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二中创建于1924年春,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名师荟萃、英才辈出的粤东名校。现是普宁市重点中学、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全国大学生篮球联合会CUBA训练基地、广东省体育特色(篮球)学校。八十六年来,学校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了无数的优秀人才。
学校共有97个教学班,学生10000多人,在职教职工800多人,专任教师427人,特级教师6人,高级教师105人,中级教师175人,有一大批全国、省、市名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具有高级职称和研究学历教师超过专任教师的三分之一。学校还盘活优质教育资源,发挥品牌效应,与普宁毓秀教育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了“普宁二中实验学校”。学校占地总面积约300亩,建筑面积136000多平方米,分两个教学区(老校区和新校区)办学,新校区是全市唯一一所实施封闭式全寄宿办学模式学校。
普宁二中拥有千兆校园网、校园电视台、广播电视台、体育馆、大型运动场、多媒体功能厅、计算机室、理化生实验室、理化生探究室、史地专用教室、通用技术室、音乐室、舞蹈室、美术室、电子阅览室、图书馆(存书20多万册)等各类现代教学设施,新老校区所有教室和功能室都装配电子白板多媒体互动平台,所有学生宿舍都安装空调,老校区所有教室和功能都安装空调。学校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师资雄厚,质量显著。是一所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师资雄厚、质量显著的名牌学校。
普宁二中在办学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业绩。2007年以来,学校教师在论文、说课、多媒体课件、优质课等项目评比中获国家级奖项228人次,省级奖项282人次,地市级奖项261人次,县级奖项161人次。教师论文有500多篇在全国、省、市、县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国家级奖项253人次,省级奖项307人次,地市级奖项130人次,县级奖项115人次,获潮汕星河奖12人次。近五年,普宁二中考上重点第一批本科大学总人数2604人,第二本科大学总人数7402人。考上清华大学1人,北京大学8人,中国人民大学4人,浙江大学11人,复旦大学3人,上海交通大学4人,南京大学1人,中山大学376人,华中科技大学15人,武汉大学10人,同济大学2人。
普宁二中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网络系统示范单位”、“全国和谐校园先进学校”、“广东省文明学校”、“广东省文明示范单位”、“广东省贯彻实施《两个条例》先进学校”、“广东省侨资办学先进单位”、“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广东省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揭阳市先进集体”、“揭阳市文明学校”、“揭阳市规范办学示范校”、“揭阳市德育示范校”“揭阳市十佳校园”、“揭阳市平安校园”、“揭阳市高考优异奖”、“普宁市高考优异奖”等荣誉称号。
1.1 学校沿革
普宁市第二中学的前身是普宁三都书院。
1924年春,三都书院改办为普宁第二初级中学,由陈岱山任校长。
1926年秋,学校迁至乌石,因众多学生参加第一次大革命运动,故于1930年被县伪政府下令停办。
1945年秋复校,校址设在流沙白塔秦村秦氏祖祠,更名为普宁县立第二初级中学。
1949年县人民政府成立后,改名为普宁第二中学,增办高中部,成为完全中学。新建校舍在流沙人民广场东侧。
1958年底,学校被定为省、地、县三级重点中学,开始在全地区范围内优先录取学生。
1960年高中毕业生210人,考上大学186人,升学率86%;
1965年高中毕业生120人,考上大学 85人,升学率71%,在全省1000多所中学中,考试成绩列第三名。
1967年学校改名为“普宁东方红战校”,
1972年又改为“普宁中学”,
1978年恢复为地、县重点中学,
1979年复名为普宁第二中学。
1997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1998年秋过渡为高级中学,是一所主要向高等学校输送合格新生的升学预备型学校。
2006年10月,学校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
2007年12月,被省政府教育厅确认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2009年10月3日成功举办“普宁二中庆祝建校85周年大会”。
2010年,经普宁市人民政府批准,将普宁第四中学(在建)并入普宁二中统一管理、统一招生、统一调配师资。
2012年2月,新校区(普宁市第四中学)正式投入使用。
1.2 办学目标
建设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示范性、高质量、有特色的国内一流学校。
1.3 办学理念
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意识、生本意识、创新意识、精品意识,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
1.4 教学理念
为学生健康成长领航,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筑基。
1.5 办学特色
促进全面发展,培养个性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