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汉刀剑吧 关注:3贴子:211
  • 7回复贴,共1

【知识普及】握剑的姿势与分类/剑的结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剑的结构 学练剑术先要明了剑的结构, 否则会不得其法。


IP属地:四川1楼2014-08-23 15:47回复
    剑的方位名称:
    立剑:剑刃朝上下为立剑。
    平剑:剑刃朝左右为平剑。
    竖剑:剑尖向上,剑身竖直或稍斜为竖剑。
    垂剑:剑尖向下,剑身垂直或稍斜为垂剑.


    IP属地:四川2楼2014-08-23 15:48
    回复
      2025-08-25 14:22:4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基本剑招有二十多种,有;刺、劈、撩、挂、剁、点、崩、斩、搅、洗、抱、托、架、带、云、格、提、抹、击、抽、压。
      主要步法有: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叉步、横裆步、并步、丁步、三体势步。


      IP属地:四川3楼2014-08-23 15:50
      回复
        刺剑:立剑和平剑向前直出为刺,力达剑尖,臂与剑成一直线,多用螺把。刺剑有平刺、上刺、下刺、低刺、后刺、探刺等多法。
        劈剑:立剑,由上向下为劈,力达剑身,臂与剑成一直线,着力点在剑刃,多用螺把。有左抡劈、右抡劈、后抡臂等法。
        撩剑:立剑,剑尖由下向前上方为撩,力达剑身前部。多用螺把。有前撩、后撩、正撩、反撩等法。正撩剑前臂外旋,手心朝上,贴身弧形撩出;反撩剑前臂内旋,其他同正撩。
        挂剑:立剑,剑尖由前向上向后或向下向后为挂,力达剑身前部。左挂多用满把,右挂多用压把。上挂向上向后贴身挂出,下挂向下向后贴身挂出,抡挂贴身立圆一周。
        剁剑:立剑,剑尖在前,用剑下刃由上向下平切至地面为剁,力达中下刃和后下刃,多用满把。
        点剑:立剑,提腕,使剑尖猛向前下为点,力达剑尖。臂伸直,多用螺把。
        崩剑:立剑,沉腕使剑尖猛向前上为崩,力达剑尖,臂伸直,剑尖高不过头。多用满把。
        斩剑:平剑向左(右)横出,高度在头与肩之间为斩,力达剑身臂伸直,多用螺把。
        搅剑:平剑,剑与肩同高,搅动时肩、肘、腕协调一致,向左(右)小立圆成立圆锥形绞动,如剑尖圈绕立圆较小,剑身成前锥体形或倒锥体形,力达剑身前部,肘微屈,多用螺把。
        洗剑:立剑(古代剑法)由下向上方贴身弧形撩出,力达剑身前部下刃,多用螺把。
        抱剑:右手抱剑于胸前,剑尖朝右为横抱剑,剑尖朝上为立抱剑,剑尖朝前为平抱剑。
        托剑:剑尖横向侧方,用反向虎口一侧的剑刃向上托起,着力点在剑中端或后端,多用满把。
        架剑:立剑,横向上为架,剑高过头,力达剑身,手心朝里或朝外,多用满把。
        带剑:平剑或立剑由前向侧后或侧后上方抽回为带,力达剑身,多用螺把。
        云剑:平剑,在头顶或头前上方平圆绕环为云。上云剑在头顶由前向左后绕环,要仰头;(左)右云剑在头前上方向左后(右后)绕环,头向左肩侧倒,多用钳把和刁把。
        格剑:剑尖斜朝下,剑身下刃朝外,前臂内旋(外旋),向左(右)弧形摆动格挡,力达剑身前部下刃,多用螺把或满把。
        提剑:剑尖垂直朝下为倒提剑,前臂内旋,虎口朝下。立剑向下向右上方贴身弧形提起为右上提剑,高与肩平,剑尖斜朝下。左上提剑时,前臂外旋,手心朝上,向左上提起,其他同右上提剑,多用钳把。
        抹剑:平剑,由前向左(右)弧形抽回为抹,高度在胸腹之间,力达剑身。旋转抹剑要求旋转一周或一周以上。多用螺把或满把。
        击剑:立剑或平剑,使剑锋刃处向前或斜方击出,力达剑尖,多用螺把或满把。
        抽剑:平剑或立剑,由前向侧后上(下)方拉回为抽。传统剑法中,曾用阴手为“抽”,阳手为“带”的分法。有上抽,下抽等法,多用满把。
        压剑:剑身扁平从上向下按压,力达剑身平面,有下压、内压等法,多用满把。


        IP属地:四川6楼2014-08-23 15:55
        回复
          弓步:前脚微内扣,全脚着地,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膝部与脚尖垂直,另一腿挺膝伸直,脚尖里扣,斜向前方,全脚着地。
            马步:两脚左右开立,约为脚长的三倍,脚尖正对前方,屈膝半蹲接近水平。
            虚步:后脚斜向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着地;前腿微屈,脚面绷紧,脚尖虚点地面。
            仆步:一腿全蹲,大腿和小腿紧靠,臀部接近小腿,全脚着地,膝与脚尖稍外展;另一腿平铺接近地面,全脚着地,脚尖内扣。
            歇步:两腿交叉,屈膝全蹲,前脚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后脚脚跟离地,臀部坐于小腿上,接近脚跟。
            叉步:两腿交叉,前脚脚尖外摆45°,全脚着地,屈膝半蹲,大腿拉近水平;另一腿挺膝伸直,前脚掌着地,脚尖正对前方。
            横裆步:两脚左右开立,约同弓步等宽,全脚着地,两脚尖正对前方,一腿屈膝半蹲,另一腿挺膝伸直。
            并步:两腿伸直并拢,全脚着地,不可起踵。
            丁步:两腿半蹲并拢,一脚全脚着地支撑。另一脚停在支撑脚内侧相靠,脚尖点地。
            三体势步:前脚脚尖向前,后脚脚尖外展45°;两脚全脚着地,后脚跟与前脚在一条直线上,两腿微屈,大腿斜向下,两膝微内扣,两脚距离约一小腿长,重心偏于后腿。


          IP属地:四川7楼2014-08-23 15:56
          收起回复



            IP属地:四川12楼2014-08-23 16:04
            回复
              。。。这不是汉剑吧的贴吗


              13楼2015-11-07 15:1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