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迁海暴行: 康熙三年(1664)三月初六,清军大 队兵船入东山,“尽驱沿海居民入内地,筑墙 为界,纵军士大淫掠,杀人山积,海水殷然” (《台湾郑氏始末》) “一时人民失业,号泣之声载道,乡井流 离颠沛之惨非常,背夫弃子,失父离妻,老稚 填于沟壑,骸骨白于荒野”(《台湾外志》) 福宁州, “州地以大路为界,南路以州前 岭为界,松山、后港、赤俺、石坝近城亦在界 外。道旁木栅,牛马不许出入。每处悬一碑曰 :敢出界者斩!”“越界数步,即行枭首”(乾 隆二十七年福宁府志卷四十三) 莆田县,“着附海居民搬入离城二十里内 居住,二十里外筑土墙为界,寸板不许下海, 界外不许闲行,出界以违旨立杀。武兵不时巡 界。间有越界,一遇巡兵,顿时斩首”“每出界 巡哨只代刀,逢人必杀。……截界十余年,杀 人以千记” ”(《清初莆变小乘》 (广东香山县)“初,(广东香山县)黄 凉都民奉迁时。民多恋土。都地山深谷邃,藏 匿者众,平藩左翼班际盛诱之曰点阅,抱大府 即许复业。愚民信其然。际盛乃勒兵长连埔, 按名令民自前营入,后营出。入即杀,无一人 幸脱者。复界后,枯骨遍地,土民丛葬一埠, 树碣曰木龙岁冢,木龙者,甲辰隐语也”(道 光七年《香山县志》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