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野采吧 关注:306贴子:1,407

野采常见鱼虾水草总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发现很多野采爱好者不认识一些常见的鱼虾类,我给大家收集总结一下。别插楼。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6-02 23:52回复
    ②鳑皮鱼
    【拉 丁 名】Rhodeus sinensis Gunther
    【科目来源】鲤科动物
    【原生形态】中华鳑鲏鱼体侧扁,高而短,略呈卵圆形。体长约4~15厘米。头小,眼大,口端位,鳞圆,侧线不完全,鳞片30~40。 背鳍Ⅲ9~10。 臀鳍Ⅲ8~10,起点在背鳍后部之下。尾鳍分叉。体背灰绿色,体侧及腹部银白色。栖于江河、湖泊、池沼中。 以藻类植物为食。多分布华东、华南一带。鳑鲏鱼的种类很多,常见的尚有刺鳑鲏、石鲋鱼及小须鱊等种。
    【体型】有长条旁皮鱼和扁平旁皮鱼两种,共同特征是都有彩色鳞片。
    【资源分布】多分布 华东、中南一带。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06-02 23:57
    回复
      2025-08-30 19:34: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③虾虎鱼
      虾虎鱼是虾虎鱼科各虾虎鱼种类的统称,是一类体型小的食肉类鱼。它们每一种都有符合各自特征的名字,如 “侏儒虾虎鱼”、“寻常虾虎鱼”等,是鱼类中最大的家族,已知的种类达到2100多种。它们看上去身材短小,仅有几厘米长,有两条脊鳍,多数栖息于热带海水中,一部分生活在河流,溪流以及湖中。是中国原生鱼家族中的一个数量、品种较多的成员。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之一。
      外形特征
      虾虎鱼的特点是身体细长,体型小,大多数短于10cm。有两条脊鳍。第一条有几根细微的脊骨,头部和两侧有一系列小的感觉器官,尾巴呈圆形,身上都有明亮的色彩。有些种类,如欧洲的水晶虾虎鱼呈现透明的色彩。
      虾虎鱼类最突出的形态特征就是其腹鳍愈合成一吸盘状。该吸盘的功能与鱼的背鳍吸盘和圆鳍鱼科的腹鳍吸盘类似,但在解剖上是十分不同的结构,因此只是趋同进化的结果。
      中文学名:虾虎鱼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鲈形目 Perciformes
      亚目:虾虎鱼亚目 Gobioidei
      科:虾虎鱼科 Gobiidae(大多数)
      分布区域:全世界,以热带海洋为多
      英文名:Eucyclogobius newberryi
      栖息地:浅水小溪,石头多的溪流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6-02 23:59
      回复
        ④中国斗鱼
        中文学名:中国斗鱼
        界:动物界
        纲:硬骨鱼纲Class: Osteichthyes
        目:鲈形目Order: Perciformes
        亚目:攀鲈亚目 SuborderAnabantoidei
        科:斗鱼科Family: Belontiidae
        族:斗鱼属Genus: Macropodus
        下纲:全骨鱼下纲Intraclass Teleostei
        总目:骨鳔总目SuperorderOstariophysi
        1.红蓝叉尾斗鱼(中国斗鱼、天堂鱼、唐金皮、丝线拖、旁皮闪)Macropodus opercularis(L.), 1758 - 广布于华南(包括香港)、台湾、越南,一般称之为普叉。
        2.圆尾斗鱼(中国斗鱼)Macropodus ocellatus Cantor, 1842 - 分布于华北(上海及长江以北省区)。
        3.越南黑叉尾斗鱼(越黑)Macropodus spechti Schreitmuller, 1936 - 分布于越南、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
        4.香港黑叉尾斗鱼(HK)Macropodus hongkongensis Freyhof & Herder, 2002 - 分布于香港、福建、广东省、广西东部。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6-03 00:00
        回复
          ⑤黑壳虾
          黑壳虾是对产自中国的各种匙指虾科(Atyoidae)数百种虾类的泛称,如多齿新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e)、弯额米虾(Caridina curvifrons)、浙江米虾( Caridina zhejiangensis)等等,并不是某一物种的中文正式名称。
          中文学名:黑壳虾
          别称:草虾、米虾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纲:甲壳纲
          目:十足目
          科:匙指虾科
          分布区域:淡水池塘、溪流、水库等
          形态特征
          成虾体长介于2~3公分,体色多变。有二对小的螯钳,其螯的两指内面凹陷,略呈匙状,匙指末端有刷状从毛(刚毛),是刮食藻类的利器,因此常以刮取藻类为食,但清藻功力不敌大和藻虾。体色极其多变,且会随着环境变化变色。
          生活习性
          多生活在水草茂密的水域,以藻类和动植物尸体为食。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6-03 00:02
          回复
            ⑥沼虾
            属于长臂虾科(Palaemonidae)、沼虾属(Macrobrachium)。著名的罗氏沼虾(M. rosenbergii)为个体最大的淡水虾类。分布于南方沿海地区,浙江葡江中下游盛产该虾,其个体大、可与罗氏沼虾相媲美,发现最大雄性个体达200克,肉味鲜美。体色以白色透明为多,会随着环境与水色而变化,适温范围广,5℃~35℃均能生存,最适温为20℃~28℃,pH值为6.3~7.5。其为广盐性虾类,幼体在河口咸、淡水区生活,可在低盐度及纯淡水中生活。
            中文学名:沼虾
            拉丁学名:freshwater shrimps
            界:动物界
            门:节肢动物门
            亚门:甲壳动物亚门
            纲:节肢动物软甲纲
            目:十足目
            科:长臂虾科(Palaemonidae)
            属:沼虾属(Macrobrachium)
            形态特征
            最大的种如罗氏沼虾,雄性体长可达400毫米,一般种体长50~100毫米。沼虾头胸甲发达,额角上下缘有锯齿,具有肝刺、触角刺而无鳃甲刺。第 2腹节侧甲覆盖于第1、3节侧甲外面,后部腹节较细小。第 1触角有3条触鞭。第1、2步足具螯、腕不分节,捕食和御敌;第2步足的螯特别强大,雄性的更长大,甚至可达长2倍,第3~5对爪状,用于爬行。腹肢具内附肢,能将左右内肢联在一起,便于游泳。另外个体较大的有南亚常见的马氏沼虾,体长可达230毫米;美洲的美洲沼虾体长可达250毫米;大臂沼虾在中美洲产量大,体长可达233毫米;美洲及西印度群岛常见的刺尾沼虾体长达166毫米。
            生活习性
            沼虾一般生活在池沼、湖泊或河流等淡水中,有些种也分布于河口半咸水域,个别种如等齿沼虾等能栖于低盐浅海。为杂食性,喜食小型动物或其尸体,也食水生植物或有机碎屑。其喜集群、有趋弱光性,偶有互相残食的现象发生,主要为食物短缺时较严重。雄虾钳大,紫蓝色;雌性钳小,个体小些。其壳薄,在溪流清水中生活时壳呈透明色,也有黄锈色,在河流中一般为玉白色。最长寿命可达2年,一般养殖经3个月~4个月可达5厘米以上。其溶解氧要求较其他青虾高,喜欢生活在水质清新的溪滩中。因此养殖环境要求较高,但肉质鲜美,出肉率较罗氏沼虾 、青虾高,是值得开发利用的一大淡水虾类(大眼贼属于长臂虾科)。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6-03 00:02
            回复
              7.中华刺鳅
              中华刺鳅(学名:Sinobdella sinensis)是刺鳅科鱼类,是刺鳅属中唯一的物种,分布于中国和越南的亚热带地区。
              中文学名:中华棘鳅
              拉丁学名:Ocosia fasciata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目:鲤形目 Scorpaeniformes
              亚目:鲤亚目 Scorpaenoidei
              科:鲤科 Scorpaenidae
              属:线鲉属 Ocosia
              种:中华棘鳅
              形态特征
              体细长而呈圆柱状,头部膨大,颊部隆起。吻短而扁平;口开于吻端,斜裂;上下颌均具齿。眼甚小,隐于皮下。鳃裂在腹侧,左右鳃膜愈合。没有胸鳍与腹鳍;背鳍与臀鳍也都退化成皮褶,而与尾鳍相连。体裸露无鳞片,富黏液;侧线完全,沿体侧中央直走。体背为黄褐色,腹部颜色较淡,全身并有不规则黑斑纹。
              栖所生态
              棘鳅全国南北流域,分布广泛,又称为刀鳅,贪吃,垂钓时极易上钩。本种原系台北、是各地各沟渠、池沼间尚称普遍的小鱼,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6-03 00:03
              回复
                8.中华沙鳅
                中华沙鳅(学名:Botia superciliaris)为鳅科沙鳅属的鱼类,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澜沧江、四川东部盆地和盆周低山区江段均有分布、湖北宜昌、甘肃文县亦有分布等。
                中文学名:中华沙鳅
                二名法:Botia superciliari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辐鳍鱼纲
                目:鲤形目
                科:鳅科
                属:沙鳅属
                种:中华沙鳅
                分布区域:长江中、上游
                分布于长江中上游,澜沧江、四川东部盆地和盆周低山区江段均有分布、湖北宜昌、甘肃文县亦有分布等。栖居于砂石底河段的缓水区常在底层活动。
                特征: 吻长而尖。须3对。颐下具1对钮状突起。眼下刺分叉,末端超过眼后缘。颊部无鳞。腹 鳍末端不达肛门。肛门靠近臀鳍起点。尾柄较低。小型鱼类, 体长9~18cm,体态纤细,体色艳丽,体表有美丽的斑纹;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06-03 00:05
                回复
                  2025-08-30 19:28:0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9.中国吸鳅
                  中华原吸鳅,所属动物界,属平鳍鳅科,仅分布于西江。喜在底多砾石、水流湍急的溪河中营底栖生活。
                  中文学名:中华原吸鳅
                  拉丁学名:Protomyzon sinensis Chen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硬骨鱼纲
                  亚纲:辐鳍亚纲
                  目:鲤形目
                  科:平鳍鳅科
                  属:原吸鳅属
                  分布区域:仅分布于西江。
                  特征:
                  体较细长,前段呈圆筒形,后段稍佃6扁,背缘稍呈弓形,腹面平坦。头稍低平.吻 端圆钝,边缘较厚;吻长约为眼后头长的1.5倍。口下位,宽阔,呈弧形。唇肉质,上 唇表面不具乳突,下唇宽大肥厚,稍突出,两侧近口角处不具后缘游离的唇片;上下唇 在口角处相连。下颌前线稍外露,表面具放射状的沟和脊。上唇与吻端之间具较浅而窄的吻沟,延伸到口角。吻沟前的吻榷分为不甚显著的3叶,叶端略尖细,边缘薄而稍游 离,中叶稍大。吻褶叶间的2对小吻须呈乳突状,末端尖细,外侧须稍大。1对门角须 着生在上下唇在口角的连接处,末端尖细,基部宽扁,长约为眼径的1/4,基部上侧各 具1个细小的突起。鼻孔较大,具较发达的鼻瓣。眼较小,侧上位。眼间宽阔,平坦。 鳃裂较小,下缘止于胸踌基部的上方。鳞极细小,头背部及胸腹鳍起点间前1/2之前的 腹面无鳞。侧线完全,自体侧中部乎直地延伸到尾鳍基部。 背鳍基长约等于吻长,起点在吻端至尾鳍基部的中点或稍后,臀鳍基长约为背鳍基 长的一半,压倒后末端达到或稍超过尾鳍基部。偶鳍平展,无肉质鳍柄,鳍条较长。胸 鳍基长约等于吻长,起点在眼眶后缘的垂直下方,
                  最长鳍条约与最长背鳍条相等,外缘 近扇形,末端伸至胸鳍腋部至腹鳍起点间的约2门处。腹鳍起点在背鳍起点稍后,末端 不达或稍接近肛门。肛门约在腹鳍腋部至臀鳍起点间的2/3处。尾鳍长略长于头良,末 端浅凹形,下叶稍长。 固定标本体背侧棕灰色至黑褐色,腹面灰黄色。头背暗黑色,密布虫蚀状的黑斑 纹,自头后至尾鳍基部的体背和体侧具20条左右的暗黑色垂直条纹,体侧沿侧线有1 道纵形暗带。背鳍和尾鳍有3—5条由灰黑色斑点组成的粗条纹,其它各鳍仅在鳍的前 半部分有黑斑纹。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06-03 00:06
                  回复
                    11.黄鳝
                    鳝鱼属合鳃鱼目,合鳃鱼科,黄鳝属。亦称黄鳝、鱓鱼、罗鳝、蛇鱼、白鳝、血鳝、常鱼、长鱼(苏北一带)。 合鳃鱼目约15种细长鳗形鱼类的统称。我国分布两种,一种即为常见的黄鳝,还有一种为山黄鳝,目前只在云南陇川县有分布,国内其它地区没有分布。
                    中文学名:鳝鱼
                    拉丁学名:Monopterus albus
                    界: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硬骨鱼纲
                    亚纲:辐鳍亚纲
                    目:合鳃鱼目
                    科:合鳃鱼科
                    属:黄鳝属
                    分布区域: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
                    简介
                    就是俗称的黄鳝,属鱼纲、合鳃目、合鳃科、黄鳝亚科。体状像蛇,但没有鳞,肤色有青、黄两种,大的有二、三尺长。夏季出来,十一、十二月藏于洞中。
                    生活习性:
                    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营底栖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在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都能生存。日间喜在多腐植质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动,夜间出穴觅食。鳃不发达,而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呼吸的辅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气;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贫乏时,也能生存。出水后,只要保持皮肤潮湿,数日内亦不会死亡。黄鳝是以各种小动物为食的杂食性鱼类,性贪,夏季摄食最为旺盛,寒冷季节可长期不食,而不至死亡。黄鳝一般活动于春、夏、秋三季。喜栖息于池塘、小河、稻田埂边的泥洞和石缝中。到冬天深居洞中冬眠。春季,黄鳝经过一冬的潜伏,体力消耗过大,需要大量进食,所以春季是钓黄鳝的大好时期。夏季,气候炎热,黄鳝纷纷出洞钻在水草、石缝中、枯树底下“乘凉”,也易钓。秋季,黄鳝开始进洞,不易上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06-03 00:08
                    回复
                      泥鳅图片补上。。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06-03 00:09
                      回复
                        12.河蚌
                        河蚌(hé bàng),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Lamellibranchia)蚌目, 珠蚌科, 无齿蚌亚科, 无齿蚌属。又名河歪、河蛤蜊、鸟贝、撇撇、呙池(安徽方言)嘎啦(山东方言)等,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和北非。大部分能在体内自然形成珍珠。
                        河蚌外形呈椭圆形或卵圆形,壳质薄,易碎,有纹理。壳面光滑,具同心圆的生长线或从壳顶到腹缘的绿色放射线,背部有后翼,壳顶隆起。河蚌可生长在淡水区亦可生长在咸水区,以滤食藻类和微生物为生,常见的有角背无齿蚌、褶纹冠蚌、三角帆蚌等数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河湖水泊中有出产。河蚌雌雄异体,肉可食,亦为鱼类、禽类的天然饵料和饲料,有的种类可用做淡水育珠。
                        中文学名:河蚌
                        别称:河歪、河蛤蜊、鸟贝、嘎啦(山东方言)
                        界:动物界
                        门:软体动物门
                        纲:瓣鳃纲
                        目:蚌目
                        科:珠蚌科
                        亚科:无齿蚌亚科
                        属:无齿蚌属
                        分布区域: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和北非。
                        食物:藻类 泥沙里面的微生物
                        英文名:Anodonta
                        栖息环境:
                        多栖息于淤泥底、水流缓慢和静水的水域,分布于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内。雌雄异体。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06-03 00:10
                        回复
                          田螺泛指田螺科的软体动物,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田螺科。田螺在中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可在夏、秋季节捕取。淡水中常见有中国圆田螺等。田螺雌雄异体。区别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其右触角形态。雄田螺的右触角向右内弯曲(弯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田螺是一种卵胎生动物,其生殖方式独特,田螺的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田螺为分批产卵,每年3月~4月开始繁殖,在产出仔螺的同时,雌、雄亲螺交配受精,同时又在母体内孕育次年要生产的仔螺。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100~150只仔螺。
                          中文学名:田螺
                          拉丁学名:4
                          别称:45
                          界:动物界
                          门:软体动物门
                          亚门:454
                          纲:腹足纲
                          亚纲:前鳃亚纲
                          科:田螺科
                          族:水族
                          属:水生特种
                          分布区域:在淡水区
                          特征:
                          中型个体,壳高约44.4毫米,宽27.5毫米。贝壳近宽圆锥形、具6~7个螺层,每个螺层均向外膨胀。螺旋部的高度大于壳口高度,体螺层明显膨大。壳顶尖。缝合线较深。壳面无滑无肋,呈黄褐色。壳口近卵圆形,边缘完整,薄,具有黑色框边。辱为角质的薄片,小于壳口,具有同心圆的生长纹,厣核位于内唇中央。
                          生存环境
                          田螺一般长在水塘里或者在水库边上,,如果水质不好的话,容易受污染,特别是吃的时候如果螺内的大便没排干净,有很多寄生虫,比如钉螺就是血吸虫的寄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06-03 00:11
                          回复
                            13.钉螺
                            钉螺属软体动物,有雌、雄之分,水陆两栖,由螺壳和软体两部分组成,软体部分的前部为头、颈、足和外套膜,后部是内脏;表面有纵肋者称“肋壳钉螺”,壳长约10毫米,宽约4毫米,生存于湖沼或水网地区;壳面光滑者为“光壳钉螺”,比肋壳钉螺稍小,长、宽分别为6毫米和3毫米,多见于山丘地区。
                            中文学名:钉螺
                            拉丁学名:Oncomelania hupensis Gredler
                            界:动物界
                            纲:腹足纲
                            亚纲:前腮亚纲
                            目:中腹足目
                            科:盖螺科
                            属:钉螺属
                            分布区域:栖息于淡水水域但水陆两栖
                            外形特征:
                            贝壳较小,成体高7~10毫米,宽3~4毫米,尖圆锥形,有6~9个螺层。壳质厚,较坚硬,壳面光滑或有粗的或细弱的纵肋,底螺层较膨大。壳面淡灰色,壳口卵圆形,具有黑色框边,外唇背侧有1条粗隆起的唇嵴。
                            分布范围:
                            钉螺分布亚洲东部和东南亚。我国内地仅有湖北钉螺。
                            5个亚种的分布:
                            湖北钉螺指名亚种(O.h.h .Gredler)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流域及广东、浙江两省;多栖息于地势低洼、平原地区;
                            钉螺丘陵亚种(O.h.fausti Bartsch)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海拔较低山丘地带,但江苏省东台、大丰沿海也有分布;
                            钉螺福建亚种(O.h.Tangi Bartsch)分布于福建东南沿海低山地带;
                            点击查看图片
                            钉螺
                            钉螺广西亚种(O.h.quangxiensis Liu et al.)分布于广西北部,海拔200-400米保水性差的薄砂及山沟乱石中;
                            钉螺滇川亚种(O.h.robertson Bartsch)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省海拔在400-1000m,在2400m处也有分布,栖息于灌溉沟或山坡草滩。
                            孳生环境:
                            钉螺是能够水陆两栖的螺类。幼体多喜欢生活在水中,成体一般喜欢生活在水线以上潮湿地带的当中。
                            (一般来说钉螺身上吸血虫特别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06-03 00:12
                            回复
                              2025-08-30 19:22: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蚂蟥(leech)又名蛭,是一种吸血环体动物。在野外遇到蚂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蚂蟥叮人吸血后容易引起感染,所以我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同是在遭到侵袭时,冷静地处理。 蚂蟥分旱蚂蟥、水蚂蟥、寄生蚂蟥三种。前两者是常遇到的。旱蚂蟥的“老巢”多在溪边杂草丛中,尤其是在堆积有腐败的枯木烂叶和潮湿隐蔽地方的为多。它们平时潜伏在落叶、草丛或石头下,伺机吸食人畜血。水蚂蟥则潜伏在水草丛中,一旦有人下水,便飞快地游出附在人畜的身体上,饱餐一顿之后离去。
                              中文学名:水蛭
                              拉丁学名:Hirudo
                              别称:蚂蟥;马鳖
                              界:动物界
                              门:环节动物门
                              纲:蛭纲
                              目:颚蛭目
                              科:水蛭科
                              不过不一定生活在水中,是环节动物门蛭纲的一类动物,蚂蟥的头部
                              特征:
                              有吸盘,并有麻醉作用,一但附着在皮肤,不容易感觉到,蚂蟥叮咬人或动物时,用吸盘吸住皮肤,并钻进皮肉吸血,且吸血量非常大,是相当于其体重的2—10倍,蚂蟥属雌雄同体动物,耐饥饿。
                              蚂蟥全世界有500多种,中国共有2目、8科、33属、有近100种。这类动物与蚯蚓或沙蚕等其它环节动物不同,多数营暂时性的体外寄生生活。与这种生活方式相适应,蚂蟥的体上无刚毛,前、后端有吸盘,称为前吸盘(口吸盘)和后吸盘,有吸附功能,也可辅助运动。体内肌肉发达,体腔被肌肉和结缔组织分割填充而缩小
                              栖息环境:
                              蚂蟥是一类高度特化的环节动物。多数生活在淡水中,少数为海水或咸淡水种类,还有一些陆生或两栖的,多在温湿的地区。大小在4-200毫米之间。(下水小心,别让这玩意儿钻肉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06-03 00: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