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吧 关注:372,181贴子:14,513,914

【科普】f1知识小科普-尾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尾 翼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装上F1赛车,用以增加后轮下压力,帮助赛车牵引、制动和过弯。虽然它只能提供后轮下压力的一半,另一半要靠扩散器提供,但仍然是 赛车空气动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尾翼高高地暴露在干净气流中,很容易产生下压力,但同时也产生巨大的阻力,这是在直道上不希望看到的。因此车队会根据每 条赛道的不同情况,仔细分析直道风阻,计算圈速,从而确定尾翼设置,进而据此调整前翼,以平衡赛车后部下压力。有些赛道利于大角度尾翼,有些赛道适合小角 度尾翼,显然高速赛道是适合小角度的,而有些混合赛道,无论角度调大调小,圈速都差不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8-19 06:50回复
    由于尾翼是如此重要,它不断地被规则打压。现在尾翼只能有75厘米宽,组件数量也有所限制。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8-19 06:51
    回复
      2025-08-31 00:40: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上层尾翼片高居于赛车后部,非常显眼。该部分被限制在一个22厘米高、35厘米长的区域内,只允许有两个组件。对于大多数赛道,车队会把翼片攻角调到尽可能大;只有在某些高速赛道上,如蒙扎、蒙特利尔、或斯帕,我们才有机会看到小于规则上限的上层尾翼。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8-19 06:52
      回复
        格 尼襟翼,或称wicker bill,是前翼和尾翼上常用的一个附件。这是一小片直角碳纤维,贴在翼片尾端,通过在翼片后缘制造一对旋向相反的涡流,能够增加一点下压力,同时也增加 一点阻力。车队可以通过更换更宽或更高的襟翼来调整翼片性能。由于格尼襟翼可以伸出规则允许的尾翼区域,车队可能会利用这一点,制造超长的襟翼。为了防止 车队这么做,FIA规定格尼襟翼最高不得超过20毫米。 (译注:格尼襟翼是一种翼型增升装置,安装在主翼后缘,通常垂直于翼面,指向压力侧,高度一般不超过翼弦的5%。格尼襟翼能够在主翼后缘形成一对卡门涡街,尺度与襟翼相当,影响主翼上表面区域,导致上表面压力降低,增加翼型升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8-19 06:53
        回复
          有趣的是,虽然格尼襟翼在空气动力学上有很大作用,却往往只是简单地用一条胶带固定在翼片尾端的。这让车队可以在维修区中快速取下襟翼,以减小后部下压力,增加一点尾速。这在赛道由湿变干时很有用。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8-19 06:53
          回复
            尾 翼端板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两侧的百叶结构,这些平行的缝隙用于减少尾翼阻力。尾翼在工作时会产生很大阻力,因为翼片上方是高压气流,下方和两侧是低压气流, 这些气流在上层尾翼的后缘交汇,形成螺旋形的涡流,涡流在尾翼后方旋转扩展,在潮湿赛道上可以看到它们的尾迹。不幸的是,这种涡流会产生阻力,降低赛车的 直道速度。百叶结构正是用来均衡翼尖附近气压、防止涡流产生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8-19 06:54
            回复
              梁 翼通常不上漆,以碳纤维真面目示人,它安装在变速箱上方,一般很难看到的位置。这个部件被严格限定为只能有一个翼片组件。梁翼安装的位置和尾部防撞结构有 所重合,有些车队将防撞结构穿过梁翼,但这会减少梁翼的有效面积。现在多数车队已经将防撞结构安装在梁翼下方,将梁翼上表面暴露在迎面气流中,以获取更多 下压力。
              梁翼通常也是赛车尾部结构的一部分,端板将上层尾翼产生的压力传递给梁翼,梁翼再传递给底盘。为了承受这些负载,梁翼强度必须很大,这会导致梁翼过 重。车队可以用支架来支撑上层尾翼,以减轻梁翼重量,但这会影响尾翼效率。在后部下压力极其重要的今天,这样的做法是很少见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8-19 06:54
              回复
                和前翼一样,尾翼端板也要遵守最小面积的规定,因此车队一般都制造一块大端板,将尾翼上下层连在一起。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8-19 06:57
                回复
                  2025-08-31 00:34: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车 手如今可以在赛道的某些区间改变尾翼的襟翼角度,以减少赛车阻力,获得更高尾速,这就是“降阻系统”,简称DRS。该系统主要是为超车准备的,其结构很简 单,用一个液压件将襟翼从通常位置(关闭)顶到一个更高更平的位置(打开)。襟翼放平后,其下压力会减小,阻力也随之减小,这就提高了赛车尾速,使后车能 够获得10-15kph的速度优势,从而在直道上顺利干掉前车。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8-19 06:57
                  回复
                    DRS设计受许多规则影响,例如襟翼必须绕其后缘旋转,襟翼与主翼的间隙不能超过50毫米。车手在正赛前可以随意使用DRS来提高圈速,包括排位赛(译注:今年排位赛也只能在规定区间使用DRS), 但是在正赛中有严格限制:比赛前两圈不得使用DRS,两圈后解禁;如果在直道前的DRS检测区内,后车距离前车少于1秒,那么在直道上后车可以使用 DRS;前车不得使用DRS来防守后车。车手激活DRS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车队使用方向盘按钮或者拨片,有的车队使用油门踏板,当踏板踩过通常的最大行 程后,DRS就激活了。DRS激活后不光尾翼会放平,其它模块也会随之作出调整,如引擎高功率映射、最大转速等等,以便最大限度地增加超车机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8-19 06:57
                    回复
                      DRS的安全性是另一大焦点,因为车手可能会在制动区或入弯时忘了关掉DRS,以致失去后部下压力,这是非常危险的。因此DRS系统必须能在踩下刹车时立即关闭。此外如果液压失效,襟翼借助风压作用,必须能够保持在关闭位置。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8-19 06:57
                      回复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8-19 06:58
                        回复
                          明天的内容是驾驶舱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8-19 07:0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8-19 07:02
                            回复
                              2025-08-31 00:28:1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8-19 07: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