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吧 关注:252,946贴子:2,622,011

二战德国未完工的试验坦克(vk系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在二战时的德国试验型坦克的编号是什么意思:如VK1601,vk是试验型坦克的意思,16是吨级,01是试验识别号。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8-08 23:56回复
    vk1601
    1941年德国
    军方决定在二号J型坦克的基础上设计新型侦察坦克。德国陆军提出这个侦察坦克的设计指标,无论是装甲还是火力方面,都要比当时装备的Pz.Kpfw.II Ausf.F.更加强大。同时,军方还鼓励设计部门借鉴其他成功坦克的设计经验。而设计部门却希望能制造一种高速轻型坦克(Gefechtsaufklarung),能够在极其困难的战斗条件下进行侦察。这意味着,设计部门与军方的想法有着差距,设计部门甚至提出了当时无法达到的机动性指标。根据1941年至1943年12月德军装备生产计划(Panzerprogramm),早期需要105辆新侦察坦克,至1944年再生产150辆,根据装甲兵建制估计,侦察坦克的装备总数应该是339辆。
    VK1602最终版设计指标是1942年3月颁布的,由MIAG和戴姆勒·奔驰共同完成。首先是设计新的底盘,其次是设计全新的炮塔。根据设计方案,轻型大约18吨,重型大约26吨。预计该项目将于1942年10月完成,但战局发生了变化。很明显,VK1602的设计受到东线战局的影响。1942至1943年的东线战场,苏联
    坦克主要由性能(火力、防护、机动性)均衡的T-34/76坦克
    组成。T-34/76的F-34型76.2毫米火炮能够在任何距离毫不费力地击穿任何型号的德国中型坦克。面对东线的“T-34危机”,VK1602的轻型版本被放弃,1942年夏天
    以后的设计都以重型版本为基础进行发展。
    VK1602的设计中,受到“豹”式坦克的前身VK3002的很大影响。VK1602原型车采用全焊接装甲钢板车身,正面防护是50毫米厚的装甲,并有50度的倾斜角度。车身侧面和后面为30毫米厚装甲,顶部和底部都是20毫米装甲。引擎和传动布局采取德国经典设计,发动机在后,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到车身前部,变速箱在车体前方。驾驶员在车体左侧,右侧则是无线电员的位置。车体中部则是战斗室,安装炮塔及相关设备、弹药,炮塔内有车长和装填手的座椅。
    该车原尺寸模型于1942年5月/6月完成,并于1942年9月完成第一辆原型车。但由于原型车不够完善,1943年1月整个计划取消。军方认为豹式侦察战车的重量过重,相比之下它的武器无法跟同级别战车对抗时获得压倒性优势,另外一个原因是它与五号战车黑豹过于相似,最终军方才用黑豹式战车执行侦察任务。
    (以下为另一个版本的说法)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8-08 23:59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1942年纳粹德国
      武器局考虑将正在开发的“豹式”坦克和二号系列合成为一种重装甲、大威力侦察坦克,并向克虏伯和莱茵金属
      公司发出制造专用火炮的建议。最后设计出来的VK1602方案可以说是一盘大杂烩:在缩短的“豹式”D型车体上安装改进的二号L型“山猫”的悬挂装置,其他部件来自一号和早期二号坦克。在开顶式狭型炮塔上装有新型的KWK 39/60倍口径50毫米坦克炮,用新设计的炮口制退器缓解火炮后坐。它的别名是“小豹”(Le Leopard)。1942年10月~11月,“小豹”已可以制作样车,但由于优先权被“豹式”得到而流产。最后“小豹”只留下了一套设计图而已。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8-08 23:59
      收起回复
        vk1602技术参数
        战斗全重 8900kg
        车 长 4.81m
        车 宽 2.22m
        车 高 1.99m
        引 擎 Maybach HL 120TR/ Maybach HL 120 TRM/ Maybach HL 157 P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68/48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200/不详 km
        乘 员 4人
        火力装备 1门20mm KwK 38 L/55坦克炮和1挺7.92mm MG34机枪/ 3.7 cm KwK 36 L/46.5和1挺7.92mm MG34机枪/ 5 cm KwK 38 L/42和1挺7.92mm MG34机枪/ 5 cm KwK 39 L/60和1挺7.92mm MG34机枪
        弹 药 180发20mm炮弹和2250发7.92mm机枪子弹/64发37mm炮弹和2250发7.92mm机枪子弹
        装 甲 20-50mm
        爬 坡 度 30度
        通过垂直墙高 不详 m
        越 壕 宽 不详 m
        涉 水 深 0.85m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8-09 00:01
        回复
          vk2801
          VK2801轻型坦克是德国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后期研制的一种侦察坦克
          。强调火力与防护,VK2801的结构很像缩小版的“黑豹”中型坦克,在设计时还考虑改进成多种用途的变形车。遗憾的是,VK2801只停留在图纸上。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8-09 00:06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8-09 00:07
            回复
              vk3001(h)
              在亨舍尔公司内部,被称为“TigerCub”(虎崽)。研制命令于1939年末下达给保时捷、亨舍尔、奔驰和MAN四家公司(后两家因转向开发VK3002、即V号“黑豹”而退出竞争),保时捷方案代号为VK3001(P),亨舍尔方案代号为VK3001(H)。亨舍尔选择在“突破战车”方案上继续改进,车体没有大变化,只是正面装甲厚度增加了10毫米,但行走装置明显不同——每侧7对负重轮以交错方式排列,纵置式扭杆悬挂,履带比“突破战车”的宽120毫米,达到520毫米。负重轮交错式的排列是陆军武器局第六处(WaPruf 6,负责管理战车设计与开发的部门)的“点子大王”——工程师克尼伯坎普(Kniepkampf)的发明(他在二战后期主持了“E”系列战车的开发)。这种布局除了能均匀分散车重,提高越野能力外,还有利于行驶平稳性和乘坐舒适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火炮射击的后坐力。因此这种布局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德军的半履带式车辆,以及所有后期开发的坦克上,形成德国独特的“负重轮交错排列情结”。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8-09 00:29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8-09 00:30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关于vk3001(h),给大家科普一个小知识:
                  emil坦克歼击车”在VK3001(H)基础上车体延长,每侧增加1对负重轮,车重相应增加5吨,发动机与VK3001(H)相同。该车火炮由128毫米Flak 40高射炮演变而来,炮口初速880米/秒,可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102毫米垂直装甲。火炮方向射界左右各7°,高低射界-15°~+10°。乘员5人,载弹18发,最高公路时速25公里。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8-09 00:33
                  收起回复
                    vk3001(p)
                    保时捷?斐迪南博士在1939年9月3日获命为德国坦克发展委员会首席,是希特勒在坦克发展上的首席顾问;该委员会由工程师和产业界代表组成,负责未来的坦克设计并对兵器局正在开发的坦克提供专业建议。保时捷博士在1939年底应该已经从委员会知悉克虏伯和亨舍尔厂正在发展新的30吨坦克的计划,他自己也在斯图加特的保时捷工厂设计新的同级坦克,不受兵器局根据战训所推演的技术性能要求,自由发挥他的设计才能(可能正因为如此,保时捷的许多设计虽然在概念上先进,但是多半不符合部队需求,如外架的悬吊系统和电驱动概念)。
                    保时捷博士认为机械式的传动装置将无法适用于这样重的坦克上,于是计画使用电力做为车辆的动力,引擎产生的动力带动发电机产生高压电,电力传送至两具马达驱动启活轮和变换档速,在当时此一概念至为先进,类似于自动排档的设计。这款设计车身称为100型(Type 100),或称为VK3001(P)以别于亨舍尔的VK3001(H),代号为豹式(Leopold),在1941年3月获得兵器局和约,由位在维也纳附近的尼伯龙根厂组装车体,克虏伯生产装甲部分,斯太尔生产引擎,西门子生产机电装置和马达。
                    1941年3月13日克虏伯提供105mm L/52与88mm L/56炮的穿甲性能表给保时捷博士,建议选择其一最为VK3001的武装。最后88炮中选,克鲁伯也获得合约设计炮塔,而一个月之后克鲁伯就完成了炮塔的木制模型。但是在此同时虎式坦克的开发计划开始,VK3001(P)的计划也立刻受到直接的影响。
                    1941年下半尼伯龙根组装了一辆软钢制、没有炮塔的VK3001(P)车体,作为保时捷虎式的实验车进行测试,之后该计划便结束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8-09 00:39
                    收起回复
                      vk3601
                      1938年9月德军陆军兵器局下令制造30吨级的坦克,以作为3号坦克和4号坦克的后续型,亨舍尔公司接手了这个任务,作为他们的新型中型坦克进行发展,这个也就是VK3001(H)坦克的开始。VK代表实验车,30代表30吨,实际上它的底盘就已经快达到了30吨。作为新设计的坦克VK3001的防护并没有比4号坦克好多少,炮塔和车身装甲都为正面50毫米侧面和背后30毫米,只是能够搭载威力更大的火炮而已。
                      同时德军要求生产新的坦克去填补德军没有优秀重型坦克的空白,当然防护要更加强大,具体指标为:正面100毫米,两侧60毫米,后方80毫米。于是亨舍尔公司开始设计新的底盘,去提高承载能力以安装更为强大的装甲。为了减少沉重的坦克对地面压强过大,德军开始了独特的解决办法,即大直径的交叉负重轮和宽履带的悬挂结构,这也为今后的德军重型坦克开创了先河。其实亨舍尔公司考虑的非常仔细,就是让这2种坦克的零件尽量互相可以通用。
                      VK3001(H)底盘的生产一直很缓慢,1941年3月设计出2个原型车底盘,而到了10月才又生产了2个底盘。而VK3601(H)底盘更是缓慢,一直到42年才制造了5个底盘。41年5月莱茵金属已经设计出专门为这VK360款坦克准备的新型炮塔,也就是H2型,后来被用于黑豹坦克试验车炮塔,并未装配于VK3601上。在游戏《坦克世界》中,该炮塔可以装载KwK 40 L/48 型75毫米火炮,或者KwK 42 L/28型105炮。更换了Große Turm大型炮塔以后可以装备猎豹的KwK 42 L/70型75毫米火炮或虎式坦克的88毫米的KwK36 L/56型火炮。有意思的是VK3601坦克有一门穿透力极强的KwK41 L/58型75毫米炮,使用高速弹,穿深达到了167/225毫米,几乎和苏联的D-10T坦克炮差不多,射速约为3秒一发,但是威力只有65/165,作为抢火力支援头衔来说还比较不错。
                      但是随着T34坦克的出现,高速度大倾斜装甲的配置,让这VK3001(H)和VK3601(H)这2款坦克显得跑得快的不如对方防护好,而防护好的不如别人机动性好,所以处在非常尴尬的地位。而德军在1941年下半年开始要求亨舍尔公司另起炉灶发展VK4501型坦克,也就是真正的虎式坦克,所以VK3001和VK3601的发展也就被停滞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8-09 10:40
                      收起回复
                        vk4501(p)
                        原与亨舍尔的VK4501(H)同为虎I
                        的两款试作型之一,并接受过制式采用前的测试。不过最后并没有被采用。设计者为斐迪南·保时捷

                        1941年5月26日,在希特勒山庄
                        的会议中,希特勒
                        明确指出必须配备强力的坦克
                        。就此,亨舍尔与保时捷两间公司正式展开研制该坦克的竞赛。保时捷以研发VK3001(P)
                        时所累积的技术作为基础
                        ,重新设计成VK4501(P)。后于1942年4月20日希特勒生辰当天
                        ,亨舍尔与保时捷的试作型均接受了希特勒的检阅,并在其面前进行直线行车测试。虽然亨舍尔的试作型受到希特勒与戈林
                        冷遇,但就性能而言确实凌驾于保时捷之上。相反,保时捷的试作型不但做不到信地旋回(原地旋转)动作,更在极限行走时陷入地面。于1942年7月27日,在库斯麦多夫进行比较测试期间,亦达不到多项要求。由于在测试后仍然解决不到悬挂系统及引击过热的问题,最后由亨舍尔的试作型成为正式的六号坦克虎I
                        并进行量产。
                        虽然在测试中不合格,但因事前的准备工作而生产了相当数量的车体装甲板。而这些车体后来改造成突击炮,最终成为90辆象式重自行反坦克炮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8-09 10:53
                        收起回复
                          vk4501(p)坦克数据
                          重型坦克
                          *原产国*纳粹德国
                          *设计*保时捷
                          *生产*保时捷
                          *产量*10辆
                          *衍生型*斐迪南重自行反坦克炮
                          (象式)
                          技术数据
                          *乘员*5人
                          车长、炮手、装填手、驾驶、通讯员
                          *长度*9.34米(全长)
                          6.7米(车身)
                          *宽度*3.14米
                          *高度*2.80米
                          *重量*57-59吨(战斗重量)
                          *发动机
                          *保时捷100/1 ×2
                          风冷
                          V型10汽缸汽油引擎
                          (发电用)
                          *功率
                          *310匹 ×2
                          *悬挂系统
                          *纵罝式扭力杆
                          *速度*35公里/小时(平地)
                          *最大行程*80公里(平地)
                          装甲及武器装备
                          *装甲
                          *前方100毫米
                          侧面及后方80毫米
                          *主要武器*8.8厘米Kwk 36 L/56炮(炮弹70发)
                          *辅助武器*7.92mg34×2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8-09 11:00
                          回复
                            vk4501(h)
                            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
                            要求PORSHCE(简称POR.)和HENSCHEL(简称HEN.)提供重型坦克的设计方案。那时KRUPP负责为他们的方案设计炮塔。HEN.的设计方案基于早期VK3001(H)和VK3601(H)的设计,而POR.的是基于早期VK3001(P)-LEOPARD的设计。这些早期设计方案都没有投入生产,但它们为设计人员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经验。最初,KRUPP为POR.的VK4501设计了炮塔,该设计在经过修改后被HEN.的VK4501采用。1941年中期,HEN.决定制造VK4501(H1)和VK4501(H2)两种原型坦克。H1型装备88mmKwK36L/56炮,安装KRUPP为VK4501(P)设计的炮塔。H2型装备75mmKwK42L/70炮,安装一种新设计的炮塔——当时还仅有木制模型。1941年末,HEN.决定集中力量研制H1型,1942年4月17日,生产出了它的样车。4月19日,HEN.和POE.的样车都运抵RASTENBURG附近的一个车站,然后行驶11公里达到RASTENBURG——尽管途中不断出现事故。保时捷和亨舍尔提交了样车,在面见希特勒之前于拉斯滕堡作了比较测试。最终采取了折衷方案,亨舍尔的基本架构被采用,而换装保时捷的炮塔。1942年4月20日——希特勒生日,在东普鲁士
                            的狼穴,这两辆样车都出现在了他的面前。1942年7月,在BERKA的坦克学校,两辆坦克都开始了进一步的测试。在测试期间,POR.的样车被淘汰,而HEN.的样车却非常成功。同月,HEN.的VK4501(H)定型,命名为"虎Ⅰ",并且开始批量生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8-09 11:18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vk3002(db)
                              在41年5月德国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头一周,德军装甲部队遭到苏联T34-76坦克的迎头痛击。虽然当时的苏军T34坦克数量还非常有限,而且由于大清洗素质和装备也远远不足,但是它还是显示了强大的作战能力,远远超过任何一款德军当时的坦克。它机动性出色、机械性稳定、火力强大,倾斜的前装甲设计有效增强了防护力。德军与T34的几次交手一直处于下风,尤其是在OREL之战,德军第四装甲师的惨败让德军几乎患上了T34恐惧症。
                              在指挥战斗的海因茨·古德里安看到了这一幕,要求立即展开军事报告,研究东线坦克战中出现的危机。德军随即组织了专家团对战地进行考察,还对俘虏的T34进行研究,调查小组的结论是直接研制新的坦克,将T34坦克的优点整合进去。其中包含以下3点:
                              首先,武器悬挂于车体前部,火炮采用长身管,炮弹发射速度提高,穿透力更强。
                              其次,悬挂系统采用交大路轮和宽履带大幅改善松软地面上的机动性。
                              第三.采用倾斜装甲,以较薄的装甲取得优秀的防护性。
                              1941年11月末,豹式坦克委员会委托戴姆勒奔驰公司和奥格斯堡-纽伦堡(MAN)机械厂研制一种新型坦克,该坦克重约30吨,初步命名VK3002,试验车将安装由莱茵金属公司设计的装备75毫米L70长管火炮的炮塔。12月9日,武器验收部将VK3002的自重具体设定为32.5吨。42年春戴姆勒奔驰公司率先完成试验车VK3002(DB)型,采用倾斜式装甲,炮塔安装在车体前部,主武器从炮塔延伸出来,并装备较大的方形火炮护盾,这都和T34非常相似。但是与T-34稍微不同的是,它的自重有35吨装甲厚度也增加到了80毫米,行动距离达到195公里,但由于采用了相对狭窄的履带,地面压力达到每平方厘米0.83千克.
                              VK3002(DB)吸收了T34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节省工时(凭借简单的结构,只要10万个工时就可完成),比他对手MAN的方案节省了三分之一的时间,其实这一优势已经凌驾于技术之上,达到生产力的层面。希特勒本人非常喜欢VK3002(DB)的款式,但是武器验收部门却表示应该采用竞争对手MAN工厂的设计,非常牵强的3个理由:
                              1、外形和T34类似容易造成识别问题
                              2、主武器伸出车体太长,容易造成下坡时插入地面
                              3、底盘上炮塔座圈设计太小,莱茵金属的炮塔无法匹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8-09 19: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