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在1953年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重巡洋舰“巴尔的摩”号上加装了“天狮星-1”型导弹发射装置。1955年为两艘“波士顿”级巡洋舰装备防空导弹。但它们还不是真正的导弹巡洋舰,因为它们的主要武器仍是原有的大口径火炮。世界上第一艘真正的导弹巡洋舰是苏联于1959年开工,1961年初下水的“格罗兹尼”号。它的满载排水量为5500吨,最大航速约为67公里/小时,续航能力为12 500公里,它装备有2座4联装的反舰导弹身发射装置和3座双联装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反潜武器为2座12管反潜火箭发射器和2座3联鱼雷发射管,火炮驻为2座76毫米双联装全自动平高两用炮和4座30毫米管全自动远射炮。由此可见,导弹巡洋舰火炮的重要作用是防空,而不是进行舰艇间的炮战,所以它的火炮口径比以前大为减小。
几乎与“格罗兹尼”同时,美国也建造了自己最早的导弹巡洋舰“莱希”号,它比“格罗兹尼”稍大,导弹也装备得更多一些,满载排水量为8200吨,装备有2座4联装反舰导弹,2座双联装防空导弹,1座3联装反潜导弹,火炮为2座162毫米舰炮。
这之后,英,法,也建造了自己的导弹巡洋舰,美,苏又发展了多种型号不同用途的导弹巡洋舰。目前,世界上现有的约80艘巡洋舰中,除少数为第三世界国家购买的英,美等国退役的二手货之外,其余均已实现了导弹化。
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巡洋舰是美国伯利恒钢铁公司于1957年12月开工,1960年下水的“长滩”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长滩"号巡洋舰正式开工建造,1959年7月14日在伯利恒钢铁公司3号船台建成下水,1961年加入现役,舷号为CGN-9。核动力巡洋舰的最大特点就是续航能力强,它可连续航行几年,绕地球数周而无需补充燃料。“长滩”号满载排水量为1.8万吨,装备有巡航导弹,反舰导弹,防空导弹和反潜导弹。此后,美国又建造了4种型号8艘核动力巡洋舰。(老师说,我也不清楚,呵呵。也许和服役时间早晚有关系,可能“格罗兹尼”比“长滩”早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