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红枫霜林醉吧 关注:9贴子:520

【回忆向】我的高考三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那些年我们一起穿过阵阵蝉鸣,听夏风轻吟,看着河中的倒影一点点褪去青涩,蓦然回首,却已物是人非。
————————一载韶光打马过,最是留人醉,那年晚风。


IP属地:江苏1楼2013-07-04 00:11回复
    当我还穿着的确良白衬衫,倚靠在五楼的窗边,呼吸着燥热的温度,看着细云缓缓流过,不止一次抱怨,时间过得真慢。是啊,曾经的时间清清楚楚地印在墙上的日历上,只有轻轻揭过,一天才会正式宣告结束。一张,十张,三百五十六张,日子以可见的方式从手中流走。自从上了大学,忽然发现,原来时间也可以这么快得从眼皮下逃走,转眼间,又到了高考的日子。高考结束的时候,什么都没写;大学开始的时候,还是什么都没有写;现在才发现,原来我想说的,都埋葬在高考厚厚的坟茔下,只有当阳光再次照射,才能勾起应有的回忆。
    ——————————————这里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想到了的确良,不由想到了赵家鹏。老赵只教过我们高一,然后就果断抛弃我们,选择了女神的班级@Lil_y___。在某一次化学课上,老赵讲到了我们身上的衬衫,讲到了的确良。不得不说,这是我第一次对衣服面料记忆如此深刻。
    ————————一载韶光打马过,最是留人醉,那年晚风。


    IP属地:江苏2楼2013-07-04 00:13
    回复
      2025-08-20 04:50: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每每提及高考,就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理想的大学。是的,从高一刚开学到高三最后,老师会在班级有意无意地提及,会在与你的交流中反复谈到,为的就是让你明确一个目标,然后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对于我来说,却从未有过一个真切的目标,至少我心里从来没有认定P大或是什么。就这样,从高一也走到了高三,也走到了高考。记得高三最后,小李找我谈话,他说我适合P大,然后我也回应了他,然而事实却是,只要南哪就足够了。我很久以前就明白了,我是一个缺乏所谓远大理想的人,或许刚入学写下P大未理想大学的时候,真的有一种热血沸腾,但三年的消磨,真的没有了多少热情。我知道,考上南哪应该是足够了,然后就没有了然后。于是就带着这样的心态,迎来了高考。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或许就是这样的心态,尽管经历了语文数学的摧残,我却始终没有太大波动,因为我相信,应该是足够那个毫无激情的目标了。当然了,这是后话。
      ————————一载韶光打马过,最是留人醉,那年晚风。


      IP属地:江苏3楼2013-07-04 00:14
      回复
        高考前一天晚上,没有看书,而是洗完澡和基友去压马路。印象中天气并不好,黑的很快,似乎投射了考生们阴沉的心情。走过教育书店,走过清中,走过淮中,走过东方花园,这是一条被走过无数次的路。在这一条路上,谈过番茄,谈过土豆,谈过烽火,谈过身边的各种琐事,不过,终究是要走到尽头。就像头顶的天,走得很阴沉。
        坐在清隆桥下的河边,看着远处的灯光在水波中摇摇晃晃,吹着夹裹着蝉鸣的晚风,听着四围寂静的声音,我们又谈到了高考压力。他说,我的压力很大。我说,其实我自己无所谓。他说,你的压力不是来源你自己。我沉默。从未和家人说过我的压力,因为我的压力从未来源我自己,因为我可以容忍我的失败,却不能容忍自己作为家庭一员的失败。我会想到爷爷,我会想到爸爸妈妈。压力,无压力,自己好像有着两个面具,交换着戴。
        对岸似乎在跳舞,动感的音乐拍打着节拍踏着河水缓缓走来。起初很不适,最后倒也无所谓。看着书中恍惚的灯光,不由想到了明天的作文题。或许可以写真实与虚幻,或许可以写河边倔强的芦苇,或许可以写等等等,当然,第二天才发现自己想多了,忧与爱。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现在每周日都在写作业与补作业中度过,忽然特别怀念当初的随性。睡一下午,然后一边聊天一边压马路,最后买一本格言或者作文素材上晚自习。回想当初柜子里满满的格言、作文素材、杂文选读,远比眼前一本本精美书籍来的真实。
        ————————一载韶光打马过,最是留人醉,那年晚风。


        IP属地:江苏4楼2013-07-04 00:15
        回复
          很久以前,对于语文,我也是十分茫然。就像上帝掷骰子,是一还是六,参加考试的你是无法决定的。事实正是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走过高一语文的风风光光,深陷高二的泥沼无法自拔,而我自己却是无能为力。面对越来越近的高考,终于改变了对于语文的一贯看法,走上了刷题之路。
          或许是经历的考试多了,某日忽然发现,真正决定最终语文分数的,不是所谓的能力,而是意志力。每一次的语文考试对我来说都是一次自我催眠。我会考好,我能考好,平心静气,一切都不会超脱掌控。高三整整一年,就是用着这种自我催眠的方法,完成了所有语文考试。
          当然会发生意外,如果考试中这种“有我无敌”的心态被破坏,接下来的答题自然一塌糊涂。举例就不谈高三某几次的惨不忍睹,高考就是最佳例证。大阅读前都在完美的催眠之中,大阅读后答题心态极其紊乱,时而无从下笔,时而满腹答案却无法组织,最终考出个不痛不痒的分数。
          一切景语皆情语,一切情语皆景语。一直认为,回答各类赏析题与看一场电影其实没有什么分别,而一张语文试卷也就是一幅波澜壮阔的人世百态。每次遇到这类题型,总会会心一笑,然后根据内容在脑海中描绘理想中的图像。游子,闺人;雨霖铃,车辚辚;疏雨滴梧桐,大雪满弓刀。或是化身诗人本人,或是静静旁观,总有不一样的感触,而这些感触都是我想要的答案。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对于高三开始的语文刷题活动,不做任何评价。不过它产生了重要副产品,也就是上文提及的语文笔记。是福是祸,见仁见智。
          写着写着,忽然发现本层扯远了,无奈~~~
          ————————一载韶光打马过,最是留人醉,那年晚风。


          IP属地:江苏6楼2013-07-04 00:17
          回复
            对于我来说,语文有三怕:字音,字形,和成语。高一高二不止一次跪倒在这三座大山面前。随着语文笔记本的日渐丰富,终于成功摆脱了成语的蹂躏,但是不知为何,虽然记了不少同音近音一字多音,字音始终是我永远的痛,字形同样如此。后来得出一个不是结论的结论:小学基础没打好。
            当年试卷第一题有节操的只考了字音,着实让我长吁一口气。后来又发现字音的区别十分明显,人道主义地没有在前后声鼻音边音上出文章,心中最大的石头终于落地。
            第二题是关于成语运用,按理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问题。时间久远,实在是想不出当初的选择,不过按照当初的风格,应该是选择了正确答案。大概是记的成语多了,不知不觉养成了一种盲目的自信,一旦遇到不明白的成语,或是感觉不适合但找不出理由的成语,多半是正解。
            接下来的题目远比古诗文来的令人讨厌,并且一直认为只是无聊的文字游戏,毫无价值。磕磕绊绊地写出了认为差不多了的答案,进入了语文试卷的正题。
            清楚记得2011江苏高考语文古文阅读里“淫祠”的翻译,每每想起,都忍俊不禁。所幸老天有眼没有再次出现这种神一般的翻译。高考前一直想整理一下所有的实词虚词等等奇葩词语的翻译,不过实在挤不出时间,只能作罢。但实际上经过最后又是老师又是自己准备的几十上百篇古文阅读的密集轰炸,只要把出现的重要词语句式都记住,也无伤大局。但是即使到了现在,强烈的收藏欲还是为不能整理耿耿于怀。总的来说古文阅读平和无坑,词语翻译都是经常遇到的,长句翻译不过“尔曹”较为奇葩,但对于熟知“尔曹身与名俱灭”的筒子们显然构不成任何威胁。
            至此,完全沉浸在强大的自我催眠,并无任何心慌等负面状况发生。
            一首梦江南,不知伤了多少人的心。初见作者,温庭筠,脑海里竟然浮现了叶无道,不得不说催眠的效果实在是太强大了。显然是一首闺怨词,然后开始一字一句地精读,然后就开始了脑补过程。惆怅,思念,无奈,哀怨,孤独,寂寞,思妇形象跃然纸上。组织组织语言,答案也就出来了。虽然现在看来与标答还有些许距离,但该答到的点几乎都覆盖了,也算是马马虎虎了。
            一鼓作气,趁着顺利写完诗词阅读的气势如虹,开始了古诗文默写。一直不喜欢孔子,顺带着不喜欢论语,顺带着背诵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顺带着最后一句记得不清楚。若是平日考试,两句不会倒也无碍,但现实的特殊境遇决定了这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脱离了催眠的状态。
            接下来的现代文阅读却又偏偏不合我胃口,紧张,恐慌,终于开始出现。现在仍然能够感受到当时紊乱的心情,依稀可以看见颤抖着满满写下匆匆组织的答案。或许,这就是命运。
            至今仍然不能理解,竟然写了一篇议论文。高中三年,除去必须写议论文的几次考试,几乎从未写过议论文。但最后,却是选择了极不熟悉的议论文。写完时的感觉还是不错,但事后对比那不上不下的分数,想必是好不到哪里去的。现在想来,或许还是某一次模拟考后破天荒写了一篇同题材的议论文却得到了老师较高评价的结果,赤裸裸的赌徒心理啊。高考,虽然要高分,或许求稳才是康庄大道。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今晚大学语文期末考,考题竟然是三道类似赏析的题目。写感受,写看法,分析立意与写法,看着曾经无比熟悉的题型,百感交集。一度以为高中的很多知识技巧都遗忘在了时间里,但面对曾经的题型,却都还是汩汩流出。正如前文所说,这一切的一切都被深深埋葬在高考的坟茔,但在特定的场合下,仍然会挣脱死亡的束缚,走出寂静的黑暗。
            ————————一载韶光打马过,最是留人醉,那年晚风。


            IP属地:江苏7楼2013-07-04 00:18
            回复
              怒插一记充气娃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3-07-04 00:18
              收起回复
                教室在二楼,所以算是第一批走出考点。教室从五楼忽然变成二楼,记忆里那长长的楼梯似乎一下子被截断,刚刚踏上,却已经无路可走。听着楼上渐渐纷杂的脚步声,不由加快了步伐,心中却想着,平日里楼下的人是否也是如此?
                从较为陌生的楼道口走出教学楼,感觉一丝异样,到底和往日不同,无论怎么欺骗自己。主教学楼前依然青葱,爱心形状的树冠依然生机勃勃。忽然想回头看看教学楼,但还是作罢,毕竟仍未结束,匆匆回家才是应该的。
                从拥挤的家长中挤出了一条路,踩在无数次踏过的彩砖,仿佛脚下是巨大的琴键,无论怎么走,往哪儿走,总有一支曲子被奏出,动听或是不动听,都深深打上自己的烙印。未来总有一种结局等着你,无关宿命。
                感受着越来越近的家,坦然了。有时候我们追求的不一定是自己将得到的,但我们当下所做的却一定决定着我们的未来。只要做好自己就好,风雨也罢,不悔。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高考终于结束了,有那么一段时间忽然想就这么不写了。刚刚翻新的泥土再度将往昔连同着记忆深深地埋葬,记忆忽然不再清晰。或许可以放置着,等到来年,想到。来年,距离更加遥远,或许连坟茔的位置也无法寻到了。
                我们行走在旧时光里,捡拾失落的记忆,弥补伤痕累累的皮囊。
                ————————一载韶光打马过,最是留人醉,那年晚风。


                IP属地:江苏9楼2013-07-04 00:18
                回复
                  2025-08-20 04:44: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穿过高一高二洒满阳光与阴影的长廊,站在高三的节点,忽然发现,这两年数学什么也没留下。除了一沓沓钉在一起却几乎从未二周目的试卷,孑然一人而已。就在这时候,遇到了老罗。
                  开学第一课就被要求准备两个厚厚的本子,一本是课堂笔记,一本是错题难题整理。老罗每节课上课前都会在黑板的一个角落抄下一些不知道他从哪儿搞来的题目,然后便是找人上黑板解答红皮书上的题目。还没有从高一高二轻松的数学课堂回过神,紧张压迫已经将自己紧紧包裹。
                  曾经对于错题不过是瞥一眼便放置一边,固然有难度的原因,根本上还是从未紧张起来。当高三考题忽然变得不知所措,当老罗要求填空题也要详细过程,当老罗一个个检查订正情况,方恍然,高三已至,高考不远。
                  在老罗半逼迫的要求下,每次考试前都要过一下近期的笔记试卷。记得第一次月考前过试卷时,忽然发现无数曾经错过的题目仍然在错,惊得一身冷汗。磕磕绊绊地过完了一周目,受虐之余,竟然喜欢上了这种疯狂过题的感觉。二周目,三周目,无尽延伸。距离高考越来越近,对于试卷也是越来越熟悉。
                  高考前的最后一段时间,停止了疯狂地看题,只是静静地熟悉整理的方法公式,偶尔想到某一题,便翻出来看看。有时候看着看着会特别揪心,不经意间,又是一年时光,当我们感慨时间太慢,它却早已迅速溜走。
                  记得第一次看老罗抄在黑板上的题目时,感觉好陌生;越是到最后,越是有无数熟悉的题目再次出现,仿佛一个循环。对于我们,高考是一条单行道;对于老罗,高考不过是一次又一次的循环。
                  走在高三最后的长廊,推开尽头的门,耀眼的白光,之后是什么,谁都不知道。这就是高中的意义所在。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懒得重开一贴,每一科前顺带着唠叨唠叨高中生活吧。
                  被老罗骂的感觉很奇特,完全生不了气。某次作业三角犯傻,被叫到办公室臭骂,顺带着刺激一番,时候却没有任何气恼,真实神奇怪哉。
                  话说班级几乎都被老罗骂过,连超级大学霸也不例外,不忍看。
                  ————————一载韶光打马过,最是留人醉,那年晚风。


                  IP属地:江苏10楼2013-07-04 00:19
                  收起回复
                    一直认为自己的数学水平处于中等偏上一点,所以对于数学的要求也不是非180或是190不可。一卷140左右,二卷35左右,心满意足。带着这样的想法,对于填空题最后一道,十九二十题的最后一问倒也不是多么的恐惧,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填空题关键还是速度。理想中除去不会的题目,应该用时35分钟以下。已经想不起来考后是否吐槽数学坑爹,现在平心静气地回想,至少填空题算是平和,虽然最后一道只解出了一半。一直以为填空题考察更类似于考试技巧,因为不需要过程,可以特值,可以归纳,可以不妨设,结果对了就是对了,没有人会细究你的过程思想。其实人生很大程度上亦是如此,嘈杂的世界已经被纷扰的世事蒙蔽了双眼,只来得及在最后一刻瞥一眼结果,成败论英雄,仅此而已。十年寒窗苦终究是窗内的故事,谁人又会探进一窥?
                    高考终究与平日不一样,无论怎么欺瞒自己。看着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十分钟,还是没有勇气继续纠结十四题的不等式变形。放弃吧,既然冥冥中不是我的,何必强求?
                    撇开最后两题,其实题型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按部就班。不熟悉的试卷,不熟悉的场所,熟悉的感觉。至于最后两题,先把会做的密密麻麻写满,然后琢磨着偷分。很久以前,也曾诚实地对待不会的题目,既然不会,写又有何用?所以留白成了一贯手法,虽然没有言已尽意无穷的绵长韵味。随着分数的压力越来越重,手段自然也不择起来。凡是相关的公式,一股脑儿写上去;凡是想到的方法,毫不犹豫地用上去。既然注定是不会的题目,不如死马当活马医了。记得倒数第二题最后一问当时是证不出来的,不过按着已有的思路洋洋洒洒写了下去,关键出模棱两可,竟然也捣鼓出了结果,算是天公作美吧。
                    果断放弃了最后一题的最后一问,抓紧时间将试卷检查了一两遍,虽然没有查出什么错误,但心里总算是安稳了许多。原本就是求个安心,否则接下来的考试免不得胡思乱想。
                    二卷速度很重要,仅仅三十分钟内要完成四道题,并且最后两题不是较难就是计算较繁琐,不能掉以轻心。五六分钟完成前两题,看着充裕的时间,冷静地开始空间向量的计算。写完第三题,时间大概还有十五分钟不到,略急促地写好最后一题第一问,无奈地面对最后一问。时间不允许仔细地思考了,于是采取了最为无赖的枚举法外加归纳类推。印象中是算出了最终结果,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这本就是额外奖励不是么?
                    写完不久,铃响,收卷。
                    望向屋外的天,暮色降临。最后的阳光无论如何挣扎也烧不穿这天幕。大局已定。
                    大局已定,或许吧。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当交上试卷的刹那,忽然发现,无数本资料竟然可以浓缩成这样薄薄的试卷,而最终的结果就是轻轻地从手中飘走。或许会换来一张心满意足的硬纸卡片,或许只会换来无数懊悔、挫败。买定离手,这却已经不是我们能够左右。世人只记得“尽人事听天命”,却忽略了先前的无数努力。有时候,结果总是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不知是悲哀还是幸运。
                    ————————一载韶光打马过,最是留人醉,那年晚风。


                    IP属地:江苏11楼2013-07-04 00:20
                    回复
                      回家多久了?简单算一算竟然也一周了。毫无印象的一周。
                      除去开始几天骑车到处奔波,接下来几天完完全全宅在了家里。动漫,电视,游戏,还有网上淘来的书,不知是世界被禁锢在了陋室之中,还是眼前这个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屋子就是我的世界。
                      原本打算从第一天起就记下点点滴滴,还是懈怠心作祟吧,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借口,毫不犹豫地关掉一次又一次打开的Word。
                      下午无意中知晓了本一招生即将结束,再看看桌面上刺眼的文档,似乎听到了自己的嘲笑,不知道是哪个时空的自己。
                      一年又一年,从他们,到我们,再到你们,看希望腾飞,被绝望埋葬,高考机械般地做着同样的事情。从高考残酷镇压下跌跌撞撞走到今天,记忆却也支离破碎。忽然很害怕,再到一年高考日,当想写点什么的时候,却发现无话可说。仿佛局外人一般看着,笑,哭。
                      趁着还能串起零星的记忆碎片,记下忆起的所有。
                      接着写下去,我的高考,三天,也是三年。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连续水了那么多天,忽然转变风格,真心有些不适应o(≥口≤)o
                      ————————一载韶光打马过,最是留人醉,那年晚风。


                      IP属地:江苏13楼2013-07-04 00:23
                      回复
                        英语向来不算太好,真心说。不过奇怪的是考试成绩总是马马虎虎,虽然没有起到拉分的作用,却也没有拖总分后腿。印象中英语成绩忽然好起来是从初三开始,不明不白地,分数一下子上去了。傻乐。
                        高一刚开始,其实是很忐忑的。不过听了几节大舅的课,一下子放松了下来。后来听说大舅是淮师毕业,那一口淮安腔英语果断是杠杠的。大舅上课总是乐趣不断,有意无意制造各种欢乐,往往笑着笑着一节课就结束了。当然这绝对不是吐槽大舅上课无内容,如果有大舅粉请轻喷。
                        记得大舅第一节课就要求我们每周整理课堂笔记,为了保证质量还要上交检查。于是在闲的蛋疼高一时期有了重要的打发时间方式——整理笔记。清楚记得第一次笔记整理了19页,道林的大本本,正反页。课本的经典句型,补充的短语,王后雄上的讲解延伸,甚至还从辞典上查找同义短语或是形似短语。后来结合整理政治地理语文等一系列笔记的经验,不得不得出一个结论——凡是整理类工作总能激发我无穷战斗力。没有38套、45套的高一,每周至少贡献10小时给英语笔记整理,相比刷题完全脑力劳动算是快乐的日子吧。
                        对于整理类的工作总有一种无法抑制的喜爱,英语语文甚至是不喜欢的政治,大概还是性子懒散吧。整理是只要简单想想,便可以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机械式地抄录,既满足了白日梦的需求也没有白白浪费时间。忽然想念当年的政治地理笔记,在周六还是自主自习的时候,在别人刷数学物理化学题目的时候,我却极其认真的用一整天来整理它们,真爱无疑。
                        扯远了,回到英语笔记。记得当时一下子买了10本小红帽系列,一本又一本,到高二结束,只剩三本是空白的。然而往往都是过程很丰满,结果很骨感。自从进入高三停止整理笔记,再也没有翻看过任何一本笔记。似乎,那真的成为了打法时间的方式。每每想到这里,都会问自己,如果上天再给我一个机会,还会那样整理笔记吗?答案就是,傻瓜,既然有了重来一次的机会,为什么不在高三都看一遍呢!
                        高三时对于英语还是懈怠了,整理的笔记少了,做的题也少了,那么最后英语令人失望倒也不稀奇了。总觉得有点儿对不起大舅。
                        怀念大舅的二八大杠,从窗口悠闲飘过,笔下的ABC也清闲了许多。
                        ——————————————我是华丽丽的分割线——————————————
                        有时候会想,如果当年选择了文科,是否如今的一切都会更合我意。不知道怎么给出答案,也不敢给出,因为害怕是那个我一直认为却始终不敢接受的答案。
                        我们一步一步走在人生的单行道,无论选择了什么,总要自己背负。可以累,可以痛,可以哭,却没有资格后悔。会抱怨别人的干涉,会抱怨自己的不坚定,但什么也改变不了。哪怕遍体鳞伤,还是要哭泣着上路。
                        英语,虎头蛇尾。
                        ————————一载韶光打马过,最是留人醉,那年晚风。


                        IP属地:江苏14楼2013-07-04 00:23
                        回复

                          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
                             --来自助手版贴吧客户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3-07-04 07:23
                          回复
                            呜呜文笔真好
                                 ----洛仑兹力。安培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3-07-04 09:28
                            收起回复
                              2025-08-20 04:38:1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已tj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3-07-08 15: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