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吧 关注:6,526贴子:39,428

论良知与直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至于直觉来自于西方哲学,中国古代称之为良知。人的智慧即来自于良知与直觉,而不是知识与机巧。知识机巧是工具不是智慧。学习不是为了积累知识与机巧,而是为了唤醒内在的良知与直觉。纸上谈兵、东施效颦,就是在知识与机巧文饰下的拙劣表演。

除了应付考试,不要去刻意强化对知识的记忆。知识只须在大脑里留个影响,需要时随时翻阅资料即可。刻意记些东西把大脑塞满,不利于思维的深化,也不利于记忆的深化,有时不刻意记反而使得记忆的效果更好。况且百科全书到处有卖,何必把自己的大脑当做廉价的工具书来使。当年谢良佐师事程明道,因为在历史方面博闻强识,结果程明道嫌他死记硬背的工夫太多,批评他是玩物丧志。       

智慧也不等于你机巧多,机巧多恰恰是智慧的壁垒,跟个智障没什么区别。智慧不是长出来的,而是损出来的。正如老子所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个时候至虚守静,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一任良知与直觉自然彰显,大智慧就诞生了。

王阳明总结他一生的思想成就时,只着重提到三个字:“致良知”。他认为满街都是圣人,无人不是天才。只因为这个天赋良知不够彰显,所以才沦为愚夫愚妇的。良知与直觉之所以不够章显,是由于有太多的“渣滓”附着其上。因此要省嗜欲,寡思虑,廓然大公,虚壹而静,反本抱朴,化念归心,把知识与机巧通通扔到大脑内存的角落。保持内心的湛然纯粹,任其自然明觉,洞见心性之本然



1楼2007-08-22 18:48回复
    • 218.71.136.*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2楼2007-08-23 10:37
    回复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至于直觉来自于西方哲学,中国古代称之为良知。人的智慧即来自于良知与直觉,而不是知识与机巧。知识机巧都是死的工具而不是活的智慧。学习和实践不是为了积累知识与机巧,而是为了唤醒内在的良知与直觉。纸上谈兵、东施效颦,就是在知识与机巧文饰下的拙劣表演。
      除了应付考试,无须刻意强化对知识的记忆。知识只须理解消化,在大脑里留个影响,需要时随时翻阅资料即可。刻意记些东西把大脑塞满,不利于思维的深化,也不利于记忆的深化,有时不刻意去记反而使得记忆的效果更好(做任何事都讲究自然天成,刻意是最大的忌讳)。况且百科全书到处有卖,何必把自己的大脑当做廉价的工具书来使。当年谢良佐师事程明道,因为在历史方面博闻强识,结果程明道嫌他死记硬背的工夫太多,批评他是玩物丧志。  
      智慧也不等于你机巧多,存心弄巧恰恰是智慧的壁垒,跟个智障没什么区别。智慧不是长心眼长出来的,而是损心眼损出来的。正如老子所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个时候至虚守静,没有任何私心杂念,一任良知与直觉自然彰显,于是天理感召下的大智慧就诞生了。
      王阳明总结他一生的思想成就时,只着重提到三个字:“致良知”。他认为满街都是圣人,无人不是天才。只因这个天赋良知不够彰显,所以才沦为愚夫愚妇的。良知与直觉之所以不够章显,是由于有太多的“渣滓”(思想负累)附着其上。因此要省嗜欲,寡思虑,廓然大公,虚壹而静,反本抱朴,化念归心。通过学习与实践来唤醒内在的良知与直觉,使之从若明若晦、游疑不定的浑敦状态中坚定的彰显起来。而其间所获致的知识与机巧不过是你的参考资料和工具箱罢了。它们本身是死的,不能代替你思考,用过之后一定要扔到大脑内存的角落。内在的良知与直觉才是你智慧的渊薮,不要因为迷恋知识与机巧这些乱人心志的外物,从而掩盖了良知的宝气与直觉的光体。保持内心的湛然纯粹,一任良知自然明觉。故能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洞悉天地万物之理而无所不了然于心。


      3楼2007-08-24 19:39
      回复
        • 218.71.136.*
        矫枉一定要过正,说得不错


        4楼2007-08-27 11:09
        回复
          满贴吧都是圣人呢


          5楼2007-08-28 20:45
          回复
            人人都有佛性,却因受想行识而在有漏根因中泯灭。必使五蕴皆空,发无漏正智,专心修炼,以证善果


            6楼2007-08-28 21:27
            回复
              • 218.71.136.*
              好端端地怎么跑出佛来了。不要误入禅定了


              7楼2007-08-29 09:16
              回复
                宋明儒学都有受禅学的影响,王阳明说的那个良知就有点象佛教里的摩诃般若。而儒家的道心则与佛家的佛性相通。我觉得儒释道三家殊途同归,可以相互参验来看。至于枯禅在魏晋以前确有过,可至僧肇发表《不真空论》之后,高僧们已普遍能用中道观,重新认识“空”,而不致流于枯禅之境。


                8楼2007-08-29 19:43
                回复
                  人工置顶


                  IP属地:山东10楼2010-06-08 15:55
                  回复
                    人工置顶


                    11楼2010-06-08 15:56
                    回复
                      矫枉一定要过正


                      IP属地:浙江13楼2010-06-08 15:59
                      回复
                        ding


                        14楼2010-06-08 15:59
                        回复


                          IP属地:福建15楼2010-06-08 16:00
                          回复


                            16楼2010-06-08 16: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