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看到原著《雪后多伦多》,谈一下《别》剧对原著的改编
终于找到原著《雪后多伦多》了,一个晚上就基本看完了(主要是因为看过《别了,温哥华》剧,也
看过《雪后多伦多》的前3张的电子版)。
有的网友看过原著前3章的说原著没有杨夕,没错,前3章是没有,杨这个人物大概是在书翻到一半时
才出来的。所以,可以说,《别》剧中,几个基本的人物(至少是名字)还是和原著完全一样的。
说到人物及性格,电视对原著改编最大的莫过于任小雪了。任在书中不是个逃婚女,而是一个自强,
独立,有个性的人物,考取了金融硕士后,刚刚在银行上班的小白领。(有点像赵琳演得《杨德财征婚》
中那个人物的性格),(还需要指出的是,电视剧中,导演对原著中的小雪和杨夕这两个人物的名字作了
调换,也就是说,书中的小雪就是剧中的杨夕,但是性格除外,不知你听明白没有。) 而罗毅则是个有
些古板的,不懂幽默的医学博士在读生,任的追求者。 而陆大洪和杨夕的性格特征基本不变。 大洪是个
中餐馆的厨子,杨夕是个书写到一半才来加拿大的留学生,在国内是搞舞蹈的,人大大咧咧,嘴边没把门
的。最后提一句马芬,在书中,马是个非常漂亮的女人,不像电视里那样。跟罗毅关系暧昧。
原著故事情节是:陆大洪初到加拿大,由于语言不好,在银行存钱时遇到了困难,在银行工作的小雪
帮助他,两人初识。 一次,(在陆大洪刚来加拿大是帮助他的朋友)司马波和大洪去滑雪,见到了也在
滑雪的罗毅和小雪,罗毅有点瞧不起没文化的大洪。然后双方就各滑各的,结果司马波不幸的死了。大洪
去银行借钱,得到小雪的帮助。
痛苦的大洪病倒了。 这时,与他合住的邻居搬家了。 大洪整日在床上躺着,只是知道搬来了新邻居
,却没见过面。结果有一天,在厕所遇上了,不是别人,正是小雪。小雪不知道陆大洪也住这,告诉陆罗
毅来时,他最后躲起来,罗毅脾气大,爱吃醋。
住的时间长了,小雪渐渐对大洪产生好感。罗毅也因为马芬出现,分了神了。后面和原著差不太多,
王平平来了,挺受伤,但没被强暴,然后回国了。马芬和罗毅关系暧昧,却没走到一起。紧接着杨夕出现
,因为在国内是舞蹈演员,条儿顺,盘儿靓,很快,罗毅就喜欢上了杨夕,但杨夕始终没对罗太好,觉得
那样就没意思了。
小雪因为帮大洪搞素食厂,累得得了红斑狼疮,大洪追回国,找小雪,后又见到平平。。。和电视剧
完全一样,但是,唯一不一样的事,最后,大洪和病情好转的小雪都回到多伦多,大洪卖了素食厂,开起
了画廊,小雪也回到原来的银行继续上班,并在最后结婚了,他们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提一句,在书中,大洪和小雪是绝对的主人公,罗毅和杨夕最后好到什么样,结婚没结婚,全没提。
希望罗毅的fans不要上火,sorry.
想在最后说的是:看电视剧时,觉得大洪和杨夕(我说了,是电视剧),这一对,经过那么多苦难,
为什么最后还要来个红斑狼疮。有点画蛇添足。 可是,看小说中陆大洪和小雪(我没打错,是小雪,
我说过,两人名换了),却没有这种感觉。 因为小说中前面一直比较平淡,后来虽然来了王平平,可是
王平平回国也不是因为被人强暴,而是自己想开了,所以整部小说一直比较平淡,也没什么悲伤可言。所
以,到最后,小雪查出有病时,是整部小说的高潮,并不感觉过分。
而反观电视剧,在平平被强暴,大洪和杨夕分手,再复合,这段就已经是电视的最高潮了,再来个杨
夕得病,多多少少对观众来说,这个爱情就像是被诅咒了般悲情和痛苦,有点太残酷了。而且,即便是你
不同意我上一句话,我想说,小说在最后,还是描写了小雪病情好转,结了婚,并回到多伦多的自己银行
的工作岗位,重新投入了美好的生活。 而电视剧只是讲了杨夕病情好转,能不能上班,能不能像普通人
那样生活,俩人结没结婚,也没说。 所以无论如何,我觉得,电视剧在杨夕和陆大洪的幸福这点上,最
后刻画的不够细致,有点遗憾。
还需说明的是:在小说里,王平平比陆大洪小9岁,是个小妹妹的感觉(个人感觉周迅来演比较像),
而小雪则和大洪年级相仿。而电视剧中,杨夕岁数比大洪小八九岁,弄得有些人就容易怀疑大洪的人品:
陆大洪到底是因为喜欢第三者这个人,还是因为喜欢更年轻的女孩。
但是纵观整个故事情节,我还是喜欢《别了,温哥华》。应该说,电视剧基本继承了小说的精髓,而
且添加了许多经典的镜头和回忆,比如陆大洪劝杨夕那场,还有罗毅从望远镜里看到小雪,等,这都是小
说中没有的。 当然,小说中也有一些经典对白,只不过大家没机会看到。
就到这,本人第1次写这么多,你要是不同意没关系,骂我就行,不关我们家亲戚的事。
终于找到原著《雪后多伦多》了,一个晚上就基本看完了(主要是因为看过《别了,温哥华》剧,也
看过《雪后多伦多》的前3张的电子版)。
有的网友看过原著前3章的说原著没有杨夕,没错,前3章是没有,杨这个人物大概是在书翻到一半时
才出来的。所以,可以说,《别》剧中,几个基本的人物(至少是名字)还是和原著完全一样的。
说到人物及性格,电视对原著改编最大的莫过于任小雪了。任在书中不是个逃婚女,而是一个自强,
独立,有个性的人物,考取了金融硕士后,刚刚在银行上班的小白领。(有点像赵琳演得《杨德财征婚》
中那个人物的性格),(还需要指出的是,电视剧中,导演对原著中的小雪和杨夕这两个人物的名字作了
调换,也就是说,书中的小雪就是剧中的杨夕,但是性格除外,不知你听明白没有。) 而罗毅则是个有
些古板的,不懂幽默的医学博士在读生,任的追求者。 而陆大洪和杨夕的性格特征基本不变。 大洪是个
中餐馆的厨子,杨夕是个书写到一半才来加拿大的留学生,在国内是搞舞蹈的,人大大咧咧,嘴边没把门
的。最后提一句马芬,在书中,马是个非常漂亮的女人,不像电视里那样。跟罗毅关系暧昧。
原著故事情节是:陆大洪初到加拿大,由于语言不好,在银行存钱时遇到了困难,在银行工作的小雪
帮助他,两人初识。 一次,(在陆大洪刚来加拿大是帮助他的朋友)司马波和大洪去滑雪,见到了也在
滑雪的罗毅和小雪,罗毅有点瞧不起没文化的大洪。然后双方就各滑各的,结果司马波不幸的死了。大洪
去银行借钱,得到小雪的帮助。
痛苦的大洪病倒了。 这时,与他合住的邻居搬家了。 大洪整日在床上躺着,只是知道搬来了新邻居
,却没见过面。结果有一天,在厕所遇上了,不是别人,正是小雪。小雪不知道陆大洪也住这,告诉陆罗
毅来时,他最后躲起来,罗毅脾气大,爱吃醋。
住的时间长了,小雪渐渐对大洪产生好感。罗毅也因为马芬出现,分了神了。后面和原著差不太多,
王平平来了,挺受伤,但没被强暴,然后回国了。马芬和罗毅关系暧昧,却没走到一起。紧接着杨夕出现
,因为在国内是舞蹈演员,条儿顺,盘儿靓,很快,罗毅就喜欢上了杨夕,但杨夕始终没对罗太好,觉得
那样就没意思了。
小雪因为帮大洪搞素食厂,累得得了红斑狼疮,大洪追回国,找小雪,后又见到平平。。。和电视剧
完全一样,但是,唯一不一样的事,最后,大洪和病情好转的小雪都回到多伦多,大洪卖了素食厂,开起
了画廊,小雪也回到原来的银行继续上班,并在最后结婚了,他们开始了崭新的生活。
提一句,在书中,大洪和小雪是绝对的主人公,罗毅和杨夕最后好到什么样,结婚没结婚,全没提。
希望罗毅的fans不要上火,sorry.
想在最后说的是:看电视剧时,觉得大洪和杨夕(我说了,是电视剧),这一对,经过那么多苦难,
为什么最后还要来个红斑狼疮。有点画蛇添足。 可是,看小说中陆大洪和小雪(我没打错,是小雪,
我说过,两人名换了),却没有这种感觉。 因为小说中前面一直比较平淡,后来虽然来了王平平,可是
王平平回国也不是因为被人强暴,而是自己想开了,所以整部小说一直比较平淡,也没什么悲伤可言。所
以,到最后,小雪查出有病时,是整部小说的高潮,并不感觉过分。
而反观电视剧,在平平被强暴,大洪和杨夕分手,再复合,这段就已经是电视的最高潮了,再来个杨
夕得病,多多少少对观众来说,这个爱情就像是被诅咒了般悲情和痛苦,有点太残酷了。而且,即便是你
不同意我上一句话,我想说,小说在最后,还是描写了小雪病情好转,结了婚,并回到多伦多的自己银行
的工作岗位,重新投入了美好的生活。 而电视剧只是讲了杨夕病情好转,能不能上班,能不能像普通人
那样生活,俩人结没结婚,也没说。 所以无论如何,我觉得,电视剧在杨夕和陆大洪的幸福这点上,最
后刻画的不够细致,有点遗憾。
还需说明的是:在小说里,王平平比陆大洪小9岁,是个小妹妹的感觉(个人感觉周迅来演比较像),
而小雪则和大洪年级相仿。而电视剧中,杨夕岁数比大洪小八九岁,弄得有些人就容易怀疑大洪的人品:
陆大洪到底是因为喜欢第三者这个人,还是因为喜欢更年轻的女孩。
但是纵观整个故事情节,我还是喜欢《别了,温哥华》。应该说,电视剧基本继承了小说的精髓,而
且添加了许多经典的镜头和回忆,比如陆大洪劝杨夕那场,还有罗毅从望远镜里看到小雪,等,这都是小
说中没有的。 当然,小说中也有一些经典对白,只不过大家没机会看到。
就到这,本人第1次写这么多,你要是不同意没关系,骂我就行,不关我们家亲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