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启蒙
我小时候很喜欢听歌,最早是用收音机听一些港台歌曲,像刘文正之类的,虽然收听的效果不是很好,但是自己还美得不得了。我是在15岁那年接触到的吉他,买的第一把琴是我哥的一个朋友的,他拿琴到我家玩——唱歌,一听那声音,我就喜欢上了,后来还是经过全家开会(因为当时家里的经济比较困难)给我买下的那把琴,30元。在此之前,我没有玩过别的乐器,但是我们当地的人很多都会一些民族乐器,像四胡什么的,所以音乐的氛围还是有。当时的资讯不发达,我也没看过什么教材,就是我哥的那个朋友教了我一点基础知识,C和弦、D和弦什么的,然后就是自己琢磨了。
弹了几年木吉他之后,我考上了当地的一个文工团,接触到了夏威夷吉他和电吉他。然后就是组队、演出,到呼和浩特、北京。虽然四处奔波、居无定所,但我还是很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也能养活自己。
关于职业
就是演出啊!国内、国外的都有。12月份,我们就会去香港参加一个国际音乐节。我不教学生的,因为没那份耐心,搞教学就要对学生负责,你总不能误人子弟吧?(笑)演出和教学是两码事。我还是喜欢演出,喜欢舞台上的那种感觉——通过音乐跟观众交流。在舞台上,我会释放出平时生活里没有的东西。
关于喜欢的音乐
总的说来就是Funk、Blues、Rock之类的吧。我还是喜欢比较“老”一点的,像Beatles、Rolling Stone、The Doors、Led Zepplin、Aerosmith、Lenny Kravitz,当然,少不了Jimi Hendrix。我觉得他们的音乐能够给你很丰富的想象空间,尽管他们的音乐并不花哨,甚至可以说很简单,但是这种很淳朴的东西,往往也就是最本质的东西。
关于弹琴
我使用的都是一些很基础的元素。没有绚丽的技术,像点弦、摇把我都很少用,音阶也是自然大、小调、和声小调、Blues这些。音阶的排列有很多种方法,我没有进行太深入的研究,都是凭着感觉去弹,我也没有自己特有的或者常用的音阶。至于速度,偶尔要练,因为该有的时候还得要有。
关于练琴的建议
音乐是一种很感性的东西,但是我建议大家有时候也要理性地对待,尤其是在认识吉他、学习吉他的时候。我们一开始接触吉他,很容易就会被吉他的音色和技巧打动。但是自己在弹琴的时候,就应该理性地去分析,比如“自己是不是适合弹吉他”。打个比方,一个人弹吉他就像在跟吉他弹恋爱一样,你要考虑跟“她”合不合得来,你们有没有缘分。我觉得我是离不开吉他的,至少会弹到60岁吧。(笑)
另外,在创作时,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能够让别人记住你,能够让人在以后认得出你。我并不是说要把音乐做得花哨、复杂,前面我就说了,我个人更喜欢一些简单但是又有感染力的作品。不要太为潮流所动,其实有时候,潮流也挺害人的(笑)。
我小时候很喜欢听歌,最早是用收音机听一些港台歌曲,像刘文正之类的,虽然收听的效果不是很好,但是自己还美得不得了。我是在15岁那年接触到的吉他,买的第一把琴是我哥的一个朋友的,他拿琴到我家玩——唱歌,一听那声音,我就喜欢上了,后来还是经过全家开会(因为当时家里的经济比较困难)给我买下的那把琴,30元。在此之前,我没有玩过别的乐器,但是我们当地的人很多都会一些民族乐器,像四胡什么的,所以音乐的氛围还是有。当时的资讯不发达,我也没看过什么教材,就是我哥的那个朋友教了我一点基础知识,C和弦、D和弦什么的,然后就是自己琢磨了。
弹了几年木吉他之后,我考上了当地的一个文工团,接触到了夏威夷吉他和电吉他。然后就是组队、演出,到呼和浩特、北京。虽然四处奔波、居无定所,但我还是很喜欢这种生活方式,也能养活自己。
关于职业
就是演出啊!国内、国外的都有。12月份,我们就会去香港参加一个国际音乐节。我不教学生的,因为没那份耐心,搞教学就要对学生负责,你总不能误人子弟吧?(笑)演出和教学是两码事。我还是喜欢演出,喜欢舞台上的那种感觉——通过音乐跟观众交流。在舞台上,我会释放出平时生活里没有的东西。
关于喜欢的音乐
总的说来就是Funk、Blues、Rock之类的吧。我还是喜欢比较“老”一点的,像Beatles、Rolling Stone、The Doors、Led Zepplin、Aerosmith、Lenny Kravitz,当然,少不了Jimi Hendrix。我觉得他们的音乐能够给你很丰富的想象空间,尽管他们的音乐并不花哨,甚至可以说很简单,但是这种很淳朴的东西,往往也就是最本质的东西。
关于弹琴
我使用的都是一些很基础的元素。没有绚丽的技术,像点弦、摇把我都很少用,音阶也是自然大、小调、和声小调、Blues这些。音阶的排列有很多种方法,我没有进行太深入的研究,都是凭着感觉去弹,我也没有自己特有的或者常用的音阶。至于速度,偶尔要练,因为该有的时候还得要有。
关于练琴的建议
音乐是一种很感性的东西,但是我建议大家有时候也要理性地对待,尤其是在认识吉他、学习吉他的时候。我们一开始接触吉他,很容易就会被吉他的音色和技巧打动。但是自己在弹琴的时候,就应该理性地去分析,比如“自己是不是适合弹吉他”。打个比方,一个人弹吉他就像在跟吉他弹恋爱一样,你要考虑跟“她”合不合得来,你们有没有缘分。我觉得我是离不开吉他的,至少会弹到60岁吧。(笑)
另外,在创作时,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能够让别人记住你,能够让人在以后认得出你。我并不是说要把音乐做得花哨、复杂,前面我就说了,我个人更喜欢一些简单但是又有感染力的作品。不要太为潮流所动,其实有时候,潮流也挺害人的(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