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强,采用横式捕捉这样的画面,并加入远近景为作品加分。

这张相片若以直式构图,反而切断了应有的气势,所以改采横幅构图去展现。
光源表现 侧光时的整张画面反差较大,没有照射到阳光之处,曝光量会较不足,特色是反差造成的层次很有立体感,不过当拍摄这类影像时,要注意测光问题;顶光,是拍摄溪瀑很常见的手法,由于溪谷两旁可能都有大树挡住光线,因此只有在顶光时,会透过两旁树木空隙洒下些许阳光,这时候的光线虽硬,但是区域不大,因此可以增添作品变化性;至于逆光时候,要注意天空的比例问题,还有就是要再镜头前方加装遮光罩,避免杂光进入镜头而破坏画质。

侧光

顶光

逆光
中望远镜头的局部构图 拍摄溪流瀑布,不见得一定都得采用广角镜头,偶尔使用望远镜头取些小景或是局部,也别有一番风味。台湾的溪流因为季节、雨量关系,会有枯水期或是丰水期的差别,因此如果每次都采广角镜头去带大景,也不见得都能获得优异的作品,应该要靠自己的摄影眼观察主体气势与架构,慎选适当焦段的镜头去表现画面。

如遇到水流小或是适合局部构图的溪瀑小景,可换上类似70-200mm焦段去拍摄小品作品。
清理现场很重要 清理现场的杂物,端看拍摄者对地形地物的观察及用心,还有对环境的保护是否适当。经过大雨或是台风之后的溪流,或许会从上游带来一些泥沙,以及杂乱的树枝或是垃圾,所以在按下快门前,应该透过观景窗或是依照自己的摄影眼,观察能不能避开垃圾及多余的枝干,这是拍摄溪瀑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如果会有杂乱的物品干扰坏面,可以适当先将其清理干净,假设非得下水,千万要记得做好保护措施及注意自身安全。

拍摄溪瀑之前,如果遇到杂乱的垃圾或是破坏画面的枯枝,可以先行清除,才可以捕捉到这类干净的溪瀑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