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战争吧 关注:878贴子:10,253
  • 11回复贴,共1

拿破仑时代的战争概况 炮兵(二):弹药类型及火力战术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拿破仑时代的野战火炮主要使用的炮弹包括:实心炮弹(solid round shot)、榴弹(common shell)、霰弹(canister)和榴霰弹(spherical case)。
实心炮弹是当时最常见的一种弹药,约占各国军队弹药配给和使用总量的70%~80%。这种炮弹的结构极其简单,一个固体的铁球而已。相比其他弹药,实心炮弹的最大优点就是加工工艺简单,材料成本也不高,易於生产和迅速补充。而且实心的炮弹穿透力很好。
在战场上,实心炮弹适於射击各类目标,不仅可以杀伤人员和马匹,而且可以破坏稜堡等野战防御工事。因为其弹道低平,造成的毁伤呈线性,所以密集的步兵纵队和步兵方阵往往是比较有价值的射击目标。而队形单薄的步兵横队和骑兵则不宜於使用此类炮弹。据记载,实心炮弹可以轻而易举地打穿20排步兵的纵队。而且,在较硬地面上的跳弹仍然具有一定的杀伤力。不过,实心炮弹的缺点也很明显:低平的弹道使其很难有效地打击位於山坡反斜面处的敌方单位。

上图:实心炮弹,左为12磅炮弹,右为32磅攻城炮炮弹

上图:与底座捆在一起的实心炮弹,后面的榴弹和榴霰弹也都是这样“包扎”的。还可以参看炮兵(一)里面那个情景模型,弹药箱里的炮弹上面也都有白条。
榴弹外观也是球形,内部中空,有装药,利用爆炸后的破片杀伤对方。内部装药靠插在弹丸开口处的引信引燃。引信是通常为一根中空的芦管(reed)内置药捻,装填前根据所要射击目标的距离裁剪相应长度的引信供使用。
由於榴弹不是靠弹丸本身的动能,而是靠破片的动能毁伤敌方单位,所以可采取较为弯曲的弹道,由榴弹炮发射。这就很好地弥补了实心炮弹的不足。除了用来对付山坡后面的部队,榴弹对开阔地上的各种队形的敌方部队均有相当的杀伤效果。理想的弹著点是目标队伍的前方,或最好在敌方伫列的上空爆裂。

上图:榴弹的剖面图


IP属地:中国香港1楼2013-08-29 19:50回复

    霰弹的名称(Canister)本意就是圆筒,弹体外观呈圆筒状。外壳是一层薄铁皮,底部是一个木质的膛片(sabot),弹体内装有铁质小弹丸(注意:弹体里并没有火药)。霰弹除了按照通常的火炮型号区分弹药外,还根据内装弹丸大小分为重霰弹和轻霰弹。轻霰弹使用的弹丸约1.5盎司左右(1盎司=28.25克),重的则在4盎司左右,各国会有不同,但是差别不大。霰弹从原理上讲更近似於枪而非炮,开火后膛片推动弹身前进。弹体离开炮膛的瞬间,火炮内外压差巨大,弹体外壳无法承受,随即破裂,内装弹丸势必蹦出,在空间中形成圆饼状弹幕。这一弹幕会逐渐散开,划过一个由炮口为定点的圆锥形空间,击中目标。(这里需要大家发挥一下空间想像力)
    霰弹的原理决定了其更适於用加农炮直射(当然,当时的榴弹炮也有此弹种)。而且,有效射程要近很多。英军规定不可以在350码以上使用霰弹。法军的轻霰弹也基本控制在400以内使用。当然,法军12磅炮所用的重霰弹在600~800米的距离仍能有效杀伤敌方单位。但是,在这个距离上弹幕早已完全散开,开炮的人恐怕都不清楚会命中谁。霰弹的这种“面”杀伤穿透力不强,适於展开的横队,所以机动支援进攻的骑乘炮兵会配备较多霰弹。同样,骑在高头大马之上,两列横队攻击的骑兵(正面的受弹面积更大)也就成了霰弹的另一极佳射击目标。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霰弹并不完全等於葡萄弹(Grapeshot)!葡萄弹的原理近似霰弹,但是是当时海军的弹种,而非陆军的。

    上图:霰弹
    榴霰弹结构似榴弹,原理似霰弹,当时只有英军使用。上面的霰弹的缺点是小弹丸扩散太快,有效射程短。榴霰弹则将小弹丸装在近似榴弹的弹体内,同时装药。但是装药的量仅够刚好破坏外层弹壳。发射后弹体朝敌方飞行一段距离,装药爆破释放出小弹丸,继续按原弹体的方向飞行,从而延后了扩散的时间,可以较为集中地打击目标。榴霰弹既适於加农炮也适於榴弹炮,但是在加农炮上的效果要好些。
    前面讲炮兵连的构成时,大家应该注意到:所有的炮兵连都是加农炮多於榴弹炮。看过各种炮弹的原理和用途,就会明白:那时候加农炮的使用率要远高於榴弹炮,所以加农炮的数量较多也就是很正常的了。
    防御时,炮兵被用来轰击敌方攻击纵队或骑兵,杀伤敌方人员,打击敌方意志,弱化攻势。攻击时,炮兵可以动摇敌方阵线,为进攻部队创造突破的战机。无论进攻还是防御,炮兵都很少直接轰击对方炮兵,因为按照当时的火炮精度,一个炮兵连的阵地实在太小了,不足以成为一个有价值的目标。
    火炮和人员进入发射阵地大概需要1~2分钟的时间;挂上前车准备转移阵地约需2~3分钟,较重的火炮行动相应较慢。火炮进入阵地之前,部分已经处於装填状态,所以第一轮发射历时很短。之后的射速则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弹种转换,人员伤亡等。通常情况下,每分钟2~3发的射速应该是比较高的水准了。如果不蘸湿,则有可能达到每分钟4发,这样装填手就要冒点儿险。
    火箭是英军战场上的另一“秘密武器”。说是“秘密”,其实海军早就已经在使用火箭了。那时火箭的发射原理和现代火箭相仿,靠后部的装药燃烧产生推力,推动弹体前进。火箭的弹头从5磅到32磅不等,但是英国陆军采用的野战型弹头基本是6磅和9磅两种。弹头类型包括前面提到的实心弹和榴弹,此外火箭还可以携带燃烧弹、信号弹和照明弹。其优点是不需要用火炮来发射,射速就会火炮快很多,而且制造工艺并不比炮弹复杂。缺点就是精度太差。1806年,在Boulogne,英国陆军首次使用海军型火箭。结果,原本瞄准港口里舰船的火箭全部都打到了码头上。因为这个缺点,惠灵顿曾一度拒绝使用火箭。不过,火箭能够对敌方的新兵和马匹起到一定的恐吓作用,所以滑铁卢之战又有了火箭参战。对於,此战中火箭的效果,惠灵顿曾经这样评价:“相对於敌方的炮火来说,我们的火箭对我威胁更大!”(Rockets put me in more danger than all the fire of the enemy.)

    上图:英军火箭


    IP属地:中国香港2楼2013-08-29 19:53
    回复
      2025-08-27 05:59:5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露营:
      强调速度的法军所推崇的机动概念自然摒弃了过去军队携带的沉重的帐篷、大量的行李和补给。1794年,卡尔诺制定条例要求军队放弃帐篷,全面改为露天宿营。而拿破仑更是喜欢让自己人住的艰苦一些。他说到:“一个士兵对疲劳和恶劣条件的忍受能力是他的首要素质”。拿破仑认为:帐篷对健康无益,士兵们应该住在外面,脚对营火,头部防风墙依灌木、土丘等障碍物而建。虽然军队对皇帝陛下的观点不完全同意,但是他们在露天宿营方面作得却很好。轻装行军在机动性上的巨大优势使得欧洲各国纷纷效仿。到1800年行军帐篷在几个欧洲主流国家的军队中基本消失,露天宿营已经成为标准作法。只有普鲁士仍固执地将规模庞大的行李车队(是同期法军的8~10倍)保留到了1806年。
      给养:
      按各国军队条例的纸面上来看,军队的伙食水准要远好於普通百姓。法军士兵的每日口粮包括:1磅面包(0.453公斤),4盎司肉(1盎司=28.35克),2盎司乾蔬菜,2盎司醋,1盎司白兰地。英军的给养基本和法军类似,只是把白兰地换成了1吉耳(142毫升)朗姆酒。俄、普、奥等国也都差不多。
      可是实际情况下,各国军队的补给系统是无法完全保证上述的供应水准的,有时甚至完全中断。士兵们的伙食经常要依靠在经过的地方徵用、偷盗甚至公开抢掠来获取。英军名义上是严格禁止抢劫的。然而,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惠灵顿和其他军官也要对抢劫睁一眼闭一眼。法军更是把抢劫系统化了。乌尔姆战役期间,拿破仑的几个军明确划分了各自的抢劫范围。
      士兵们通常6到8人一组在一口重2~3磅(容量9~10升)的行军锅中合夥烹制食物。基本每人有一把勺子和一把餐刀,大部分人有一个盘子或碗作为餐具。当时,水壶通常由葫芦或皮革制成。当然也有装备木质水壶的,比如英军。
      普遍采用的烹调方式是“乱炖”。一天行军下来,士兵们聚在行军锅周围,倾其所有,放入锅中。法军中几种常见的“乱炖”有:蔬菜汤(把烤肉、土豆、胡萝卜、黄豆、其他蔬菜和盐混在一起)、橄榄油汤(肉、蔬菜、橄榄油和盐等其他调味品)和面包汤(面包、饼乾在沸水中搅成糊)。其他国家也各有特色。一次法军占领俄军营地,发现一口大锅里竟然有30只鸡和大量火腿。普军则把土豆、萝卜、洋葱炖在一起。
      骑士精神:
      尽管法国革命给法国乃至其他国家灌输了“对敌人毫不留情”的思想,传统的骑士精神在交战双方的军官和士兵中仍有一定的影响。
      战场上故意射杀敌方指挥官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行为。瓦格拉姆会战中,在奥军的炮弹多次击中拿破仑随从的情况下,皇帝本人仍坚持认为这并非奥军故意所为。同样,在滑铁卢会战中,有人建议惠灵顿直接轰击拿破仑本人。可是,惠灵顿回答到:“如果指挥官之间都要相互攻击,战斗还如何能够进行下去。”
      交战双方的下级军官和士兵之间也时常会表现出善意和怜悯。比如:收治敌方的伤兵,交换通信地址,交易一些酒精饮料,甚至分享给养。但是,随著战争的继续,这些本来就是偶尔发生的友善行为变得越来越难得一见。欧洲的军队变得更加民族主义。徵兵制使得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大量的伤亡无法避免。为了使本国的人民能够接受如此的伤亡并提高国民的士气,各国政府无不动用“宣传”这一有力手段。而宣传的内容全都是丑化,甚至妖魔化敌国的军队(英国人用拿破仑来吓唬小孩是个极好的例子)。这样的环境下,各国士兵之间的行为变得越来越残忍、无情、贪婪,更加具有破坏性。


      IP属地:中国香港3楼2013-08-29 19:54
      收起回复
        Eugenefree,有个问题想问一下,榴弹是用什么炮发射的?只有臼炮?


        4楼2013-09-29 15:54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3-10-03 10:36
          回复
            图片榴弹是美国内战时期的榴弹,之所以内腔做成这种棱面形状是因为当时内部装填的黑火药爆炸威力小,这样的形状可以使得炮弹爆炸形成尽可能多的破片。另外,当时炮弹是生铁铸造,破片率较小而且都是大片。早期榴弹内腔是圆形的,破片不多。12磅榴弹(弹重8.9磅)破片也就只有20多片,这种改良型的棱面内腔榴弹也不会超过40片。好歹是有所进步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2-13 15:55
            回复
              还有,那时期榴弹壁厚较厚,大概1/7~1/6弹丸直径,铁质不好的炮弹有的甚至高达1/4,爆炸威力可想而知。另外,加农炮发射时膛压高点,即便有木托的榴弹一般壳体也较厚,而榴弹炮和臼炮的薄一些。不过,后来为了通用化,弹丸都是较厚点的壁厚。12磅炮榴弹一般弹重约9磅。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2-13 16: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