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吧 关注:203,823贴子:4,378,696

献县明末清初历史名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主要人物:王余佑,窦尔墩,高梦箕,高梦尾,丁继茂,牛二白话,施不全,田畯,安宛,纪晓岚,
献县大地,历史悠久,物产富饶,人杰地灵。
明朝末年,崇祯吊死梅山,一个叫王余佑的人,游学于黄河以北,生徒无数而不图名利,文武双全而隐其身名,可是明末清初的历史重大事件,处处都有他的影子,我们不由得要好奇,要追寻真相,可是越探索越觉得王余佑深不可测,于是请乡亲们来拾遗补缺,共同探讨王余佑的历史真面目。
王余佑一生著述除《乾坤大略》外,还有《居诸编》十卷、《诸葛八阵图》一卷、《万胜车图说》一卷、《兵民经略图》一卷、《十三刀法》一卷、《文集》三十二卷,《涌幢草》三十卷,以及《认理说》、《前著集》、《通鉴独观》、《茅檐款议》等。《居诸编》汇集古人经世之事而成,据《乾坤大略总序》所说“十年间胸中垒块悉谱之于《居诸编》一书”等语,当是作者较为注重的一部书。原书不存,其大部分内容收入蠡吾人李培所编《灰画集》中,后者的书名亦取自王余佑诗“灰画何年计得成”。《茅檐款议》据《清诗纪事初编》称是作者所最自信者,该书与《通鉴独观》、《前著集》三书中,估计应有不少篇幅仍是论述军事地理与军国大略的。《太极连环刀法》今见于《蟫隐庐丛书》。《涌幢草》应是王余佑的诗集。
其遗作《乾坤大略》《灰画集》《十三刀法》……。被称为“诸葛武乡之类”
“信道笃而任道勇,近仁之质,得诸刚毅”,然而与人和易,从容简谅。晚年时,时乘牛车往来于上谷、渤海、嵩岱之间,儿童野夫见其过,皆聚迎随观,争相慰藉,说:“王先生来矣!”王余佑也时时停车,问劳而去。
王余佑一生生活困苦。他做山人时的情形是“一闲牧竖,藜藿不充”。主将献陵书院时,他的布衣之交河间知府王奂为他购置宅舍,副将孔毅买下二百亩田地馈赠给他。晚年四方豪俊争相造访,他典衣挫荐接之,有时遇人有缓急,即为之筹措,百数十金无难事。及交游有馈赠,则介然不受,却金之节世咸重之。王余佑教弟子学诗时曾说:“子美入蜀,子瞻海外,乃有忠孝之情发为歌咏”。孙奇逢曾对王余佑说:“余年五十始识一‘贫’字。我辈以贫贱之身,值流离忧患之际,典琴书,质簪珥,忍病停药,日不再食者屡矣。对妻子似难快心,对同志应无愧色。此字不明,终非真实学问。”
此“同志”二字如雷贯耳,这是不是共产党的“同志"的来源?
王余佑--王的孑余我来护佑;联想到他和白楼高家的关系,我们能不联想到他与崇祯太子之间的关系吗?


IP属地:河北1楼2014-08-19 09:05回复
    不错咯


    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08-19 09:09
    回复
      2025-08-26 10:11: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我看来,李清的记载,的确是难得的一手资料,就伪太子一案而言,诸家最可信的记载中,只有李清的记录最为详备。从他留下的著作与目录来看,李清于史学颇有研究,史笔与史识俱有过人之处,所述之事,平实可信,无此爱彼憎之迹,《三垣笔记》也不例外。因此,要想了解伪太子案的本事,必须对他的记载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是,他跟中国古代的很多真正的书呆子一样,有一个毛病,那就是愚忠。他的这个毛病,同样是书呆的全祖望已经用肯定的语言点明了:“……力为弘光洗雪,言其娈童季女之诬,于主立潞藩诸臣,皆绝不计及。又言其仁慈胜而决断少,当时遗臣中不没其故君者有几人欤?”他的这个毛病,在喜欢记录傻人傻事的《清史稿》里也有记载:“清忠义盖出天性,庄烈帝之变,适在扬州,闻之,号恸几绝。自是每遇三月十九日,必设位以哭。尝曰:‘吾家世受国恩,吾以外吏,蒙先帝简擢,涓埃未报。’国亡后,守其硁硁,有死无二,盖以此也。” 这种傻瓜多半是读《春秋》那种历史书读傻的,因此他们经常充满崇高的悲剧感地苦心孤诣地做着一种傻事,那就是“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但这种人既然会中《春秋》的毒,智商肯定有限。所以,我虽然认可《三垣笔记》的史料价值,但同样也可以断定他“力为弘光洗雪”的言语中有因回护原主而所言非实处。
        例如:前引文中说弘光帝听到有太子消息传来时说“念先帝身殉社稷……若果真,即迎入大内,仍为皇太子,谁知又不是。”还“出泪落,连拭不成语,…慨伤久之。”弘光俨然一副菩萨心肠,痛真太子之不南来,惜太子之为伪。然而证诸史册,全然非此。前引文中提到,高梦箕于1645年正月将北来太子事报告给了朝廷。但是朝廷一面派人去浙江金华迎回太子,一面却在二月份给太子朱慈烺定了谥号献愍 ,这分明是给将迎来的太子预先判定了身份。所谓慨伤久之云云,不是为旧主子抹粉吗?李清对弘光的态度本无须我如此盘根究底地考索,单看他对弘光捉蛤蟆制春药和选美女的事情都可以百般回护 便可知道此人忠君的傻冒程度非同一般。
         甚至,李清恐怕还有主动配合弘光主太子为伪的嫌疑。在《偏安排日事迹》和《续补明季编年》里都提到二月定太子谥号的建议,都是李清提出来的。如果《偏安排日事迹》的确就是《南渡录》的话,以顺治十七年成书的《续补明季编年》印证,再加上同时代其他记载只是没提到建言者,而没有提出相反的意见,则可断定此记载是实录。果如是,则李清很可能不仅是在后来追述时“为尊者讳”,而是在当事时就已经主动参与了历史的伪造。
      五、我对太子案的一些分析
      (一)我不能断定太子的真伪,但主伪的观点的确疑点甚多
      我得老实承认,虽然翻检了很多史料,其中无论言真与言伪的记载,都不乏言之凿凿者,但是从过硬的资料来看,我并没有找到有关太子是真是伪的确凿证据链。一方面,一手资料毫无疑问都确定太子系假冒,而这一手资料的作者所留下的记载如前所述存在很多疑点;另一方面,主太子为真的记载,全都不是一手资料,而其中很多细节,如太子遭遇上刑的反应,太子在狱中与狱卒的言语等等,恍若小说家言,其等而下者,以《明季南略》为代表,主真的言论,不值得深究。
        关于主伪的疑点,除前质疑作者言论可信度之外,就其案审本事之疑点我再简单综合如下:
        1.王铎力斥太子为伪,然而王铎侍奉幼太子时间太短,又离朝多年,实际上已经分辨不出成年太子的模样;
        2.庭审太子,皆马、阮党与诸内侍,与有力者,如李沾、方拱干、杨维垣、张孙振等,要么与马、阮关系密切,要么就曾经附名逆案,放废多年,此辈证言无论从其人品的角度,还是从其与太子的关连来看,都不足征信。而人品较为正直的东林复社党人没有人站出来提反对或质疑的意见,也没有人在案审当场力证太子为伪。
        如杨维垣讽言王昺的侄孙王之明貌似太子,后竟以此人为王之明,但杨维垣却因附逆案放废十七八年,国家大事皆不与闻,焉能知此?
        又方拱干情形亦类似,且当时方尚待罪之身,更有以此求荣的嫌疑。
        张孙振在太子案中上下其手的表现,则李清有记载:“初,高司寇倬拟稿,必请正寺院三御史亦往,而孙振纵笔涂抹,手自为稿入告,皆其所拟也。”(见前引文)
        3.能断定太子真伪的,无非两条:一条是人证,然而人证皆不足征信;一条是体貌特征,诸家记载中,体貌特征主要有“眉长于目”,既是孤证,又与他人所载相异,王铎、方拱干、袁妃这三个认识真太子的重要人物都没有提到这个明显的特征,弘光朝内侍臣之言如无旁证,皆不可轻信。还有就是“有虎牙,足下有黑痣”,出于陷于清廷的袁妃之口,诸人乃是得自左懋第转述,当时袁妃在北京。关于这一细节,在林时对的《南都三疑案》、《偏安排日事迹》等书中都有记载,但我所看到的所有标点本点读都错了(如我前引文),会使人误以为袁妃实在南都而与验太子真伪,如果是崇祯的贵妃亲自出面验太子真伪,则此案再无可纠缠的道理。而袁妃所述,实与同时发生的北京伪太子案有关,她所提供的这个特征,是向清政府报告验证北京伪太子的, 不能排除她是故意误导清朝以维护真太子之可能。因此,这一体貌特征缘出另一事关太子生死的案件,且经清朝转述左懋第、左懋第转述史可法、史可法再转述弘光朝廷,亦不足征信。当这一验证标准传至南都时,无论朝内朝外,无一人予以左证,也无一人予以反驳,而与验者,亦内臣耳。
        4.顾诚谓同侍崇祯、弘光二朝的大臣很多,若太子为真,则诸臣定能识之。但实际上,只有少数案审时如讯吴昌案时太子出现在大臣面前,其他时候很少上朝,上朝是很辛苦的事情,既要起早,又有繁复的朝仪,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哪里吃得消?幼太子上朝也不合祖制,他若要学习如何为帝,顶多也只能躲在一旁偷偷观摩。如《三垣笔记》所载,当太子与吴昌、王铎等对质时,吴昌尚无言语,王铎却厉言太子假冒。若果诸臣皆识太子,王铎根本不必如此做作。《三垣笔记》还指出太子之所以愈辩愈疑,原因是弘光大臣中,虽有民望足征信者,但无立朝者,这也证明了认识太子的弘光朝中人并不多。当然,李清还说了一句:“百官皆知为伪。”此言为顾诚和魏斐德所引,但他们二人著述宏富,未免在琐碎处读书不细,李清的原文是:“伪太子王之明屡讯,百官皆知为伪。” 此时,弘光朝已经将伪太子案审讯情形布告中外,尊君的李清自然要如此书法,但此言却非指百官皆识真太子也。


      IP属地:河北5楼2014-08-19 09:30
      回复
        火钳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4-08-19 09:35
        回复
          高梦箕就是白楼高家人,作为太子案主角,我认为高梦箕的作用不是很突出,而其胞弟高梦尾是一位抗清壮士,在崇祯年间,满清五次破长城,其中三次掳掠河北山东河南,而高梦尾是作为献县的一个乡绅,因为满清入关掳掠到献县,高梦尾带领全家族一百八十九口壮丁上城墙参加守城,受伤不下城墙,清军攻上城墙后,又带伤与清军肉搏,前后中箭七只,身上有十多处伤痕,壮烈殉城,全家族一百八十九口丁壮全部战死,高梦尾和高梦箕的母亲在家中听到城破的消息,就知道族内男丁伤亡殆尽,自己吞金后悬梁自尽,一门壮烈,令满清胆寒,从那以后的第二第三次满清破关掳掠,皆绕献县而走。


          IP属地:河北9楼2014-08-19 12:17
          回复
            今天政府南小街,就是高家胡同,住的原来都是高家的人,明末战火,高家在家的全部人丁,房子,家产全部化为灰烬。
            在外逃过一劫的高家儿女(高梦尾的孩子高龙章、高案章)离开了这伤心之地,在白楼住了下来,几百年后,高家仍然是献县四大家族之一,(卢马牛高)高家在清朝一朝,没有出一个做官的,尽管清廷百般笼络,按照康熙朝出台的政策,在明朝做过官的,清朝依然可以凭过去的官凭出来做官,但高家几百年来,成千上万高家子孙没有一个受此诱惑。


            IP属地:河北12楼2014-08-19 16:23
            回复
              下面说一个劲爆的:
              八极拳世界闻名,可是八极拳的创始人丁发祥的幼年和青年壮年在哪里度过?
              八极拳历史上是一片空白。
              单桥一代流传着大力士丁继茂的传说和丁发祥夹死外孙的传说是一样的:
              年近六旬的丁发祥正抱着可爱的小外孙游玩,一辆拉瓦的马车陷进到边的泥沟里,丁发祥过去,一手抱着婴儿,一手放在车尾上,猛吸丹田气,“嗨”地大吼一声,将马车推出了泥沟。他用的是六大开的“抱”劲。没想到因用力过猛。小外孙也被他夹得肋骨皆断,七窍出血。丁发祥老泪纵横,无颜向女儿交待,将孩子抱回家放到炕上,盖了长衫,一跺脚远奔他乡。
              单桥传说里的丁继茂的故事也是发力夹死自己的孙子,然后远走他乡.
              那丁继茂是丁发祥吗?
              我们看看八极拳谱,八极拳谱虽然直白,但描述准确,绝非一般文人所写,必是返璞归真的大才,而这个文武兼修的大才,除了王余佑还有谁?
              明朝亡后,满清留发不留头,所以很多反清志士都做道士:比如山西傅山傅青主,号朱衣道人,徐州阎古古号白耷道人,王余佑自称五公山人都是道人,八极拳传说有的说是癞道人传丁发祥武艺,王余佑就有白癜风。
              最重要的是:丁发祥偌大年纪到北京拉车为生,照理不会有仇家,他又不做官,可是在孟村有传说他后来被通缉,而通缉他又不收回康熙减免孟村的税负,是不是朝廷为了维护自身形象,想掩盖什么?
              丁发祥在北京按说收了不少徒弟,可是有几个八旗子弟身负八极武功?没有,只能证明丁发祥根本就没想教给他们,为什么没教?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丁发祥是卧底北京城的反清复明志士。


              IP属地:河北13楼2014-08-19 20:41
              回复
                八极神枪吴钟,大枪李书文,为啥不使王余佑的十三刀法?因为刀法是近战功夫,而大枪法是克制骑兵的最佳武器。日本侵略中国,八极传人马英图马凤图总结前人刀法,创出破锋八刀,其实就是王余佑十三刀法的精髓,以刀破枪,杀出了中国人的尊严。


                IP属地:河北14楼2014-08-19 20:54
                回复
                  2025-08-26 10:05: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太长不看!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8-19 21:26
                  回复
                    下面该说窦尔墩了


                    IP属地:河北16楼2014-08-20 06:18
                    回复
                      先来段铁罗汉出世拆县衙吧


                      IP属地:河北17楼2014-08-22 12:11
                      回复
                        喜闻乐见


                        19楼2014-08-22 12:21
                        回复
                          好贴


                          21楼2014-08-22 12:33
                          回复
                            楼主收了神通巴,我真的看不下去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4-08-22 12:4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