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行公社(0点)故城县中南部,距县政府8.9公里,总面积28平方公里。

赵行——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赵廷杨、赵文丙、赵文华弟兄三人定居于此,称赵家行,1964年简称赵行。耕地758亩,83年村民321人。
兀兰屯——据查,明永乐元年(1403),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孙、张两姓在此落户,因这里是官府屯田之地,故名“兀兰屯”。清朝光绪25年(1899年),将屯分为东南、东北、西北、西南四片管理,仍为一屯统辖,1945年又将四片改为四个独立行政单位,仍沿袭原名兀兰屯至今。距公社正北偏西4.9公里,耕地7567亩,83年村民2634人。
范庄——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户姓范的定居,定名范庄,1982年改称北范庄。距公社正北4.9公里,耕地334亩,83年村民103人。
杜坟——据传,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一姓杜的官员葬于此地,故名杜家坟,后来有邓、范二姓迁此仍沿袭杜坟之名。距公社正北3.9公里,耕地271亩,83年村民166人。
五股河——据查,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迁民在此居住后,村内有五道沟,故名五沟河,后人们根据地形把沟改成股,称五股河,后分为东西五股河两村。距公社正北偏东4.4公里,耕地1886亩,83年村民1506人。
刘堂——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收费地疫病流行村民死亡惨重,该村唯有王、李、刘三户幸存,名为小屯,后来刘家出钱在村西建一庙堂,香火兴盛,遂改名为刘堂。距公社西北偏北3.2公里,耕地4380亩,83年村民1880人。
刘古庄——据传,此地原住一家姓刘的,名刘庄,明朝永乐(1403――1424年),从山西洪洞县又迁来几户,因刘姓最古,遂叫村名刘古庄。距公社正北偏西2.8公里,耕地1798亩,83年村民991人。
温庄——据传,明成祖时(1403――142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温氏弟兄三人定居于此,叫温家庄,后称温庄。距公社正北1.9公里,耕地604亩,83年村民526人。
刘辛庄(明刘庄)——据传,此村原名刘家均,明末村东运河决口,知县来此察看,问及此村要名,云不雅听,遂赐名刘辛庄,1982年改名为明刘庄。距公社正北偏东3.1公里,耕地435亩,83年村民356人。
芦庄——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此地瘟疫流行,居民病死很多,只有一户姓芦的幸存,故名芦庄。距公社正西偏北1.9公里,耕地1429亩,83年村民418人。
西排——据传,明朝运河在此处常决口,于是人们打木桩加固,从此再没决口,渐有人定居成村。为区分西邻的夏庄,称东夏庄,1947年分为东西两村,此村称西排。距公社东北0.4公里,耕地1429亩,83年村民418人。
东排——此村称东排。距公社东北0.5公里,耕地1021亩,83年村民644人。
夏庄——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姓夏的居住于此,故以姓氏定名小夏庄,后简称夏庄,1982年更名西夏庄。距公社西南偏北1.8公里,耕地1281亩,83年村民501人。
后排——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此村人大部分染病而死,唯钱夏二姓幸存,故起名钱夏庄,惯称前夏庄至1930年渐发展成前后二道街,此街人惯称后排。距公社西南偏北0.5公里,耕地1197亩,83年村民504人。
前排——同上,为前排。距公社西南0.6公里,耕地1396亩,83年村民539人。
寨子——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一姓李的在此定居,故起村名“李家行”后来运河决口,人们用木桩围了一个寨子,防过了洪水,从此便改李家行为寨子。距公社东南偏南0.7公里,耕地811亩,83年村民674人。
西曹官——据传,明朝洪武年间(1368――1403年),因遭兵燹,此村只剩下姓杨的和一户姓曹的,故以姓氏定名为曹官屯,1946年划分为两个村,西为东曹官屯。距公社西南偏南3.2公里,耕地2326亩,83年村民862人。
东曹官——东为东曹官屯。距公社西南偏南3公里,耕地2907亩,83年村民956人。
齐庄——据传,明永乐(1403――1424年)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齐龙、齐虎、齐豹弟兄三人到此定居冠以姓氏定村名齐家庄,后称齐庄,1982年恢复旧称齐家庄。距公社西南偏南4公里,耕地1302亩,83年村民724人。
小街子——据传,明朝期间,运河东岸甲马营有大街道,商业繁荣,因此村与甲马营隔河相望,同是住户少、街小,故得名小街子。距公社西南偏南3.9公里,耕地726亩,83年村民614人。
高庄——据传,明朝永乐(1403――1424年),高才富从山东高密县高家务迁来定居,以姓氏定村名高庄。距公社正南偏西3.1公里,耕地1348亩,83年村民730人。
孟古庄——据传,明朝永乐二年(1404年)庙中蛟龙碑记载,此村名孟古庄。距公社正南偏西2.2公里,耕地1602亩,83年村民106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