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配过程大约花费的时间,根据品种差异各有不同。较短的品种大约在15分钟左右,相反交配上花费时间较多的品种有些甚至超过了一个小时左右。个人认为,交配后公蛛离去,母蛛会与其他公蛛相遇进而交配可能性较高的品种,通常花费的时间应该较少。不管如何,在交配完成后,公蛛会抽出纠缠在一起的步脚,转身以百米冲刺的速度里母蛛而去。接着将公蛛收容到原有的饲养盒内即可。大部分有繁殖经验的玩家都认为一次交配大概在10分钟左右。为了确保母蛛的受孕成功率,没有复数公蛛存在的情况,公蛛与母蛛呈一对一比例,则可以多次让其进行交配。但首先必须确认公蛛是否已经再度织成精网,否则毫无意义。
上述介绍为一切都顺利进行的交配过程,其中的某一步骤如有出错,即有可能导致公蛛被母蛛捕食的结局。例如,交配完成公蛛在准备撤退时,如果稍有迟疑,母蛛会如梦方醒般紧追而上,捕杀公蛛。另外,交配时在相互间步脚缠绕的环节,如果公蛛无法正确用步脚压制母蛛的上鄂部分,反而被其纠缠,则体型的差异,使得母蛛轻易就可以力量取胜,而通常以公蛛被捕食为结局。其次,在这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就可对当时的状况进行预判。何时为进展顺利,何时情况较为紧急。当认为公蛛需要外力帮助时,饲养者可使用镊子、报纸等一切道具来遮挡母蛛的攻击。但它们所采取的举动是否为攻击行为,又或者是两者间相互靠近时通过摆动步脚而发出的简单信号呢,对其的正确判断才是最为困难的。虽然不同含义举止的行动速度存在差异,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当饲养者充分了解其意图准备出手相救,已为时太晚。如果此时人力强行介入,引起个体受伤的可能性较高。众多玩家在此时较为钟意使用镊子来作为"调理纠纷"的道具,可以保证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饲主受到伤害确实是其优点。不过在慌乱的情况下,不排除镊子会刺伤个体的可能性,所以非必要时不建议使用。
在交配过程中,让公蛛尽早发现母蛛的存在,顺利发送求爱信号,使得母蛛在短时间内了解其意图等都是可以通过饲主事先的努力所实现的。例如交配的前一晚,将装有公蛛的塑料盒放入母蛛的饲养器具中让其预先相互适应一个晚上等都能降低公蛛被捕杀的机率。笔者对地栖型品种曾多次尝试交配,除首次认公蛛被秒杀收局之外,其余都成功完成交配,结果还算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