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刀在厨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日本人称厨刀为“庖丁”,源自中国《庄子》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当然了,庖丁原意是指名字叫丁的厨工而非刀具。日本传统文化多源于中国。想起日本佬骂人常用的“八嘎”,写出来就是“马鹿”,其实源于秦朝赵高的“指鹿为马”.....咳咳,有点跑题了。

说回厨刀。厨刀分中西,这次讲讲西式厨刀。
日本和德国都有极赞的西式厨刀。Henckels双立人、Wusthof三叉牌、Shun旬、Yoshikin吉田、Global具良治,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的高端刀,差距可谓毫厘之间。不过,美猴王挑兵器只挑最重的,极致君选厨刀只选最锋利的。
具良治的G-2,就是极致君的首选。

刀是否锋利,主要在于钢材硬度和刀刃角度。
德系刀,多选择18/10不锈钢,HRC洛氏硬度56。日系刀多采用VG-10钢,硬度60左右。而具良治G-2用的,却是独家的Cromova18钢,硬度标称58,与主力战术刀相当。
具良治的第一个秘密,就是不求最硬!虽然硬度低了两度,可是它的切割性能反而比VG-10略好。原因在于往往被忽略的韧性。好的钢材并不简单追求硬度,而是硬度和韧性的平衡。硬度越高,脆性越大。例如陶瓷刀,它的硬度乃刀具之最,可是很容易“碰瓷”,不经摔啊。

具良治的第二个秘密,自然就是开刃角度了。
切同一样东西时,用的力越小,就会感觉它越锋利。在刀面阻力系数差不多的情况下,锋利与否完全取决于锋刃的几何形状。具良治的开刃角度极陡,仅为10°—15°!而别的日本品牌多是17°。至于德系刀,多是20°(近年也有调整到17°开锋的)。单看这点,谁与争锋?

如此锋利的刃角也意味着刀刃尖部极薄,非常明显。可以清楚分辨从刀尖延展出大概四分之一英寸(0.635cm)的巨大刀刃。
如果把刀倒过来,能看到一道小小的白光和隐隐的杀气。极致君有时用它切水果,由于切口无比平滑,汁水几乎不飞溅,其锋利可见一斑。

必须还要说说刀柄。大部分专业人士都认为:柄、重量和刀整体的平衡,是判断一把刀是否好用至关重要的因素。而具良治独具创新的刀柄,让人握过不忘。

不用多说的是一体成形,整把刀的钢材一直延伸到刀柄。重点是它省略了刀垫(刀身与刀柄之间的接头),而是把精准称量过的沙填充到刀柄中,这样的平衡感更加精准。听说过“人刀合一”吗?
握着G-2,会感觉很牢固很舒服,让人爱不释手。配重恰到好处,能完美释放出刀的锋利,真正做到游刃有余。听说过“吹发即断”吗?

网上专业的厨刀横向测评中,无论是切胡萝卜、土豆还是西红柿,G-2的切割性能都稳坐主流品牌的第一把交椅。特别认真的朋友,可以找来看看。

明晃晃的视觉冲击和细腻的金属触感,就像一件艺术品。纵然是远庖厨的君子,见了都忍不住伸手。这种诱惑的背后,是它集意大利的设计美学、德国的耐久性和日本的精度这三个元素于一体。
除了G-2,具良治的6件式厨刀组也是极品套装。几把刀插在一起,足够赏心悦目,是五星级酒店厨房的常客。

如果自家厨房也放着一套,那么整个厨房都会有一种蓬荜生辉、锋芒毕露的感觉的。
(本文内容为最东西zuidongxi.com原创,转发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