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调式分析(包括自然大小调,和声大小调,旋律大小调)
在西洋调式中,结束音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是主音,只有极少数情况结束音不是主音。
一、结束音是主音
1、根据结束音,可得出两种答案,即X大调或X小调。这里X就是结束音。
如:一段旋律的结束音是♭7,既然这个♭7是调式主音,那该调式只可能是♭B大调或是♭b小调。
2、联系调号及题目中出现的变音记号,整合出实际能够影响到旋律的升降号,再结合1。
继续1中的例子,虽已缩小范围至♭B大调或是♭b小调,但仍不能得出准确答案,现在就需要根据调号来判断了。有时题目会直接给出调号,有时题目不给调号。所以我们需要整合出所有能够影响到实际旋律的变音记号,如果刚好吻合某调调号(2降为♭B自然大调,5降为♭b自然小调),则答案得出。
3、如果不吻合,则优先考虑这几种情况:
和声大调降Ⅵ。 和声小调升Ⅶ。
旋律大调降Ⅵ,Ⅶ。 旋律小调升Ⅵ,Ⅶ。
这一步就是观察与调号中不吻合的音是否是因为这里调式变音的出现,与调号相抵消或比调号多出一两个升降号。
如:之前的例子中,2降或5降刚好吻合自然大小调,但如果整合出所有升降号发现是3降。分别是♭7,♭3,♭5,这里不难发现♭7,♭3仍然是♭B大调的调号,而♭5恰好是♭B大调的Ⅵ级音,大调中Ⅵ级音降低,自然是和声大调。所以答案为♭B和声大调。
这一步的难点在于需要找清楚调式中的Ⅵ级音或Ⅶ级音
注意:①如果调号中需要变化的音在旋律中并未出现,仍可按其变化对待。
②如果♯和♭同时出现,一定存在调式变音,即该调式不可能为自然调式。
③如果出现♭♭,基本可确定其为和声大调或旋律大调
如果出现X,基本可确定其为和声小调或旋律小调
当然♭♭或X在调号中也可能出现,比如♯G调中就有X4,但个人认为♯G这种调号只是理论上存在的一种调,实际运用的话真不如用其等音调,♭A调,岂不更为方便。
4、得出调式,通过首调简单模唱来检验是否正确。
二、结束音不为主音。
这种情况极为罕见,即使不为主音,也一定是以调式的稳定音级来结尾,即结束音也有可能是调式的Ⅲ级音或Ⅴ级音。就调式的三个稳定音而言,其稳定性也是有一定差异的,Ⅰ>Ⅴ>Ⅲ,也就是说即使结束音不是主音,Ⅴ级音的可能也是远远大于Ⅲ级音的,所以可视结束音为Ⅴ级音来做。
当然这种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可虑:比如简单模唱感受大小调性;观察哪些音出现次数较多;旋律线条围绕哪三个音来展开,那三个音基本就是稳定音级等等。具体情况具体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