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做这种测试,因为p43北桥太热,连累苦了cpu,成绩不理想。
现在我的北桥散热已经加强到几乎冰手状态,可以再探究一下45nm奔腾的真实功耗啦。(电表200小时测得,目前主机不带硬盘不带显卡功耗只有16w左右)

先cpu-z图,反复测出最低电压可以稳在2.4g,比默认的2.8g性能区别不大。散热器为intel原盒自带,图吧竟然有人不用散装?,批判我鞭挞我吧,一直认为原装散热器最可靠,虽然体积份量小的一比。

室温16度,cpu风扇断电,首先待机观察50分钟,看图可知,到30分左右,温度就涨到27度涨不动了,cpu待机状态只温升11度,自身功耗目测1w左右,毕竟是铝材用量很少的盒装散热器在压。

这是统计数据,可以暂时无视核心温度,核心温度最低显示下限就是34度

然后小心翼翼的试一下单核pi标准满载,温度上升非常之微弱,只有2度,过后立刻回到了27~28度

继续统计数据,核心比cpu外壳高6度左右

来更狠点,国际象棋单核心满载一分钟,温度比pi标准测试高了两三个


循序渐进科学操作,更狠的国际象棋双核满载,温度比待机高了11度,压力不大


继续加力度,连续两次国际象棋,温度比待机升高17度,基本满意了,因为日常生活中一般的极限满载,也就是这个程度了,如果连续跑4次象棋,会再高两三度,日常生活中长期满载温度不会更高。


25分钟后温度降回28,被动散热测试完成,早说过奔腾e5后期工艺进步很大,稍降电压频率,功耗就只有10w左右了,堪比笔记本u,笔记本主动散热风扇普遍3千转,又有几个待机满载能做到这个温度的?

(为了照顾近视吧友,笔者还特地把显示分辨率dpi改大了,此等人性化考虑,什么水平?)
现在我的北桥散热已经加强到几乎冰手状态,可以再探究一下45nm奔腾的真实功耗啦。(电表200小时测得,目前主机不带硬盘不带显卡功耗只有16w左右)

先cpu-z图,反复测出最低电压可以稳在2.4g,比默认的2.8g性能区别不大。散热器为intel原盒自带,图吧竟然有人不用散装?,批判我鞭挞我吧,一直认为原装散热器最可靠,虽然体积份量小的一比。

室温16度,cpu风扇断电,首先待机观察50分钟,看图可知,到30分左右,温度就涨到27度涨不动了,cpu待机状态只温升11度,自身功耗目测1w左右,毕竟是铝材用量很少的盒装散热器在压。

这是统计数据,可以暂时无视核心温度,核心温度最低显示下限就是34度

然后小心翼翼的试一下单核pi标准满载,温度上升非常之微弱,只有2度,过后立刻回到了27~28度

继续统计数据,核心比cpu外壳高6度左右

来更狠点,国际象棋单核心满载一分钟,温度比pi标准测试高了两三个


循序渐进科学操作,更狠的国际象棋双核满载,温度比待机高了11度,压力不大


继续加力度,连续两次国际象棋,温度比待机升高17度,基本满意了,因为日常生活中一般的极限满载,也就是这个程度了,如果连续跑4次象棋,会再高两三度,日常生活中长期满载温度不会更高。


25分钟后温度降回28,被动散热测试完成,早说过奔腾e5后期工艺进步很大,稍降电压频率,功耗就只有10w左右了,堪比笔记本u,笔记本主动散热风扇普遍3千转,又有几个待机满载能做到这个温度的?

(为了照顾近视吧友,笔者还特地把显示分辨率dpi改大了,此等人性化考虑,什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