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冶小学简介
【字:大 小】
高质量 有特色 重服务 创名校
-- 汉中市最大的寄宿小学--勉县九冶小学
勉县九冶小学原为“中国第九冶金建设公司子弟小学”,创办于1976年,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美丽的汉江从旁边静静的流过,与勉县县城隔江相望,校园环境幽雅,人文气息浓郁。学校自创办以来一直处于勉县小学教育的领先地位,师资力量雄厚、基础设施齐全,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150人,其中住校生400余人。专任教师46人,其中,小高和中一教师28 名,省教学能手1名、市教学能手2人,有数十人次参与省、市、县各级公开课、赛教等教研活动。近年来,面对国企改革分离办社会职能的政策,九冶小学改制成为一所民办股份制学校,在体制上走到了全市乃至全省企业子校的前列,现已形成了寄宿和素质教育、艺术教育较为突出的办学特色,教学质量也逐年稳步攀升。
学校以课改为契机,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由于课改工作深入、扎实,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近年来先后荣获汉中市“先进教研单位”、汉中市“家长示范学校”、勉县“企业办学先进单位”、勉县“文明校园”、勉县“民办小学教学质量优秀学校”等荣誉和称号,成为课改实验的先进基地。学校、教师、学生在各类竞赛活动有200多人次获奖,尤其是2004年在市教委组织的“汉中市首届校园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全市唯一的一等奖(最高奖),2005年被邀请参加汉中市三运会开幕式演出的节目“绿的呼唤”大获好评,充分展示了学校的艺术教育实力。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九冶小学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住校生生活设施大为改善,设施水平已经居于全市前列。现在教学楼平米,宿舍楼一幢平米,学生食堂平米,学生活动场地平米。教室和宿舍均装有空调、教室全部安装有彩电和VCD和饮水机,建有70台微机的校园网(专线接入互联网,两个微机教室、一个电子备课室)。并在不断的更新和修建新的教学设施。
学校突出“质量与特色、管理与服务”并举的办学意识,坚持“以生为本、以质取胜;不断创新、突出特色”的办学思想,强化德育、强化素质,强调创新、强调发展,要求教师走在全县、全市新课程改革的前列,培养学生合作、创新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不断探索、广泛实验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现已成为在勉县和本市西部县有着良好社会声誉和一定影响力的学校。
学校欢迎市内各县适龄学生入校就读,学校将秉承一贯办学理念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回报家长,回馈社会。
【字:大 小】
高质量 有特色 重服务 创名校
-- 汉中市最大的寄宿小学--勉县九冶小学
勉县九冶小学原为“中国第九冶金建设公司子弟小学”,创办于1976年,至今已有近40年的历史。美丽的汉江从旁边静静的流过,与勉县县城隔江相望,校园环境幽雅,人文气息浓郁。学校自创办以来一直处于勉县小学教育的领先地位,师资力量雄厚、基础设施齐全,为社会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1150人,其中住校生400余人。专任教师46人,其中,小高和中一教师28 名,省教学能手1名、市教学能手2人,有数十人次参与省、市、县各级公开课、赛教等教研活动。近年来,面对国企改革分离办社会职能的政策,九冶小学改制成为一所民办股份制学校,在体制上走到了全市乃至全省企业子校的前列,现已形成了寄宿和素质教育、艺术教育较为突出的办学特色,教学质量也逐年稳步攀升。
学校以课改为契机,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由于课改工作深入、扎实,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近年来先后荣获汉中市“先进教研单位”、汉中市“家长示范学校”、勉县“企业办学先进单位”、勉县“文明校园”、勉县“民办小学教学质量优秀学校”等荣誉和称号,成为课改实验的先进基地。学校、教师、学生在各类竞赛活动有200多人次获奖,尤其是2004年在市教委组织的“汉中市首届校园艺术展演活动”中,荣获全市唯一的一等奖(最高奖),2005年被邀请参加汉中市三运会开幕式演出的节目“绿的呼唤”大获好评,充分展示了学校的艺术教育实力。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九冶小学的校园环境、教学设施、住校生生活设施大为改善,设施水平已经居于全市前列。现在教学楼平米,宿舍楼一幢平米,学生食堂平米,学生活动场地平米。教室和宿舍均装有空调、教室全部安装有彩电和VCD和饮水机,建有70台微机的校园网(专线接入互联网,两个微机教室、一个电子备课室)。并在不断的更新和修建新的教学设施。
学校突出“质量与特色、管理与服务”并举的办学意识,坚持“以生为本、以质取胜;不断创新、突出特色”的办学思想,强化德育、强化素质,强调创新、强调发展,要求教师走在全县、全市新课程改革的前列,培养学生合作、创新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不断探索、广泛实验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现已成为在勉县和本市西部县有着良好社会声誉和一定影响力的学校。
学校欢迎市内各县适龄学生入校就读,学校将秉承一贯办学理念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回报家长,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