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县级市吧 关注:1,284贴子:98,270

黑龙江十强县排名,肇东安达穆棱列前三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经省政府同意,省统计局近日发布我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结果。综合排名前十位的县(市)依次为:肇东市、安达市、穆棱市、绥芬河市、宁安市、宾县、海林市、尚志市、五常市、宝清县;综合发展类排名前三位的县(市)依次为:肇东市、安达市、穆棱市;沿边开放类排名前三位的县(市)依次为:绥芬河市、虎林市、东宁县。生态保护类排名前三位的县(市)依次为:方正县、呼玛县、延寿县;农业开发类排名前三位的县(市)依次为:富裕县、庆安县、甘南县。


1楼2014-08-27 16:22回复
    这样分类评比,比单独排名经济实力更好。


    IP属地:辽宁2楼2014-08-27 16:24
    回复
      2025-08-13 22:31: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今年上半年,省政府下发了《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办法》。这次评价的特点:一是进行了分类评价。将全省64个县(市)分成综合发展类(24个县(市))、沿边开放类(11个县(市))、生态保护类(11个县(市))和农业开发类(18个县(市))共四类进行评价,更加注重[url]http://主体功能区[/url]的差异发展;二是[url]http://评价指标体系[/url]更全面科学。指标体系由原来的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生态环境三类24项指标调整为规模水平、质量结构、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五类35项指标。评价指标体系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环境保护;三是评价程序公开透明。首次公布了各项指标权重、综合指数计算方法,评价方法完全公开,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3楼2014-08-27 16:29
      回复
        经省政府同意,省统计局近日发布我省64县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排名:
        肇东、安达、穆棱、绥芬河、宁安、宾县、海林、尚志、五常、宝清;
        富锦、肇州、双城、虎林、集贤、肇源、东宁、饶河、密山、北安;
        杜蒙、讷河、富裕、依兰、漠河、嫩江、方正、林口、同江、桦南;
        萝北、呼玛、嘉荫、延寿、庆安、甘南、鸡东、龙江、林甸、通河;
        友谊、克山、桦川、铁力、孙吴、逊克、巴彦、望奎、汤原、泰来;
        绥棱、抚远五大连池、青冈、依安、海伦、兰西、克东、明水、木兰;
        拜泉、绥滨、塔河、勃利。


        5楼2014-08-27 16:32
        收起回复
          肇东,安达挺狠啊!有安达城建照片吗?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8-27 16:58
          收起回复
            海林还需努力呀!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8-27 17:21
            收起回复
              这个帖子很好.能让大家更客观公正的了解黑龙江县级市的具体情况!怎么没有吉林省县级市的权威排名呢!


              IP属地:辽宁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4-08-27 18:35
              收起回复
                肇东的朋友请你做小吧主,吧务QQ群 28527998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8-27 19:01
                收起回复
                  2025-08-13 22:25: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双城都改成区了还参与评比呢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8-28 00:05
                  收起回复
                    这事哪弄的,准吗?


                    IP属地:天津11楼2014-08-28 11:21
                    收起回复
                      2013年双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克服复杂经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扎实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促和谐各项工作,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2.8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增加值113.3亿元,增长14.9%;第三产业增加值192.8亿元,增长14.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210元,同比增长13.4%。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820484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428元,同比增长16.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568元,同比增长11.5%。


                      IP属地:辽宁12楼2014-08-28 20:27
                      回复
                        2013年,五常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1亿元
                        ,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8.4亿元,增长8%;第二产业增加值97.3亿元,增长23.6%;第三产业增加值135.4亿元,增长1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28.8:29.2:42发展优化为27.5:30.3:42.2。全口径财政总收入15.6亿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亿元,分别增长21.4%和30.4%,全口径财政总收入占GDP比重达到4.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6亿元,比上年增长35.5%;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7203万美元,同比增长68%;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单位GDP综合能耗为0.934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3.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57元,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11561元,增长12.4%;继续保持哈尔滨市县域经济综合排名第一的位置,经济总量、工业发展、财源建设、民生工作四项指标全部进入全省十强,省级十强县位置更加稳固。


                        IP属地:辽宁13楼2014-08-28 20:28
                        回复
                          2013年黑龙江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分析
                            2013年,黑龙江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县域经济发展给予政策松绑、资金鼓励。各县(市)围绕“十大重点产业”上大项目,加快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园区、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全省县域经济呈现综合实力提升、质量效益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同时,由于区位和基础条件的限制,黑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也存在谋划不够、阶段滞后、水平不高的情况,急需破解难题,激活发展动力,加快实现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一、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综合实力增强  1.经济规模继续扩大。2013年,全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725.4亿元,比2012年增长12.6%,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6个百分点。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到46.8%,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的县(市)达到24个,占64个县(市)的37.5%,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肇东、双城、安达、五常4个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00亿元,分别达到499.4亿元、428.9亿元、380亿元和321.2亿元。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9691.4元,比上年提高3875.4元,增长15%,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3万元的有27个县(市),占64个县(市)的42.2%,比上年增加3个县(市),其中有20个县(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全省平均水平(37509元),增加5个县(市)。  2.投资总额快速增长。2013年,全省各县(市)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和产业项目建设工作,投资规模扩大。全省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51.2亿元,比上年增长26.3%,比全省平均水平高7.7个百分点。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39.1%,,比上年提高3.8个百分点。有15个县(市)固定资产投资额超过100亿元,比上年增加6个县(市),其中,双城、海林、宾县、肇东、安达、宁安达到150亿元以上,最高的双城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4.8亿元。全年全省县域共签约项目4470个,比上年增加1371个,增长44.2%;投资额在1亿元以上的项目1675个,比上年增长64.2%。县域实际利用域外资金2840.1亿元,增长27.7%。 3.消费市场总体平稳。2013年,全省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总量占全省的27.9%,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7656.9元,有27个县(市)高于县域平均水平,列前5位的分别是:绥芬河市(29044.9元)、安达市(19374.9元)、同江市(15434.5元)、尚志市(14380.5元)、抚远县(14154.6元)。  (二)发展模式各具特色  各县(市)围绕资源禀赋、产业项目基础和区位优势,结合农业产业化、县域城镇化等实际,明确了不同的主导产业,确定了不同的园区定位,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1.依托中心城市型。五常市提出了“依托哈尔滨、打造新五常”发展战略,充分依托哈尔滨在资金、技术、人才、项目、文化等经济社会综合优势,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注重产业提升,注重园区培育,注重结构调整,从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一个新型的工业城市。2013年,该市落户项目119个,计划投资额186亿元,“一区三园”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2亿元,比上年增长25%;上缴税金6亿元,增长46.3%;其中园区实现产值60亿元,税金2.2亿元;22个项目实现当年引进、当年开工建设。肇东市围绕哈尔滨打造城市圈经济,努力打造低空经济产业、高端制造产业、绿色食品产业、生化医药产业、石油化工产业、文化产业、现代化大农业、现代物流业、新材料产业、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等十大产业。  2.口岸经济带动型。东宁县利用口岸优势,抓好中俄经贸合作转型升级,倾力打造对俄经贸合作新优势。自2005年开始,在俄罗斯相继辟建了6个园区,其中,4个境外工业园区累计完成投资31.7亿元,入驻光伏发电、服装、鞋帽、木材、互感器等生产企业49户。2个农业园区累计投资突破7.2亿元。首创了跨境连锁加工模式。全力打造能源矿产、跨境连锁加工、绿色有机食品三大产业集群。2013年,绥芬河、东宁、同江实现进出口总额分别为82.4、27.3和18.2亿美元。


                          IP属地:辽宁14楼2014-09-02 15:25
                          回复
                              3.园区建设牵动型。肇州工业园2010年10月整合组建,3年里先后晋升省级工业园区、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主要是以农牧资源为依托,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产业项目为牵动,全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引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截至2013年10月底,已有59个企业项目入驻,投资总额近100亿元。园区项目全部投产,年销售收入可达300亿元,实现税收收入12亿元;产业项目吸纳就业2100人,从事与园区相关产业人员1.1万人;龙头企业与120家合作社、1.7万农户建立合作关系,农民获益超2亿元。
                              4.他山之石拉动型。穆棱市在资源、地域相对优势均不明显的情况下,依托周边绥芬河、东宁、密山、虎林、牡丹江航空港、珲春六个口岸和丰富的资源优势,从绥穆经济一体化到“绥穆新城”再到“一区三城”,该市走出了一条“借口岸光,打俄罗斯牌”的国际化发展之路。2013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5.4亿元,是2008年的2.6倍(现价计算);进出口总额2.5亿美元,是2008年的4.2倍,其中,出口额为2.4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的96%。该市不断壮大五大产业集群,打造中俄进出口加工基地,带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5.特色资源主导型。宝清县依托煤炭资源和农畜产品优势,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发挥项目的支撑和牵动作用,逐步形成了煤电化和绿色食品等主导产业项目优势明显的现代产业体系新格局。2013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3.2亿元,是2010年的3倍(现价计算),全县财政总收入26亿元,是2010年的4.7倍。
                              (三)质量效益提高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省各县(市)积极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2013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0:35.8:33.2,调整到30.0:36.0:34.0,其中,第一产业下降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0.2和0.8个百分点。县域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70%,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21个县(市)高于县域平均水平。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好的县(市)基本形成了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2013年,黑龙江省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县(市)有14个,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最高,分别为肇州(69.1%)、穆棱(58.7%)、肇源(58.6%)、杜尔伯特(57.2%)、集贤(56.2%)、安达(53.7%)、海林(51.5%)、宝清(48.2%)、林甸(48.1%)、友谊(41.8%)、桦川(41.8%)、肇东(40.3%)、宁安(39.7%)、鸡东(39.7%)。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县(市)17个,第三产业比重均超过40%,分别是绥芬河(86.5%)、木兰(51.1%)、北安(51%)、东宁(48.7%)、萝北(45.5%)、巴彦(45.4%)、双城(45%)、通河(44.8%)、漠河(43.5%)、五常(42.2%)、延寿(41.9%)、绥滨(41.9%)、宾县(41.3%)、依兰(40.4%)、尚志(40.4%)、同江(40.2%)、嫩江(40.2%)。第一产业比重超过50%的有10个县(市),分别为饶河(65.6%)、抚远(59.8%)、逊克(58.1%)、五大连池(57.1%)、呼玛(57.1%)、望奎(56.7%)、嘉荫(56.5%)、绥棱(56.1%)、海伦(51.4%)、塔河(51.1%)。
                              2.可支配财力增强。黑龙江省经过三年的产业项目建设攻坚,县域可支配财力逐步提高。2013年,全省县域实现公共财政收入280.2亿元,比上年增加35.7亿元,增长14.6%,公共财政收入超过10亿元县(市)达到4个,分别为肇东18.4亿元、安达16.1亿元、双城11.6亿元、绥芬河10.4亿元,超过5亿元的达到17个。县域公共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比重高于县域平均水平的有34个县(市),其中,前十位的县(市)分别为:萝北(9.4%)、漠河(8.8%)、绥芬河(8.4%)、孙吴(7.6%)、方正(7.4%)、逊克(7.3%)、抚远(7.1%)、饶河(6.9%)、北安(6.6%)和延寿(6.3%);最低的克山县只有2.4%。
                              2013年,全省县域地方税收收入为167.4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县域地方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9.7%,有36个县(市)高于县域平均水平,其中,前十位的县(市)分别为:青冈(87.1%)、绥滨(85.2%)、同江(82.1%)、兰西(81.8%)、萝北(81.1%)、虎林(80.5%)、宾县(79.5%)、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78%)、饶河(77.8%)和林甸(77.7%);比重最低的是宁安,仅为36.2%。
                              3.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黑龙江省加快同步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全省县域工业增加值为2153.8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5个百分点。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32%,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有5个县高于50%,分别为:肇州(68.3%)、肇源(58%)、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56%)、穆棱(55%)和集贤(53.5%)。各县(市)农业综合机械化率都在80%以上,其中,46个县在90%以上,最高的克山县达98.6%,山地丘陵的一些县(市)由于部分地块不适合机械作业,农业综合机械化较低。


                            IP属地:辽宁15楼2014-09-02 15:25
                            回复
                              2025-08-13 22:19: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013年;肇东、双城、安达、五常;GDP排行榜
                              第一名;肇东市;GDP499.4亿元
                              第二名;双城市;GDP428.9亿元
                              第三名;安达市;GDP380亿元
                              第四名;五常市;GDP321.2亿元


                              IP属地:辽宁16楼2014-09-02 15:3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