谋官辅助,细节问题容易被忽视
    3.没有人能对指挥官作战决心的缺陷提出质疑,作战计划的潜在问题可能无法发现
    这些缺陷造成了日军北部战区的部署一直存在本来可以避免潜在问题,推演末期被英军把握;后日军在关键时刻决策出现连续失误,造成了整个31师团陷入绝境、被打的几乎玉碎的情况(推演描述中细说)。
    关于英军指挥部的作战基本思路和作战计划:
    英军内部会议决定,日方指挥官被排除在外。
    关于日军基本作战计划:
    日军指挥官判断,想要在关键点取得优势,至少要有一个前提:足够的战力优势——说穿了也就是在关键区域内取得兵力优势。
    而如何在关键点上取得兵力优势,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迫使英军按照日军指挥官意愿进行作战部署。
    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下场上日军能力范围:
    日军指挥官如此认为(当时没有太关注场上VP点分布具体位置,最初判断仅仅按照取得一些奖励分数的条件和一些高分VP点进行的。当时详细关注了,也许计划就完全是另一回事)
    1、在空地上进行战斗并不是日军的理想状态,但不会说在大优势下这点不会改变
    2、山地是日军的主场,也就是不论如何,山地地形都有利于日军施展作战
    3、控制英帕尔——科希马公路会给日军带来很大的好处
    4、对于英军而言,英帕尔谷地的极端重要,如遇压力必将重兵据守此处
    5、初期对于日军的行动极其重要,因为此时英军尚未达到压倒性数量优势,英军的防御必定依赖作战部队依据局势及时机动到当时战局关键的地区。
    依据以上,大概的基本思路也就出台了:
    攻其所必救,以此调动英军的兵力,在英军抽出兵力的地区取得战果
    当然,局势的发展并不会完全根据日军指挥官的想法进行,所以佯攻很可能变成主攻,主攻也许会因为局势转变而成为佯攻,作战中只要沿着基本的思路进行临时应变就可以了
    那么具体的思路就是,限制英军可供自由机动部署的兵力数量,同时对英帕尔谷地施加巨大压力,迫使英军尚在自由机动状态的部队调兵防御英帕尔。
    1.如果英军在英帕尔投入过多兵力,那么英帕尔——科希马公路的防御实力必然下降,这里也就是日军可以取得关键战果的地区。(最理想的就是英军在英帕尔地区组织防御失误,造成这里也被日军占到便宜)
    2.如果英军无视英帕尔威胁,调兵部署在英帕尔——科希马公路,那么英帕尔谷地很可能就出现防御漏洞,日军很可能在这里取得战果
    好的,那么再看详细的局势:
    1.英军到底哪些部队能被日军在第一时间限制住部署自由。问题很简单:印17师本队
    2.那些部队能以最短距离最小难度最快速度抵达英帕尔——科希马公路。问题也很简单:31师团
    3.其他部队哪些能对英军第一时间造成最大压迫力。这个问题稍微绕一下:在最短距离,很可能以最短时间抵达谷地的部队,就是英军最大的威胁。放眼望去,也就是15师团了。
    4.对于部署的细看:三个是团中,33师团有些部队部署并不适合参加被赋予的任务——对印17师的限制行动,所以对于他们最好分配其他任务,不然就是浪费;独立单位在第一时间内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且要动他们还要汽油,完全是虚耗粮饷,所以最好还是不去动它们。
    那么日军的初期初步作战计划就出台了:

    关于这个计划的有效时间到底有多长,应该坦白说并没有做任何估计,也没有考虑过第二阶段作战的问题:
    一.剧本只有10个回合
    二.说真的,就现在的情况而言,日军指挥官实在估计不到未来局势会变成什么样子
    三.毛奇的观点对日军指挥官而言,影响很深:“事前准备好的计划,在作战中却可能完全是另外一种样子。”“战斗的战术结果构成做出新的战略决断的转折点;因为,一场会战的胜利或失败都将改变局势,而人的洞察力却只能预料到第一场会战。”“因此,任何作战计划的准确性都不可能超出与敌主力的首次遭遇。只有门外汉才认为,实现能预计到一个战局的全过程,能够考虑到全部细节直至结局。”“战略是一个由多种应急因素组成的体系。”
    当然一些具体的因素还是可以也是要掌握的:
    例如,日军最快可以在第三回合进入英帕尔公路(进入公路后还保留有一定机动力),此时如果情况理想,英军的援兵只有一个指挥部抵达(实际推演中,在第四回合结束的时候,日军弱小的前锋在经过战斗后才勉强通过英军布防漏洞钻进公路)。由此,日军对印17师的牵制时间最差要达到第三回合才能算是作战成功(不过必须考虑到英军会进行防御,但是由于不能估算出防御效果如果,所以在时间越长越好的成为和衡量时候真正成功的大砝码)。
    其他的有点想不起当时是怎么想的了....瞎编也不好,就不多说了。
    那么现在的计划是好了,按照计划进行展开部署(由于大部分单位都是固定的,所以真正能做到部署展开的实际上只有印民军和运输工具——关于牛的问题,到了第一回合结束才想起来,所以那个时候才做补上的):

    首先,日军指挥官判断,31师团和15师团会跨过山地作战,需要的是步行运输能力的支援。所以将骡子1:1的比例分配在此。长距离机动卡车利于南部公路运输,货车则用于对15师团和31师团的所需物资的初级运输。
    经验不足预想不够计算不足,分配非常的粗陋简单欠考虑。后来的实际作战过程中,遇到了相当大的运输困难,有一些物资直到前线已经打得稀里哗啦了,游戏结束,都还没有拉上前线。“如若在最初的集中中犯了错误,那么整个战局中都几乎难以更正。”对这句话的印证实在是血粼粼的。
    @_S2000_
    @无趣无聊强
    @shi4stone823
    @ulanking


    IP属地:浙江3楼2014-10-27 22:16
    回复
      这个剧本我们推过实体,最后日军翻过山,看见了英帕尔城……然后弹尽粮绝了……囧……日军的补给运输问题太大……还要忍受盟军飞机的招呼……翻过山后,看见英军卡车往来驰骋,真是男默女泪…


      IP属地:四川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10-27 22:26
      收起回复
        う号作戦、必顶!


        6楼2014-10-27 23:11
        收起回复
          一边看一边查OCS规则
          好复杂的样子!


          IP属地:广西7楼2014-10-27 23:12
          回复
            其实第一回合充斥着一些村规。
            主要就是关于鉴定补给应该是一个叠堆一个叠堆的进行的。不过有意思的是,倒是日军本身计算错误,印17师突围的第一战,战力对比是正确的(也就是全部叠堆都处于“断补”状态和“DG”状态下的战斗力)。不过第二战确实是有问题的,这点需要点明。
            因为英军不适合山地和林地作战,所以处在复杂地形区域时,地形基本上解决了日军战线的安全问题——只要能有力的控制住交通要道,就不太需要担心英军会楔入日军纵深。
            @shi4stone823
            @ulanking


            IP属地:浙江8楼2014-10-27 23:22
            收起回复
              顶顶


              10楼2014-10-28 10:06
              回复
                顶战报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4-10-28 13:06
                回复
                  第二回合日军总体补给情况:
                  回合 阶段说明 原有通用 水牛 总计
                  2 存储 12.25 2.5 14.75
                  增援/夺取 1
                  移动油料
                  补充/补给 -0.75 -0.25
                  轰击行动
                  攻击/进击 -1.25
                  进击油料
                  防御战斗
                    净值 -1 -0.25
                    结算 11.25 2.25 13.5


                  IP属地:浙江12楼2014-10-28 21:53
                  回复
                    第四回合:
                    天气:晴朗
                    空中:空军行动不受限制
                    地面:干燥
                    主动权情况:日军争到主动,决定先行。
                    获得补给:获得0.5SP——放置在Kalewa
                    援兵情况:没有援兵
                    移动情况:
                    指导:对于英帕尔市区的采取袭击的办法,主要目标则是公路上还处在移动状态的英军单位,力图对英帕尔——科希马公路上的英军兵力进行削弱。运用各种办法,对科希马——英帕尔公路进行多点控制,尽可能保持公路的控制权。保证日军对于乌克鲁尔的必取态势,南线则对于英军尽可能大的施压,迫使英军不得不在南线滞留兵力。

                    31师团:继续前进,并准备进行两次战斗,试图制造战斗后推进效果进入公路,依次调整并占据好的位置。因为之前体会到了万岁进攻的威力,此次面对远征军,选择使用一次万岁攻击,试图借此获得进击效果,获得两个切入公路的点,将据守公路的英军切成三段。
                    15师团:此时的重点则在于加强在乌克鲁尔地区的选择自由权,由于发觉再想要投入大兵力进入谷地,此地依然是一个选择——配合帕勒尔方向使得日军有两处对英军施压的地点迫使谷地英军调动部队。
                    33师团:一部继续对于托巴尔一线施加压力,另一部则逐渐向芒累——英帕尔公路靠拢,HQ加速机动,准备在芒累——英帕尔公路上建立补给点。山炮等不需要立即消耗的
                    谷地内部部队:尽快靠向英帕尔——科希马,并扩大钻入复杂地形的机会,以此来增加英军清剿难度。
                    兵站补给:日军兵站的卡车运输系统通过芒累——Kalewa公路逐渐将补给聚集在英军正面。
                    此时,日军指挥官判断:
                    1.在英帕尔公路上的日军作战单位(包括谷地和本回合就能从山地切入的部队),将迫使英军调动兵力进行清剿。其中尤其是冲进英帕尔谷地的部队将可能会导致整个英帕尔谷地内部的英军做出重新部署——在公路被打通前为日军进入英帕尔谷地制造很大的机会。
                    2.如果日军对远征军的单位攻击如预计一般,公路英军将被成功切成三段,造成英军公路调动可能出现混乱——如果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与关键地形上的窗口,将使得31师团后续部队有机会全部进入英帕尔——科希马公路。
                    3.攻取帕勒尔英军重兵布防的正面,需要的可能不仅仅是兵力,需要火炮,不过在建立完备补给线之前,尽量不要调用这些部队浪费补给、暴露日军作战意图。
                    当然一切太过顺利也不太过可能,不过一旦迫使英军相当的兵力重新做机动部署,机会将会展现出来,大小将视情况而定。不论如何,迫使英军指挥部按照日军指挥官的思维来行动是整个重点(其实也就是塑造对手的思维和行动)。日军指挥官当时对局势保持着相当的乐观态度。
                    箭头太多,放一个清晰的图:

                    关于英军的反应:

                    英军的优势火力立刻显示出了威力:
                    1号检查点:盟军的B25轰炸机中队立刻在低空扫射中将留在山地中的日军炸成混乱。
                    2号检查点:盟军的空军协同进行空中轰炸将日军的部队炸成混乱。
                    3号检查点:英军的炮兵解除预备模式对于日军接近部队展开轰击,不过什么效果都没有。不过此地英军又投入一个旅结成战线——如此,15师正面就被牵制住了大量英军(不过就谷地的重要据点而言,这里受到威胁英军不论如何也不会放弃)。
                    英军的响应还是正确的,就空中火力的效果而言,日军还是过于乐观的进行了估计自己作战计划的难度。
                    关于日军的战斗:


                    一共发生了三场战斗:
                    1号检查点:万岁进攻失败,损失一个单位还获得了O1的战果,日军被迫选择撤退。(日军在选择撤退方向却出现了严重的村规:撤退方向需是远离对方参战单位的;不过可以按具体照情况做出向“后方地域”方向,但不得做出绕圈和yoyo动作。这里日军的撤退方向明显村了。)
                    2,3号检查点:因为不需要考虑战力比的问题,所以轻松结束战斗。其中,3号检查点的部队的位置在下一场战斗中如果仅仅吃进O的战果,则可以选择进入复杂地形。
                    日军的进击阶段:

                    日军的北部万岁进攻的失败,导致了31师团的部署有一些调整:
                    因为万岁进攻的失败,日军指挥官判断,如果英军不犯错误则日军进入科希马的可能已经没有。所以,现在的焦点就在于如何迫使科希马附近的部队不至于太多的南调参与扫荡,以便31师团的部队进入公路。31师团的部署则变成了:
                    1.北上一个单位,对于公路北部产生威胁,迫使英军在公路延展防御兵力。
                    2.尽可能展开宽度,迫使英军分兵不能组成严密防线,增加钻入公路的机会
                    南段33师团区域:
                    逐渐在南段的空隙进行渗透。
                    此外,科希马外的远征军停留的位置刚刚好是在一个路口,英军因此有两个方向可以选择,而如果要完全拒止英军选择,日军则要被迫增加兵力。不过当时,英军指挥官对于山地展开攻击有很大的畏惧情绪,日军指挥官乐观断定英军不会进入山地展开攻势(此时,要是有一个日军参谋也许就能帮助日军指挥官发现潜在的严重问题了),而日军指挥官则完全忽视了英军的进攻路线和进攻机会被日军的错误部署一点一点的制造出来了(例如,选择北进的单位现在还控制着英军立刻进入Jessima的交通线,但是日军指挥官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无心的优势,后来为了北进无意中放弃了这个交通要道)。
                    日军阶段结束时的战线:
                    总的来说,现在日军的单位已经锲入英军深处,而这种情况这会让英军极端难受,所以清剿是必须的。现在只要运气足够,战术效果足够,那么英军的行为应该是按照日军指挥官所设想的运行。
                    英军阶段:
                    关于英军指挥部:因为协同出现严重失误,英军立刻召开内部会议(具体的日军指挥官当然不知道,而且往后的作战英军的作战会议似乎连续不断,最后才交出一个档给日军指挥官),后来做出了人事调整:蒙巴顿元帅从前线控制的任务中脱离出来,专职扮演日方指挥官——根据日军当前部署对日军可能的行动做出预计,以便审核斯利姆将军制定的具体作战计划可行性和漏洞的问题。至此往后,英方暴露出来的漏洞逐渐越来越少,而日军的作战空间也渐渐被压缩得很厉害。
                    英军的物资:因为科希马——英帕尔公路已经被日军切断,所以除了空运没有办法将新到的补给弄进谷地。而英军最终没有选择将补给运到谷地,依然选择用铁路运到了迪马普尔车站。
                    英军的移动:
                    1.盟国空军B25中队对于谷地部队的低空扫射取得了最佳效果——连续出了两个最大ROLL点。造成了这个单位直接蒸发。因此,英军在谷地的压力骤然减轻。
                    2.科希马附近的英军顾虑到日军可能存在北进意图,所以将部队向北延展。
                    3.英帕尔——科希马公路山地地段,英军调用部队展开,警备部队占满了整一小段公路,塞住日军的渗透路线。
                    4.谷地北部部队进行调整,英帕尔市区开始进入部队进行据守。
                    5.谷地的部队调整部署,抽出一部分部队转入预备状态,包括15师团正面和南部印17师。同时15师团正面英军有单位进入帕勒尔,防止日军渗透之后切入英军后部。
                    6.英军将剩余的空运力量,把若开地区新到的两个旅运进了英帕尔谷地。(写战报的时候发现关于若开地区空运有村的部分——运送完单位的运输机需要停留在目的地机场,在这里飞机回到了希尔恰尔机场。)

                    关于英军的补给:
                    现在英军停留在谷地的部队一共有15个RE,喂养他们一共花去了8T,也就是两个SP。如果公路一直被封锁,依照本回合补给完毕后留在英帕尔谷地的补给量(6个SPs),预计没有施行空运则是三个回合后断补。
                    关于英军的战斗:
                    英军的进攻产生攻方奇袭——迅速将公路上的日军单位消灭,并产生进击效果。这直接使得日军进入公路的窗口完全被关闭,同时英军公路的通道被重新打开。
                    英军的进击阶段:

                    英军处在公路上的部队迅速填补了日军可能的渗透路线,现在31师团再想进入公路,希望已经十分渺茫了。
                    另外,英军此时手上留有大量的预备队,可供在日军行动时做出反应动作。
                    英军结束时的战线情况:

                    至此,日军仅仅获得进城赚到的横财30分——因为战术效果非常偏向于英军,整个力图调动英军重新部署的计划被彻底破产。整个态势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样子,需要重估态势。不过此时日军指挥官虽然头疼,不过依然保持乐观,因为此时英军还明显畏惧和日军进行山地作战(这个情况直到日军指挥官对英军指挥部提出英军部队山地作战指导为止)。
                    第四回合日军总体补给情况
                    回合 阶段说明 原有通用 水牛 总计
                    4 存储 10.75 1.75 12.5
                    增援 0.5
                    移动油料
                    补充/补给 -0.25 -0.5
                    轰击行动
                    攻击消耗
                    进击油料
                    防御战斗
                      净值 0.25 -0.5
                      结算 11 1.25 11.75


                    IP属地:浙江14楼2014-10-31 00:19
                    回复
                      看起来好复杂啊。不过很带劲。


                      IP属地:江苏15楼2014-10-31 01:09
                      收起回复
                        也只有本子能干出劣势下发动进攻的事来,板载!精神压倒一切。


                        IP属地:吉林17楼2014-11-02 21:00
                        收起回复
                          哈,每次一上ocs战报,贴子都会整成巨兽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4-11-05 08:22
                          回复
                            这是我看过的最棒的Burma战报,没有之一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4-11-05 18:59
                            回复
                              英军各种小村惭愧地前来报道。。。受18大洗礼,等待大战役。
                              英军回想一下觉得其实可能对于补给线地保护过于保守了。也许应该大胆的留几个孤立单位坐在补给上,1p都能管4个回合了。比如南边地17师其实完全没必要保持完整地战线。 日军渗透到平原上就拿坦克去压。
                              当然如果是大战役也许就还是得这么保守得 保护补给线了。


                              IP属地:瑞典22楼2014-11-07 06: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