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贝雷帽识别标和空降部队椭圆胸徽背板
L1:特种部队训练部队
特种部队训练团(SFTG)的识别标在1962年4月开始采用。SFTG在1972年为军事援助教学营重新指定了学校,而在1983年又重新设立了特种作战训练营,两支部队都使用图中这种识别标。1981年10月28日,它的适用范围夸大到特种部队学校。徽章的白色代表了部队的被动属性。有时候这种识别标是由白色塑料或瑙加海德革(naugahyde)材料制作的。
L2:第22(特种部队)航空分遣队
1962年授权使用的这种识别标非常短命,第二年它所代表的部队就裁撤了。
L3:第38特种部队分遣队/连(营)
这一识别标在60年代中期被第38分遣队采用。阿拉斯加国民警卫队在1972至76年间重新设立了使用这种徽章的一个连。之后,它一直被第207轻型(空降)侦察分队所使用。
L4:第46特种部队(空降)连
1967年5月30日批准供第46连使用的这种徽章被这支部队在1972年重新编为第1SFGA第3营之后保留使用。识别标的金黄色边和黑色背景是第1SFGA的识别标的色彩翻转版本,以表示他们之间松散的合作关系。上面的条纹是泰国国旗的颜色。该部队的许多成员,特别是在早期是从第1SFGA中重新抽调的人员保留使用了这种识别标,至少在初期是如此。
L5:特种部队韩国(空降)分遣队
该分遣队的识别标在7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它以第1SFGA的识别标为基础,上面加上了韩国国旗颜色条纹装饰。
L6:特种部队(空降)流行病学调查小队(FEST)
FEST的识别标在1966年开始采用,它将医学部门的色彩合并进来。在前往越南之前,FEST最初使用的是第5SFGA的识别标,这使人们错误的相信第5SFGA需要这支部队,实际上他们只是依附关系。作为校正,FEST再次得到许可从1967年6月27日开始佩戴这种识别标。
L7:第1SFGA顾问
这种非正式授权的识别标在1961至63年间被部分驻越第1SFGA的顾问所使用。它展示了第1SFGA的标志色。
L8:美国陆军越南特种部队(临时)
这种识别标从1963年开始被一些在越南的特种部队人员非正式地佩戴直到第5SFGA开始采用它。其色彩以越南国旗的颜色为基础。
L9:白星机动训练小队(WSMTT)
作为另一种未经授权的识别标,它被驻老挝的WSMTT的部分成员使用,时间是1961年。WSMTT的大多数分遣队来自第7SFGA,因此这种识别标采用了红色背景。出于政治敏感性,部队的识别标并不在国内佩戴。
L10:个人训练团/高棉国家陆军训练指挥部
这种非授权识别标被这一组织在1971年至72年间佩戴。它的上面描绘了吴哥窟的高棉寺庙图案。它还有不带星星图案以及带有不同颜色边框的版本。
L11:特种作战中心/军事援助协会
1961年采用的这种识别标直到1965年6月2日才获正式批准。它也被特种部队学校使用直到1981年。黑色、灰色和白色代表了天主教会的三个等级。
L12:第1(空降)特种行动司令部(SOCOM)
第1SOCOM的识别标在1983年5月2日开始批准采用。绿色代表了特种部队,黑色代表游骑兵,白色则代表心理学辅导行动和平民事物。
L13:特种部队胸徽背板
有趣的一点是与它同样的背板并被大多数部队所使用。然而其起源是1954年6月16日被批准采用的第77SFGA(随后改称第7SFGA)的胸徽背板。60年代许多新的部队被组建,他们大多以第7SFGA的人员为骨干。这些调到新部队的人员一只佩戴着第7SFGA胸徽背板。这种背板曾经被错误的理解为是所有部队通用的,因为其颜色也与所有部队的臂章的颜色相匹配。事实是任何特种部队单位都可以要求使用与他们的识别标匹配或一样的背板。
L14:第10SFGA的胸徽背板
1952年12月12日开始采用的这种背板被第77SFGA短暂使用,这使人们错误的认为它是所有特种部队通用的。它的一种变种在早期被部分人员使用,其边框为栗色而不是红色。
L15:特种部队欧洲(空降)分遣队和第10SFGA第1营的胸徽背板
它与贝雷帽识别标的使用时期相同。
L16:第11SFGA的胸徽背板
1967年11月1日开始批准采用。兵团人员会在它的前方佩戴特种部队的胸徽背板。
L17:特种部队(空降)野战流行病学调查小队的胸徽背板
这种背板与对应的贝雷帽识别标的使用时期相同。
L18:特种作战中心/军事援助协会的胸徽背板
这种背板与贝雷帽识别标的使用时期相同。
L19:第1(空降)特种行动司令部的胸徽背板
这种背板与贝雷帽识别标的使用时期相同。
L20:陆军保密局(ASA)分遣队的胸徽背板
从1961年开始的初期阶段,第400、401、402和403ASA分遣队被允许使用他们自己的胸徽背板,这甚至与他们所属部队的识别标一起使用。当时这些部队的存在还都是机密,所以关于这些背板官方的说法是第80ASA (空降特种行动)分遣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