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知道_知道佛教吧 关注:5,637贴子:92,645
  • 6回复贴,共1

南怀瑾老师开示: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修行为什么先要改变自己的色身呢?佛在《楞严经》最后的吩咐要记住哦!“生因识有”,我们生命投胎来的时候,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心意识精神跟物质结合,跟地水火风空五大结合有了身体。第二句话“灭从色除”,色就是地水火风空,物理、物质。你要从肉体的生理来修,记住“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下面“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佛学的道理你们都学懂了,禅宗、密宗教理,这些道理要靠顿悟,一下明白。明白了以后,“乘悟并销”。刚才一位同学讲,阿弥陀佛空的嘛。他好像教理懂了,实际上一点用都没有。下面两句“事非顿除”,工夫是一步一步来的,事就是工夫,不是说你道理懂了,色身就可以空,你空得了吗?不是一懂就达到的。“因次第尽”,是一步一步修下来的。
佛在《楞严经》上很严重地告诉你,“生因识有,灭从色除”。换句话说,生出一个孩子,大家高兴又来一个,又来一个。死去了呢?“灭从色除”。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大小乘修行路线他都说了,他老人家都交代了,没有对不住任何一个众生,众生有没有对得起佛呢?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1楼2014-03-28 13:27回复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这是五阴的根元,这五阴就如同中国文化的五行,是同样的麻烦和复杂。五大因素间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佛经里头有一部叫“五蕴论”,但是还没有讲得清楚。在印度的十二因缘,也是根据十二个时辰来的,等于中国文化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无明就是子,无明缘行,行就是丑,那是另一套学术研究了。从前大陆上的大庙子,当方丈要收徒弟时,用达摩一掌金来看,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生的,算出来是可以出家,或没有佛缘不要出家。达摩一掌金就是根据十二地支来的,十二地支是十二因缘来的。你说灵光嘛!佛法讲一切唯心,大禅师大方丈们,就不用这一套。
    生因识有、灭从色除,一个凡夫的生灭,色没有了叫做死亡。修道则灭从色除,先从身体的障碍想办法,如果身体的障碍除不去,五阴脱不掉,那有什么用呢。闭起眼来打坐,只不过是在这个身体里打滚,这里不舒服,那里舒服,这里没通,那里通了,转来转去都出不了这个身体。就像禅宗祖师骂人的话:闭起眼来,在那个黑山鬼窟里做活计。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五阴的解脱是一步一步来,是科学的,是没有办法违反的原则。当然有人一上路,也可能先从行阴或识阴解脱,步骤并不是完全固定的。顿悟是讲见地,渐修是讲修证。见地真到了,后面修持的事相就必定已到。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见地真到了,正好修行。


    2楼2014-03-28 13:37
    回复
      【此五阴元,重叠生起。生因识有,灭从色除。】
      色受想行识这五阴都是一念来的,没有次序的,他们互为因果,重重叠叠,我们的生命来的时候,就是靠那么一念动了,阿赖耶识变成中阴身来投胎,然后又和精虫卵子一起,像搅牛奶一样这么一搅,就进去了。但你要解脱的时候,嘿,你还是要从“色除”,还是要从四大身心变化,气脉,拙火处着手,你还是要转化色阴。
      【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一懂得这个道理就空掉了,就进入了佛境界,所以叫乘悟并销。如果你智慧不够,道理懂了,但是力量还不够,你还要因次第尽,一点点,一步步来。庵提遮女问文殊菩萨也是这个问题,师父啊,明知道生死是空的,却就是被生死之流转动了,跳不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呢?文殊菩萨回答说:其力未充。道理你虽然懂了,但是上起座来,你就是放不下,空不掉,所以要渐修,要一点点做功夫才行。


      4楼2014-03-28 13:47
      收起回复
        修行修禅定,想即生证果,先要转变“心法、色法”。刚才我大概讲了所谓小乘修“有”的方法,先把色法、色身转变。色法何以要转变?《楞严经》最后,佛有几句重要的话:“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生因识有”是说我们的生命,是由第八阿赖耶识先来投胎的;“灭从色除”,想了生死,先把色法四大了了。“理则顿悟”,禅宗讲顿悟,道理可以顿悟,功夫是一步一步有次序的,“乘悟并销”,你悟到了,就空了。“事非顿除”,可是生命业报,不是你悟到了空就空得了,还是要修的;“因次第尽”,就是悟后起修,一步一步功夫修来的。我们大家都是佛弟子,千万记住他老人家的话,不要狂妄。
        记住哦!背来没有?(众念:生因识有,灭从色除。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5楼2014-03-28 13:5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