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杀是古典侦探小说的重要类别。
卡尔的《绿胶囊之谜》里,菲尔博士提出了下毒者必须面临的三大冒险:
1. 他必须确定被害者活不久,没机会揭发他;
2.他必须证明他没有机会或理由下毒;
3.他必须顺利取得毒药。
破获投毒案往往也从这三条入手。
过去的推理小说往往着重于第二条——下毒时机和方法。但在当代,以毒杀作主诡计的推理小说已日趋式微,随着读者越来越注重故事快节奏、谜团华丽性,毒杀案往往让人觉得太缓、太平淡。那么当代该怎么写毒杀为主诡计的作品?
我想到两种思路,一是不可能犯罪化,就像《绿胶囊之谜》、《哑证人》那样,布置出光怪陆离的场景;一是从卡尔的毒杀讲义的第一、第三条“冒险”中开辟新路。不必着眼于下毒的方法和时机(可考虑一笔带过的),可把重点放在了投毒后中毒者没立刻死并由此展开设下了一连串的误导和意外点,以及凶手怎样获取难以搞到的毒药的过程、方法上。
卡尔的《绿胶囊之谜》里,菲尔博士提出了下毒者必须面临的三大冒险:
1. 他必须确定被害者活不久,没机会揭发他;
2.他必须证明他没有机会或理由下毒;
3.他必须顺利取得毒药。
破获投毒案往往也从这三条入手。
过去的推理小说往往着重于第二条——下毒时机和方法。但在当代,以毒杀作主诡计的推理小说已日趋式微,随着读者越来越注重故事快节奏、谜团华丽性,毒杀案往往让人觉得太缓、太平淡。那么当代该怎么写毒杀为主诡计的作品?
我想到两种思路,一是不可能犯罪化,就像《绿胶囊之谜》、《哑证人》那样,布置出光怪陆离的场景;一是从卡尔的毒杀讲义的第一、第三条“冒险”中开辟新路。不必着眼于下毒的方法和时机(可考虑一笔带过的),可把重点放在了投毒后中毒者没立刻死并由此展开设下了一连串的误导和意外点,以及凶手怎样获取难以搞到的毒药的过程、方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