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美籍挪威人,美国信义会传教士李立生、安德生(女)前来信阳传教。
1900年创办信义小学,随后不久添招中学班,只收女生,更名为“信义女子中学”,安德生任校长。
1919年,李立生、安德生筹集资金,在信阳城北购地50亩,修建新校舍。(今信阳一高现址)后来又在西关建立了男生部,更名为“信阳义光中学”。
1931年汪学箴(女)出任校长,直至抗日战争爆发。
1945年复学。
1950年春,义光中学与德国天主教创办的上智中学合并,更名为“信阳联立中学”。
同年10月16日奉信阳专署指示,更名为“信阳专区公立豫南中学”。
1952年更名为“信阳市第一中学”。
1998年更名为“信阳市第三高级中学”。
2012年光复“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名称。
1900年创办信义小学,随后不久添招中学班,只收女生,更名为“信义女子中学”,安德生任校长。
1919年,李立生、安德生筹集资金,在信阳城北购地50亩,修建新校舍。(今信阳一高现址)后来又在西关建立了男生部,更名为“信阳义光中学”。
1931年汪学箴(女)出任校长,直至抗日战争爆发。
1945年复学。
1950年春,义光中学与德国天主教创办的上智中学合并,更名为“信阳联立中学”。
同年10月16日奉信阳专署指示,更名为“信阳专区公立豫南中学”。
1952年更名为“信阳市第一中学”。
1998年更名为“信阳市第三高级中学”。
2012年光复“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