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年底下地,目前配置:云豹853浴火凤凰+ZONDA(还有一套轮组是MAVIC SL)+7800牙盘+6700变速
瑞奇银色坐杆,3T PRO17度把立,DEDA古典弯把
裸重8.5KG左右
两年之中车来回也折腾了很多次,但是越到后来越不折腾,马上准备换碳架,所以送来深度测评,深度测评不一定代表长话连篇
到今天一共骑了25000公里左右,参加过爬坡赛,绕圈赛,鸡血大部队拉练,也千里独行过,个人觉得很多人骑钢架因为喜欢钢架的骨干和造型,多数用来骑游,但是没有很多人把钢架车的每一滴性能都榨干。
钢架车的确已经退出了竞技的时代,说实话,是非常非常不适合竞技。现在业余界水平越来越高,训练强度越来越大,我经常也感觉钢架车让我心有力而与不足。
1、刚性问题。 这个的确是老生长谈的时候,钢架的刚性真的非常差劲,管材决定了,931我也骑过,比我的853没好到多少。比赛出弯,爬坡加速,平路拉扯,我都觉得异常受虐,在面对如今业余界平路动不动就45+的情况,在器材受限制的情况只有提高骑行技巧。
我个人最好数据(28岁,最低心率46,最高193,平路10公里TT,AVS 39.6 , 体重73.5公斤,7.8公里上坡,海拔提升300米,最好时间20分50秒)
(应对措施):由于起步和暴力加速的延迟,所以在摇车的时候必须掌握更多技巧,我慢慢的习惯了摇车时提拉发力为主,踩踏为辅的发力习惯(需要多练习),暴力加速前几脚如果如果全力依靠踩踏,膝盖负荷大,容易受伤,乳酸容易堆积。
我现在可以在爬6%到8%的坡时,保持20出头的速度摇车5分钟+,个人觉得是习惯了提拉摇车的方式,还有因为经常练习,耐乳酸能力有一定提高。
另外加强大腿力量和韧带强度也是防止受伤,强化膝盖的重要方式!一周做3到4次靠墙静蹲,每次4到5组,做做侧面韧带的拉伸,防止外侧韧带受伤,非常重要。
2保养、 我的保养很简单,我每隔一段时间会把坐杆拆下来,清理一下管材内壁,WD40不错,好用便宜,遇到下雨天,我清理完后会用吹风机对准坐杆口吹,保持车架内的干燥,很多时候管表面看不到锈迹,因为有涂装,但是多从内壁开始氧化,内壁氧化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对钢管车来说也是致命的。
3、轮组
钢架,我个人只喜欢低框铝轮,两年内我用过MAVIC SL爬坡轮(铝辐条),ZONDA,6700轮组,R0轮组,个人觉得最耐操最实惠的还是ZONDA,CP品质不是盖的,我的ZONDA已经服役接近2万,依然顺畅。铝辐条轮组刚性好,摇车轮组形变小,但是铝条轮组维护相对不是很方便,断条后修补件不容易买到。
4、手艺
骑公路两年,也是我不断学习的两年,我的车子除了截管是找的车行,其余全是自己装起来的。后来慢慢学习了各种装车,组车技巧,以及调圈编圈技术。钢架车有一点非常好,没有碳那么矫情,在手艺不精的时候不用太过于担心会不会拧爆之类的情况。
大概就这么多 话糙理不糙,准备换GIANT的PROPEL SL,
瑞奇银色坐杆,3T PRO17度把立,DEDA古典弯把
裸重8.5KG左右
两年之中车来回也折腾了很多次,但是越到后来越不折腾,马上准备换碳架,所以送来深度测评,深度测评不一定代表长话连篇
到今天一共骑了25000公里左右,参加过爬坡赛,绕圈赛,鸡血大部队拉练,也千里独行过,个人觉得很多人骑钢架因为喜欢钢架的骨干和造型,多数用来骑游,但是没有很多人把钢架车的每一滴性能都榨干。
钢架车的确已经退出了竞技的时代,说实话,是非常非常不适合竞技。现在业余界水平越来越高,训练强度越来越大,我经常也感觉钢架车让我心有力而与不足。
1、刚性问题。 这个的确是老生长谈的时候,钢架的刚性真的非常差劲,管材决定了,931我也骑过,比我的853没好到多少。比赛出弯,爬坡加速,平路拉扯,我都觉得异常受虐,在面对如今业余界平路动不动就45+的情况,在器材受限制的情况只有提高骑行技巧。
我个人最好数据(28岁,最低心率46,最高193,平路10公里TT,AVS 39.6 , 体重73.5公斤,7.8公里上坡,海拔提升300米,最好时间20分50秒)
(应对措施):由于起步和暴力加速的延迟,所以在摇车的时候必须掌握更多技巧,我慢慢的习惯了摇车时提拉发力为主,踩踏为辅的发力习惯(需要多练习),暴力加速前几脚如果如果全力依靠踩踏,膝盖负荷大,容易受伤,乳酸容易堆积。
我现在可以在爬6%到8%的坡时,保持20出头的速度摇车5分钟+,个人觉得是习惯了提拉摇车的方式,还有因为经常练习,耐乳酸能力有一定提高。
另外加强大腿力量和韧带强度也是防止受伤,强化膝盖的重要方式!一周做3到4次靠墙静蹲,每次4到5组,做做侧面韧带的拉伸,防止外侧韧带受伤,非常重要。
2保养、 我的保养很简单,我每隔一段时间会把坐杆拆下来,清理一下管材内壁,WD40不错,好用便宜,遇到下雨天,我清理完后会用吹风机对准坐杆口吹,保持车架内的干燥,很多时候管表面看不到锈迹,因为有涂装,但是多从内壁开始氧化,内壁氧化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对钢管车来说也是致命的。
3、轮组
钢架,我个人只喜欢低框铝轮,两年内我用过MAVIC SL爬坡轮(铝辐条),ZONDA,6700轮组,R0轮组,个人觉得最耐操最实惠的还是ZONDA,CP品质不是盖的,我的ZONDA已经服役接近2万,依然顺畅。铝辐条轮组刚性好,摇车轮组形变小,但是铝条轮组维护相对不是很方便,断条后修补件不容易买到。
4、手艺
骑公路两年,也是我不断学习的两年,我的车子除了截管是找的车行,其余全是自己装起来的。后来慢慢学习了各种装车,组车技巧,以及调圈编圈技术。钢架车有一点非常好,没有碳那么矫情,在手艺不精的时候不用太过于担心会不会拧爆之类的情况。
大概就这么多 话糙理不糙,准备换GIANT的PROPEL S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