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斗吧 关注:16,097贴子:167,139

【转】关于裸拳打头的一点科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蓝眼武士~~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14-08-07 09:27回复
    素手拳击或称裸拳拳击(Bare Knuckle Boxing)早在欧洲格斗历史上出现,十八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中期,裸拳拳击进入了中兴时期,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才被戴拳套的拳击规则取代,最后一场合法的裸拳拳击赛在1897年在美国举行。
    早期的裸拳拳击比赛并没有固定的规则,虽然以拳头打击为主,但也允许选手使用投技(Throwing),允许拳打倒地的对手也允许地面纠缠战(Grappling),甚至允许踢已经倒地的选手。捉对手头发,拉扯,首相扑 各种动作基本上都允许。
    从世界第一位裸拳拳击冠军的比赛中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那时候的拳击比赛是什么概念的竞技:James Figg (1695 - 1734) 1727年 与 Ned Sutton 一战是三轮战。第一轮,剑击,第二轮裸拳,第三轮是短棒 (Figg 精通剑术,棒术,也是这两门技术的指导)。第一轮他终于剑切中对手的肩膀而获胜。第二回合打了八分钟后,Figg 被摔倒在地上,但他马上爬起来并且将 Sutton 摔倒在地使Sutton一时无法继续比素手拳击或称裸拳拳击(Bare Knuckle Boxing)早在欧洲格斗历史上出现,十八世纪中期到十九世纪中期,裸拳拳击进入了中兴时期,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才被戴拳套的拳击规则取代,最后一场合法的裸拳拳击赛在1897年在美国举行。
    早期的裸拳拳击比赛并没有固定的规则,虽然以拳头打击为主,但也允许选手使用投技(Throwing),允许拳打倒地的对手也允许地面纠缠战(Grappling),甚至允许踢已经倒地的选手。捉对手头发,拉扯,首相扑 各种动作基本上都允许。
    从世界第一位裸拳拳击冠军的比赛中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那时候的拳击比赛是什么概念的竞技:James Figg (1695 - 1734) 1727年 与 Ned Sutton 一战是三轮战。第一轮,剑击,第二轮裸拳,第三轮是短棒 (Figg 精通剑术,棒术,也是这两门技术的指导)。第一轮他终于剑切中对手的肩膀而获胜。第二回合打了八分钟后,Figg 被摔倒在地上,但他马上爬起来并且将 Sutton 摔倒在地使Sutton一时无法继续比赛。之后的对决中Sutton一拳将Figg打到擂台下(当年没有绳子),Figg 后来又反击将Sutton打倒在地上并且用寝技让Sutton降服。第三回合的短棒比赛中 Figg 打碎了 Sutton 的膝盖获胜。最终结果是Figg 以三比零获胜。
    类似 Figg 这类的拳击比赛一直持续到 1743年,因为那年,Figg 的学生 Jack Broughton 也是当代的拳击冠军因为1741年的拳击赛中打伤人导致对手后来死亡而决定发布新的拳击规定。Jack Broughton 的规则中大部分讲的是关于比赛场地等,针对实际格斗的规则他只规定了两条:不可打击倒地后的对手,寝抱术不可针对对手腰下的部位。说到 1741年 Jack Broughton 打死人的那场赛事,他是一个重拳击中对手 Stevenson 心脏下方部位,Stevenson 顿时被 KO,过后短时恢复清醒认输,一个月后心跳停止死亡。
    Broughton 规则持续到 1838年 被 London Prize Ring 规则取代。而这个新规则里包括了禁止选手穿戴刺或钉子的靴子(Spiked Boots)。一直到了1865年 的 Queensbury 规则才规定使用拳套并且限制每回合三分钟,中间必须休息一分钟,禁止地战也禁止摔跤。
    但即使有了 Queensbury 规则,裸拳拳击比赛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末。最后一场有记录的公开赛是 1897年 由美国著名的冠军 John L.Sullivan 和 Jake Kilrain 一共打了 75 回合。在这里必要说明的是当年裸拳比赛的规则中回合不分长短,一方被击倒在地(Knock Down)算一回合,他能在一定时间后爬起来继续,则下一回合开始双方继续打,一直到一方完全被打得无法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比赛 才算是 KO (Knock-Out)。场地等,针对实际格斗的规则他只规定了两条:不可打击倒地后的对手,寝抱术不可针对对手腰下的部位。说到 1741年 Jack Broughton 打死人的那场赛事,他是一个重拳击中对手 Stevenson 心脏下方部位,Stevenson 顿时被 KO,过后短时恢复清醒认输,一个月后心跳停止死亡。
    Broughton 规则持续到 1838年 被 London Prize Ring 规则取代。而这个新规则里包括了禁止选手穿戴刺或钉子的靴子(Spiked Boots)。一直到了1865年 的 Queensbury 规则才规定使用拳套并且限制每回合三分钟,中间必须休息一分钟,禁止地战也禁止摔跤。
    但即使有了 Queensbury 规则,裸拳拳击比赛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末。最后一场有记录的公开赛是 1897年 由美国著名的冠军 John L.Sullivan 和 Jake Kilrain 一共打了 75 回合。在这里必要说明的是当年裸拳比赛的规则中回合不分长短,一方被击倒在地(Knock Down)算一回合,他能在一定时间后爬起来继续,则下一回合开始双方继续打,一直到一方完全被打得无法在限定的时间内进行比赛 才算是 KO (Knock-Out)。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08-07 09:28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裸拳击打的技术究竟是如何的?1910 法国人Jean-Joseph Renaud 的自卫术教科书里提到戴拳套和不戴拳套的区别:打拳最大的不方便就是出拳的人在冒着拳头受伤的危险(即使把对手暂时的击倒自己也无法继续比赛)。人类的手是用来抓拿东西的,不是用来击打的. 一般情况下 (两个对等训练下的选手),手的骨结构是无法承受全力击打所产生的力量。若有个 3 Oz 的拳套保护手,将有很大的区别! 不但打击时自己的手不会受伤,而且更容易击晕对手! 比方,裸拳很难从个斜的方向打头部,下巴或耳朵部位并且完全让对手失去一切的战斗力,而即使用个轻巧的拳套,不必很重的拳都可以完全将对手击垮。
      裸拳拳击的技术与戴拳套的有何区别?权威的裸拳教科书里大概的说:
      1. 素手打时正确的站立方式和正确的防护架势非常重要。
      2. 必须小心的选择目标,因为全力打头会让自己的手受伤,因此大部分的传统裸拳比赛选择打击身体。
      3. 移动闭开选手的战术重要。步伐必须更灵活,攻击距离必须更远。
      4. 多利用正拳打击,打头时必须在适当的打击力被传输过去后及时收手以免自己的手受伤。
      5. 利用其他的打全技术,如 Backfist (空手道里这叫做里拳)。
      6. 防御的时候手是半开的,手掌向下,拳峰向前。这样的打击,或者空手道里的扭拳打击能确保手腕与拳头对齐,减少手腕受伤的概率。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4-08-07 09:30
      回复
        结论:裸拳拳击比赛中,有经验的选手为了避免自己的手骨折受伤,而主要选用使用对身体的打击。若要打击头部,职业的裸拳拳击手都会适当收手,打头的目的是为了伤对方的面部,鼻子,让对方因流血而呼吸困难或者视觉不正常。很少拳手会企图用裸拳全力打击对手的头部意图要击倒对手,因为这么做的难度高,风险大。最后因为裸拳的比赛打的回合太多,选手经常打得难分胜负,观众选择看更暴力,节奏更快的戴拳套拳击比赛。(
        从许多两世纪前留下的裸拳拳击教科书可看到,裸拳打头的技术更像某些传统流派的空手道里的部分技术理念,包括对架势的注重,对移动的注重等等。而极真会的比试规则里不允许素手颜面打也是非常合理的,因为从拳击的历史证明,面对训练有素的对手,素手打击时的最好选择最终是对身体的打击。对面部的打击,造成许多的外观伤势,但很难将训练过的对手一击KO。(注,这以上说的是经过正确训练,势均力敌的选手)。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4-08-07 09:30
        回复
          补充几点:第一,曾经有些初学者问,是不是说可以用头去招架裸拳?答复是:不建议采取这么笨的办法故意这么做(似乎这是漫画里出现的情节)。正常的用手拦截,移动躲闪是绝对必要的,只是说即使防不了多不开的时候,裸拳也无法打碎头颅骨,而不是故意让对方打你的头。第二,裸拳打击头部的击倒和KO不能实现吗?答复是:可以,但比较难,看对手是什么样的状态姿势。比方打下巴,对方没防备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竞技中因为对方有备而来相对难一些。第三,并不是说打头无用,而是说裸拳打头无论在技巧上或者效果上都与打身体或者戴拳套打不同。即使裸拳全力捶打对方的头骨也有效果,但是对方即使短暂的击倒甚至被击晕几分钟后才恢复,而你是手受伤(即使轻微骨折)几周无法训练。这个交换若是防身或街架情节还是允许的,毕竟你的目的是生存。但若是竞技选手这个交换就不值得了。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4-08-07 09:31
          收起回复
            就因为我发了一贴,两种极端就出来了:1,打头无用,手必伤。2.训练过的人绝对没事,还会打死人。回答第一类人:我的贴里没这么说。只是说打头时手骨折的风险永远会有,要注意打的技巧方式,选择目标降低风险,最重要不能全接触全力的打进去以为你能打裂对方的头颅等等。回答第二类极端:你训练过,你对手也训练过,即使世界重量级拳王素手颜面打都可能骨折(虽然对手也被他伤了)。1988年 泰森 一拳 打到 Green 的头颅,自己手也骨折了几个月。两百年的职业赛事,两百年拳王的回忆录和教科资料说,拳头无法比头颅骨硬,打头必须收手。有拳头直接打对方头或面部打死人,在裸拳比赛几百年历史中没人做得到。戴拳套是为了加大打击力,不是为了提高安全系数。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4-08-07 09:32
            收起回复
              若说职业拳手素手打头,手不会受伤,这是用对技巧,恰当时机收手的结果,而不是因为他手经过强化能承受得起全力打进去的冲击力。而且职业拳手即使戴拳套打伤手的事件司空见惯,大多职业拳王都有带伤比赛或者比赛中手骨折受伤的经历。这些没什么好辩论的,不懂的人自己去了解一下再发言,新闻报道,回忆录,专家评论多得看不完。素手打头的比赛没大家想象的必然会打死人。就这么简单。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4-08-07 09:32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8-07 12:06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稀稀拉拉的看完了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8-07 14:07
                  回复
                    这么说带拳套反而比裸拳威力更大了?我一直是认为拳套可以提高安全系数,毕竟裸拳的压强和硬度大太多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08-07 14:58
                    收起回复
                      这个我转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8-07 16:50
                      收起回复
                        这帖子有营养,吧里放假都是什么打胖子的吧里高手能打几个的出门带啥防身的。


                        13楼2014-08-07 18:50
                        回复
                          冒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8-08 02:40
                          收起回复
                            讲的好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8-08 1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