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至菩萨吧 关注:60,843贴子:106,735
  • 6回复贴,共1

乐园老禅师:什么是佛教的无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佛说无我,是实相。我是众生的执迷。因为不了解生命只是假和的,而认为里面有个我。
我带来的自私所引起的一系列相关行为,引生烦恼和苦。
1.要想了解什么是无我,就要先了解什么是我。
什么是我呢?一般人只是自然我执,就是总执这一团生命是我。
但是若推求我的相貌,则外道和哲学家提出的“我”更为精确:
我,具有不变性。如果变,不就成了别人。
我,是独立的。不能是组合的,不然,那个是我呢?
我,是主宰的,就是我能思,我能干事的这个我。如果由别人主宰发令,我就不是我。
我,是常的。就是永久都有,只是换躯壳而已。
这都是我的相貌,如果通过如实的观察,失去此四相,我执便瓦解。我执破除,便得解脱。
2.因此,佛教中用止观修行来如实观察,清除我执的成见而见证真理。止观,就是在定心中观察,在一切生命现象中,在身体,精神中观察,都是因缘相依相待,刹那转变的,没有常一主宰自成的东西,这就是否认了“我”,而达到无我。虽然,这生命的组合中,没有真实不变的自我,但是佛教承认这个“假和我”。这个“假我”不过是假和因缘,依无常的心,发起无常的活动罢了。
3.无我,那轮回的是谁?是业力所成的五蕴。由于因果相续的力量,前因造就下一个生命。它与前一个相关联,而带有以前的习气,爱好,甚至是早熟的智慧。而且也因为心的相续,可以在催眠中引发前世的记忆。但是,这不是我,而是不断变化的身心组合。正如我们小的时候,思想和身体与长大都不同一样,没有一致不变的东西,而只有相似相续的组合。
3.无我并不是忘我,那只是一般相似说法,佛教是真实的智慧,而不是遗忘忽略,也就不是忘我,而是从观察中确认无我,生起无执着的智慧。忘我,还是凡夫的境界。
4.要达到解脱,获得智慧,就要破除我执。要破除我执,就要理解法义。需要学习,把无我的教义搞清楚,并在止观中实践。只有在教理上清晰,止观中实践,才可以更清晰的观察无我而达致涅磐。
这样,在生活中,由于无我观的力量,烦恼减少,心量广大,快乐增加,人缘变好。生活的处处可以关照无我,无常,以无执着的心行一切善法,就是实践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9-09 21:16回复
    破我执,灭烦恼,这是阿罗汉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9-09 22:27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9-12 21:57
      回复
        佛说无我,是实相。我是众生的执迷。因为不了解生命只是假和的,而认为里面有个我。
        我带来的自私所引起的一系列相关行为,引生烦恼和苦。
        1.要想了解什么是无我,就要先了解什么是我。
        什么是我呢?一般人只是自然我执,就是总执这一团生命是我。
        但是若推求我的相貌,则外道和哲学家提出的“我”更为精确:
        我,具有不变性。如果变,不就成了别人。
        我,是独立的。不能是组合的,不然,那个是我呢?
        我,是主宰的,就是我能思,我能干事的这个我。如果由别人主宰发令,我就不是我。
        我,是常的。就是永久都有,只是换躯壳而已。
        这都是我的相貌,如果通过如实的观察,失去此四相,我执便瓦解。我执破除,便得解脱。
        2.因此,佛教中用止观修行来如实观察,清除我执的成见而见证真理。止观,就是在定心中观察,在一切生命现象中,在身体,精神中观察,都是因缘相依相待,刹那转变的,没有常一主宰自成的东西,这就是否认了“我”,而达到无我。虽然,这生命的组合中,没有真实不变的自我,但是佛教承认这个“假和我”。这个“假我”不过是假和因缘,依无常的心,发起无常的活动罢了。
        3.无我,那轮回的是谁?是业力所成的五蕴。由于因果相续的力量,前因造就下一个生命。它与前一个相关联,而带有以前的习气,爱好,甚至是早熟的智慧。而且也因为心的相续,可以在催眠中引发前世的记忆。但是,这不是我,而是不断变化的身心组合。正如我们小的时候,思想和身体与长大都不同一样,没有一致不变的东西,而只有相似相续的组合。
        3.无我并不是忘我,那只是一般相似说法,佛教是真实的智慧,而不是遗忘忽略,也就不是忘我,而是从观察中确认无我,生起无执着的智慧。忘我,还是凡夫的境界。
        4.要达到解脱,获得智慧,就要破除我执。要破除我执,就要理解法义。需要学习,把无我的教义搞清楚,并在止观中实践。只有在教理上清晰,止观中实践,才可以更清晰的观察无我而达致涅磐。
        这样,在生活中,由于无我观的力量,烦恼减少,心量广大,快乐增加,人缘变好。生活的处处可以关照无我,无常,以无执着的心行一切善法,就是实践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9-13 06:37
        回复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9-13 13:34
          回复
            随喜赞叹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十方三世佛菩萨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9-19 09:10
            回复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9-19 12: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