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回复贴,共1

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06年,是山东农大的百年华诞,也是学校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实现第三步发展目标的开局之年。这一年,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创新团队和杰出优秀人才队伍等重点建设佳音不断,研究生教育招生、培养、评估整改捷报频传,既为百年校庆献上厚礼,更为学校加速发展铺平道路。年终岁首,回望成绩,总结经验,筹谋发展,意义深远。 
  3月,学位点建设开门红: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校生物学等3个学科成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食品科学等3个学科专业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加上一级学科涵盖博士点,本次我校新增1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0个。截止目前,我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41个(含自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专业点59个;是农业推广、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和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形成了农学、理学、工学、法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形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重点学科体系。 
  4月,学校审时度势,抢抓机遇,在科技创新大会上决定,投入1亿元专项资金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组建创新团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这笔资金中的3000万元用于组建创新团队,7000万元用于学科创新,重点建设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学科,以生命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改造提升传统学科,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向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发展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全校上下共同努力下,这项工作进展迅速。《山东农业大学学科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通过论证,为今后学科建设描绘了蓝图。创新团队和杰出优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10月,省政府公布了第二批泰山学者岗位,我校新增3个泰山学者岗位,这三个岗位分别是:蔬菜学、作物分子遗传学、植物病理学。目前我校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已达到8个,名列省属高校之首。学校还参照“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制度,自主设立10名左右的“泰山学者”岗位,同时建立讲座教授制度,引进杰出优秀人才。倪敏、汪光义、黄炳茹、刘同先等先后受聘讲座教授;吴光受聘我校首位特聘教授;康乐等15位国内著名专家受聘担任我校兼职教授。 
  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初步建成较高水平的创新平台。在科技部组织的2006年度国家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的现场评估与答辩中,被评为良好。在此基础上,正式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目前,该实验室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现场考察、实验室答辩与终审。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申报成功,是我校乃至我省学科、实验室建设的新标志、新起点。 
  在“山东省‘十一五’高教强省行动计划”中,我校17个项目成为省级建设重点项目,其中省级重点学科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在这些重点建设项目中,8个项目列为省级强化建设重点项目,其中省级强化重点学科4个、强化重点实验室3个、强化人文社科基地1个。这8个省级强化建设重点项目、2个国家重点学科和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将在“十一五”期间获得省专项建设经费资助,位居我省高校前列。此外,在山东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建设工程”中,我校有7个教学实验中心拟参与全省重点建设。 
  动物生物工程与疾病控制重点实验室、农业微生物重点开放实验室经过学校组织的专家论证,实验室的学术队伍建设、房屋改造、实验设备购置等相关工作正在有序进行,生态与环境研究方面的实验室也正在组织和筹备之中。 
  掷地有声的数字表明,2006年,我校重点建设又攀上了新的高峰,这些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的建设发展,将为我校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以及推动生产发展等方面出更多的高水平成果起到重要作用。


IP属地:山东1楼2008-03-10 19: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