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真不愧是2008年的开年大戏,现在许多电视台仍在播放。收视率之高、反响之强烈、百度(新浪)等发帖之热。我深深地被《闯关东》的传奇剧情所吸引和感动。
“闯关东”的由来:康熙年间禁止流民进入东三省。到了清末、民国初年军阀混战(中外)期间,山东等地连年灾荒 + 战乱,民不聊生。为了求得生存大批移民(多数是山东人)不得不踏上艰难凄凉的“闯”关之路。由此,中国历史上发生了较为悲壮的移民大迁徙 —— 闯关东。本剧以清末、民国初年军阀混战(中外)为历史背景,由朱家的发家史作为总线索,展开 — 延伸 。描绘出当时各阶层移民生活的窘迫和对待灾难的不屈与抗争。
朱开山是这部戏的中心人物。围绕他和他家庭的经历塑造了众多优秀的人物形象,加上演员们精彩的演绎,一幅幅油画般的场景不时地在观众心中萦绕。
一 . 新颖的开篇(朱开山闹义和团离家已四年,不知生死。—— 老金沟淘金)
第一集文她娘在迎娶鲜儿的路上挺直腰杆和土匪周旋,丢失粮食后在鲜儿她爹面前(力劝、不停地 “吹吹打打”)的表现,听鲜儿她爹说“朱开山已经被官兵砍头示众了”的话后“晕倒”,精神几乎就要垮掉。当朱开山捎信让他和孩子们去关内的元宝镇找他时,她兴奋而又惆怅地让孩子们朝着自家的方向磕头而后匆匆踏上寻夫之路。经过萨日娜细致、生动的表演,一个深爱自己丈夫,大智大勇的山东妇女纯朴的形象跃入眼帘 ,这种恰到好处的铺垫为朱开山的出场,掉足了观众(媳妇尚且这样,朱开山又是怎样的呢?)的“胃口”。金沟淘金的故事又为日后朱家发迹打下了重重的伏笔。我个人认为朱开山在金沟的表现是本剧最最精彩的。因为:从他为打探 “贺老四”的死因进入金沟 — 极力掩饰自己的能耐(受辱不反抗)— 只听不说(没有任何表情) — 深藏不露 — 几次劝解大家不要莽撞行事(几次都应验) — 朱开山证实了自己的怀疑 — 金把头企图设计(吞金)利用朱开山帮助运金 — 朱开山发现情况不对将计就计 — 金把头等(仇人)反倒搭上性命。他那种侍机而动的沉稳和老练是多年生死考验后的“沉淀”。是他之所以能够发家、之所以日后能带领家人如此经得起各种“磨难”,而始终不被打垮的“底气”。
经典画面 :—大智若愚,朱开山“装傻充楞”的双眸,留露出不太理解大黑丫头和金把头的意思-- —深情厚意,朱开山披头散发、踉踉跄跄、步履艰难地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当他看到不远处的文她娘和孩子们时,再没有力气支撑身体而躺倒在地,透过纷乱的发隙微笑着,眼里充满了对家人深深的眷恋和爱意。与文她娘听说“朱开山已经被官兵砍头示众了”后的“晕倒”前后呼应。突显出朱开山和文她娘感情的深厚。
二. 精彩的中段(元宝镇放牛沟 —— 哈尔滨)
朱开山一家在元宝镇放牛沟置地买房、雇工种田。传文找回了家。几年相对安稳的日子很快被孩子们的婚事搅乱。传文娶落魄的“格格”为妻那天,看到失散八年的未婚妻鲜儿。秀儿执意要嫁给不喜欢她的传武。传武山场子巧遇失散的鲜儿并深深地爱着她,为日后的逃婚做一铺垫。这其间穿插讲述了传杰与和玉书的情义、山场子(水场子)“老独臂”的苍凉经历和磨难赋予他的那份坚毅和练达、夏掌柜聪明反被聪明误、韩老海爱女心切误女一生的糊涂、秀儿和朱家救下一郎的善良等。重中之重是传武逃婚引起韩、朱两家的恩恩怨怨。
军阀来犯,朱开山一家带着秀儿离开放牛沟来到哈尔滨。开起了山东菜馆。围绕潘五爷和朱开山两家的明争暗斗,引发出诸多矛盾:朱、潘两家的家庭内部矛盾;刘掌柜与潘五爷;土匪间的矛盾;军阀间的矛盾;中国民众与日本鬼子间的矛盾;-- 这其间着重刻画了朱开山的怀旧等、文她娘的贤良、传文的懦弱、传武的忠勇和英武、传杰的胆识、秀儿的痴情、鲜儿的仗义和勇敢、一郎的矛盾(心理)、潘五爷的霸道、张垛爷的卑微和可怜、镇三江的豪气、森田的嚣张和阴险 -- 朱开山凭着他超人的胆识和谋略屡战屡胜。他堪称一位成功的“教育家”“军事家”“哲学家”。是男人中的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