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空军吧 关注:5,900贴子:70,971

回复:发帖玩玩好了,战争中后期LA和YAK系列的定位比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以上资料来自lagg,lavochkin aces of wwii osprey 作为线图的补充说明,也可以了解到yak一方不是"完败",比如转弯半径,人机工学,线图中无法体现,现实中的恨不能更多因素是线图中无法了解到的,以上


IP属地:上海19楼2014-06-13 15:39
回复
    因为挨个回复太麻烦所以另开一楼算了
    18楼:战绩是战绩,近卫是近卫,精锐是精锐,这三者间无任何必然联系,但既然谁获得近卫称号和谁用什么飞机都是上级决定的,故俺用这个东西作为了主帖的衡量标准,这个应该没异议了吧
    19楼:乃这个逻辑就有点搞了,ospery全套俺很早就有,并且时间够的话俺完全可以根据手头充足的第一手资料列出YAK和LA系列大部分改型的稳定盘旋速度和盘旋时间……但这有意义么?
    战争中后期世界各国单座战斗机的普遍发展趋势无非就是增加速度,提高爬升速率,为此普遍牺牲了翼载荷和盘旋能力,取舍之间孰轻孰重还是很明显的,比如喷火发展史就是个非常非常典型的例子,而YAK和LA的差别大致相当于此,这个应该没问题吧?
    同样的道理,乃也一样可以说当年的伊15/伊16对零战并非完败,理由也跟乃这个例子几乎一模一样,但最后谁胜谁败?这个就不用俺说了吧
    还是那句话,战机不是工业展台上的展品或是杂技团里的表演物,是实打实的军马,是否皮实耐用量够足,是否比敌人更快更高才是衡量其性能的唯一标准,这些东西看来乃还没完全明白啊,以上


    IP属地:安徽20楼2014-06-14 13:09
    收起回复
      2025-07-30 18:56: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顺便更新一点汉斯的节操,注意俺圈出来的部分



      IP属地:安徽22楼2014-06-14 13:23
      收起回复
        我对20楼的看法不敢苟同,任务背景,作战环境,敌我数量这几个因素不谈,仅仅以高度速度图表说事得出这个结论以’明白’判断是非,非常片面
        一,对于东线空战,主要战斗发生在低空,有限空间内机动能力非常重要,单论飞得高飞得快,气冷的引擎在优势作战高度上不是某些液型号对手,单论飞得快,德空某些截击机在一些高度可以把拉完暴,所以LA并不是以飞得高快赢得战争,那么德国怎么没有赢得战争?
        二.,微观上看,LA的人机工学非常差,做一个动作需要8个拨片开关,同代德机只用两个,来自德国的测试报告,俯冲改出杆力惊人,引擎与座舱间没有阁热棉,座舱热度喜人,长时间打开舱盖飞行机动能力和速度都受影响,所有这些都说明这架飞机只适合死剩下的老手,你的包线图能否保证是座舱打开这种一般情况下测得的?而YAK的液冷虽然脆弱,没有你这些问题,
        3.说完了微观,谈谈宏观,战争中空战的结果取决于是否能针对自己的机种开发出有效的进攻手段,避实就虚,同时利用数量优势压倒对方,某种情况下战争是工业生产打赢的,是飞行员储备打赢的,一种机种致胜只存在于YY中,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看法,你明白否?


        IP属地:上海来自手机贴吧24楼2014-06-15 18:04
        收起回复
          颓然间,我想提出严重抗议,这个,截击机,英文是个啥?


          IP属地:加拿大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25楼2014-06-16 00:07
          回复
            interceptor 英 [ɪntə'septə] 美 ['ɪntɚ'sɛptɚ]
            n. [航][军] 拦截机;妨碍者
            网络释义专业释义英英释义 自定义动画渲染器
            包邮 OPhone开发完全讲义 皇冠正版 Andr... ...绑定Activity和Service自定义动画渲染器(Interceptor)调用WebService ...
            基于150个网页-相关网页
            拦截者 黑暗终结者 截击导弹 短语
            Interceptor aircraft 拦截机
            oil interceptor 油污截流井 ; 集油器 ; 油收集器
            Stardust Interceptor 星尘拦截
            更多网络短语


            IP属地:上海27楼2014-06-16 02:47
            收起回复
              你可以来军武吧看看里面精品贴你就知道为啥了,那个视频现在基本就是百度地毯做出来的


              IP属地:日本29楼2014-06-16 09:42
              回复
                1. 历史上的苏联红军为何如此看重低空(3000m)以下的性能?原因很简单,因为战场上还有对地攻击机这种东西存在(无论是苏联人还是历史上英国佬欧陆扫场阶段的第二战术空军,掩护/护航己方攻击机或截击敌方舔地专业户都是任务出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以前者为最),在一群群黑压压的IL2以树梢高度扑向德国佬防线的时候,还指望德佬的“某些”战斗机依靠“某些高度”的性能优势摆平对手以及同样一大票在树梢高度徘徊的护航机群?这显然不可能
                性能这种东西,向来实用就行,LA7之所以是俺眼中的WWII低空之王,原因就是历史上的LA7完美地用最佳的性价比最大程度地达成了特定空域高度内相对于德国佬战斗机的最大性能优势,同时以恐怖的产量完全碾压了对手,和遮天蔽日的伊尔2一道打断了东线德国佬最后的脊梁,这才是一款真正成功的武器。苏联红军就是这么赢得战争的
                2. 恕俺孤陋寡闻,8个和2个的段子出自哪?做的是啥动作?俺看过不少德国人和俄国人的第一手资料,还真没听过这一出
                来自德国的测试资料?这个俺还真有,很久很久以前在战鸟和几个鬼佬扯淡的产物之一
                首先是杆力,德国佬对其杆力特性称赞有加,尤其是瞄准时的指向性


                然后是德佬对其机动性的评价,超越190和109的存在(德佬在引擎上面出了点小问题,这个暂时不提)

                并且俺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德佬压根就没测过这货的俯冲性能,只在最后简单提了一下190遭遇后应当避免与其进入缠斗,俯冲杆力啥的八成又是典型的拍脑袋思维
                最后在该报告中德佬根本连提都没提神马座舱温度,只简单地提到了下面这玩意

                这个也是190系列尤其是A8以前的一个通病,毛病在哪俺就不用说了吧
                最后俺要提一句,战争中真正区分出“截击机”这个概念并以此为指导研制新产品的只有日本海航的乙战系列(IJA的单座重战KI44勉强也算),汉斯?嘿嘿,玩你丫的190去吧
                3. 哦,原来毛子是先搞出了LA5,然后忽然发觉这玩意低空很NB,比汉斯的109/190还强,于是在1943年以后才把自家空军建军指导思想改为战术空军优先的啊,莫非伊尔2也是1944年以后才造出来的?LAGG3时代被德佬完爆的黑历史就这么没了?逻辑混乱也要有个度
                俺在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对战机性能的取舍侧重是一个国家空军指导思想的重要体现,作为一支战术空军的重要组成力量,战争中后期的LA系列在这一方面完爆了东线的德国佬,并且在许多方面超越了YAK系列成为历史上苏军第一低空战机,乃不妨先搞明白俺一直在说的这一点再来妄谈孰优孰劣不迟


                IP属地:安徽32楼2014-06-16 11:16
                收起回复
                  2025-07-30 18:50: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http://www.afwing.com/war-history/la5-la7-vs-fw190-fighter.html
                  我拍了拍脑袋,原来这东西还有中文版,有osprey全系的肯定没看过
                  杆力?引擎废气?只要有英文版德国报告,一切皆无可能


                  IP属地:上海来自iPad33楼2014-06-16 14:15
                  收起回复
                    这是我喜欢这个贴吧的原因。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4-06-19 01:51
                    回复
                      →_→那为毛还有人说yak3是低空之王,明显la7强悍


                      IP属地:浙江来自手机贴吧35楼2014-06-27 15:4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