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穆尔虎吧 关注:2,646贴子:74,508

东北虎的体型记录,申精置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虎扑咬镇楼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4-05-24 10:41回复


    通过百度相册上传6楼2014-05-24 10:45
    回复
      现在开始介绍个体,每楼一只。
      92到04年间远东地区东北虎体型体重实测中编号为PT84的东北虎:
      姓名Morris,体重179kg,体长208cm,尾长101cm,全长309cm,头长41cm,头尾82cm,
      颈围64cm,胸围127cm,肩到爪高121cm,肩到腕高104cm,前掌垫宽12cm。
      这只东北虎的体重确实很低,但是体长和全长是这次科考中最大的一只,肩高也突破了一米,体长、全长、肩高都很突出,体重却严重不足。


      7楼2014-05-24 11:40
      回复
        92到04年间远东地区东北虎体型体重实测中名字为Dima的东北虎:
        姓名Dima,体重193kg,体长200cm,尾长106cm,全长306cm,头长41cm,头围85cm,
        颈围71cm,胸围130cm,肩到爪高126cm,肩高腕高98cm,前掌垫宽12.8cm。
        这只东北虎体重比较可观了但是还没达到我认为粗壮的水准,全长突破三米、体长两米、肩高接近一米这体型应该是典型的东北虎。
        92到04年间远东地区东北虎体型体重实测中编号为PT28的东北虎:
        姓名Igor,体重200kg,体长202cm,尾长100cm,全长312cm,头长46cm,头尾84cm,
        颈围71cm,胸围130cm,肩到爪高117cm,肩到腕高96cm,前掌垫宽11.5cm。
        PT28和Dima有些相似,不过PT28的头长还算不小,体长还比Dima长那么一点点。


        8楼2014-05-24 11:40
        回复
          来自《锡霍特——阿林保护区西伯利亚虎的生态和保护》(Vladivostok, 2005)中的东北虎体重记录:
          16号 Morden,1930 249.5kg 可靠
          原文:Первичные данные; те же животные, что у Goodwin (1933), но взвешены до "чистки"
          英文:Primary data, the same animals that Goodwin (1933), but weighted to the "cleansing"
          原始数据,除去内脏称重。
          原文

          249.5公斤是加上内脏的体重,原始体重除去内脏是230公斤,全长为305cm,顺弯体长196cm,尾长109cm,肩高(站立)91.5cm。
          原文:

          全长305cm,顺弯体长196cm,体重249.5公斤,我很在意的是这196cm居然是顺弯体长,那直线体长最多也就186cm,如果是186的体长配上250公斤的体长这东北虎有点太粗短了,也可能是死体和活体间有些差异。


          9楼2014-05-24 11:41
          回复
            第二只来自《西伯利亚虎的生态和保护》(Vladivostok, 2005)中的东北虎体重记录:
            4号 Baikov,1925 254kg 可靠
            原文:Первичные данные; приведены другие промеры тела
            英文:Primary data; are other measurements of body
            原始数据,并给出了其他的身体测量。
            原文

            254公斤足以称之为大虎了,不过很遗憾我手里没有这只老虎的体型数据,以后搜集到我会立刻补上,哪位高手有希望能提供下~~多谢~~二十年来实测最大的一头虎,令人惊讶的是,他不是在锡霍特山脉捕获的,而是在外兴安岭苏密尔地区捕获的,重254千克,惊人啊在当今如此恶劣的环境中竟有254千克,天朝膜拜


            10楼2014-05-24 11:41
            回复
              989年11月14日,在黑龙江省东方红林业局的施业区内,发生了一起枪杀我国濒临灭绝的一类保护动物——东北虎的违法狩猎案件。被打死的是只雄性成年的东北虎,头部到臀部长1米96公分,站起来高近1米。虎爪宽达13公分,体重约近200公斤。全身毛呈淡黄色,背部有数条黑色横纹,右前爪上的弹洞和胸部左右贯通的枪眼清晰可见。据了解,非法狩猎者系私自进入林区的吉林省蛟河县天北乡农民张国君,张国忠兄弟俩和居住在安图县白河林场的山东藉农民宫锡梁三人所为。"


              15楼2014-05-24 11:43
              收起回复
                :中国实测的第一只东北虎,长2.8米肩高1米以上。体重200千克!先不说其体形在东北虎中只算中等,dale身为21世纪锡霍特山脉实测最大的老虎巅峰时期也只有206千克。这只虎的体型也太粗壮了,天朝万岁。附加天朝权威杂志中国国家地理评论
                  连续30年没有在野外发现华南虎的当下,野生东北虎已经是某种意义上的中国虎了。森林内可供捕食的野生动物恢复到一定数量才可能成为野生东北虎的栖息地,这意味着野生东北虎是中国东北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旗舰物种,也是虎啸山林的最后希望。《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第9期特别策划“虎虎雄威今何在?”为大家介绍关于东北虎的研究和保护,以及其最新的进展。
                  以下文字节选自《野生东北虎何日才能虎啸山林》一文
                人工圈养的东北虎大多憨态可掬、野性不足、形同大猫,与其野外同类貌似神离。假如有将它们放归山林的那一天,恢复其野性也将需要漫长的时间。摄影/杨国斌
                野生东北虎中俄分布图 供图/WWF
                  印度有个古老的传说:鸿蒙之初,人与虎本是手足兄弟,虎选择住在繁茂的森林中,人则筑室而居。终于有一天,在贪欲的驱使下,人想侵占森林,与虎兄弟开始了一场恶斗。人设计骗虎过河,用毒镖射死了它,虎的尸体顺流而下,金色的条纹在水中闪闪发光。丁古·阿内妮神发现了它,不想失去这个兄弟,于是伏在虎的尸体上整整暖了十年—直到几百只虎从尸骨中新生,长啸着跃入森林。
                  这个古老的传说像是先知的谶语,可悲的是世界上并不存在丁古·阿内妮神。时至今日,在世界范围内,8个老虎亚种已经灭绝了3个。全球野生东北虎数量降至大约500只,而中国只有不足20只,它们孤单地隐藏在黑龙江、吉林两省东部与俄罗斯接壤的广阔丛林里。每天太阳落山时,对于这个越来越稀少的族群而言,明天不知道是新希望的升起还是末日的来临。
                  ……
                由于缺少猎物,饥饿的东北虎会攻击森林附近村庄的家畜,给农民造成损失,这是人虎冲突的重要体现。这位农民饲养的羊就被东北虎当成猎物了(摄影/王来会)
                  人虎冲突是东北虎种群锐减的“刽子手”
                  一般而言,动物种群数量的减少乃至灭绝需要漫长的时光。但对于东北虎而言,其种群数量减少的速度是令人震惊的,快得近乎让人难以接受。
                  历史上,东北虎曾经广泛分布于西自外贝加尔的雅布洛诺夫山麓,东至鞑靼海峡及库页岛,北起黑龙江沿岸,南达朝鲜半岛的广大境域内。现在,东北虎的生存家园缩小到什么程度呢?中国东北虎野外保护监测专家、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研究所所长张明海介绍说:中国野生东北虎现在仅分布在黑龙江与吉林省的东部林区,包括大龙岭、老爷岭、完达山东部、张广才岭南部以及长白山西南坡几处极为有限的区域。
                  历史上,中国野生东北虎曾经遍布东北,数量最多时达4000只,长白山上的每座山峰都有东北虎雄踞。其后,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林区面积减少以及无节制的捕杀,野生东北虎的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上世纪50年代,东北虎尚有200只左右。50年代以后,由于生存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大部分东北虎被迫迁移到俄罗斯远东地区。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境内大约仍有150只野生东北虎,因为偷猎、森林破碎化和人类活动的继续影响,东北虎的命运已经命悬一线。上世纪80年代,长白山一带的东北虎分布区已经四分五裂,形成几个“孤岛”,这意味着东北虎将难寻配偶、延续种族。至90年代末,一次中俄美三国专家的联合东北虎调查,报告了相对准确、并得到国内外认可的东北虎野生种群数量12—16只。其中,吉林7—9只,黑龙江5—7只。
                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成年东北虎平时独来独往,孤独地生活,唯独在交配期和哺乳期,雄虎和雌虎才会聚集在一起,像上图这样的情景也只有在虎园中才能看到。老虎活动范围很大,但是目前我国面积最大的珲春国家级东北虎自然保护区也只有1000 平方公里,这还远远不能满足老虎的需要。摄影/王远昌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究竟是什么样的“魔力”给这个族群以毁灭性的打击?首先是野生东北虎栖息地的丧失和恶化。由于各种发展的需要,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东北虎生存家园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自上世纪50年代至今,也就是近60年的历史瞬间,东北虎栖息地的面积就急剧减少了90—95%。一只雌东北虎需要400—500平方公里的森林面积才能正常生活和产仔,20只雌性老虎才能组成一个可长期健康繁殖的种群,这个族群需要近1万平方公里的连续森林。
                  其次是偷猎严重。人类为取虎骨、虎皮乱捕滥杀的行为,直接造成东北虎数量的急剧减少。大量捕杀各种动物,使得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东北虎的食物被剥夺。东北虎是捕猎高手,喜欢捕杀体重在50—200公斤的大中型猎物,包括野猪、狍子、马鹿、梅花鹿等有蹄类动物。
                  由于食物的减少,即使有再强的捕猎本领,东北虎也免不了会忍饥挨饿。这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食物链的破坏使得饥饿的东北虎会到村庄附近捕食家畜,甚至伤人。如果农民得不到相应的赔偿,往往会对老虎产生怨恨,不仅会减少对野生虎保护的支持,而且会设法捕杀。这种人虎冲突将人与虎之间不断对立起来。
                  东北虎虽然是“百兽之王”,但它对人有惧怕心理,只有当觅食艰难时,野生东北虎才会冒着很大危险接近森林附近的村庄。2009年,吉林珲春保护区共监测到野生东北虎咬死家畜19次,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表示,比前两年监测到的东北虎咬死咬伤家畜每年达三四十次相比明显减少,但人虎之间的冲突依旧是难以改变的现实。
                  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东北虎专家吴志刚认为,目前人虎冲突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因为吉林省实施了野生动物伤害补偿,农民饲养的牲畜被虎袭击后会得到百分之百的补偿。他们的牛被老虎吃了,他们都会及时报告,这使得保护监测人员能在第一时间获取东北虎活动信息,运气好的话,还能拍到东北虎照片,对于跟踪研究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在林区,当地人不应当是老虎保护的被限制者,他们本应当在老虎保护中受益。但现实的分歧是,当地一般都不愿意成立保护区,因为成立保护区意味着不可以从事林业生产了。但在专家们看来,老虎保护与林业生产不应该如此矛盾,林业局经营的森林远比保护区大,适度的森林经营、尤其是“东北虎友好型”森林经营,不应影响老虎生存。
                  ……
                  “廊道”能促进东北虎种群持续生存
                  中国东北虎的保护,有一个必须逾越的现实问题,那就是我们没有俄罗斯远东地区人烟稀少的广大林域,我们为东北虎准备的是“四分五裂”的“孤岛”家园。保护野生东北虎,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通过多个自然保护区之间的“廊道”建设,把各个独立的“孤岛”连接起来,以扩大野生东北虎的活动范围。吉林已经于发现或适合野生东北虎生存的地方建立了长白山、珲春、敦化黄泥河、雁鸣湖、汪清等多个自然保护区,但“孤岛”式的保护区根本无法实现老虎的生息繁殖。虽然东北虎在野外没有天敌,但它们的寿命一般不超过15年,所以想要在这个有限的时间内让它们生息繁衍,就必须把各个保护区连接起来,让野生虎的活动范围扩大,并为在各自“孤岛”内生存的老虎扩大交往机会,以利于其繁衍。
                  在东北虎保护工作上,除了地理上的“孤岛”需要建立“廊道”来解决问题,思想上的“孤岛”更需要交流的“廊道”来解决。在保护意识上,国内学者也分两派,一派主张纯粹的保护,不断需要大量的经费,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一派主张保护是为了利用,而利用后才能有更多的经费再来保护,这样会形成良性循环。在这种各执一词的局面下,沟通、妥协的“廊道”就显得格外重要。
                  张明海接受采访时说,中国野生东北虎的保护工作面临着太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少得可怜的野生东北虎,使得他们这些研究者很难在野外遇到活生生的东北虎实体。直接观察野生东北虎的机会渺茫,他们只能借助树木上的爪痕、冬季雪地上的脚印等进行研究,使得研究工作难以有大的突破。在中国,尤其是在地方上,一旦出现老虎伤人事件,媒体就特别关注,但这种一窝蜂的关注都是表象,当新闻成为旧闻就无人提及,不能对保护工作产生实质性的推动。保护渠道的不畅通、经费困难、地方在商业层面的目的等诸多问题,都是东北虎保护必须逾越的“孤岛”,只有真正解决了这些问题,虎啸山林的最终希望才有可能会实现。但这需要几代人的默默努力。(撰文/胡明刚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第9期)


                17楼2014-05-24 11:44
                回复
                  AVA上的GuateGojira传的资料,一月在远东研究人员捕捉到了头220公斤的雄虎,在五月的杂志上提到:
                  “Last January, Hebblewhite got to do
                  something few wildlife biologists have been fortunate enough to experience: track
                  a large, radio-collared adult male tiger through its habitat in the Russian Far
                  East. Now nearly a half-year later, he still gushes about the experience.
                  Hebblewhite’s Russian counterparts have nicknamed the massive 220-kilogram (nearly 500 pounds) tiger “Sheriff.”
                  GuateGojira问了有关近年来所谓捕捉到的最重的阿穆尔虎,号称220公斤的“警长”
                  http://tieba.baidu.com/p/1312637074
                  专家古德里奇博士却不赞成,他认为,这只雄虎顶多200千克。

                  它的真实体重应该是200到215公斤,重于204公斤的“教授”和前面提到阿穆尔虎工程测量最大的个体206公斤,那就是顶峰期间的杀熊高手“Dale”
                  PS:至于为什么古德里奇没有提到207公斤的Banzai,GuateGojira的理解是因为捕捉到Banzai的学者是来自俄罗斯国内的Amur Tiger Programme组织,而不是阿穆尔虎工程组织。Amur Tiger Programme的人员都是本土的俄国人,而阿穆尔虎工程是俄罗斯与美国共同创造的,因此人员是来自两国的。
                  警长的照片。图片来自:雪地虎为王a的百度相册人们在测量警长的体重图片来自:雪地虎为王a的百度相册


                  18楼2014-05-24 11:44
                  回复
                    我该怎么吐槽


                    IP属地:浙江22楼2014-05-24 16:38
                    收起回复
                      看到平均体重300


                      IP属地:广东24楼2014-05-30 15:23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16-01-20 06:10
                        回复
                          不错


                          来自iPhone客户端26楼2016-07-26 02:3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16-08-09 18: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