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弈棋吧 关注:121贴子:267
  • 20回复贴,共1

三国演弈棋基本规则与解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河南1楼2014-02-24 16:35回复
    2L 本棋背景
    3lL 走棋规则
    4L 战略战术


    IP属地:河南2楼2014-02-24 16:38
    回复
      本棋对罗贯中《三国演义》作了完美的诠释:以中国象棋规则实现三人对弈,玩家可扮演魏、蜀、吴不同角色,率领三国名将进入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体验曹操如何挟天子以令诸侯、孙刘联盟如何在赤壁大败曹军、三足鼎立后各自如何苦心经营统一天下的不同感受。对弈中,华夏古老的智慧如“围魏救赵”、“隔岸观火”等种种计谋会相继出现,扣人心弦,精彩不断。游戏结束后还可细细品味“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悠然境界。
      本棋的棋盘为正方形,魏据许昌,蜀据成都,吴据建业。为体现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候的特色,在洛阳城附近配置了汉献帝一方,棋盘四角为当时的四个少数民族:乌丸、山越、南蛮、羌族。按照三国时的地理位置将魏、蜀、吴分别摆在上、下、右侧,三个玩家分别执魏(黑棋)、蜀(红棋)、吴(绿棋)对弈。黄棋代表汉献帝一方,在玩家结盟、弑君前静止,不受任何一方控制。
      棋盘中,各国步兵(即“兵”)驻扎的线为各国防线,防线前的那条线为各国国境线,各国国境线围成的区域为群雄逐鹿的中原地带。
      本棋共有 53枚棋子,魏、蜀、吴各16枚,同中国象棋相同。“汉”一方有5枚棋子,摆法如图所示。每一枚棋子都代表了当时的主要人物,智将赵云、猛将张飞、儒将周瑜等众多名将均以中国象棋中的不同兵种与玩家见面。


      IP属地:河南3楼2014-02-24 16:40
      回复
        本棋行棋基本同中国象棋,如车、炮、士、将等与中国象棋一样。不同之处在于:
        1、走棋顺序:魏国(黑方)先行,其他按照逆时针顺序走。
        2、 “马”:马依旧走“日”字,但无“蹩马腿”的限制,强化古代骑兵作用,且只有马能结盟或弑君,体现其战略重要性。
        3、 “相”:相依旧在本国境内走“田”字,但无“填象眼”限制,以加强防御。
        4、“兵”:每次依然只能走一步。为体现古代步兵的防御作用,兵在本国境内可前进或左右移动,但不许后退;越过国境线(兵所在位置前一条线)后即可前后左右冲杀,但后退时最多只能退到本国国境线上。
        5、“将”军:如果一方被将,则由被将方自动应“将”。例如,如果蜀国去“将”魏国,那么此时由魏国走棋解“将”,而不是按照逆时针顺序由吴国走。但如果两方同时被“将”,则依然按顺序走棋。


        IP属地:河南4楼2014-02-24 16:41
        回复
          1、相互攻伐:在未结盟前,三国之间可相互攻伐,东汉(黄方)的汉帝及三车一炮不参与任何攻伐,也不可被任何一方吃掉。
          2、结盟:在本棋中,任何两方可结盟攻打第三方,方法是任何一方如果想和某方结盟,则必须用本国骑兵(马)跳到想结盟的国家所在的点(汉帝附近)。举个例子:如蜀国的“马”跳至“魏”点,则表示此时魏蜀结盟,如跳至“吴”点,表示蜀吴结盟,跳至自己国家所在点不起任何作用。结盟后盟军双方共同攻打第三方,彼此之间不可攻伐,但可采取趁火打劫、借刀杀人或隔岸观火等策略扩充自身实力,也可根据形势需要围魏救赵,防止唇亡齿寒局面出现。
          结盟体现了三国时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特点,即利用友军攻击对方,保存自身实力,这是“挟天子”的一大好处。但天子受制,必激起众怒,故任何两方结盟,东汉一方的兵力将立刻作为被讨伐的一方参战。例如,蜀国一“马”跳到“吴”点,此时蜀吴结盟,那么东汉一方的三车一炮将由魏国指挥,以对抗联盟。此时汉帝也由魏方指挥,汉帝的走法与“将”相同(在九宫格内每次走一步),但不能吃子,在必要时对吴国的主帅造成“对将”威胁。
          3、弑君:本棋中汉帝在各方结盟前不可移动,但可被任一方杀掉,方法是由本国骑兵跳至汉帝所在位置将其杀掉。弑君后汉帝方的三车一炮将归弑君方指挥,但其它两方将自动结盟共同攻打弑君方。此游戏中结盟或弑君只有一次机会,即仅第一次适用,以后再跳入结盟点或弑君点均不再起作用。
          4、联盟解体:任意双方一旦结盟,则联盟任何一方不能主动解除联盟。如果联盟一方被第三方消灭,那么联盟自然解体。如果联盟方战胜了第三方,那么联盟也立刻解体,双方由联盟转为对战状态。
          5、特殊兵种:骑兵在本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作用,因为只有骑兵(马)可结盟或弑君。如想防止对方结盟或弑君,可派兵沿途劫杀。
          6、兵力收编:不论是否结盟,如一方最先将另一方将死,则被将死一方的兵力由最先将死方指挥。
          7、被谁“将”死的问题:在游戏中,可能会出现一方被另外两方同时“将”而无法解“将”的情况。那么规则规定,以最后“将”的一方作为战胜者,收编战败者残兵。最后“将”死指运子方利用本国或借助另一国兵力“将”军时导致对方主帅无路可走。以蜀被“将”为例,此时轮魏行棋,如魏移动棋子直接对蜀“将”军,魏“将”军棋子的移动同时也造成了吴对蜀的“将”军,蜀被“将”死,此时蜀被魏收编,原因是虽都对蜀“将”军但魏占先手,即魏巧妙利用了吴的兵力取得胜利。如魏没有直接对蜀“将”军,但魏方棋子的移动造成了吴对蜀的“将”军,蜀被“将”死,此时蜀应被吴收编,原因是虽然魏的移动导致吴“将”蜀,但魏并未直接对蜀造成将军威胁,故应视为魏将胜利果实让给吴军。
          8、困毙:虽然对方没有“将”军,但轮到另一方走棋时却无路可走,即处于困毙状态,此时该方轮空,由下家走棋。


          IP属地:河南5楼2014-02-24 16:42
          收起回复
            如果魏对蜀将军,蜀可以将老帅放在能被吴吃掉的地方吗?给儿子买了三国演弈棋,出现了争议


            6楼2014-04-25 17:41
            收起回复
              敢问楼主:被困毙一方的残余兵力怎么处置?也是被收编吗?另外,百度上说的是每局棋由吴国先走,和楼主说的不一致哦。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4-08-30 16:12
              收起回复
                现在有没有可以在线玩三国演弈棋的平台?找了几家单机版,下载后也打不开。郁闷中……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4-08-30 16:15
                回复
                  各国结盟点在哪?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10-27 20:57
                  回复
                    ABC三家,A同时将了BC,B解将反将了A,C解将反将了B,怎么解决
                    或者
                    ABC三家,A同时将了BC,B解将反将了A,A解将反将了C ,C解将反将了B,怎么解决
                    A同时将了C、B两方对不对,
                    但B在应将的同时又反将了A、C
                    或C在应将的同时又反将了B、A
                    怎么解决


                    11楼2016-12-06 16:44
                    收起回复
                      解将的同时反将形成双将就gg


                      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7-01-09 02:17
                      回复
                        如果说魏马踩蜀结盟点形成魏蜀结盟。那么汉帝没被杀,应该放哪里???是直接拿掉???还是与吴国充当老将???


                        IP属地:吉林13楼2018-11-03 08: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