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子茅膏菜吧 关注:36贴子:257

【研究】锦地罗捕食腺毛显微观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锦地罗的捕虫机制与橡子茅膏菜基本相同,腺毛都可分为捕食腺毛和粘液腺毛,且捕食腺毛运动速度也极快,可以说,它们是“远亲”了。因此,由于缺少橡子茅膏菜实体,暂且使用锦地罗作为参考。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4-07-11 21:40回复
    锦地罗茅膏菜(Drosera bamanii)一种原产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未分类茅膏菜,多年生,其腺毛的运动速度是茅膏菜中第二快的,能将边缘的捕食腺毛在10秒钟内弯曲运动180度。此次观察选取的便是它的捕食腺毛。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4-07-11 22:25
    回复
      2025-07-29 10:07: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是制作的腺毛临时装片。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07-11 22:30
      回复
        这是制作的腺毛临时装片。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14-07-11 22:32
        回复
          这是在50•4(立体镜)下的腺毛顶端突起,它是腺毛的”感受器”,可以大概看出它的形态。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14-07-11 22:38
          回复
            这是在50•10(低倍镜)下的腺毛顶端突起,可以清晰的看出突起周围密密排列着几排薄壁细胞(基本组织),中间是棕红色的类似疏导组织的东西,其中还有液体在流动。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4-07-11 22:47
            回复
              这是50•40(高倍镜)下的腺毛顶端突起,可以清晰地看出薄壁组织与棕红色疏导组织的细胞形态。最内层的薄壁组织细胞呈长条状紧密排列,类似于叶肉中的栅栏组织,外层细胞则相对较小。观察时还发现那些细胞中的细胞质以很快的速度流动,说明这些细胞正与外界进行着非常活跃的物质交换!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4-07-12 09:14
              回复
                这是在50•10(低倍镜)下的腺毛柄,可以清晰地看出中间排列紧密的长筒状疏导组织细胞,最外层可以清晰地看到由狭长细胞构成的保护组织(图片中位于腺毛柄两侧边缘的部分),与西蒙博士观察到的橡子茅膏菜腺毛柄表皮细胞形态相同,它们的膨压运动是驱动整个腺毛快速运动的主要因素。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4-07-13 22:36
                回复
                  2025-07-29 10:01: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这是在50•40(高倍镜)下的腺毛柄,层层叠叠的疏导组织与狭长的表皮细胞仍清晰可见,只是在其中央发现一列疏导组织细胞带有某种”螺旋铰链”状结构,这列细胞应该是导管,但暂不清楚这一特殊结构的用途。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4-07-13 22:52
                  收起回复
                    倍数同上。在越接近基部的部分,腺毛柄显得越粗,以致于这些层层叠叠的疏导组织遮蔽了部分结构。遗憾的是,一直到切割的部分,我都没有观察到腺毛柄弯曲的部分,可能是因为取样时截取的部分太短所致。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4-07-14 08:29
                    回复
                      由于50•100(油镜)拍摄的图片极不清晰,就不发布了。另外,还有一些视频由于百度功能有限,暂时无法发布,敬请谅解!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4-07-14 08:41
                      回复
                        小结
                        锦地罗捕食腺毛是一个非常精巧的结构,其中有许多构造和作用的机制还需进一步的研究。锦地罗捕食腺毛主要可以分为这样两个部分:
                        腺毛顶端突起
                        这一结构的用途类似于“感受器”,它能够接受刺激并将其转化为某种“信息”,这“信息”有可能是动作电位,也可能是某种植物激素(如果类比西蒙博士对橡子茅膏菜的研究成果,则应是前者,如果是后者,则在此方面它对我们研究橡子茅膏菜并无帮助,这一切还需进一步的实验验证。)。从图片(6)(7)可以清晰看出它是由中央棕红色疏导组织与外层紧密排列的薄壁细胞构成(似乎没有观察到保护组织)。这一结构很有意思,在普通黏液腺毛顶端突起中也存在这一构造,其薄壁细胞的作用是分泌粘液,但捕食腺毛并没有分泌粘液的能力,这一反常构造说明这些薄壁细胞对形成“信息”至关重要!如果从薄壁细胞的功能上看,后者(某种植物激素)作为信息似乎更符合常理,但我认为前者(动作电位)同样很有可能,毕竟植物细胞也有调配离子的能力。也许,这些细胞反常高速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正暗示着什么。
                        腺毛柄
                        显而易见地,这一部分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运输物质,我也确实见到了大量呈长筒状束状排列的疏导组织细胞。但它的另一个更引人入胜的功能就是实现高速运动。众所周知的锦地罗捕食腺毛的高速运动本质上就是其腺毛柄的弯折运动。如图(8)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在疏导组织的外层存在一层由狭长条状的表皮细胞构成的表皮。根据西蒙博士对橡子茅膏菜的研究,这些形态奇特的表皮细胞的膨压运动正是导致腺毛柄弯折运动的主因,腺毛背面的表皮细胞不断吸水膨胀伸长直到正面细胞被折断使能量瞬间释放。由于没有观察到腺毛柄弯曲部分,我们不能确定锦地罗捕食腺毛运动也纯粹是由表皮细胞引起,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形态奇异的表皮细胞是一定参与了膨压运动的。下面的问题便是:这些细胞是如何响应从“感受器”传来的“信息”以及它们是如何实现膨压运动的?这显然是一个核心问题,也是西蒙博士最想知道的,应该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另一方面,根据腺毛柄的运动规律可以发现,发生膨压运动的细胞总是先从接近基部的地方开始,再逐步向“感受器”靠近,从理论上讲,难道不是越靠近“感受器”的细胞越先接收到信息?难道这其中还存在着一个控制机构?另外,在观察时我还发现在层层叠叠的疏导组织中央有一列细胞中带有一个螺旋铰链状结构(如图(9)(10)),这一结构又是什么呢?它究竟有何用途呢?
                        大自然真是无比神奇,只在这不到一厘米长的捕食腺毛上竟蕴藏着如此诸多的谜团,有一些也许我们现代的专家已能够解释,但还有一些,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才能将其解开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ad12楼2014-07-16 10:36
                        回复
                          不过锦地罗尽管与橡子茅膏菜有很高的亲属关系,但仍是有差别的。对锦地罗的研究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当然还是研究橡子茅膏菜实体最好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ad13楼2014-07-16 10:41
                          回复
                            这是本吧第一篇研究贴,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与支持,但最重要的还是大家的参与!


                            IP属地:北京来自iPad14楼2014-07-16 10:44
                            回复
                              2025-07-29 09:55:5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土豪显微镜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7-16 13:3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