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49贴子:111,186

回复:每天理解一首杜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赏析
《全唐诗》卷230_11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1

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欲何须。【有作:时时斗战欲何须】


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错相干。2
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喧喧道路多歌谣,河北将军尽入朝。3
始是乾坤王室正,却交江汉客魂销。


不道诸公无表来,茫然庶事遣人猜。4
拥兵相学干戈锐,使者徒劳百万回。


鸣玉锵金尽正臣,修文偃武不无人。5
兴王会静妖氛气,圣寿宜过一万春。


英雄见事若通神,圣哲为心小一身。6
燕赵休矜出佳丽,宫闱不拟选才人。


抱病江天白首郎,空山楼阁暮春光。7
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时入帝乡。


澶漫山东一百州,削成如桉抱青丘。8
苞茅重入归关内,王祭还供尽海头。


东逾辽水北滹沱,星象风云喜共和。9
紫气关临天地阔,黄金台贮俊贤多。


渔阳突骑邯郸儿,酒酣并辔金鞭垂。10
意气即归双阙舞,雄豪复遣五陵知。


李相将军拥蓟门,白头虽老赤心存。11
竟能尽说诸侯入,知有从来天子尊。


十二年来多战场,天威已息阵堂堂。12
神灵汉代中兴主,功业汾阳异姓王。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78楼2017-08-19 10:52
回复
    英雄见事若通神,圣哲为心小一身。6
    燕赵休矜出佳丽,宫闱不拟选才人。
    抱病江天白首郎,空山楼阁暮春光。7
    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时入帝乡。
    澶漫山东一百州,削成如桉抱青丘。8
    苞茅重入归关内,王祭还供尽海头。
    东逾辽水北滹沱,星象风云喜共和。9
    紫气关临天地阔,黄金台贮俊贤多。
    渔阳突骑邯郸儿,酒酣并辔金鞭垂。10
    意气即归双阙舞,雄豪复遣五陵知。
    李相将军拥蓟门,白头虽老赤心存。11
    竟能尽说诸侯入,知有从来天子尊。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79楼2017-08-19 10:56
    回复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
      杜甫
      禄山作逆降天诛,更有思明亦已无。1
      汹汹人寰犹不定,时时战斗欲何须。
      社稷苍生计必安,蛮夷**错相干。2
      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喧喧道路多歌谣,河北将军尽入朝。3
      始是乾坤王室正,却交江汉客魂销。
      不道诸公无表来,茫然庶事遣人猜。4
      拥兵相学干戈锐,使者徒劳百万回。
      鸣玉锵金尽正臣,修文偃武不无人。5
      兴王会静妖氛气,圣寿宜过一万春。
      英雄见事若通神,圣哲为心小一身。6
      燕赵休矜出佳丽,宫闱不拟选才人。
      抱病江天白首郎,空山楼阁暮春光。7
      衣冠是日朝天子,草奏何时入帝乡。
      澶漫山东一百州,削成如桉抱青丘。8
      苞茅重入归关内,王祭还供尽海头。
      东逾辽水北滹沱,星象风云喜共和。9
      紫气关临天地阔,黄金台贮俊贤多。
      渔阳突骑邯郸儿,酒酣并辔金鞭垂。10
      意气即归双阙舞,雄豪复遣五陵知。


      李相将军拥蓟门,白头虽老赤心存。11
      竟能尽说诸侯入,知有从来天子尊。
      十二年来多战场,天威已息阵堂堂。12
      神灵汉代中兴主,功业汾阳异姓王。







      【选引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书籍、
      萧涤非主编廖仲安张忠纲李华副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杜甫全集校注》卷十五】
      《杜甫全集校注》卷十五 终结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80楼2017-08-19 11:24
      回复
        杜甫《过客相寻》赏析
        《全唐诗》卷231_35
        过客相寻
        穷老真无事,江山已定居。
        地幽忘盥栉,客至罢琴书。
        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

        时闻系舟楫,及此问吾庐。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81楼2017-08-19 22:21
        回复
          杜甫《竖子至》赏析
          《全唐诗》卷229_48
          竖子至
          梨且缀碧,梅杏半传黄。【有作:梨且缀碧】【 zhā :同“楂1”】
          小子幽园至,轻笼熟柰香。
          山风犹满把,野露及新尝。
          欲寄江湖客,提携日月长。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82楼2017-08-19 22:51
          回复
            杜甫《园》赏析
            《全唐诗》卷229_47

            仲夏流多水,清晨向小园。
            碧溪摇艇阔,朱果烂枝繁。
            始为江山静,终防市井喧。
            畦蔬绕茅屋,自足媚盘。【有作:自足媚盘】【 1、can,同;2、sūn,同飧:晚饭,亦泛指熟食,饭食】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83楼2017-08-22 11:53
            回复
              杜甫《归》赏析
              《全唐诗》卷230_55

              束带还骑马,东西却渡船。
              林中才有地,峡外绝无天。
              虚白高人静,喧卑俗累牵。
              他乡悦迟暮,不敢废诗篇。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84楼2017-08-23 17:07
              回复
                杜甫《园官送菜(并序)》赏析
                《全唐诗》卷221_37
                园官送菜
                清晨蒙菜把,常荷地主恩。
                守者愆实数,略有其名存。
                苦苣刺如针,马齿叶亦繁。
                青青嘉蔬色,埋没在中园。
                园吏未足怪,世事堪论。【有作:世事堪论】

                呜呼战伐久,荆棘暗长原。
                乃知苦苣辈,倾夺蕙草根。
                小人塞道路,为态何喧喧。
                又如马齿盛,气拥葵荏昏。
                点染不易虞,丝麻杂罗纨。
                一经器物内,永挂刺痕。【有作:永挂刺痕】【 cū :同“”】

                志士采紫芝,放歌避戎轩。
                畦丁负笼至,感动百虑端。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85楼2017-08-23 20:08
                回复
                  杜甫《园人送瓜》赏析
                  《全唐诗》卷221_32
                  《园人送瓜》
                  江间虽炎瘴,瓜熟亦不早。
                  柏公镇夔国,滞务兹一扫。
                  食新先战士,共少及溪老。
                  倾筐蒲鸽青,满眼颜色好。
                  竹竿接嵌窦,引注来鸟道。
                  浮乱水玉,爱惜如芝草。【有作:浮乱水玉】
                  落刃嚼冰霜,开怀慰枯槁。
                  许以秋蒂除,仍看小童抱。
                  东陵迹芜绝,楚汉休征讨。
                  园人非故侯,种此何草草。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86楼2017-08-23 20:49
                  回复
                    杜甫《课伐木(并序)》赏析
                    《全唐诗》卷221_31
                    课伐木(并序)
                    【序】
                    长夏无所为,客居课奴仆。
                    清晨饭其腹,持斧入白谷。
                    青冥曾巅后,十里斩阴木。
                    人肩四根已,亭午下山麓。
                    尚闻丁丁声,功课日各足。
                    苍皮成
                    ,素节相照烛。【有作:苍皮成委积
                    藉汝跨小篱,当仗苦虚竹。
                    空荒咆熊罴,乳兽待人肉。
                    不示知禁情,岂惟干戈哭。
                    城中贤府主,处贵如白屋。
                    萧萧理体净,蜂虿不敢毒。
                    虎穴连里闾,防旧风俗。【有作:防旧风俗】

                    泊舟沧江岸,久客慎所触。
                    舍西崖峤壮,雷雨蔚含蓄。
                    墙宇资屡修,衰年怯幽独。
                    尔曹轻执热,为我忍烦促。
                    秋光近青岑,季月当泛菊。
                    报之以微寒,共给酒一斛。











                    【选引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书籍、
                    萧涤非主编廖仲安张忠纲李华副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杜甫全集校注》卷十六;
                    下同】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87楼2017-08-24 06:01
                    回复
                      杜甫《柴门》赏析
                      《全唐诗》卷221_19
                      柴门
                      孤舟登瀼西,回首望两崖。
                      东城干旱天,其气如焚柴。
                      长影没窈窕,馀光散唅呀。
                      大江蟠嵌根,归海成一家。
                      下冲割坤轴,竦壁攒镆铘。
                      萧飒洒秋色,昏霾日车。【有作:昏霾日车】

                      峡门自此始,最窄容浮查。
                      禹功翊造化,疏凿就欹斜。
                      巨渠决太古,众水为长。【有作:众水为长】【 shé :同“蛇1”】

                      风烟渺吴蜀,舟楫通盐麻。
                      我今远游子,飘转混泥沙。
                      万物附本性,约身不愿奢。
                      茅栋盖一床,清池有馀花。
                      浊醪与脱粟,在眼无咨嗟。
                      山荒人民少,地僻日夕佳。
                      贫病固其常,富贵任生涯。
                      干戈际,宅幸蓬荜遮。【有作:老干戈际】【
                      yú 同;姓】
                      石乱上云气,杉清延月华。
                      赏妍又分外,理惬夫何夸。
                      足了垂白年,敢居高士差。
                      书此豁平昔,回首犹暮霞。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88楼2017-08-24 06:29
                      回复
                        杜甫《槐叶冷淘》赏析 1
                        《全唐诗》卷221_34
                        槐叶冷淘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
                        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
                        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
                        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
                        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
                        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
                        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
                        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选引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书籍、
                        萧涤非主编廖仲安张忠纲李华副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杜甫全集校注》卷十六
                        下同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89楼2017-08-24 18:23
                        回复
                          杜甫《槐叶冷淘》赏析 2
                          《全唐诗》卷221_34
                          槐叶冷淘


                          韵律押七虞
                          格律:古体诗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
                          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
                          新麪来近市,汁滓宛相俱。
                          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
                          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
                          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
                          仄○平仄仄,平仄○平平。
                          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愿随金騕褭,走置锦屠苏。
                          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路远思恐泥,兴深终不渝。
                          仄仄○仄○,○○平仄平。
                          献芹则小小,荐藻明区区。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万里露寒殿,开冰清玉壶。
                          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君王纳凉晚,此味亦时须。
                          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
                          平仄指平声和仄声,是个声调的问题。
                          古代汉语的平声,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仄是不平的意思,指上、去、入三声。古代汉语的入声已经消失,分别归入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平声,●仄声,◎平可仄,⊙仄可平,△平韵,▲仄韵,一般书上说这种格式是五言律绝的常例。
                          □不详(平仄均可)。
                          “平可仄”其实是“宜平可仄”;
                          “仄可平”则是“宜仄可平”。
                          其平仄有一个先后关系,不像“不详”那样平仄无所谓。】
                          所谓平声,即汉语拼音声调中的阴平与阳平(第一声与第二声)。
                          所谓仄声,即汉语拼音声音中的去声与降调(第三声与第四声)。

                          例如“大雨落幽燕”中“雨”字为第三声,故为仄声,“幽”字为第一声,故为平声。
                          古诗中(古风除外)五言与七言以平仄相间为准,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如“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一句中,只需顾及“顾”“繁”“下 ”“朝”“济”“臣”几字的平仄,其余不论。所谓平仄相间,即平声与仄声相隔开来,例如“顾”“下”为两仄声,中间用平声字“繁”隔开,“朝”“臣”为平声字,中间用仄声字“济”隔开。
                          据体裁不同,又可将平仄分为A、B两式,以下主要以律诗为例,(下文平声用○表示,仄声用●表示)
                          A式:
                          元稹《西归绝句》,七言绝句。
                          五年江上损容颜, ○ ● ○
                          今日春风到武吴。 ● ○ ●
                          纸京书临水读, ● ○ ●
                          小桃花树满商山。 ○ ● ○
                          B式:
                          杜甫《九日蓝田崔氏主》,七言律诗。
                          老去悲秋强自宽, ● ○ ●
                          兴来今日尽君欢。 ○ ● ○
                          羞将短发还吹帽, ○ ● ○
                          笑倩旁人为正冠。 ● ○ ●
                          蓝水远从千涧落, ● ○ ●
                          玉山高并两峰寒。 ○ ● ○
                          明年此会知谁健, ○ ● ○
                          醉把茱萸仔细看。 ● ○ ●
                          A式五言绝句按照A式五绝、五律和七律亦然;B式七绝、五绝与五律亦然。以下不再列举。
                          词也有平仄,但每一种词牌都有固定的词牌。例如《浪淘沙》与《蝶恋花》,平仄不同,字数也有差异,在填词时最好以标准词旁照。
                          另外,诗词以艺术(表达)技巧也很丰富,如表达方式、持情方式、描写方式和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包括比喻、比拟、夸张、借代、设问、反问、反语、双关、互文、用典等。
                          艺术(表达)技巧还需详细说明。中国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聊以此浅谈与众人共同探讨。
                          -------------------------------------------------------------------------------------------
                          平平仄仄
                          第1页 /(共3页)
                          格律不难记,二四六分明。首句仄平仄,或为平仄平。
                          上下句要对,邻句粘即成。四字防孤平,末防三连同。
                          七绝重一遍,七律也就成。双末押平韵,单末多仄声。
                          七言去两字,五言不费功。起收式怎知?首句二末定。
                          大体意思是:近体诗的格律不难记住,每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一定要符合。第一句的第二四六字应该是仄
                          平仄,或者是平仄平。上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与下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对立,邻句,就是第一联的末句
                          和第二联的首句,第二四六字的平仄要相同。七言第四个字一定要防止出现孤平,它自己是平音而左邻右
                          舍都是仄音就叫孤平,每句末三个字应防止全平或全仄。确定了绝句格律的步骤,再重复一遍就成了律诗
                          的格律。律诗双句末一字都是平声,押一个韵,单句末一字多数是仄声。七言诗的格律去掉前面两个字,
                          注意,此时第四字应为第二字,就成了五言诗的格律了。一首格律诗是平起还是仄起,是平收还是仄收,
                          都要看第一句第二字和该句末一字。
                          (一)
                          五律的平仄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
                          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五律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10] 。
                          (2)五律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二)七律的平仄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
                          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
                          (1)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换成七律的四种格式。
                          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书愤 [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本文未完】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90楼2017-08-26 11:24
                          回复
                            杜甫《槐叶冷淘》赏析 2
                            【续】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简表
                            五律平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平声
                            五律仄起:首句第一第二字均为仄声
                            七律平起:首句第二字必用平声
                            七律仄起:首句第二字必用仄声
                            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第2页 /(共3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五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七律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七律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注意问题
                            一、 孤平
                            孤平是大家容易遇到的问题。在五言中“平平仄仄平”,七言“仄仄平平仄
                            仄平”中,如果五言的第一字,七言的第三字用了仄声,全句除了句尾必须用来押韵的平声外就只有一个
                            平声的现象,孤平是写诗人的大忌。注意孤平出现在韵句中,仄仄仄平仄不是孤平。
                            这里有两点大家必须注意的。
                            第一就是孤平就是仅仅局限于上面举出的两种句子。
                            第二就是五言中的“仄仄仄平平”不是孤平。
                            如果不意犯了孤平怎么办呢?这里有一个办法就是“拗救”,唐诗中多用。拗救我已经专辟帖子讲了。
                            归纳一下孤平就是:仄平仄仄平。引伸到七言则是: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
                            大家还要知道的是孤平自古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唐宋时没有,直至到清代乾隆以前也还没有,而现在一
                            般所奉的是现代诗律学者王力的定义。对于孤平,还有一种观点,比较复杂,这里就不细述了,大家知道
                            我们现在一般说的孤平是根据王力先生的理论就行了,而且大家一般都是遵照此行的。 在唐代的律诗中
                            ,几乎可以说绝对没有孤平。王力先生亲自组织学者在《全唐诗》里寻找犯孤平毛病的律句,结果只找到
                            很少的例子: “醉多适不愁。”(高适:淇上送韦司仓); “百岁老翁不种田。”(李颀:野老曝背)。 “醉”字应平却仄了,“老”字也是应平而仄了。这两句犯了孤平的律句,也许是高适、李颀属一时疏忽所致,也许是故意用古诗所容许的平仄,因为高、李都是盛唐初期的人,当时诗律未细,可能也是一个原因。不管怎么说,在唐宋千万首诗中几乎找不到犯孤平毛病的句子,已经足以证明孤平是诗人极力避忌的一个毛病。科举时代,试帖诗不论作得多么好,如果犯了孤平,就算不及格。 二、三平尾 三平尾又称“三平足”或“三平脚”,是指格律诗中韵句结尾三字。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91楼2017-08-26 11:24
                            回复
                              杜甫《上后园山脚》赏析
                              全唐诗:卷221_38
                              上后园山脚
                              朱夏热所婴,清旭步北林。
                              小园背高冈,挽葛上崎崟。
                              旷望延驻目,飘摇散疏襟。
                              潜鳞恨水壮,去翼依云深。
                              勿谓地无疆,劣于山有阴。
                              石榞遍天下,水陆兼浮沈。
                              自我登陇首,十年经碧岑。
                              剑门来巫峡,薄倚浩至今。
                              故园暗戎马,骨肉失追寻。
                              时危无消息,老去多归心。
                              志士惜白日,久客藉黄金。
                              敢为苏门啸,庶作梁父吟。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192楼2017-08-26 11: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