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丧葬
在不少民族的丧葬习俗中,舅舅也是一个特殊的角色。如在哈尼族葬礼中舅舅是最引人注目的角色,哈尼族老人病亡时,必须到舅舅家报丧,然后再按亲戚关系亲疏远近依次报丧,接到报丧的亲友在出殡前一天晚上集中到丧家进行拜祭,称之为“奔丧”,哈尼族称为“嘎扣最”。舅家的奔丧队是葬礼中最受尊敬的客人,受到特别的礼待。丧家事先把村口打扫干净,摆好桌凳,当舅家奔丧队到来时,孝男孝女们到村口跪拜迎接,请他们入坐,稍作休息后,连忙斟酒敬茶、递水烟筒。有的哈尼族地区还要给舅舅洗脚,然后把他一直背到事先安排好的住处,安排专人问寒问暖,饭食也要特别照顾。在元阳的哈尼族中要把舅舅请到堂屋就坐,请他们唱酒歌、献良言,而死者的儿媳、孙媳等一伙妇女都不穿鞋子,赤脚在下堂招待,每当他们唱完一曲酒歌,妇女们跪拜一次,表示对舅舅的衷心感谢。在出殡前舅舅要祝愿死者顺利回到大自然,为生者祈祷祖先的保佑,“让生者有不朽的爱,让死者有不朽的名”,哈尼族称为“阿伟雄”。这一仪式只能由舅舅完成。葬礼结束后,祭献灵柩所杀的黄牛,须把一条后腿和尾巴一同送给舅家。白族在丧葬习俗中,有“爹西自更使,嫫西自古使”的说法,意思是父死,可以量力办丧事;母死,则须跪着办丧事。一般情况下,母亲的丧事要比父亲的丧事隆重些,认真些。母死,首先要请舅家验尸后方能盖棺。如果平时对母亲有不孝行为,舅家可借此进行“闹丧”,提出很多苛刻的要求。在京族的丧俗中,老人亡故后,同白族一样,也要首先请舅家验尸后方能盖棺。[27] 羌族火葬前,先由舅父开棺验看,看是否为凶死。畲族母亲亡故时,要先报娘舅,并跪门外接娘舅入内后方能入殓盖棺。其它人送的祭品可以收下,娘舅家送的祭品要如数退还,不能收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