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0导弹,苏联代号:РСД-10,前苏联战略火箭军第四代战略导弹,两级固体燃料分导多弹头机动中程弹道导弹。60年代后期初始设计,1977年起装备部队。装备总数450枚。导弹战时置于发射车上,机动范围50-80公里。也可地下井发射。兼配分导或单弹头,必要时可加装第三级,则具有远程打击能力。弹长16.5米,最大弹径1.7米,起飞质量33吨,投掷质量1.1吨,可携带单弹头,也可携带内装3个子弹头的分 导式多弹头,子弹头威力15万吨梯恩梯当 量。携带分导式多弹头时,最大射程可达 5 000千米;携带单弹头时,射程可达10000千米。采用惯性制导系统,命中精度 (圆概率偏差)400米。
从运输—起竖—发射车上发射,准备时间为1小时;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时,30秒内即能发射。有重选目标的能力。主要用于打击工业中心、导弹基地、军事指挥中心等。导弹装在发射筒内, 用轮式运输起竖发射车运载,在地面实施机动冷发射。每部发射车配备2枚导 弹,发射后转移阵地,可重新装填导弹进行发射。
亦可部署在导弹发射井内进行冷发射。车载发射准备约需1小时,井内发射约需15分钟。每个发射阵地配置9部发射装置,每部发射装置包括1辆运输起竖发射车,1辆指挥控制车。导弹阵地大多建在林区附近,发射点位预先测量好。阵地附近建 有贮存导弹的加固掩体。平时,阵地和发射装置都加以伪装。为了快速部署,导弹还可用火车、汽车和飞机实施远距离运输。SS-20导弹于1966年开始研制,1975 年进行飞行试验,1 977年开始装备部队,用来替换使用液体火箭推进剂的SS-4和 SS-5中程导弹。美国和苏联在1987年12 月8日签订的《美苏中导条约》中,将该型 导弹列入销毁之列。当年的《中导条约》主要就是针对SS-20的,苏联使用的销毁方法是发射全部库存导弹,在无数烟柱腾空而起时SS-20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而SS-20也创造了全部发射成功的纪录。可见SS-20对北约的威慑力之大。
从运输—起竖—发射车上发射,准备时间为1小时;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时,30秒内即能发射。有重选目标的能力。主要用于打击工业中心、导弹基地、军事指挥中心等。导弹装在发射筒内, 用轮式运输起竖发射车运载,在地面实施机动冷发射。每部发射车配备2枚导 弹,发射后转移阵地,可重新装填导弹进行发射。
亦可部署在导弹发射井内进行冷发射。车载发射准备约需1小时,井内发射约需15分钟。每个发射阵地配置9部发射装置,每部发射装置包括1辆运输起竖发射车,1辆指挥控制车。导弹阵地大多建在林区附近,发射点位预先测量好。阵地附近建 有贮存导弹的加固掩体。平时,阵地和发射装置都加以伪装。为了快速部署,导弹还可用火车、汽车和飞机实施远距离运输。SS-20导弹于1966年开始研制,1975 年进行飞行试验,1 977年开始装备部队,用来替换使用液体火箭推进剂的SS-4和 SS-5中程导弹。美国和苏联在1987年12 月8日签订的《美苏中导条约》中,将该型 导弹列入销毁之列。当年的《中导条约》主要就是针对SS-20的,苏联使用的销毁方法是发射全部库存导弹,在无数烟柱腾空而起时SS-20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而SS-20也创造了全部发射成功的纪录。可见SS-20对北约的威慑力之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