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吧 关注:14,046贴子:111,061

回复:每天理解一首杜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杜甫《军中醉歌寄沈八刘叟》
《全唐诗》卷234_3


酒渴爱江清,余酣漱晚汀。
软沙欹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醉已遣沈冥。
杜甫《军中醉歌寄沈八刘叟》赏析 1



【选引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书籍
萧涤非主编廖仲安张忠纲李华副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杜甫全集校注》】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30楼2017-01-20 22:59
回复
    杜甫《军中醉歌寄沈八刘叟》
    《全唐诗》卷234_3

    酒渴爱江清,余酣漱晚汀。
    软沙欹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华音发从伶。
    数杯君不见,醉已遣沈冥。

    杜甫《军中醉歌寄沈八刘叟》赏析 2
    单复编在广德二年之夏,时在严武幕中也。【顾注】《文苑英华》载畅当作。黄伯愚编为少陵诗。黄山谷在蜀道见古石刻有唐人诗,以老杜“酒渴爱清江”为韵。
    酒渴爱江清①,余酣漱晚汀。
    软沙欹坐稳,冷石醉眠醒。
    野膳随行帐②,华音发从伶③。
    数杯君不见④,醉已遣沈冥。【都已遣沉冥⑤】。
      (此诗不乐居幕府而作也。上四言草堂醉后,有倘佯自得之兴。下四言军中陪宴,非豪饮畅意之时。沈刘盖草堂同饮者,故寄诗以见意。《杜臆》以章为倒叙,从既醉已后,溯军中初饮之事。但饮只数杯,何至酒渴而漱,坐眠方醒乎,首尾不相合矣。又卢注谓座中不见两君,故数杯便觉沉冥,此说亦非,军中设宴,原非幽人同席,何必以不见为怅耶。此须依《杜臆》作十字句,言数杯之后,君不见我沉冥乎。)
    ①《世说》:刘伶病酒,渴甚。
    ②庾信诗:“野膳唯藜藿。”
    ③华音,谓奏中华之音,见与巴渝之调不同。
    ④庾信诗:“数杯还已醉。”
    ⑤《扬子法言》:“蜀庄沉冥。”李轨注,“沉冥,犹玄寂,泯然无迹之貌。”《世说》:王右军曰:“古之沉冥,何以过此。”
    -----------仇兆鳌 《杜诗详注》-----------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31楼2017-01-20 23:23
    回复
      杜甫《忆昔二首》
      《全唐诗》卷220_35
      《忆昔二首》
      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
      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
      邺城反覆不足怪,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为忙。
      至今今上犹拨乱,劳心焦思补四方。
      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整肃不可当。
      为留猛士守未央,致使岐雍防西羌。
      犬戎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
      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岂闻一绢值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
      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



      杜甫《忆昔二首》赏析 1








      【选引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书籍
      萧涤非主编廖仲安张忠纲李华副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杜甫全集校注》】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32楼2017-01-21 14:40
      回复
        杜甫《忆昔二首》
        《全唐诗》卷220_35
        《忆昔二首》
        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
        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
        邺城反覆不足怪,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为忙。
        至今今上犹拨乱,劳心焦思补四方。【
        有作:今上犹拨乱,劳心焦思补四方。】
        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整肃不可当。
        为留猛士守未央,致使岐雍防西羌。
        犬戎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
        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岂闻一绢值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有作:岂闻一绢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
        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有作:周宣中兴望我皇,洒江汉身衰疾。】
        杜甫《忆昔二首》赏析 2


        《杜臆》:此是既为工部郎后,追论往事也。故以《忆昔》为题,乃广德二年严武幕中作。吐蕃陷京,在去年之冬。
        忆昔先皇巡朔方①,千乘万骑入咸阳②。
        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③。
        邺城反覆不足怪④,关中小儿坏纪纲⑤。
        张后不乐上为忙⑥,至令今上犹拨乱⑦,劳心焦思补四方⑧。
          (此伤肃宗之失德。当时起灵武,复西京,率回纥兵讨安庆绪,其才足以有为,乃任李辅国,宠张良娣,祸及父子,而身亦不免焉。故中兴之业,尚待继世也。后不乐,状其骄恣。上为忙,状其跼蹐。此分明写出惧内意。王洙曰:拨乱,内平张后之难。补四方,外能经营河北也。)【跼蹐,局蹐 jújí∶畏缩恐惧的样子;狭隘,不舒展;狭窄 】
        ①《晋书·郑冲传》:翼亮先皇。至德元载,肃宗即位于灵武,下制曰:“朕治兵朔方,须安兆姓之心,勉顺群臣之请。”赵曰:朔方乃灵武邻郡。
        ②汉灵帝末童谣:“侯非侯,王非王,干乘万骑上北邙。”
        ③《秦本纪》:西北斥逐匈奴,自渝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徐广曰:阴山在五原北。《通典》:阴山,唐安北都护府也。骄子,回纥。东胡,安庆绪也。回纥助讨贼,收复西京,庆绪奔河北,保邺郡。骄子,出《汉书》。大宛国有汗血马。《史记》:燕北有东胡、山戎。
        ④史思明既降复叛,救庆绪于邺城,故曰反覆
        关中小儿,指李辅国。《旧书·宦官传》:李辅国,闲厩马家小儿,少为阉,貌陋,粗知书计,为仆事高力士。《通鉴注》:凡厩牧、五坊、禁苑给使者,皆渭之小儿。晋泰始谣:“贾裴王,乱纪纲。”
        ⑥《旧书·后妃传》:张后宠遇专房,与辅国持权禁中,干预政事。帝颇不悦,无如之何。
        ⑦傅玄乐府:“拨乱反正从天心。”
        ⑧《史记·夏本纪》:禹伤父鲧功不成,乃劳心焦思
        我昔近侍叨奉引①,出兵整肃不可当②。
        为留猛士守未央③,致使岐雍防西羌④。
        犬戎直来坐御床⑤,百官跣足随天王⑥。
        愿见北地傅介子⑦,老儒不用尚书郎⑧。
          (此伤代宗不能振起也。帝初为元帅,出兵整肃,及程元振用事,使郭子仪束手留京,吐蕃入寇,而车驾蒙尘,一时御边无策,故慨然思傅介子焉。老儒句,自叹不能靖乱而尸位也。此章,上段九句,下段八句。)
        ①时拾遗,故曰近侍唐制,拾遗掌供奉。
        ②《新书》:代宗为太子,时从狩灵武,拜天下兵马元帅。山涛启事:“可以整肃朝廷,裁制时政。”陈琳檄文:“天下不可当。”
        猛士守未央,此翻《大风歌》语,感慨甚深。《唐书》:宝应元年八月,子仪自河南入朝,程元振数谮之,子仪请解副元帅、节度使,留京师。明年十月,吐善大入寇。《括地志》:汉未央宫,在长安故城中,近西南隅。
        岐雍,唐凤翔关内地。《旧书·吐蕃传》:乾元后数年,凤翔之西,邠州之北,尽为蕃戎境。
        ⑤《南史·侯景传》:齐文宣梦猕猴坐御床,乃煮景妻子于镬。又大同中,太医令朱耽梦犬羊各一在御座,既而景登正殿焉。
        ⑥《梁·武帝纪》:谚云:“荧惑入南斗,天子下殿走。”乃跣足下殿以禳之。【吴注】汉末升平谣:桓公入石头,陛下徒跣足
        ⑦《汉书》:傅介子,北地人也,持节使楼兰,斩其王,归之北阙。
        尚书郎自谓。《木兰行》:“欲与木兰赏,不用尚书郎。”苏轼《东坡志林》云:“关中小儿坏纪纲”,谓李辅国也。“张后不乐上为忙”,谓肃宗张皇后也。“为留猛士守未央”,谓郭子仪专兵柄、入宿卫也。
          钱谦益曰:《忆昔》之首章,刺代宗也。肃宗朝之祸乱,成于张后、辅国。
          代宗在东朝,已身履其难。少属乱离,长于军旅,即位以来,劳心焦思,祸犹未艾,亦可以少悟矣。乃复信任程元振,解郭子仪兵柄,以召匈奴之祸,此不亦童昏之尤乎。不敢斥言,而以“忆昔”为词,其意婉而切矣。
          其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①,小邑犹藏万家室②。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③。
        九州道路无豺虎④,远行不劳吉日出⑤。
        齐纨鲁缟车班班⑥,男耕女桑不相失⑦。
        宫中圣人奏云门⑧,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余年间未灾变⑨,叔孙礼乐萧何律⑩。
          (此追思开元盛事。当时既庶而富,盗息民安,刑政平,风俗厚,制礼作乐,几于贞观之治,惜明皇昧持盈之戒,遂至极盛而衰耳。《杜臆》:“百余年间”二句【百余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尤为有识,盖法度之存亡,关乎国家之理乱,先叙此二语,而随用“岂闻”二字转下,如快马蓦涧,何等笔力。)
        ①《芜城赋》:“当昔全盛之日。”洙曰:开元间承平日久,四郊无虞,居人满野,桑麻如织,鸡犬之音相闻。时开远门外西行,亘地万余里,路不拾遗,行者不赍粮,丁壮之人不识兵器。
        ② 谢灵运诗:“小邑居易贫。”汉文帝诏:“万家之县。”
        ③《管子》:“仓廪实则知礼节。”蔡邕《月令章句》:“谷藏曰,米藏曰。”
        ④王融诗:“澄清九州牧,道路无豺虎。”
        ⑤《楚辞》:“历吉日兮吾将行。”
        ⑥《汉·地理志》:齐俗靡侈,织作冰纨绮绣纯丽之物。师古曰:“冰谓布帛之细,色鲜洁如冰也。,素也。”《韩安国传》:“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韵会》:“,缯精白才,曲阜之俗善作之,尤为轻细,故曰鲁缟。”《后汉书》:桓帝时京师童谣曰:“车班班,入河间,河间姹女工数钱。”车班班,言商贾不绝于道。
        ⑦《吴越春秋》:“一男不耕,有受其饥。一女不桑,有受其寒。”
        ⑧《周礼·大司乐》:“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晋杨方诗:“情至断金石,胶漆未为坚。”
        ⑨《前汉·京房传》:“其说长于灾变。”
        ⑩ 汉叔孙通制礼仪。《刘子·文武篇》:汉祖海内大定,召邹鲁儒生而制礼仪,修六代之乐。《通鉴》:开元二十年九月,新礼成,号曰《开元通礼》。《唐会要》:开元二十九年八月,太常奏所定雅乐。《汉·刑法志》:萧何攈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唐·刑法志》:《开元前格》、《开元后格》,皆当时格式律令也。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①,宗庙新除狐兔穴②。
        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小臣鲁钝无所能③,朝廷记识蒙禄秩④。
        周宣中兴望我皇⑤,洒泪江汉身衰疾⑥。
          (此痛乱离而思兴复也。自开元至此,经兵革,民不聊生。绢万钱,无复齐纨鲁缟矣。田流血,无复室家仓廪矣。东洛烧焚,西京狐兔,道路尽为豺狼,宫中不奏云门矣。乱后景象,真有不忍言者。孤臣洒泪,仍以中兴事业望诸代宗耳。蒙禄秩,时为员外郎。此章,上段十二句,下段十句。)【 jiàn :古同“荐”,再;屡次,接连。】
        ①《通鉴》:汉献帝和平元年三月,董卓烧洛阳宫庙、官府、居家。
        ② 颜之推诗:“狐兔穴宗庙。”宗庙毁则狐兔穴除矣。
        ③刘桢诗:“小臣鲁钝。”
        ④《月令》:“收禄秩之不当。”
        周宣王承厉王之乱,复修文武成康之业,周道复兴。
        ⑥ 张华诗:“衰疾近殆辱。”古今极盛之世,不能数见,自汉文景、唐贞观后,惟开元盛时,称民熙物阜。考柳芳《唐历》,开元二十八年,天下雄富,京师米价斛不盈二百,绢亦如之。东由汴宋,西历岐凤,夹路列店,陈酒馔待客,行人万里,不持寸刃。呜呼,可谓盛矣!明皇当丰亨豫大时,忽盈虚消息之理,致开元变为天宝,流祸两朝,而乱犹未已。此章于理乱兴亡之故,反覆痛陈,盖亟望代宗拨乱反治,复见开元之盛焉。
        -----------仇兆鳌 《杜诗详注》-----------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33楼2017-01-21 17:06
        回复
          杜甫《忆昔二首》
          《全唐诗》卷220_35
          《忆昔二首》
          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
          阴山骄子汗血马,长驱东胡胡走藏。
          邺城反覆不足怪,关中小儿坏纪纲,张后不乐上为忙。
          至今今上犹拨乱,劳心焦思补四方。【
          有作:今上犹拨乱,劳心焦思补四方。】
          我昔近侍叨奉引,出兵整肃不可当。
          为留猛士守未央,致使岐雍防西羌。
          犬戎直来坐御床,百官跣足随天王。
          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岂闻一绢值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有作:岂闻一绢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宗庙新除狐兔穴。
          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
          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
          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有作:周宣中兴望我皇,洒江汉身衰疾。】
          杜甫《忆昔二首》赏析 2
          《忆昔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七言古诗组诗作品,作于广德二年(764年)。题目虽曰忆昔,其实是讽今。
          第一首忆昔讲的是唐肃宗的信任宦官李辅国和宠惧张良娣,致使纲纪坏而国政乱,目的在于警戒唐代宗不要走肃宗的老道;
          第二首忆的是唐玄宗时的开元盛世,目的在于鼓舞代宗应致力于安国兴邦恢复往日繁荣,并不是为忆昔而忆昔。
          忆昔二首
          其一
          忆昔先皇巡朔方1,千乘万骑入咸阳2。
          阴山骄子汗血马3,长驱东胡胡走藏4。
          邺城反覆不足怪5,关中小儿坏纪纲6,张后不乐上为忙7。
          至令今上犹拨乱8,劳心焦思补四方。【有作:今上犹拨乱,劳心焦思补四方。】
          我昔近侍叨奉引9,出兵整肃不可当10。
          为留猛士守未央11,致使岐雍防西羌12。
          犬戎直来坐御床13,百官跣足随天王14。
          愿见北地傅介子15,老儒不用尚书郎16。
          其二
          忆昔开元全盛日17,小邑犹藏万家室18。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19。
          九州道路无豺虎20,远行不劳吉日出21。
          齐纨鲁缟车班班22,男耕女桑不相失23。
          宫中圣人奏云门24,天下朋友皆胶漆25。
          百馀年间未灾变26,叔孙礼乐萧何律27。
          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28。【有作:岂闻一绢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
          洛阳宫殿烧焚尽29,宗庙新除狐兔穴30。
          伤心不忍问耆旧31,复恐初从乱离说32。
          小臣鲁钝无所能33,朝廷记识蒙禄秩34。
          周宣中兴望我皇35,洒泪江汉身衰疾36。【有作:周宣中兴望我皇,洒江汉身衰疾。】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先皇巡朔方:指唐肃宗在灵武、凤翔时期。《晋书·郑冲传》:“翼亮先皇。至德元载,肃宗即位于灵武,下制曰:‘朕治兵朔方,须安兆姓之心,勉顺群臣之请。’赵曰:‘朔方乃灵武邻郡。’”
          2.入咸阳:指至德二年九月收复关中,十月肃宗还京。与汉灵帝末童谣相仿:“侯非侯,王非王,干乘万骑上北邙。”
          3.阴山骄子:指回纥。《史记·秦本纪》:“西北斥逐匈奴,自渝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徐广曰:“阴山在五原北。”《通典》:“阴山,唐安北都护府也。”汗血马:大宛国有汗血马。
          4.长驱东胡胡走藏:东胡,指安庆绪。肃宗借兵回纥,收复两京,安庆绪奔河北,保邺郡,所以说胡走藏。
          5.邺城反覆不足怪:邺城反覆,指史思明既降又叛,救安庆绪于邺城,复陷东京洛阳一事。思明被迫投降,反覆无常,乃意料中事,故云不足怪。
          6.关中小儿坏纪纲:关中小儿,指李辅国。《旧唐书·宦官传》:“李辅国,闲厩马家小儿,少为阉,貌陋,粗知书计,为仆事高力士。”《通鉴》注:“凡厩牧、五坊、禁苑给使者,皆渭之小儿。”晋泰始谣:“贾裴王,乱纪纲。”
          7.张后不乐上为忙:《旧唐书·后妃传》:“张后宠遇专房,与辅国持权禁中,干预政事。帝颇不悦,无如之何”。上,指肃宗。
          8.至令:一作“至今”。今上:当今皇上,此指代宗。
          9.我昔近侍叨奉引:指诗人杜甫自己为拾遗时。在皇帝左右,故日近侍。又拾遗职掌供奉扈从,故日叨奉引。叨,忝也,自谦之词。
          10.出兵整肃不可当:指代宗当时以广平王拜天下兵马元帅,先后收复两京。《新唐书》:“代宗为太子,时从狩灵武,拜天下兵马元帅。山涛启事:‘可以整肃朝廷,裁制时政。’陈琳檄文:‘天下不可当。’”
          11.为留猛士守未央:猛士,指郭子仪。宝应元年(762年)代宗听信宦官程元振谗害,夺郭子仪兵柄,使居留长安。未央,汉宫名,在长安。翻用刘邦《大风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感慨甚深。
          12.致使岐雍防西羌:岐(qí)雍,唐凤翔关内地,边兵入卫,岐雍一带,兵力单薄,遂不能防敌于国门之外。《旧唐书·吐蕃传》:“乾元后数年,凤翔之西,邠州之北,尽为蕃戎境。”
          13.犬戎:古代族名,又叫猃狁,古代活跃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此处指吐蕃,广德元年(763年)十月,吐蕃入侵,代宗逃到陕州,长安第二次沦陷,府库闾舍,焚掠一空。【 : 猃 (獫) xiǎn 〔猃狁〕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 : 狁 yǔn 〔猃狁〕。】
          14.跣足:打赤足。写逃跑时的狼狈,鞋子都来不及穿。天王:指唐代宗。
          15.愿见北地傅介子傅介子,西汉时北地人,曾斩楼兰王头,悬之北阙。杜甫意在雪国耻,故愿见能有这种人物。【 jiān :洗:湔洗(a.洗濯;b.除去耻辱)。湔雪(洗刷罪名,昭雪冤屈)。湔祓(涤除污秽、恶习)。】
          【本篇未完 受5000字限】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34楼2017-01-21 19:17
          回复
            【续】
            16.尚书郎:作者自谓。《木兰行》:“欲与木兰赏,不用尚书郎。”
            17.开元:唐玄宗年号(718—741年)。开元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治世之一。孙洙曰:“开元间承平日久,四郊无虞,居人满野,桑麻如织,鸡犬之音相闻。时开远门外西行,亘地万余里,路不拾遗,行者不赍粮,丁壮之人不识兵器。”
            18.小邑:小城。藏:居住。万家室:言户口繁多。《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载:“是岁,天下县千五百七十三,户八百四十一万二千八百七十一,口四千八百一十四万三千六百九。
            19.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写全盛时农业丰收,粮食储备充足。流脂,形容稻米颗粒饱满滑润。仓廪:储藏米谷的仓库。
            20.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写全盛时社会秩序安定,天下太平。豺虎:比喻寇盗;路无豺虎:旅途平安。
            21.远行出门自然不必选什么好日子,指随时可出行。《资治通鉴》开元二十八年载:“海内富安,行者虽万里不持寸兵。
            22.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写全盛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齐纨鲁缟:山东一带生产的精美丝织品。车班班:商贾的车辆络绎不绝。班班:形容繁密众多,言商贾不绝于道。
            23.:作动词用,指养蚕织布。不相失:各安其业,各得其所。《通典·食货七》载:开元十三年,“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恃寸刃”。
            24.圣人:指天子。奏云门:演奏《云门》乐曲。云门,祭祀天地的乐曲。
            25.天下朋友皆胶漆:是说社会风气良好,人们互相友善,关系融洽。胶漆,比喻友情极深,亲密无问。
            26.百馀年间:指从唐王朝开国(618年)到开元末年(741年),有一百多年。未灾变:没有发生过大的灾祸。
            27.叔孙礼乐萧何律:西汉初年,高祖命叔孙通制定礼乐,萧何制定律令。这是用汉初的盛世比喻开元时代的政治情况。
            28.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开始由忆昔转为说今,写安史乱后的情况:以前物价不高,生活安定,如今却是田园荒芜,物价昂贵。一绢,一匹绢。直,同“值”。
            29.洛阳宫殿烧焚尽:用东汉末董卓烧洛阳宫殿事喻指两京破坏之严重。广德元年十月吐蕃陷长安。盘踞了半月,代宗于十二月复还长安,诗作于代宗还京不久之后,所以说“新除”。
            30.宗庙:指皇家祖庙。狐兔:指吐蕃。颜之推《古意二首》:“狐兔穴宗庙。”杜诗本此。
            31.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写不堪回首的心情。耆旧们都经历过开元盛世和安史之乱,不忍问:是因为怕他们又从安禄山陷京说起,惹得彼此伤起心来。耆旧:年高望重的人。
            32.乱离:指天宝末年安史之乱。
            33.小臣:杜甫自谓。鲁钝:粗率,迟钝。
            34.记识:记得,记住。禄秩:俸禄。蒙禄秩:指被召补京兆功曹,不赴。
            35.周宣:周宣王,厉王之子,即位后,整理乱政,励精图治,恢复周代初期的政治,使周朝中兴。我皇:指代宗。洒血:极言自己盼望中兴之迫切。
            36.江汉:指长江和嘉陵江;也指长江、嘉陵江流经的巴蜀地区。因为嘉陵江上源为西汉水,故亦称汉水。
            创作背景
            根据《杜臆》:“此是既为工部郎后,追论往事也。故以《忆昔》为题,乃广德二年严武幕中作。吐蕃陷京,在去年之冬。”可知这两首诗作于广德二年(764年)。广德元年,杜甫被召为京兆功曹参军,未去赴任。到了广德二年春,杜甫便寄居阆州。杜甫感于今昔变化,借忆昔表示对现实的忧虑和哀叹。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题目虽说是《忆昔》,其实是讽今之作
            第一首回忆的是唐肃宗的信任宦官和惧怕老婆,目的作于警戒代宗不要走他父亲的老道;
            第二首回忆的是唐玄宗是开元盛世,目的在于鼓舞代宗恢复往日繁荣,并不是为忆昔而忆昔。
            第一首上段九句,下段八句。
            上段九句感伤肃宗之失德。当时肃宗起兵灵武,收复西京长安,率回纥兵讨安庆绪,凡是肃宗认为是有才能的都以任用,便任用了李辅国。但宠幸张良娣,对于政事自然就很少有时间去管了。所以中兴之业,是仍处于停滞阶段的。“后不乐”,状其骄傲放纵。“上为忙”,状其畏缩恐惧。这分明写出了惧内意。王洙曰:“拨乱,内平张后之难。补四方,外能经营河北也。”
            下段八句感伤代宗不能振起。代宗初为元帅,出兵整肃,到了程元振带兵时,使郭子仪束手留京,吐蕃入侵,而肃宗再次外逃,一时边境无法安定下来,所以愿能有像傅介子这样的人物,杜甫意在湔雪国耻。“老儒”句【老儒不用尚书郎】,作者自叹不能为国靖乱而尸位素餐。
            第二首上段十二句,下段十句。
            上段十二句追思开元盛世。当时国盛民富,盗乱息止人民安定,政治通和清明,民风淳厚,礼仪等方面也秩序井然,胜于贞观之治。这里便是惜唐明皇疏于政事,所以又极盛转至衰败。
            下段十句悲痛乱离而思盼兴复。自开元至作此诗,战火不断,民不聊生。“绢万钱,无复齐纨鲁缟矣。田流血,无复室家仓廪矣。东洛烧焚,西京狐兔,道路尽为豺狼,宫中不奏云门矣。”(仇兆鳌《杜诗详注》)乱后景象,是不忍直视的。所以作者在此概叹,中兴事业只能期望于后世之君了。
            虽然杜甫是从地主阶级的立场和理想来观察现实,但第二首诗中所描述的人丁兴旺、和平环境、丰衣足食,却也是劳动人民所祈望的。因而杜甫的政治理想对广大人民是有利的。诗人素来就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崇高理想、“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精神境界,“小臣鲁钝无所能,朝廷记识蒙禄秩。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身处乱世、颠沛流离,仍抱忧国忧民之心,“愿见北地傅介子,老儒不用尚书郎。” 甘愿“洒血江汉”、再图中兴。
            名家评价
            浦起龙《读杜心解》
            “前章戒词,此章祝词。述开元之民风国势,津津不容于口,全为后幅想望中兴样子也。”
            乔亿《杜诗义法》
            “后篇较胜,铺陈始终,气脉苍浑,文中之班、史。”
            钱谦益《杜诗钱注》
            ⑴“《忆昔》之首章,刺代宗也。”
            ⑵“不敢斥言,而以忆昔为词,其旨意婉而切矣。”
            仇兆鳌《杜诗详注》
            “古今极盛之世,不能数见,自汉文景、唐贞观后,惟开元盛时,称民熙物阜。考柳芳《唐历》,开元二十八年,天下雄富,京师米价斛不盈二百,绢亦如之。东由汴宋,西历岐风,夹路列店,陈酒馔待客,行人万里,不持寸刃。呜呼,可谓盛矣。明皇当丰亨豫大时,忽盈虚消息之理,致开元变为天宝,流祸两朝,而乱犹未已。次章于理乱兴亡之故,反复痛陈,盖亟望代宗拨乱反治,复见开元之盛焉。”
            王嗣奭《杜臆》
            “肃宗至灵武,与出奔无异,诗云:‘忆昔先皇巡朔方’,语极冠冕。至‘张后不乐上为忙’,明是惧内。继云:‘至令今上犹拨乱,劳心焦思补四方。’ 召乱者明是肃宗,而俱不讳,真诗史也。末云:‘老儒不用尚书郎。知此诗作于严武奏为参谋工部员外郎之后,故次首又有朝廷记识蒙禄秩之语。”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35楼2017-01-21 19:20
            回复
              杜甫《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老儒艰难,时病于庸蜀,叹其殁后方授一官)》
              《全唐诗》卷228_50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老儒艰难,时病于庸蜀,叹其殁后方授一官)
              此老已云殁,邻人嗟未休。
              竟无宣室召,徒有茂陵求。
              妻子寄他食,园林非昔游。
              空余繐帷在,淅淅野风秋。


              鷰入非傍舍,鸥归只故池。
              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
              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
              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

              杜甫《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老儒艰难,时病于庸蜀,叹其殁后方授一官)》赏析 1




              【选引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书籍
              萧涤非主编廖仲安张忠纲李华副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杜甫全集校注》】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36楼2017-01-21 22:25
              回复
                杜甫《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全唐诗》卷228_50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此老已云殁,邻人嗟未休。
                竟无宣室召,徒有茂陵求。
                妻子寄他食,园林非昔游。
                空余�帷在,浙渐野风秋。
                燕入非傍舍,鸥归只故池。
                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
                遂有山阳作,多惭鲍叔知。
                素交零落尽,白首泪双垂。

                杜甫《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赏析 2


                创作背景
                  原注:老儒艰难,病于庸蜀,叹其殁后,方授一官。
                  《英华》注:斛斯名融。【鹤注】斜斯,即斜斯六,乃草堂之邻,所谓酒伴者。此当是广德二年作。


                过故斛斯校书庄二首
                此老已云殁,邻人嗟未休。
                竟无宣室召①,徒有茂陵求②。
                妻子寄他食③,园林非昔游④。
                空余繐帷在⑤,淅淅野风秋⑥。

                  (首章痛校书身亡,而慨山庄之阒寂。在四句分截。邻人尚嗟,则平日为人可知。宣室召,生前不遇。茂陵求,殁后授官。【黄注】玩妻子寄食句,知此庄特空舍。邻人,盖代守园林者。)
                ①《汉书》:贾谊自长沙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问以鬼神之本。苏林曰:宣室,未央前正室。
                ②《司马相如传》:家居茂陵,病甚,武帝使所忠往求其书,至则相如已死,问其妻,得遗札,书言封禅事。
                ③《左传》:“民食于他。”
                ④ 陶潜诗:“静念园林好。”
                ,细布而疏者,以繐为灵帐也。陆机《吊魏武文》:“悼繐帐之冥漠。”
                ⑥ 谢惠连诗:“浙渐振条风。” 江淹诗:“寥戾野风急。”
                  其二
                  燕入非傍舍①,鸥归只故池②。
                  断桥无复板,卧柳自生枝③。
                  遂有山阳作④,多惭鲍叔知⑤。
                  素交零落尽⑥,白首泪双垂。

                  (次章对旧庄荒凉,而伤故交之凋谢。亦四句分截。上半触景伤人,步步咨嗟,处处悲感。山阳作,应前园林。惭鲍叔,应前妻子。素交尽而老泪垂,哀人亦复自哀矣。)
                ①《汉书・高帝纪》:上从旁舍来。
                ② 谢灵运诗:“故池不更穿。”
                ③《汉・五行志》:上林苑中大柳树仆地,一朝起立,生枝叶。庾信诗:“春生枝。”
                ④【黄注】字有意,见相去一年而斛斯亡也。《晋书》:向秀经嵇康山阳旧居,作《思旧赋》。
                ⑤《史记》:管仲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③ 刘孝标《绝交论》:“斯贤达之素交,历万古而一遇。” 谢朓诗:“零落悲友朋。”
                  黄生曰:二诗借古叙事处,见笔之老;写景寓情处,见笔之灵。二种笔法俱难到,况兼之乎。
                ----------仇兆鳌 《杜诗详注》-----------
                【杜鹃 加入了校验补正】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37楼2017-01-25 10:54
                回复
                  杜甫《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
                  《全唐诗》卷220_50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
                  客从西北来,遗我翠织成。开缄风涛涌,中有掉尾鲸。
                  逶迤罗水族,琐细不足名。客云充君褥,承君终宴荣。
                  空堂魑魅走,高枕形神清。领客珍重意,顾我非公卿。【
                  有作:高枕表神清】
                  留之惧不祥,施之混柴荆。服饰定尊卑,大哉万古程。
                  今我一贱老,裋褐更无营。煌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
                  叹息当路子,干戈尚纵横。掌握有权柄,衣马自肥轻。
                  李鼎死岐阳,实以骄贵盈。来瑱赐自尽,气豪直阻兵。
                  皆闻黄金多,坐见悔吝生。奈何田舍翁,受此厚贶情。
                  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振我麤席尘,愧客茹藜羹。【有作:振我粗席尘】
                  杜甫《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赏析 1






                  【选引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书籍
                  萧涤非主编廖仲安张忠纲李华副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杜甫全集校注》】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38楼2017-01-25 13:29
                  回复
                    杜甫《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
                    《全唐诗》卷220_50
                    客从西北来,遗我翠织成。开缄风涛涌,中有掉尾鲸。
                    逶迤罗水族,琐细不足名。客云充君褥,承君终宴荣。
                    空堂魑魅走,高枕形神清。领客珍重意,顾我非公卿。【
                    有作:高枕表神清】
                    留之惧不祥,施之混柴荆。服饰定尊卑,大哉万古程。
                    今我一贱老,裋褐更无营。煌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
                    叹息当路子,干戈尚纵横。掌握有权柄,衣马自肥轻。
                    李鼎死岐阳,实以骄贵盈。来瑱赐自尽,气豪直阻兵。
                    皆闻黄金多,坐见悔吝生。奈何田舍翁,受此厚贶情。
                    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振我粗席尘,愧客茹藜羹。【有作:振我麤席尘】
                    杜甫《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赏析 2


                      【鹤注】此当是广德二年在成都作。盖来瑱之诛,在广德元年也。《杜臆》:官衔太子舍人,题加太子于张之上,谨慎如此。《北堂书钞》:《异物志》:大秦国以野茧丝织成氍,以群兽五色毛杂之,为鸟鲁人物草木云气,千奇万变,唯意所作。《广志》:氍,白毛织之,近出南海,织毛褥色。织成褥段,殆此类。

                    客从西北来,遗我翠织成①。

                    开缄风涛涌,中有掉尾鲸②。
                    透迤罗水族③,琐细不足名。
                    客云充君褥④,承君终宴荣⑤。
                    空堂魑魅走⑥,高枕形神清⑦。
                      (首感舍人赠遗。中四称美织成,下四述舍人语。为坐褥,则当宴增荣。为卧褥,则魑魅惊走。甚言其贵重。)
                    ①古侍:“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广雅》:“天竺出细织成。”
                    ②胡夏客曰:刘禹锡诗“华茵织斗鲸”,知唐时锦样多织鲸也。《江赋》:“扬鬐掉尾。”
                    ③谢脁诗:“透迤带渌水。” 鲍照诗:“晨光被水族。”
                    ④充,供也。
                    ,奉也。曹植诗:“终宴不知疲。”
                    ⑥《哀江南赋》:“奔。”
                    ⑦《抱朴子》:“恬愉静素,形神相忘。”【有作:高枕表神清
                    领客珍重意,顾我非公卿。
                    留之惧不祥,施之混柴荆。
                    服饰定尊卑,大哉万古程。
                    今我一贱老,裋褐更无营。
                    煌煌珠宫物①,寝处祸所婴②。
                      (此言分不宜受。《杜臆》:定尊卑,承混柴荆。祸所婴,承惧不祥。此一小物,而天道王制,发出许大议论。【黄注】此必禁物,故有服饰珠宫句。【服饰定尊卑】【煌煌珠宫物】)
                    ①《楚辞》:“紫贝阙兮珠宫。”赵曰:珠宫,指言龙宫。
                    ②《左传》:“譬之如禽兽,吾寝处之矣。”
                    叹息当路子①,干戈尚纵横。
                    掌握有权柄②,衣马自肥轻③。
                    李鼎死岐阳④,实以骄贵盈。
                    来瑱赐自尽⑤,气豪直阻兵⑥。
                    皆闻黄金多⑦,坐见悔吝生⑧。
                      (此言奢侈当戒。当时藩镇僭侈无度,逆天道而犯王制,殃及其身,足为明鉴矣。)
                    当路,见《孟子》。【公孙丑问曰:“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
                    ②《张敞传》:“海内之命,断于掌握。”
                    衣马轻肥,出《论语》。【语出《论语·雍也》:“乘肥马,衣轻裘。” 释义:穿着轻暖的皮袍,坐着由肥马驾的车。形容生活的豪华。】
                    ④《旧唐书》:上元二年,以羽林大将军李鼎为凤翔尹、兴凤陇等州节度使。二年二月,党项羌寇宝鸡,入大散关,陷凤州,鼎邀击之。六月,以鼎为鄯州刺吏、陇右节度使。【朱注】李鼎之死,史鉴俱不载,此云死岐阳,盖未至陇右也。
                    ⑤《旧书》:宝应元年,来瑱为山南东道节度使,裴茙表瑱倔强难制,帝潜令茙图之。六月,瑱擒茙于申口,入朝谢罪。广德元年正月,贬播州尉,翼日,赐死干鄠县。《薛道衡传》:衡致美先朝,帝曰:“此《鱼藻》之义也。”后令自尽
                    ⑥《左传》:“州吁阻兵安忍。”
                    ⑦《国策》:苏季子位高多金。
                    ⑧庾僧渊诗:“悔吝生有情。”
                    奈何田舍翁①,受此厚贶情。
                    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②。
                    振我粗席尘,愧客茹藜羹③。
                      (未见安贫守分之节。还客则和平,心安而理得也。对客若有愧,贫家恐不称也。【张綖注】开缄卷还,首尾遥应。此章前三段各十句,末段六句收。
                    ①《宋·武帝纪》:帝大修宫室,袁凱盛称高祖俭素,帝曰:“田舍翁得此已过矣。”
                    ②《前汉·严安传》:“和平,其性恬安。”
                    ③《庄子》:“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食,藜羹不糁。” 钱谦益曰:史称武累年在蜀,肆志逞欲,恣行猛政,穷极奢靡,赏赐无度,在武幕下,作此讽谕,至举李鼎、来瑱以深戒之,朋友责善之道也。不然,辞一织成之遗,而侈谈杀身自尽之祸,不病而呻,岂诗人之意乎。 【有作:振我麤席尘 cū :同“粗”。 】
                    -----------仇兆鳌 《杜诗详注》-----------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39楼2017-01-25 19:27
                    回复
                      杜甫《立秋日雨院中有作》
                      《全唐诗》卷228_51
                      《立秋日雨院中有作》有作:《立秋雨院中有作》
                      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
                      解衣开北户,高枕对南楼。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
                      杜甫《立秋日雨院中有作》赏析 1



                      【选引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书籍
                      萧涤非主编廖仲安张忠纲李华副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杜甫全集校注》】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41楼2017-01-26 07:32
                      回复
                        杜甫《立秋日雨院中有作》
                        《全唐诗》卷228_5
                        《立秋日雨院中有作》【有作:《立秋雨院中有作》】
                        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
                        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
                        解衣开北户,高枕对南楼。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主将归调鼎,吾还访旧丘。

                        杜甫《立秋日雨院中有作》赏析 2
                        广德二年秋在严武幕中作。院中,节度使府署。
                        山云行绝塞,大火复西流①。
                        飞雨动华屋,萧萧梁栋秋②。
                        穷途愧知己,暮齿借前筹③。
                        已费清晨谒,那成长者谋④。
                        (叙立秋逢雨,在院有感也。借筹,时为参军。长者,指严公,言不能成就其谋也。此及下段,皆一景一情叠叙,上下相应。)
                        ①《诗》:“七月流火。”注:“大火,心星也,七月则此星西流。”《左传》:“火犹西流,司历过也。”
                        ②谢灵运诗:“华屋非蓬居。”谢脁诗:“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诗》:“风雨萧萧。”
                        ③《留侯世家》:“臣请借前箸为大王之。”
                        ④好谋而成,子为长者虑,句中两用《语》、《孟》。

                        解衣开北户,高枕对南楼。
                        树湿风凉进,江喧水气浮。
                        礼宽心有适,节爽病微瘳。
                        主将归调鼎①,吾还访旧丘②
                        (抚院中雨景,思及草堂也。北户、南楼,幕府宫室,树湿、江喧,雨时景象。访旧丘,复寻花溪也。此章,上下各八句。)
                        ①《汉官仪》:“三台助鼎调味。”牛弘《食举歌》:“盐梅既济鼎铉调。”
                        ② 还旧丘,黄生谓随武回京。按:《破船》诗云“缅邈怀旧丘”,本指草堂,此可相证。
                        -----------仇兆鳌 《杜诗详注》-----------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42楼2017-01-26 07:50
                        回复
                          杜甫《寄董卿嘉荣十韵》
                          《全唐诗》卷228_43
                          《寄董卿嘉荣十韵》
                          闻道君牙帐,防秋近赤霄。
                          下临千雪岭,却背五绳桥。
                          海内久戎服,京师今晏朝。
                          犬羊曾烂熳,宫阙尚萧条。
                          猛将宜尝胆,龙泉必在腰。
                          黄图遭污辱,月窟可焚烧。
                          会取干戈利,无令斥候骄。
                          居然双捕虏,自是一嫖姚。
                          落日思轻骑,高天忆射雕。
                          云台画形像,皆为扫氛妖。
                          杜甫《寄董卿嘉荣十韵》赏析 1



                          【选引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书籍
                          萧涤非主编廖仲安张忠纲李华副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杜甫全集校注》】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43楼2017-01-26 14:34
                          回复
                            杜甫《寄董卿嘉荣十韵》
                            《全唐诗》卷228_43
                            《寄董卿嘉荣十韵》
                            闻道君牙帐,防秋近赤霄。
                            下临千雪岭,却背五绳桥。
                            海内久戎服,京师今晏朝。
                            犬羊曾烂熳,宫阙尚萧条。
                            猛将宜尝胆,龙泉必在腰。
                            黄图遭污辱,月窟可焚烧。
                            会取干戈利,无令斥候骄。
                            居然双捕虏,自是一嫖姚。
                            落日思轻骑,高天忆射雕。
                            云台画形像,皆为扫氛妖。
                            杜甫《寄董卿嘉荣十韵》赏析 2


                            闻道君牙帐,防秋近赤霄。
                            下临千仞雪,却背五绳桥。


                            首记 董卿防秋之地。近赤霄,言其高。千仞雪,言其寒。五绳桥,言其险。
                            海内久戎服,京师今晏朝。
                            犬羊曾烂漫,宫阙尚萧条。
                            猛将宜尝胆,龙泉必在腰。
                            黄图遭污辱,月窟可焚烧。
                            会取干戈利,无令斥候骄。
                            居然双捕虏,自是一嫖姚。
                            中叙 吐蕃之乱,勉其敌忾也。乱后事冗,故日晏退朝。尝胆腰剑,欲报污辱。月窟在西,吐蕃巢穴也。兵利寇退,则斥候不骄。捕虏、嫖姚,以古名将望之。
                            落日思轻骑,高天忆射雕。
                            云台画形像,皆为扫氛妖。
                            末结 寄怀之意,重为激励也。落日、高天,秋时景。轻骑、射雕,军中事。云台诸将,以扫寇著名,董卿当自勉矣。
                            此章,首尾各四句,中间十二句。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44楼2017-01-26 15:24
                            回复
                              杜甫《奉和军城早秋》
                              《全唐诗》卷228_52
                              《奉和军城早秋》【有作:《奉和严公军城早秋》
                              秋风嫋嫋动高旌,玉帐分弓射虏营。
                              已收滴博云间戍,欲夺蓬婆雪外城。
                              杜甫《奉和军城早秋》赏析 1




                              【选引自: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资助项目书籍
                              萧涤非主编廖仲安张忠纲李华副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杜甫全集校注》】


                              IP属地:上海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645楼2017-01-26 18: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