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看了两部,我里面最为出彩的不是大友、石原、加藤、木村。而是片冈。也正好诠释了全员恶人的主旋律。
中间有一桥段,一黑帮对片冈说,如果你管理得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指的是片冈怂恿富田去花菱会欲要与山王会造成对抗的局面,结果导致富田的死亡)
另外一个桥段,片冈的下属对片冈说,山王会做得越来越大,和你脱不了关系。(指他和山王会走得太近,潜台词就说明他收受不少好处,事实的确如此)
还有一个桥段,片冈自己说,事业比金钱更重要。
第一部里,片冈作为若有若无的角色可能并不起眼,故事情节里也没有具体说明是片冈导演了整个黑吃黑的戏。不管如何,山王会内部重组的屁股是片冈擦干净的,且深受前任会长,现任会长(加藤)的信任,通过一系列的铺垫,第二部时,他已经是随时都可以接触到各组织最高层的人。对于一个,打架从来没赢过,枪从来没开过的人来说,他是小得不能再小,弱的不能再弱的角色,而恰好是这样的角色导致各势力的风云变幻。
对大友最了解的是片冈,同时片冈觉得最不了解的也是大友。这就是片冈为何还要设计做掉大友。
第一部, 大友对片冈的感觉如同之前所说的一样,是个从没打赢过架的混蛋(这个时候的大友表现出对力量和权力的渴望),从未放在眼里。片冈一直告诉大友让他投降,最后抓住大友,加官进爵,实际上是片冈对大友的一种报复,打架再凶又如何,小弟再多又如何,还不是束手就擒?
第二部, 片冈怂恿大友和木村联合对抗山王,大友不愿意趟浑水,反而和做跨国生意的常会长联系。说明大友其实完全没有想隐退的意思。只不过不想被一个弱小的混蛋玩弄于股掌,被其利用。谁都不是笨的。别人提前假释你出来,难道是出来旅游的?更妙的是,片冈为了达成目的,鼓动了一些列的人为之所用,让大友不得不和木村联合对抗山王,一系列情节的发展说明片冈99%的达到了目的。
眼看就要成功,自己又可以加官进爵,奈何,呯呯呯几下嗝屁。为什么?片冈说过,大友就是个瘪三。什么是瘪三?无赖,有勇无谋,不按常理出牌,不听使唤。大友一定要死,片冈又秀了一把,想要借刀杀人,至此,组织洗牌完毕,一个循环结束。谁知大友压根就没按他设想的情节出牌,直接把片冈杀掉。
整个剧情里,就算片冈怂恿了富田对抗加藤,人也没灭他,因为那帮利益既有者会默认现有局面和规则不会打破,不是瘪三。可以说片冈操作了大部分的人,唯独没能操控大友,是为遗憾。应了那句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最后说说片冈的下属,一直很讨厌黑社会,只想当一个普通警察的人,最后一幕,片冈被大友杀死。他早就知道片冈在走钢丝,也知道片冈设计杀人,却突然发脾气,然后走掉,是不是有悖于常理?况且他们那是执行任务,能说走就走?也许是他知道大友会下手,也许是担心大友会对他也下黑手,也许是他给了大友机会,谁知道呢?全员恶人。
在社会里,没有绝对的黑和白,大部分都是灰色的,无论哪个行业那种职业,大部分人都是处于夹缝中,处理各种矛盾,达到各种平衡。片冈(角色)确实是值得学习和研究的人,一个弱者在周围都是强者中生存发展也是要讲究什么样的策略,方式和方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我们不能去做一些违背法律,道德底线的一些事。顺带一提,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在电影小说里仁义被利益完爆。现实里其实有一部分社会矛盾是资本社会利益驱使和传统道德的冲突矛盾。老奶奶扶不得,开车被碰瓷、钓鱼执法等等,仁义礼智信与现在主流观念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