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地图吧 关注:6,701贴子:6,344
  • 7回复贴,共1

转 火枪不如细剑管用——西班牙“先进科技”征服美洲的真相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帖:
@八千代注册成功


IP属地:广东1楼2013-12-12 11:47回复
    序言
    1492年10月12日,哥伦布率领一支小船队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出发,他们此行的目的寻找一条到达中国和日本的所谓西行航线。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船队终于在加勒比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岛(San Salvador)登陆。一般认为,圣萨尔瓦多岛就是现在巴哈马群岛(Bahamas)的沃特林岛(Watling),这可以看作是美洲征服时代的开端。在接下来的10年中,哥伦布发现了西印度群岛中的大多数岛屿并宣布这些岛屿归西班牙所有。到1520年为止,西印度群岛(主要是古巴岛和海地岛)的大部分内陆地区均被西班牙人探索完毕。
    抵达新大陆的西班牙早期殖民者,多数都是参加过摩尔人战争和意大利战争的老兵。当西班牙人在加勒比群岛“剿灭”印第安人的战争基本结束后,这些人又开始变得不安分起来。为了逃避在殖民地枯燥无味的生活和工作,在西班牙王室的默许下,这些充满冒险精神的殖民者开始自行组织起来,向新大陆的其它未知地方进行探险;我们把这些人称为“征服者”(Conquistadores)。
    一般来说,从16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的40年间,被成为“美洲征服时期”。来自西班牙形形色色的冒险家和亡命之徒,在没有得到王室的资助和支持的情况下,用他们自己的财产和生命去冒险。在他们征服的地区中,他们仅仅在口头上对西班牙王室保持效忠,而其唯一的目的是通过残酷的掠夺和压榨印第安人来聚敛财富。显然西班牙王室不会对这些事情视而不见,这些从印第安人的伏击、热带疾病、毒蛇、饥渴和同伙的明枪暗箭中幸存下来的征服者,其权利和地位很快就被王室委派的收税官、法官和传教士所代替了,美洲的征服,其最终的受益者是西班牙王室和塞维利亚的商人。
    征服美洲的原动力
    百年战争的结束标志着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随着欧洲主要国家(英国、法国、西班牙)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原来普遍意义上的“封建制度”(feudality)逐渐解体,权利再次集中到了国王手中,而国家之间的战争显然要比原来诸侯之间的战争需要更多更优秀的士兵,以及更加精良的武器装备。同时,在英法百年战争中已经开始使用的火炮,以及后来的火绳枪等当时的新型武器,也对这种新兴的王朝国家的经济支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的欧洲君主们不但需要为军队装备马匹、冷兵器和盔甲,而且需要支付火炮工厂、军械工厂和火药厂的花费,同时还需要更多的金钱支付大规模职业化军队的军饷。
      对于西班牙王室来说,他们的扩张野心与财政压力之间的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尽管西班牙人最终取得了近200年的“再征服”(Reconquista)战争的胜利,并将摩尔人(Moors)赶出了伊比利亚半岛,但是在长期的战争中,西班牙国库实际上已经消耗殆尽,也可以说,1492年的西班牙实际上并没有与其大国地位相称的财富储备,这实际上也是王室支持哥伦布航海的原因之一。另外,1495年法国国王入侵那不勒斯王国所爆发的意大利战争,最终导致了1503年法西两国的交战。由于当时法国的国力更强,所以对于西班牙人来说,尽快的获得大量的财富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16世纪的欧洲,财富就意味着金银等贵金属的储量。我们知道,黄金在欧洲是一种特别稀有的金属。据估计,在15世纪末欧洲的黄金总储量不会超过88吨;打一个形象的比喻,这些黄金可以铸成一个棱长为2米的正方体;而同时期欧洲的白银的总储量据估计也不会超过3150吨。这么可怜的贵金属储量对于当时欧洲王室之间不断的征战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虽然当时的西班牙可以通过其邻国葡萄牙,获得其在非洲海岸开采的黄金,或者通过与热那亚、威尼斯等意大利城邦的东方贸易获得黄金,但是这些资金对于西班牙王室的宏伟计划的实施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在意大利战争进行的同时,另外一场争夺黄金的战争也在进行中。对于西班牙王室来说,尚未完全探索的新大陆显然是一个潜在的财富来源,这可能也是国王急切的想要将美洲的新征服地区归于自己控制的一个原因吧。


    IP属地:广东2楼2013-12-12 11:47
    回复
      2025-05-10 23:48:02
      广告
      如果我们了解一下在历次美洲征服战争中参战的西班牙军人的人数,可能我们会更加深刻的理解这一点。当科尔特斯进入特诺奇蒂特兰城时,他们面对的潜在敌人可能至少有4万,但他仅仅有400名步兵,15名骑兵,10门重炮和4门轻炮;当他在1521年卷土重来并围攻阿兹特克人的首都特诺奇蒂特兰的时候,他也仅有850名步兵,86名骑兵和15门火炮。而当皮萨罗征服印加帝国时,他所率领的军队仅有102名步兵、62名骑兵和2门轻炮。
        远程武器的不可靠性在新大陆的征服者们也装备了少量的轻型火器。但是我们要注意,在当时的欧洲,这种笨重的火绳枪(Arquebus)仅仅是一种试验性的武器;它实际上并不能适应热带美洲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当时西班牙人所使用的火绳枪,它在发射时需要先安放支架,同时火枪手还需携带点燃的火绳以备随时点火射击,而且火绳本身也需要使用打火石和火绒点燃,而火器发射所需要的大量精炼火药也给后勤工作带来了不少负担。在很多时候,西班牙火枪手们在点燃火绳之前就已经遭到了印第安人的突然袭击,特别是在秘鲁和尤卡坦半岛。火枪手的实际作战效果是值得怀疑的。
      当时在欧洲广泛采用的弩弓(十字弓,即crossbow)也不太适应美洲的征服战争。尽管西班牙人使用的弩弓威力更强、准确性也更好,但是它的射速很慢,并且在与中美洲的湿热气候下很容易生锈和损坏(弓弦和机械装置都是钢制的)。因此连美洲的土著印第安人都认为这是一种不太有效的武器。因为在美洲征服战争中,少数的西班牙征服者往往要面对成千上万的印第安武士,由于印第安人的防护装备非常简陋,因此对于远程武器来说,发射速度要比射程更加重要,而西班牙人装备的弩弓显然不能满足实际作战的需要。
        在当时西班牙人不同的记录中,大多描述了这样的事实:在投入战斗后的几星期之内,很多火枪手和弩弓手都作为普通步兵参战;由于气候的原因,很多钢制弓弦已经生锈或者损坏了;在长期的作战中会有更多的射击武器无法使用。例如,参加特诺奇蒂特兰围城战的850名西班牙步兵中,只有120-160名弩弓手和火枪手;而当阿尔瓦雷多进攻基多城时,他的500名士兵中仅有100名弩弓手(没有一名火枪手)。
       西班牙弩弓手使用一种木质杠杆来重新装箭,这种杠杆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工具。它是一种轻型弩,因此它比当时欧洲普遍使用的重型弩(需要更为大型且复杂的起弓设备)较为适合美洲的作战。16世纪20年代德国制造的十字弓,是一种复合弓(由藤条和鲸须组成),在弓体上覆有皮革。它的总长度为0.7m,弓的跨度为0.6m。


      IP属地:广东4楼2013-12-12 11:48
      回复
        此外射击武器的补充也很成问题。据说,在特诺奇蒂特兰围城战之前,科尔特斯曾经要求位于特斯可可湖(LakeTexcoco)附近的印第安盟友帮助他们制造弩箭;西班牙人将他们使用的箭头和箭杆作为样本分发给他们,然后要求他们仿制8000支箭。在8天后,印第安人就交付了约50000支箭杆和数量近似的铜制箭头,箭头的质量甚至比西班牙人自己制造的还要好!
        然后,科尔特斯的弩弓手们对铜制箭头进行磨光、上油,并在箭杆尾部粘上羽毛。而对于火器来说,最主要的消耗品显然是火药。在科尔特斯第二次向特诺奇提特兰进军的时候,他的部队携带了约510千克的火药。另外,大量弓弦也从西印度群岛运抵前线,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弩弓在战争中的不可靠性。
        既然西班牙人在射击武器方面并不具备压倒性的优势;那么显然征服者们是在肉搏交锋中击败印第安人的。这个结论似乎难以令人置信。因为在征服战争的大多数时候,西班牙人总是处于兵力的绝对劣势,而且他们也不是总能得到当地印第安盟友的帮助——如果他们的数量可以克服西班牙人在肉搏战中的劣势的话。但是事实却是西班牙征服者在大多数战斗中均能占得上风,那么这些征服者们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呢?
          西班牙征服者的优势首先,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西班牙人装备了马匹。由于美洲印第安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见到过马这种动物,所以西班牙骑兵在面对印第安人时有一种天然的心理优势。在征服战争的大多数时间中,很少有印第安人能够俘获马匹并熟悉它。
        在《断矛》「注」一书中记录了墨西哥人对西班牙骑兵(尤其是战马)的描述:“这些“牡鹿”的脖子上挂着小铃铛,当它们快速奔跑的时候,铃铛会发出很大的声响……它们经常喷鼻息,并发出咆哮……它们很容易流汗……在奔跑中它的鼻子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它掉到地上就像龙舌兰肥皂一样(据记载,阿兹特克人曾使用这种植物制造肥皂)……在它们急驰的时候,会产生像雷鸣一样的声响,又好像石块雨点般落到地面上的声音……它们从大路上经过后,会在地上留下很多的小坑,似乎它的蹄子踏到的任何地方都会开裂……”
          注:《断矛》(”brokenspears”)一书是由美国历史学家MiguelLeon-Portillo于1992年出版的一本介绍阿兹特克历史的书,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主要的资料来源于墨西哥当地的印第安人口口相传的历史;通过与主流的《征服新西班牙信史》和《墨西哥征服史》相比较,我们可能会对当时的阿兹特克文明产生更加客观的评价,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一下。
        尽管在当时的欧洲,重骑兵的优势开始受到了火枪兵/长矛兵方阵的挑战,但是在对付美洲印第安人时却具有压倒性的优势。骑兵可以居高临下,但印第安人却难以杀伤骑兵,而且骑兵还可以使用他们的马匹撞倒对方。另外,骑兵的机动性显然更好,可以出其不意的对印第安人进行突袭,甚至一支小型骑兵部队就可以轻易的冲散印第安人密集的队伍。


        IP属地:广东5楼2013-12-12 11:49
        回复
          尽管阿兹特克联军在作战中也使用弓箭,但是他们使用最普遍的远程武器是投枪,投枪分为两种:“特拉考奇特里”(tlacochtli)和“米特”(mitl)。较长的“特拉考奇特里”不但可以用来投掷,也可在肉搏战中作为长矛使用;而较短的“米特”仅仅用于投掷。二者的矛头都是由黑曜石「注」制成的,在使用投枪时,阿兹特克人有时会使用一种简易的投矛器,以增加射程和准确性。
            注:黑曜石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火山岩石,很像绿色或黑色的玻璃,硬度很高,可以作为武器使用;在欧洲也是比较常见的。在英语中,它被称为“obsidian”。
            在对付穿着盔甲的西班牙征服者的时候,原始的投石器似乎更加有效;位于特鲁卡(Toluca)河谷地区的马兹拉茨印卡部落(Matlaltzinca)以投石手著称。与欧洲古典时期的同类武器类似,这种所谓的“投石器”实际上就是一种棉布制成的、中间宽两头窄的投石带,它可以投掷鸡蛋大小的石弹。被这种石弹命中的后果通常是致命的。在行军时,投石手们将投石带系在头上。
            阿兹特克军队最主要的近战武器是被称为“马夸威特”(maquahuitl)的黒曜石砍刀。它的主体是一根80~90厘米长、10厘米宽、5厘米厚的浆型木棒。木棒的两侧开有凹槽并镶嵌有多个黑曜石刀片。对于西班牙人来说,马夸威特是一种致命的武器,这种石制刀片像剃刀一样锋利。据说,在墨西哥征服战争的后期,部分印第安武士使用了装有铁制刀片的“马夸威特”,这种铁可能来自陨铁,因为当时的墨西哥印第安人并不会冶炼铁等金属。
            阿兹特克联盟所使用的其它武器还包括:长度为2~3米的矛和长约1.5米的“戟”,在其尖端分别安装有黑曜是刀片和黒曜石斧。这两种武器主要是由墨西哥南部地区被阿兹特克人征服的部落中使用,例如来自奥阿卡卡(Oaxaca)山区的奇南特克(Chinantec)部落。
          与其他的早期文明类似,阿兹特克人的战术也是比较简单的。在鼓声、武器的碰撞声和大声辱骂叫阵之后,箭矢齐发,然后短兵相接。由于挥动“马夸威特”砍杀是一项非常耗费体力的工作,所以通常在交战15分钟之后,位于第一条战线的疲惫不堪的战士将会在掩护下后退,以便后面的新的后备战士来代替他们。有时部分后备战士还试图进行侧翼包抄,但由于战术指挥的限制,这种战术很少奏效。有时候他们还会佯装撤退,然后将敌人引入埋伏。有时在战役开始,他们就会使用少量部队,引诱敌人主力进入他们的预定位置内。
            在作战中,充当指挥官的“精英武士”通常位于战线后方,他们使用战鼓、笛子或者螺号来发布进攻或者撤退的命令。在西班牙人的编年史中曾经提到过印第安武士那令人战栗和震耳欲聋的喧嚣声;这种喧嚣和噪音也有威吓敌人的作用。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阿兹特克军队在作战时往往配备预备队。
            对于墨西哥人来说,一场战斗胜利的标志是俘获了对方的指挥官或者占领和焚烧了对方的神庙。因此实际的战斗是激烈而短暂的,同时在战场上的伤亡也相当小:一个印第安武士的荣誉不在于杀死敌人的数量,而在于俘获敌人的数量;同时荣誉也仅仅授予阵亡战士的家属或者俘获敌人的武士们。一般来说,战胜的一方很少追击溃败的敌人,在战斗中表现怯懦或者临阵脱逃的战士将在战斗结束后当着全体将士的面用石块砸死。
            墨西哥地区的实际地理环境也决定了作战策略。尽管阿兹特克的道路仅仅是使用夯实的土路,但是对于一种没有驮乘动物和车辆的文明来说,这种道路已经足够了。由于运输条件的限制,阿兹特克军队是完全依靠随军的人力来携带补给的。据说一个阿兹特克的搬运工可以一天携带30公斤的物品徒步行走20公里,但这对于一场大规模战役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一般来说,阿兹特克人也不修筑城堡或者碉堡:湖水是特诺奇蒂特兰城最好的防御,它曾经阻止了除西班牙人之外的所有进攻者。当战役在远离阿兹特克统治中心的地域爆发时,他们通常从当地被征服的部落中获得补给,但是在这种战役中,阿兹特克人的参战部队往往只包括来自三国同盟的“美洲虎武士”和“雄鹰武士”等精英部队。
            对于墨西哥印第安人来说,战争是一种神圣的仪式。在战争开始之前,他们会派人向敌方的酋长或者部落首领送交盾牌、箭和斗篷等物,作为正式的宣战布告,然后才会发动进攻。这可能也解释了为什么当进入特诺奇提特兰的西班牙人突然采取敌对行动时,城中的阿兹特克武士会感到非常意外以至于毫无准备。
          尽管阿兹特克人的献祭仪式非常血腥,但他们作战目的和规模都是有限的:仅仅是为了获取献祭的俘虏和臣服部落的纳贡。但是,西班牙征服者采用的却是一种类似“总体战”的作战模式,他们所追求的,是完全的占领和征服,或者完全消灭敌人
          在长期的部落征战中,墨西哥地区的印第安人发展了一种被称为“花环战争”的独特战争模式。“花环战争”这是一种规模有限的作战,在交战之前,来自“三国同盟”和奇奇莫克同盟的武士们将会在一个约定的时间和地点见面,穿着全套“礼服”(如美洲虎战士将穿着虎皮连体衣)的武士们将使用“马夸威特”展开一对一的肉搏战。
          这在某种程度上这与中世纪欧洲骑士的“比武”(melee)有些类似,尽管当时骑士比武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表演,但是每次大规模的比武中伤亡总是难以避免的。花环战争可以为精英武士或者潜在的精英武士提供一种展示其能力和勇气的方式,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赢得更多的荣誉或者取得更高的社会地位。
            在花环战争中,武士们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俘获高等级的俘虏。比武结束之后,高等级的俘虏将会被双方带回自己的城镇中心,然后,俘虏们要被迫在一个被称为“特拉瓦瓦纳利兹特里”(tlahuahuanaliztli)的庆祝仪式上表演一个角色。
          根据西班牙征服者的记录,在他们的盟友特拉克斯卡拉人中,高等级的俘虏的身上将会被涂上红白相间的条纹,并在他的腰上系上一块刻有特拉克斯卡拉人战功的圆石。然后俘虏将会得到一些很可笑的装备比如木棒之类的“假武器”,并与两名雄鹰战士和两名美洲虎战士进行表演性质的搏斗,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羞辱。
          当俘虏筋疲力尽之后,美洲虎战士就会把他杀死。然后牺牲者的皮会被剥下并挂在城市广场上展示,其头颅也会被砍下并放置在城市中心的神庙中作为祭品。


          IP属地:广东9楼2013-12-12 12:01
          回复
            与阿兹特克人不同的是,印加人试图将被征服部落变为帝国的一部分,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从征服部落的部落中勒索贡品。在帝国内部,各个阶级的生活都高度组织化了,即使在帝国的边远地区也能受到来自帝国首都库斯科的强有力管理。
            维持印加帝国运转的社会基础仍然是农民,理论上说,每10人称为一个“组”,由一名组长对日常生活进行管理;每10组称为一个“区”,由一名“区长”管理,10个区(1000人)就可以称为一个“村落”,由村长管理;当然,村落之间是根据原来的氏族部落关系划分的,而10个村落(约10000人)就可以组成一个“省区”,省区的最高首长被称为“图克里库奥”(Tuc-ri-cuo,克丘亚语“可以洞察一切的人”的意思)。如上所示,印加帝国的官僚体系是很庞大的,理论上在每1万人中,就有1331名行政官吏。
              印加帝国的部落或者说村落被称为“阿亚鲁”(ayllu),每个部落拥有他们耕种的土地的所有权,但是理论上帝国的一切土地、人民和财富都归皇帝所有。印加皇族也组织成为一个“阿亚鲁”,他们担任帝国的大多数高级的军政职务:所有的“图克里库奥”都来自“印加阿亚鲁”。在印加帝国的等级体系中,还包括被称为“库拉卡”(Curaca)次等贵族,他们权利是由印加皇帝所授予的;通常他们都是帝国各个部落的酋长或者酋长的子嗣。
              为了控制这样一个领土广阔、民族众多的帝国,印加人需要一个大规模组织完备的军队。从孩童开始,所有身体健康的男性就需要受到使用武器的训练,在理论上,每个月都有2~3天用来进行专门的军事训练,在战时,所有25~50岁的男性臣民都有义务参战,
            但除了“精英军团”之外,印加帝国并没有正规军。当各个省份的行政长官接到来自库斯科的作战命令后,他们就需要从本地区征集部队。然后根据皇帝的命令,直接开拔到达库斯科;或者在本省区的集结地等待,当主力军队到达本省区之后然后再加入。


            IP属地:广东11楼2013-12-12 12:07
            回复
              对于印加帝国来说,长途运输主要依赖人力搬运工或者大羊驼(llama,或者译为“美洲驼”“草泥马”,)。
              草泥马……


              IP属地:北京来自iPad15楼2013-12-17 13: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