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甲吧 关注:11,828贴子:30,722
  • 1回复贴,共1

谣言缘何换个“马甲”再传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周热点事件中,出现了两个谣言:“广州街头杀虎卖肉”和“东莞2704名性工作者患艾滋”。相关主管部门及时通过微博发布辟谣信息,和谣言本身形成舆论对冲。在充分竞争的观点市场,辟谣信息以淹没谣言的方式有效挤占了谣言的生存空间,谣言不攻自破。
  记者调查发现,“杀虎”微博谣言的传播更多发生在普通网民之间,而辟谣信息的传播则更依靠认证用户。上述两则谣言多次被辟谣后又换上新马甲“重生”,说明根治谣言的反复传播效应,还需网民整体提高媒介素养,对于不确定信息要谨慎转发。


1楼2014-01-27 11:06回复
    网民信息辨别意识需提高
      不容忽视的是,依靠官方辟谣的效果始终是有时间局限的。
      在“老虎开膛破肚”事件中,@广州花都发布在辟谣微博中直接贴出新闻网页,截图显示谣言图片的真实出处是1984年8月19日的台湾嘉义县,而非谣传中的广州花都。根据云南信息报的报道,该谣言早在2009年12月4日也一度热传,后被辟谣。
      但时隔4年多之后,已被证伪的谣言又再度流传。可见根除谣言反复“换马甲重出江湖”现象,还要依靠法制的健全来引导公众批判能力的提高。虽然去年9月9日,“两高”出台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但在现实操作中,对于未达到入刑情形的谣言,惩治手段与惩治力度似乎都非常有限。
      记者留意到,尽管刚被辟谣3天,“广州花都当街杀虎”的谣言仍然零星出现。不过,与此前一边倒的声讨不同,评论里均有网友证伪。官方自然不可能将每一条辟谣信息都发送到每一位网民屏幕上,若要进行长效的辟谣,恐怕还有赖网民之间的口口相传,用口水淹没口水,在自然事件中提升网民的媒介素养。


    4楼2014-01-27 11: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