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吧 关注:14,502贴子:134,473

流星观测方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者:叶泉志
新手+老手+精华=目视观测流星雨经验
如何填写IMO目视观测报告
国际通用的流星雨极限星等测定法
目视观测常见问答
无线电观测流星雨
将流星雨摄入你的镜头
自己动手建立无线电流星观测台
IMO摄像与照相观测方法
火流星全攻略


IP属地:湖北1楼2013-07-15 08:58回复

    编者按:最近一段时间,笔者经常在一些普及天文的论坛上看到有一些刚入门的爱好者询问“如何目视观测流星雨”,根据这个问题,笔者结合自己数十次观测流星雨的经验,写下这篇文章。虽然说是一片普及文章,不过笔者觉得好些东西都是笔者独有的,在其它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中也很少见到,希望会对无论是新手还是对老手都有所帮助。
    一、目视观测流星雨(新手篇)
    有许多朋友都询问我,观测流星雨要不要用望远镜?其实,目视观测流星雨是不用望远镜的,只要用肉眼就可以了。因此,目视观测流星雨是一种很好的天文普及项目,因为基本不用什么器材。
    夜里观测流星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需要面对辐射点。笔者在很多文章中看到说“许多流星都从辐射点射出”,感到有点疑问。因为流星是随意分布的,如果在A地流星从所谓“辐射点”射出,那么B地看到的同一流星将是从另一个方向经过。因此笔者觉得这种说法没有道理。但是,由于流星与辐射点的远与近,和流星轨迹的短与长是很有关系的,因此面对辐射点可以“捉”到更多的流星,面对辐射点便可以看到更多的流星。
    2、选择好时间。经常看到有些新手,明明是凌晨才可以看的流星雨,刚刚天黑就在那里伸长脖子守候了。在这里我想提醒这些新手,你不是超人,你是人,你需要睡觉,请你在看不到流星的时候就不要看吧。一般辐射点升起以后能辨认流星是否群内,所以当你决定要看流星雨的时候,最好查一下辐射点的升起时间,然后睡到那时候再来看吧。学到这一点要会举一反三,因为辐射点落下以后也是看不到流星的。
    3、要尽量让自己舒服。看流星雨不是看星系、星云之类的东西,早一分钟晚一分钟都在那里等着你。流星是很可恶的东西,出现瞬间就会消失了,因此你要最大限度的利用观测时间。最好的做法就是让自己感到舒服,例如躺着、坐着观测。站着观测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4、要学会区分群内、群外。说起来很容易,但是有些流星连老手也不一定能立即区分是否群内、群外。第一,流星的反向延长线必须穿过辐射点或者是附近(一般是1度左右),这是很容易学会的;第二,如果有一颗流星反向延长线穿过辐射点或者附近呢?那么就要学会一些方法。第一,判别速度;第二,判别轨迹长度。如果速度和群内流星相差很大(这需要找感觉),那么就是群外流星;如果在辐射点附近连续划出很长的轨迹,也不是了。
    5、如何估计流星亮度。这也是需要找“感觉”,脑里面要储存许多星星的“亮度”,然后当流星出过以后,用流星的最大亮度与脑里面的“记录”比较,一般准确到个位数就可以了。
    6、测定极限星等。不能以肉眼看到几等星为标准,国际流星组织规定,必须观察特定天区内的星数,然后查表求出极限星等。关于这一方面请见本站相关内容。
    二、如何目视记录流星雨(新手、老手篇)
    如果你就是想看流星雨图个新奇,那么最好还是不要看着篇文章了。看流星雨的确是很有意义的活动,如果你得到了详细的记录,那么就应该整理出来发给国际流星组织:visual@imo.net。不过请注意,这个是目视流星雨专用的邮箱,如果你是无线电观测、望远镜观测、火流星观测的话就不要发到这里来哦!
    我一般把记录流星雨分为以下几步,供大家参考。
    1、采集数据,就是观测流星雨。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大家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白天回忆,应该在观测的时候记录好一切必要的东西,这是新手需要注意的。采集数据的时候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在记录上花尽量少的时间。据笔者的经验,最好就是在观测前就制定好数据的顺序,就是说观测到一颗流星之后,把流星的基本顺序报出来(或者记下来)的次序,可以节省相当的时间。如果你是用笔记的,那么会不用看纸就把数据记下来,而且不会重叠到一起的本领将会十分有用。
    2、统计数据。观测完毕以后,应该尽快把数据归纳整理。笔者的习惯是用Excel,把星等的情况按时间次序记录下来,便于归纳整理。
    3、上报给国际流星组织。按规定填写观测报表,然后发到国际流星组织目视观测信箱。如果英文好的话,那么可以给负责人Rainer Arlt写几句话,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如果英文不好,那么就把报告发过去也可以了。各位可以放心,根据笔者的感觉,Rainer Arlt是一位十分和蔼和有礼貌的科学家,而且每一封回信都值得阅读。不过,发完报告以后就不要老是发一些无关紧要的信件去烦他了。关于填写观测报表请见本站的有关文章。
    三、如何成功观测一次流星雨(精华篇)
    许多事情都是说出来简单,做起来难。观测流星雨也一样,特别是对那些需要下半夜观测或者通宵观测的流星雨,如果需要过几分钟或者以上才能出现一颗流星,那么对观测者就是一个考验。如何成功地“熬”过这个夜晚,笔者有不少经验,希望可以和大家分享。
    1、要有信心、有耐心。抬头望天的时候,心里要想着“我是幸运的,我看的这一个天区马上就会出现一颗流星”,我发现有这种感觉,到了真正支持不住的时候,就会发现时间过得比预计的要长。而且,如果真的出现了一颗流星,心头也会有极大的振奋。
    2、要区分流星与幻觉。相信大家都有一些感觉,如果是独自观测,有时候很难判定是否出现了幻觉。笔者和大家交流一下经验。第一,幻觉的“流星”轨迹一般很短;第二,幻觉的“流星”有时候速度很快,分辨不清到底哪里是开头,哪里是结尾;第三,幻觉的感觉好像是“飘”在眼睛上的,而真正的流星有一种很踏实的感觉,而且感觉好像是和夜空融为一体的。以上是笔者的一些感觉,希望能够和大家多多交流。
    3、相信自己的观测结果。有时候观测发现,自己的观测数竟然比预报ZHR稍大,这时候不要慌,也不要马上开始想自己哪里记错了。如果你看到了确实的流星,那么就不要不相信自己的观测结果。
    4、除了观测时的努力之外,准备也是很重要的,不要到了观测地点才发现忘记带了什么,这点新手必须要注意。至于身体问题,则是新手、老手都要注意的问题。如果是下半夜,那么就要注意闹钟问题,不要到了第二天才懊悔不已。
    好了,先些以上这么多。欢迎大家和我来信交流,如果你发现以上有什么内容没有说到,也可以告诉我。我会写续篇来满足大家的要求。最后,祝大家观测成功!


    IP属地:湖北2楼2013-07-15 09:01
    回复
      2025-05-12 08:14:12
      广告

      极限星等的测定,在流星雨观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过去通常是使用测量肉眼可见最暗星的方法,但这种方法误差很大,无法满足科学的目视流星观测的要求。因此,这里我向大家介绍国际流星组织的数星测量法。这种方法是上世纪80年代,国际流星组织以5名观测者为标准建立的,它测量很简单,并且可以较准确地反映观测者的实际极限星等,因此用为观测流星用的极限星等测量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怎么用它。IMO把全天分为30个天区,只要数某一个天区中的星数(连线交汇处的星也算进去),然后在对应的表格中查到极限星等就可以了,是不是很简单啊?
      有几个注意事项还是要提一下的。1.不要目不转睛的盯着看,而是要掠一眼之后的印象的星数。因为流星不会停在那里给你真切的辨认个明白,目不转睛只会提高自己的极限星等,增大误差;2.一般30-45分钟要重新测量一次极限星等,一次最好多测几个天区,以防万一。
      有一些天区有系统问题。如果有观测者不易分开恒星,他在使用天鹅座的14号天区时就会觉得困难。因此建议这些观测者在极限星等好于6.2时不要使用14号天区。以下还有几个小建议:
      用2-3个天区来确定你的极限星等。观测时可以改变到其他的天区。
      把这些天区的极限星等求平均来得到你的极限星等。
      每隔30-45分钟测定一次极限星等。
      不要用高度在40度以下的天区,即使你正在观测那里。
      不同的观测者会有不同的极限星等,每一名观测者都要确定他自己的极限星等。
      -0.5等的误差会让你的报告没有分析价值。
      1 天龙
      2 英仙
      3 大熊
      4 双子
      5 天鹰
      6 仙女-飞马
      7 仙王
      8 金牛
      9 狮子
      10 室女
      11 北冕-牧夫
      12 巨蛇-天称-蛇夫
      13 天琴-武仙
      14 天鹅
      15 天龙-武仙 16 猎犬-大熊
      17 御夫
      18 仙女
      19 天龙-小熊
      20 鹿豹
      21 南鱼-宝瓶
      22 天兔-猎户-波江
      23 乌鸦
      24 天称
      25 天蝎-豺狼
      26 南三角-天坛-半人马
      27 半人马-南十字
      28 船底
      29 水蛇
      30 杜鹃-孔雀
      注:26-30天区由于过于偏南,对我国境内观测者没有实用价值,对我国境内观测者没有实用价值,故不列出详细数据 。



      IP属地:湖北4楼2013-07-15 09:02
      回复










        IP属地:湖北6楼2013-07-15 09:06
        回复

          我不知如何区分开双宝瓶座流星群或双金牛座流星群,怎么办?
          观测这些两个以上辐射点的群,如果流星刚好在辐射点附近出现,那有可能可以直接判断它的归属。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想立即判断归属是不可能的,人很难准确地定位天球上的大圆。如果你不信,你可以找一颗人造卫星来试验:试着预测一下卫星运行40度后的位置,预测和实际至少会相差几度之多。
          如果你不是直接观测双群的辐射点,你就不应该尝试去辨别它们(除非你绘图)。即使是绘图也很难非常准确地定位流星路径,事后处理你应该订立一个标准。实际上,绘图测定多辐射点流星群的准确参数是很需要的。
          请不要在没有确定流星属于哪一支群的时候就把它归入某一支群而上报,这会让分析结果失去科学价值。因此,如果你在观测双金牛座流星群或者其他双辐射点流星群的时候,把所有支群的流星全部归到母群下(如归到金牛座流星群下)即可。
          我晚上看到了很多亮流星,但我的照片一颗都没有抓住。我哪儿做错了?
          照相机的极限星等和你眼睛的极限星等是不同的。流星在天球上运动的速度至少是10度/秒,这比其他星至少要快2000倍。也就是说,如果某星和照片上某流星一样亮,那这颗流星要比那颗星至少亮2000倍。假使目视极限星等是6等,那一般情况下-2等以下的流星都不能被拍到。如果这些流星很慢并且有长长的余迹,那这个下限可以上升到0等。而且,标准镜头的视野比人眼要小得多,即使你一晚能看到2-3个火流星,照相机仍然有很大的可能看不到它们。
          如果你有鱼眼镜头并遇到较大的流星雨,那你成功的可能性就会比较大。此外,摩羯座α、天鹅座κ和猎户座χ都是以亮流星闻名的小流星雨,它们的速度也很缓慢,所以这三个流星群也是拍摄的好对象。
          多亮的流星能被称之为火流星?
          火流星和一般的流星在实际上并没有分别,这纯粹是人类的定义。-4等以上的流星被称之为火流星。不过,-3等的“次火流星”也可以被包括在内。
          我如何确定火流星的亮度?
          0等以下的流星都可以很精确的估计亮度,但对于以上的流星人们往往缺乏足够的参照。天狼星的亮度大约是-1.5等,这对观测者来说是个好参照,但对于北半球来说它偏南了些。再往上,木星一般在-2等,金星在大距时可以达到-4等,它们都可以说是最好的参照。
          在月光的环境下,明亮的天体作为对比就会有难度。这时,你只能从印象中来对比。天文上的星等定义是去对数的,如果一个火流星比某天体亮1倍,那么它只多比那个天体亮1等;如果火流星比某天体亮4等,那说明其亮度至少比那个天体要亮40倍。
          明亮的火流星可以照亮周围。如果一颗火流星能照出影子,那么其亮度至少有-5等。如果你在视场正中心看到火流星,那么就要考虑视盲效应。如果一颗火流星经过后你连2等星都看不到,那这颗火流星至少有-10等。
          哪种方法用于确定极限星等最好?
          国际流星组织的数星法,只要记下你所看到的星数之后查表即可。它包含30个天区以便南北半球的观测者一起使用。
          有一些天区有系统问题。如果有观测者不易分开恒星,他在使用天鹅座的14号天区时就会觉得困难。因此建议这些观测者在极限星等好于6.2时不要使用14号天区。以下还有几个小建议:
          用2-3个天区来确定你的极限星等。观测时可以改变到其他的天区。
          把这些天区的极限星等求平均来得到你的极限星等。
          每隔30-45分钟测定一次极限星等。
          不要用高度在40度以下的天区,即使你正在观测那里。
          不同的观测者会有不同的极限星等,每一名观测者都要确定他自己的极限星等。
          -0.5等的误差会让你的报告没有分析价值。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3-07-15 09:06
          收起回复

            编者按:无线电观测流星雨不受天气影响,所以观测成功率可能比目视观测要高。2002年,我就用无线电的方式监测了狮子座流星雨,国际流星组织的无线电观测负责人J.Wislez对我说:“你已经成功的监测了狮子座流星雨。”最近,有些同好希望我写一篇小文章来介绍一下无线电观测方法。我就只好凭借我这么一点有限的观测经验——我还是希望大家去请教下湖北的欧阳老师,他可是一位老手。
            从理论来说,无线电观测是很简单的。首先,你要准备无线电接收机一个,高增益天线一个。然后你就可以出发了。
            我想我还是说一下原理吧。流星划过天空会留下一条电离尾巴,这个电离尾巴可以反射远处的超短波。只要运气好,在你和无线电发射机中间某一点上有流星出现,无线电波就会被反射,那么你就可以接收到这个无线电信号。这时,你就算接收到流星了。
            首先,你要选择你的“老伴”——那个无线电发射机。一般来说,它距离你要在1000-2000公里上下,并且发射功率要足够强,例如:5千瓦以上。否则我不能确保你的无线电接收机能收到它。湖北的欧阳老师(1790765991注:指欧阳天晶老师?)选择了韩国的一个电台,我就选择了南宁的一个电台。
            知道频率后,你要确保不会有串台现象。虽然说到郊外去可以避免这类问题,但是——那不是没有意义了么(至少对我来说)。天气不好我就不会去郊外——所以,最好多找几个电台,可以随时看看哪个没有串台现象。
            你的观测地方选址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最好周围不要有什么用电器,不然会有干扰作用。最好选择在高的地方,接受的方向不要有障碍物。
            好像——准备事项就那么多了。那么,我们来看看如何接收吧。
            对准——开机——然后就算是开始了。那么什么才是流星讯号呢?讯号就是那个发射机发射的东西。一般来说,一颗流星持续的时间在0.2-0.4秒左右。如果连续几颗流星一起,那么持续的时间会长些。那么,仔细听吧。没什么问题吧?
            不过,有一个恼人的小问题,希望大家有心理准备。如果你听不到流星,那些噪音可是很烦人的。但是又不能松懈,只能仔细听那些噪音。这个问题很讨厌。
            那么,记录怎么办呢?可以发给国际流星组织,地址是radio@imo.net。目前还没有固定的报告格式,所以你只要写类似于多少点,出现时间长短就行了。
            就写这么多吧,因为经验实在不多,有什么问题可以和我发电子邮件。


            IP属地:湖北9楼2013-07-15 09:08
            回复

              编者按:流星是一种美丽的大气现象,有不少天文爱好者,甚至普通市民在观测流星雨的时候,都想把它拍下来。笔者经常看到不正确的拍摄方法,最近也有不少同好在论坛上询问如何拍摄流星雨。笔者在这方面没有什么经验,只能凭借着几次拍摄流星雨的成功经验来向大家讲一下拍摄流星雨的感觉。
              流星雨拍摄是非常简单的,应该算是天文摄影中最简单的一种。只要找一个稳固的三脚架,一个可以长时间曝光的相机,找一处没有光污染的地点对着空中曝光,那么就可以开始等流星“掉”进你的镜头了。
              说起来十分简单,但是做起来难题还是不少——笔者在自己第一次拍摄流星雨中,也就是拍摄去年的狮子座流星雨中身有体会。
              第一,一定要计划好胶卷的使用,这在流星暴雨中特别重要。笔者因为顾着拍流星,到处乱拍,结果第一个高峰期过后就没胶卷可用了。
              第二,就是一定要按时过卷。因为夜里一直盯着天空看,对时间的估计是很不准确的。不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表。
              拍摄流星雨最好使用机械快门,因为电子快门很容易用玩。例如笔者使用的是国产的海鸥DF-1单反相机。至于镜头,最好使用20mm-50mm的广角/标准镜头。当然,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鱼眼镜头或者中望远镜头。另外,对于新手就是要注意的是,除非没有条件,否则最好要使用定焦镜头。因为用变焦镜头搞天文摄影可能是高手的专利——切记。
              至于胶卷,许多高手都推荐在无月的夜晚使用T-max 3200系列,但是笔者从来没有用过,因为不知道什么地方可买。至于黑白胶卷比彩色胶卷好这个问题,笔者不知道是否有道理,但是使用过国产的乐凯400度黑白胶卷和科尼卡800度彩色胶卷,感觉都不错。但是如果有一个很好的观测地点,最好还是用高感度底片,像800度或者1600度。
              如果你有自动跟踪的赤道仪,可以尝试追踪摄影,一般曝光时间可以在30分钟以上。但是如果你是第一次拍流星雨,我建议你还是先固定摄影。固定摄影的时间在5-15分钟左右,是可以带地景的,你可以找一个漂亮的地景,就可以拍出一张很有艺术感的照片。不过,如果要带地景的话,最好使用广角镜头。
              也有一些刚入门的新手问,流星会在什么地方出现呢?
              流星出现的地方是随机的,人类目前还没有监测每一颗小流星体出现会在什么地方可见这样的技术,于是我们就只能“守株待兔”了。但是由于地球表面是一个曲面,因此如果流星出现在某些地方,就容易出现的比较亮。这一个区域一般是地平高度30度以上的地区。而因为大气消光的特性,距离辐射点30-50度的地方也很容易出现比较亮的流星。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特性进行安排。
              最后还有两个忠告:1、在市区是看不到什么好流星的,更不可能拍到,因此必须要去郊区。这方面没什么捷径可走;2、拍摄流星雨忌教条式的机械模仿,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才有可能拍摄到最多的流星。
              祝大家拍摄到自己满意的流星照片!


              IP属地:湖北10楼2013-07-15 09:08
              回复

                动手建立无线电流星观测台
                ―流星无线电观测的原理和自动记录方法简介
                徐辉 欧阳天晶
                美丽的流星和流星雨是倍受天文爱好者喜爱的观测对象。流星是出现在地面上空80-120千米大气中的一种天象,它既与流星体本身有关,也与地球大气层有关。观测研究流星对于了解太阳系天体的运动和演化,研究地球高空大气层的物理性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观测流星的方法很多,除传统的目视观测、照相观测外,还有雷达观测。流星的雷达观测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1946年,英国的洛弗尔首次用雷达方法观测到流星雨。天文学家通过分析研究流星余迹反射的无线电回波,可以知道流星出现的数目、距离、高度、方位、速度以及流星体的质量等有关资料。流星的雷达观测方法不受昼夜、晴雨天气的影响,这一点比目视观测和照相观测优越。因此,雷达观测逐渐成为观测流星的主要手段之一。
                雷达观测作为专业天文工作者观测流星的方法 ,它所需的设备是一般爱好者无法具备的。目前世界各地的天文爱好者所用的无线电观测方法与雷达观测的原理相同,只不过设备要简单得多。一种是利用小功率无线电收、发设备,采用类似流星余迹通信方式进行流星的观测;另一种方法更为简单,直接利用调频广播电台发出的无线电电波,用收音机或专门的接收机接收调频广播信号来观测流星。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听”流星。用收音机“听”流星是一项成本低、趣味性强的科技活动,特别适合在我国青少年中普及开展。在国外,许多天文爱好者就是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流星观测活动的,有的爱好者还自己编写软件,用计算机进行流星观测的自动记录,实现了全天24小时不间断的自动观测。
                听流星的原理
                由于超短波无线电波直线传播的特点,调频广播的传播距离受到了地球表面弯曲程度的限制,一般都在视距范围内。电离层通常不能反射超短波,所以平常我们只能收听到几十千米远的调频广播。当流星以每秒几十千米的速度闯入地球大气层,在100千米高空中流星体温度迅速升高,使周围大气分子电离,在流星经过的路径上短时间内形成一条等离子态的离子气体柱,该离子气体柱具有反射超短波信号的能力,使我们可能短暂地收听到1000千米以外平时听不到的远距离FM广播信号,如图1所示,这样我们就知道出现一颗流星了。

                图1
                听流星前的准备
                1. 准备收音机
                听流星的第一步是准备一台性能良好的收音机。由于经流星反射的电波信号较弱,各种干扰信号又很强,不是随便一部收音机都可以用来“听”流星的。一般选用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的数字调谐收音机。如欧阳天晶一直使用迪桑R-3000全波段数字调谐收音机进行流星雨的观测。汽车收音机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接收设备,像二手的道奇、歌乐等。汽车收音机的抗干扰性及选择性要优于高档的数字调谐收音机。这一点在大城市尤其重要。大城市中调频电台多,信号强,若用选择性差的收音机,在许多频点上都能听到本地的强信号台的串台声,流星反射的弱信号将被淹没在干扰中,无法进行观测。
                2. 制作天线
                天线的制作是能否成功接收到流星信号的又一重要因素。制作的主要材料是直径为10毫米左右的铝管或铜管,把它们制成三单元或五单元八木天线。图2是三单元八木天线尺寸,具体制作方法可参考电视天线等有关资料。从天线到收音机的馈线宜用75欧或50欧的同轴电缆,接收天线应稳固地架设在楼顶等高处,引向器指向信号台方向,接收方向不应有高于5度的高楼、山峰等障碍物。天线架好后,引向器和反射器暂不固定死,打开收音机,在接收方向选一50千米外的信号较弱的调频电台,适当调整引向器、反射器与有源振子的间距,使接收的广播信号最清晰,天线增益达到最佳状态后,再将它们固定下来。

                图2
                3信号台的选定
                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观测条件不同,信号台确定的则重点也不大相同。总的说来,信号台的选择应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1) 发射台是调频(FM)广播电台;
                (2) 发射台距接收点的距离在800—1600千米左右;
                (3) 发射台的功率要尽可能大;(≥10千瓦)
                (4) 发射台最好是全天24小时广播的;
                (5) 发射台的频率应避开本地电台的频率。
                如武汉的欧阳天晶、南京的徐辉都不约而同地选定95.9MHz的韩国电台做为观测流星的信号台,这一频率除符合以上几个条件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在这个频率上韩国有三个发射台,另外在东北方向国内也有三个频率也是95.9MHz的发射台(辽宁文艺台、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内蒙古新闻台)。这样收音机收到的流星信号比单一发射台的概率要大得多。国内、外调频广播电台的发射频率可到广播爱好者(http://swl.126.com)等网站上查询。
                信号的鉴别和记录
                用收音机“听”流星与目视观测不同,它仅凭听取收音机的声音判断是否出现了流星。流星出现时收音机可以收到信号台的广播声 ,近距离大功率广播电台、天电、各种电器的干扰也可能使收音机发出声音。这就需要我们在收听时认真比较,不断积累“听”流星的经验,逐步提高判别干扰信号和真实信号的能力。
                当我们将收音机的接收频率调谐在远方的信号台上时,通常情况下是收不到广播信号的,这时只有调频收音机特有的“沙沙”的背景噪声。流星出现时,背景噪声突然消失,收音机发出短暂的广播节目声音。流星信号的显着特点就是短暂、突然,持续时间一般只有0.2至几秒。若长时间收听到啸叫声或广播声,可能是附近电台的串音或经突发E层(ES层)反射的信号。在收听过程中,还有可能会听到一种“白信号”,即背景噪声突然短暂地消失,收音机里没有任何声音。这也可能是流星余迹反射的一个信号 ,只不过恰好此时广播电台没有播出内容而已。
                听到流星信号后,应记录下信号出现的时刻、信号持续时间、信号强度和信号内容。因流星信号短促,不易用秒表记时,持续时间可由观察者估计,信号强度可按“弱”、“中”、“强”三个档次记录。信号内容不能反映流星的信息,但可以做为区分流星信号和干扰信号的依据。“听”流星时可将以上内容记录下来。表1是一个例子:
                表1:“听”流星记录表
                2000年5月7日 观测时段:从19:30时至20:30时 (世界时)
                观测者:欧阳天晶 观测地点:武汉市武昌区张家湾小学
                信号台频率:95.9MHz 接收机型号:迪桑R-3000
                天线类型:五单元八木天线天线 指向:东北
                接收方法:耳听笔录 自动记录


                IP属地:湖北11楼2013-07-15 09:11
                回复
                  2025-05-12 08:08:12
                  广告
                  流星信号的自动记录
                  流星的无线电观测给信号的自动记录,实现天文观测的自动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国外已有天文爱好者利用计算机并配合相应的软件完成流星信号的自动记录,从而实现全天24小时不间断监视天空的目的。这方面的软件在网上可以找到许多,有工作在DOS下的Meteor v8.0,它对计算机的硬件配置要求较低,只需制作一个简单的接口电路就可进行日常观测。日本的许多爱好者偏爱工作在Windows98/2000操作系统下的HROFFT,它采用的是业余频段(53.750MHz)上专门的收、发信机,不需要另外制作接口电路。下面以Meteor v8.0为例介绍流星信号自动记录装置所需设备、接口电路的制作、软件的安装及相关数据的处理。
                  图3是流星信号自动记录装置的工作示意图。收音机接收到短暂的调频广播电台信号后,通过接口电路,信号传输到计算机里。接口电路完成音频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在软件的配合下,计算机可识别噪声和流星反射的电台信号,并自动完成记数、统计等工作。

                  图3
                  1、接收设备
                  接收机:数字调谐收音机或汽车收音机。
                  天线: 三单元或五单元八木天线。
                  计算机: 486或Pentium。
                  接口电路:流星接口电路。
                  软件:Meteor v8.0
                  2、接口电路
                  接口电路的作用是将收音机输出的音频信号转换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图4是接口电路的工作原理图。它由双运算放大器MC1458加上几只电阻、电容构成。运放的电源由计算机串行接口中的RTS、TXD提供。为防止RTS出现负脉冲,损坏集成块,在RTS与MC1458之间增加了一只二极管1N4148。音频输入信号经R1加在运放的②脚,放大整形后由①脚输出到计算机串口CTS上。由于运放的增益很高,当输入信号大于50mV时,输出已是方波信号了。

                  图4
                  接口电路元件少,制作容易。参照图5自制一块电路板,将元件安装在电路板上。为减少干扰,从收音机到接口电路的音频输入线用屏蔽导线。电脑上的串口多数是9针插座,见图6。连接时需要购买一只9孔的DB9RA/F插头,如图7所示。要注意的是,插座、插头的每个针孔都有一个固定的编号,一般在接头的接线柱旁已标出,制作电路板时各元件要按电路图中的编号与9孔插头正确连接。音频信号线的一端插在接口电路的信号输入插座上,另一端接在收音机的喇叭输出端。

                  图5
                  图6
                  图7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3-07-15 09:16
                  回复

                    尽管对于目视观测者来说,非常强的流星雨非常令人兴奋,但这种情形更适合于作照相和摄像观测。摄像机是用不带感情色彩的电子来记录图像的,无论是一个小时一颗流星还是一秒钟出现一颗流星对摄像机来说毫无区别。
                    肉眼至多可以观测到7等的流星——这还需要非常好的条件和眼力。不过,好的摄像方法可以看到8-9等的流星。照相方法比不上这些,但是相比摄像方法,照相方法的代价要低很多。因此,照相流星方法较摄像方法普及。
                    照相或者摄像结果并不仅仅好看,它们同样包含了科学价值。用它们可以确定:流星体的高度,辐射点,轨道速度,余迹的形态和持续时间,质量等等。当我们用大量这样的信息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确定流星群的轨道以及其他的重要信息,最着名的例子就是英仙座流星雨和狮子座流星雨。
                    1、流星活动曲线
                    摄像观测主要是测定流星体的活动并计算流星群的流量。广角摄像机和肉眼一样有较大的视场和一定的极限星等,可以记录大量的亮流星。从亮流星与较暗流星的比率我们可以推出流星群内不同大小粒子的混合比。而且因为与目视观测的相似性,广角摄像观测结果是用来校准1966年的目视观测数据的首选。
                    一般的摄像机和电视摄像机的视场较小,但能记录下较暗的流星,由此得到的数据可以将广角摄像系统获得的流星流量曲线拓展到产生暗流星的较小的流星体的范围内。这样我们就能发现流星雨是否在一定的星等截止或肉眼看不到的流星数目是否持续以指数增长。
                    最后,采用一组不同镜头的摄像系统可以在15个星等的亮度范围内研究流星活动-从-7等的火流星到最暗的7等的流星。建议同一地点的摄像观测者应合理安排观测以获得对不同大小粒子产生的流星体的资料及更多的流星信息。
                    如果没有摄像机,照相观测也可以为强流星雨活动的流星群流量的估算提供数据。遇到强流星雨,在活动高峰期应露光5分钟,高峰前或后应增加露光时间到10或20分钟,整个观测过程中应用同一卷胶卷。
                    2、流星群轨道
                    观测流星雨另一个目的是通过流星雨的轨迹来测定流星群的轨道。为此最好采用照相观测,尽管摄像观测可以按星等大小顺序记录更多的流星,但精确度肯定比不上照相观测。这主要是因为照相底片上的感光物质的空间分辨率比图像增强器的荧光屏高10倍。观测强的流星群活动可以获得足够数目的流星照片,从而算出最佳的流星群轨道。
                    3、其他一些目的
                    通过摄像和照相观测,可以获得大量亮流星的资料,从而开展一些特定的研究。高分辨率的流星光谱非常少见,主要是捕捉足够亮的流星的机会极小。用高精度的光栅,探测器的极限星等要比流星成像时低3个星等。所以,要想得到流星光谱,在缺少强流星雨活动的时候,需要几小时(摄像观测)甚至几千小时(照相观测)的守在仪器旁边。即使在英仙座流星雨期间,平均最长露光时间也在几十分钟到几十小时之间。在高于一般流星雨好几个星等的流星暴期间,才有机会在一个观测夜里得到几条高质量的流星光谱,从而可能将单个流星体的光谱与大量的统计样本的差异作出评估。
                    摄像观测和照相观测的另外一个特别的目的是记录下久现流星余迹。流星雨主要是由来自于彗星的高速流星群引起的,这将会产生大量的久现流星余迹,有时会在几十分钟内可见。流星体的数目越大,记录下亮的久现流星余迹和其被高层大气扭曲的机会就越多。摄像机可以记录下流星余迹所有细微的变化,而通过长时间的露光,照相设备可以记录下目视和摄像观测已不可见时余迹的发展过程。如果你有一个光栅或棱镜,但没有摄像机,应该考虑将它们装在照相机上,在非常亮的火流星出现并留下一条持续几十秒的余迹时进行拍摄。流星余迹的光谱极其稀少。
                    在流星雨的观测中,摄像机和照相机或许可以给你带来终身难忘的纪念品。1966年狮子座流星雨的那张有70多个流星的照片不但在流星观测者中赫赫有名,在整个天文爱好者中也引起了轰动。所以请珍惜每一次机会,使你能成为幸运者!


                    IP属地:湖北14楼2013-07-15 09:18
                    回复

                      明亮的火流星划过夜空的景象的确令人难忘。即使是受过良好训练的观测者也可能会被大自然的美所折服而忘记记录数据,或者因心绪激动而出错。而且火流星相对少见且出现无法预测,所以无法做火流星的观测练习。亮的流星可以比一般的流星提供更多的信息,要有统一的记录方式,并知道该记什么。
                      0等以上的流星是毫米级的流星体产生的。而平均1200颗流星中才有一颗亮于-5等,平均12000颗流星中才有一颗能达到-8等以上。依照IMO的定义,凡是亮于-3等的流星称为火流星,但这和流星出现的高度很有关系。一颗天顶出现的-6等流星要是移到天边就只有-1等。在无线电方面,信号长于10秒的也称为火流星。
                      火流星一出现,要看看钟表定下时间,最好准确到秒,事后钟表要与标准时间校对一下。接下来,趁对流星余迹的印象尚未模糊之际记下余迹运行的表观路径。如果你将观测数据记录在磁带上,或者只是目睹而未做记录,至少应该标出流星余迹经过的3个主要的点。然后你应记下其它一些观测数据,如碎片,颜色,表观速度,闪光和声音。最后,记下表观星等,这通常比较好记。当火流星的非常亮,超过四分之一月亮的亮度(大约-9等或-10等)时,记录的准确性可能较低。这时要作一些比较性的描述,如“亮过满月”,或星等范围(例如:在-11到-14之间)。如果可能,应记下所有星等的变化(亮度曲线)。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流星发出的声响。曾有过记录很少,但这方面的信息很重要。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光速慢得多,所以正常的声音应在光学观测后几分钟才可以听到。在记录上面提到的观测数据的同时,应准备收听流星发出的声响。流星发出的声响源自低于60公里高度的弹射轨道上,可能会有“嘭”或“嗖嗖”的声音,或者别的一些响声。当然,在作光学观测的同时也会听见一些声音,这并不是幻觉。这些不寻常的声音看来产生在流星轨迹的高端,源自于与极低频的无线电波的作用,产生的波以光速传播,在遇到绝缘物质如大质量的物体和大气层的电子活动时,便被转化成声波为我们听到。
                      要辨认并除去非流星发出的声响,如:汽车,飞机,其它一些机器或动物发出的声音。据研究,当火流星的星等亮于-8等,有可能发出声响。
                      火流星的照相观测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信息,但目视观测仍是必需的。只有少数的照相观测有时间的记录,而确切的时间记录对日后的计算至关重要。更进一步,照片无法给出火流星的真实的颜色、久现流星余迹和声音方面的信息,而且火流星碎片方面的数据也无法从静态的照片中得出。
                      流星体与大气中粒子的碰撞会引起二者的物质蒸发和电离,也有一些原子能态(亚稳能级)可能会存在几秒种。这些能级的辐射会在很长时间内可见,形成久现流星余迹,在流星体消逝后呈现在夜空之中。大的流星体进入大气层时会在其弹射轨道的尾迹上留下大量不发光的物质,形成所谓的流星烟迹。有两种机会可能看到流星烟迹:一是在白昼流星出现时,伴随流星划出的明亮的轨迹会看到流星烟迹;一是在傍晚时,天光已经减弱,可以看见流星烟迹。即使很晚有些流星余迹出现的高度仍能被太阳照亮,使得余迹看起来很亮,这两种余迹会沿着流星体的弹射轨道产生在20公里的高度,强风会使余迹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发生变化。
                      火流星的报告应该发到IMO火流星部门(FIDAC)。


                      IP属地:湖北15楼2013-07-15 09:19
                      回复
                        顶起


                        IP属地:湖北16楼2013-12-01 12:46
                        回复
                          收藏了


                          17楼2013-12-07 13:51
                          回复
                            God bless y the best of the day before I get


                            IP属地:湖北21楼2014-10-22 21:32
                            回复
                              2025-05-12 08:02:12
                              广告
                              已收藏~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4-10-23 16: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