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是喜欢摄影,经常用单反拍照的朋友,几乎都有一只所谓的“挂机头”。
一开始大家对“挂机头”的标准都不太一样:有的是使用率最广泛的那只,有的是样子最骚的那只,有的是用起来最方便的那只。但是殊途同归,不少摄友在经历过长久的洗练之后,对挂机头的需求不约而同的均走向了“轻便化”。当然今天楼主我不是要讨论什么“轻便不如用DC”、“专业吃饭的家伙小不得”这类容易引战的话题,而是谈一谈一只容易被人忽视,廉价又物超所值的有趣小玩物——它就是佳能的40mm F2.8 STM。
没错,人称小饼干就是此头!有趣的是身为饼干头,我们经常提及它,将其与之对比的却不是其他厂家的饼干头(饼干镜头本身在单反镜头中就属于另类争议般的存在,大概是同病不忍操戈的心态做崇?),而是佳能自家的50mm F1.8小痰盂。说起小痰盂已经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感动家新手入门必备的最超值镜头没有之一:轻便!(塑料,能不轻嘛);500元买到F1.8的大光圈,早期狗头套头的最佳伴侣(弥补光圈不足);不用担心尼康家机身马达问题;收一收光圈画质锐利、色彩优良,拍拍小品,特写,人像都不是问题。缺点也很明显,杀猪般的对焦马达噪音,最大光圈下豆腐般的画质完全不可用;暗部对焦弱,容易跑焦;做工粗陋,外形廉价;另外购买小痰盂的大多是预算有限或者不打算大幅投入的用户,以残幅机居多,残幅上50小痰盂完全没有标准焦段应有的视角,偏长的等效焦段在狭小的室内难以展开等等......对于楼主来说还有个最要命的问题:45cm最近对焦距离,淦哦!!喜欢拍小东西的用户一定对这点超不满意。这也是为啥一开始楼主特别喜欢35定的原因了。不图人文视角,不图亮骚的大光圈,就图那24cm最近对焦距离下,还可攻可收用途广泛,实在是赞。
35L挂机许久,从入门的600D一直挂到换6D,说实话,6D在全幅中算小的,但是跟600D比起来绝对不算轻。以前600D的时候就觉得35L太重,出去玩一会儿吧,没多久就脖子发酸,现在可好...机身又变重了。其实楼主对大光圈需求并不大,多数情况还是收到F2以上来使用的,所以动过一段时间的脑筋,不如捣鼓个新出的35 F2 IS USM回来挂机玩玩?可是纠结了很久,虽然已经降价,但毕竟是3000多大洋,跟35L重复了岂不蛋疼。于是有段时间继续用小痰盂挂机扫街,很快就发现,卧槽...对焦距离,蛋疼!廉价的外观跟对焦噪音,蛋疼中的蛋疼!!有段时间甚至不敢在街上轻易拍照了......于是折腾吧~翻来覆去,想起来想去,就相中了这么一个玩意,40小饼干!
拿40跟痰盂比是有道理的,感动家除了痰盂之外,能卖到千元以下的高素质定焦头也只有这一颗了:痰盂500多,饼干900左右。但毕竟饼干的最大光圈只有F2.8,跟痰盂相差甚远,又贵上400多块钱呢。有人要问了,那买饼干究竟值得不值得呢?
其实值不值这点,关键还是看用户个人的需求,比如有人就是需要大光圈、有人口袋里就600的预算,那自然不用考虑饼干。但除此之外呢?如果你正好舍得多花几张毛爷爷,如果你不介意F2.8的最大光圈,如果你不排斥饼干的可爱体积,如果你是残幅相机......那么不要犹豫了,把手里的痰盂扔了吧,饼干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饼干今天刚刚到手半天,已经将小痰盂包好保存......不知有无再见天地之日?晚上跟朋友开封菜小聚,用起来更是舒心无比,从出门到地铁一路都是如此(真TM轻,真TM低调!)。对于画质有所追求的用户一般痰盂至少都是收到F2.2-F2.8在用的,F4锐度最佳,所以F2.8的光圈许多人还是可以接受的。小饼干最大光圈即可用光圈,画质锐利出色!收两档之后更是完全超乎我的预料(我本期望是痰盂差不多就行了)。镜头的分辨率也令我满意,将图片放大来看画面边缘饱满。色彩还原真实,起码我看着比小痰盂要舒服一些(这个有点主观了,而且我两只镜头的拍摄风格不一样)。至于对焦,有些测评说是STM慢一些,不过在6D上我觉得对焦过程稳当、速度迅速。至于焦外,小饼干真是完败痰盂,痰盂美就美在焦内的高画质,比较松散混乱,而饼干的焦外不但有圆润的圆形光斑(痰盂是五边形),虚化也更加自然。当然用惯了牛定、长焦甚至空气切割机的人肯定是看不上这样的焦外的,只能说对于一支人文定位的镜头来说,优秀,并且够用。
一开始大家对“挂机头”的标准都不太一样:有的是使用率最广泛的那只,有的是样子最骚的那只,有的是用起来最方便的那只。但是殊途同归,不少摄友在经历过长久的洗练之后,对挂机头的需求不约而同的均走向了“轻便化”。当然今天楼主我不是要讨论什么“轻便不如用DC”、“专业吃饭的家伙小不得”这类容易引战的话题,而是谈一谈一只容易被人忽视,廉价又物超所值的有趣小玩物——它就是佳能的40mm F2.8 STM。
没错,人称小饼干就是此头!有趣的是身为饼干头,我们经常提及它,将其与之对比的却不是其他厂家的饼干头(饼干镜头本身在单反镜头中就属于另类争议般的存在,大概是同病不忍操戈的心态做崇?),而是佳能自家的50mm F1.8小痰盂。说起小痰盂已经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感动家新手入门必备的最超值镜头没有之一:轻便!(塑料,能不轻嘛);500元买到F1.8的大光圈,早期狗头套头的最佳伴侣(弥补光圈不足);不用担心尼康家机身马达问题;收一收光圈画质锐利、色彩优良,拍拍小品,特写,人像都不是问题。缺点也很明显,杀猪般的对焦马达噪音,最大光圈下豆腐般的画质完全不可用;暗部对焦弱,容易跑焦;做工粗陋,外形廉价;另外购买小痰盂的大多是预算有限或者不打算大幅投入的用户,以残幅机居多,残幅上50小痰盂完全没有标准焦段应有的视角,偏长的等效焦段在狭小的室内难以展开等等......对于楼主来说还有个最要命的问题:45cm最近对焦距离,淦哦!!喜欢拍小东西的用户一定对这点超不满意。这也是为啥一开始楼主特别喜欢35定的原因了。不图人文视角,不图亮骚的大光圈,就图那24cm最近对焦距离下,还可攻可收用途广泛,实在是赞。
35L挂机许久,从入门的600D一直挂到换6D,说实话,6D在全幅中算小的,但是跟600D比起来绝对不算轻。以前600D的时候就觉得35L太重,出去玩一会儿吧,没多久就脖子发酸,现在可好...机身又变重了。其实楼主对大光圈需求并不大,多数情况还是收到F2以上来使用的,所以动过一段时间的脑筋,不如捣鼓个新出的35 F2 IS USM回来挂机玩玩?可是纠结了很久,虽然已经降价,但毕竟是3000多大洋,跟35L重复了岂不蛋疼。于是有段时间继续用小痰盂挂机扫街,很快就发现,卧槽...对焦距离,蛋疼!廉价的外观跟对焦噪音,蛋疼中的蛋疼!!有段时间甚至不敢在街上轻易拍照了......于是折腾吧~翻来覆去,想起来想去,就相中了这么一个玩意,40小饼干!
拿40跟痰盂比是有道理的,感动家除了痰盂之外,能卖到千元以下的高素质定焦头也只有这一颗了:痰盂500多,饼干900左右。但毕竟饼干的最大光圈只有F2.8,跟痰盂相差甚远,又贵上400多块钱呢。有人要问了,那买饼干究竟值得不值得呢?
其实值不值这点,关键还是看用户个人的需求,比如有人就是需要大光圈、有人口袋里就600的预算,那自然不用考虑饼干。但除此之外呢?如果你正好舍得多花几张毛爷爷,如果你不介意F2.8的最大光圈,如果你不排斥饼干的可爱体积,如果你是残幅相机......那么不要犹豫了,把手里的痰盂扔了吧,饼干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饼干今天刚刚到手半天,已经将小痰盂包好保存......不知有无再见天地之日?晚上跟朋友开封菜小聚,用起来更是舒心无比,从出门到地铁一路都是如此(真TM轻,真TM低调!)。对于画质有所追求的用户一般痰盂至少都是收到F2.2-F2.8在用的,F4锐度最佳,所以F2.8的光圈许多人还是可以接受的。小饼干最大光圈即可用光圈,画质锐利出色!收两档之后更是完全超乎我的预料(我本期望是痰盂差不多就行了)。镜头的分辨率也令我满意,将图片放大来看画面边缘饱满。色彩还原真实,起码我看着比小痰盂要舒服一些(这个有点主观了,而且我两只镜头的拍摄风格不一样)。至于对焦,有些测评说是STM慢一些,不过在6D上我觉得对焦过程稳当、速度迅速。至于焦外,小饼干真是完败痰盂,痰盂美就美在焦内的高画质,比较松散混乱,而饼干的焦外不但有圆润的圆形光斑(痰盂是五边形),虚化也更加自然。当然用惯了牛定、长焦甚至空气切割机的人肯定是看不上这样的焦外的,只能说对于一支人文定位的镜头来说,优秀,并且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