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事历史的角度分析赤壁之战的实际情况
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也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此战一举确立了三国分立的形势,统一的步伐到此停止。
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当时占据北方关东地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和占据江东的孙权与占据荆州部分地区的刘备联军。那么,在此次战役中双方投入的兵力到底是多少,在历史上有不少的争论,本文根据历史的记载和一些分析、推论,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其实,对于孙刘联军的兵力,历史上没有什么争论。主要的争论是曹操的军队到底有多少参加了本次战役?
一. 战前双方态势
曹操方面:北方的袁氏集团已经全部覆灭,东北亲袁氏的乌桓少数民族集团也在远征中遭到毁灭性打击,在北方唯一的危险仅剩下了关中地区的马腾、韩遂集团。在南方则有东南的孙权、南面的刘表对曹操构成威胁。西南的刘璋以及汉中的张鲁则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不构成对曹操的直接威胁。其中马腾集团在当时表面上仍是归顺的,对曹操威胁最大的是荆州的刘表集团。由于得到了刘备的支持,其势力正逐步增强:在曹操进行官渡战役前,刘表消灭了归顺曹操的长沙太守张羡(领长沙、零陵、桂阳郡),占领了三郡;203年又派刘备向北进攻,击败过夏侯敦军。因此曹操的当务之急就是消灭刘表集团。
自200年官渡战役胜利后,曹操又经过7年的征战,才依次消灭了袁谭、袁尚、袁熙和高干的残余部队,自己的实力也得到了较大的增强。
刘表方面:没有明确的战略思想,先是答应了袁绍南北夹击曹操的联盟要求,但又在官渡大战时保持中立。而后又派兵攻打和偷袭曹军,结果是两头不落好。总的来看,刘表满足于保住荆州的地盘,做一个地方割据军阀。
孙权方面:经过多年的经营,兼并了东南地区的各个小割据势力,已经稳固地占有了江东的大部地盘。199年又击败了刘表的大将黄祖,势力延伸到了长江的中游地区,最远已经占领了巴丘(湖南岳阳,由周瑜驻守)。200年孙策去世,孙权以20岁的年纪接过了整个孙氏集团的领导权,经过数年的整顿,在208年再次击败了黄祖,重新占领了长江中游的南岸地区。
根据军事历史地理学的分析,荆州地处长江中游,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它西通益州,东连扬州,北进可直达中原地区,是整个长江下游地区的屏障。自下游进攻荆州很困难,而自荆州顺流而下进攻下游地区则比较有利。因此荆州成为几大军事集团所必争的战略要点。
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也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此战一举确立了三国分立的形势,统一的步伐到此停止。
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当时占据北方关东地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和占据江东的孙权与占据荆州部分地区的刘备联军。那么,在此次战役中双方投入的兵力到底是多少,在历史上有不少的争论,本文根据历史的记载和一些分析、推论,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其实,对于孙刘联军的兵力,历史上没有什么争论。主要的争论是曹操的军队到底有多少参加了本次战役?
一. 战前双方态势
曹操方面:北方的袁氏集团已经全部覆灭,东北亲袁氏的乌桓少数民族集团也在远征中遭到毁灭性打击,在北方唯一的危险仅剩下了关中地区的马腾、韩遂集团。在南方则有东南的孙权、南面的刘表对曹操构成威胁。西南的刘璋以及汉中的张鲁则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不构成对曹操的直接威胁。其中马腾集团在当时表面上仍是归顺的,对曹操威胁最大的是荆州的刘表集团。由于得到了刘备的支持,其势力正逐步增强:在曹操进行官渡战役前,刘表消灭了归顺曹操的长沙太守张羡(领长沙、零陵、桂阳郡),占领了三郡;203年又派刘备向北进攻,击败过夏侯敦军。因此曹操的当务之急就是消灭刘表集团。
自200年官渡战役胜利后,曹操又经过7年的征战,才依次消灭了袁谭、袁尚、袁熙和高干的残余部队,自己的实力也得到了较大的增强。
刘表方面:没有明确的战略思想,先是答应了袁绍南北夹击曹操的联盟要求,但又在官渡大战时保持中立。而后又派兵攻打和偷袭曹军,结果是两头不落好。总的来看,刘表满足于保住荆州的地盘,做一个地方割据军阀。
孙权方面:经过多年的经营,兼并了东南地区的各个小割据势力,已经稳固地占有了江东的大部地盘。199年又击败了刘表的大将黄祖,势力延伸到了长江的中游地区,最远已经占领了巴丘(湖南岳阳,由周瑜驻守)。200年孙策去世,孙权以20岁的年纪接过了整个孙氏集团的领导权,经过数年的整顿,在208年再次击败了黄祖,重新占领了长江中游的南岸地区。
根据军事历史地理学的分析,荆州地处长江中游,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它西通益州,东连扬州,北进可直达中原地区,是整个长江下游地区的屏障。自下游进攻荆州很困难,而自荆州顺流而下进攻下游地区则比较有利。因此荆州成为几大军事集团所必争的战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