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____(1933年)宣告成立的_____(中国电影文化协会)标志_____("新兴电影运动")的全面展开。
12.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时期的经典电影有,沈西苓的_____(《十字街头》)、蔡楚生的_____(《一江春水向东流》)、费穆的_____(《小城之春》)、袁牧之的《马路天使》等。
13._____(1948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影片_____(《生死恨》)上映。
14.中国电影史上,1949年是事业奠基的一年。与此同时,新中国第一个电影制片厂基地_____(东北电影制片厂)开始拍摄电影故事片_____(《桥》)。
15._____(1950年)是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丰收年,仅三家国营电影厂就共出品了故事片_____(29部)之多,超额完成计划,让人喜出望外。
16.文革期间,新中国电影陷入完全停顿状态,就连新中国17年出品的中国影片和域外进口的影片也被完全禁绝。在长达数年的时间内,全中国数亿观众只能看到_____, _____, _____(《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等几部电影,创造了世界电影史上的空前记录。
17._____(1979年)是中国电影真正进入新时期的一年,是真正的转折之年和创新之年。其中,北影出品的_____(《小花》)、上影出品的_____(《苦恼人的笑》)、西安电影厂出品的_____(《生活的颤音》)等三部影片,是这一年电影艺术探索中思想最为开放、形式最为新颖、成就最为突出的代表。
18.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新中国电影好戏连台,首先是文化部设立常规电影奖项;其次是_____(1962年)设立《大众电影》百花奖于_____(1980年)恢复评奖活动;再次是中国电影家协会从_____(1981年)起设立每年一次的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奖活动。
19.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影坛上出现了_____, _____, _____(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等导演的一大批形式新颖的"第五代"影片,如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一个和八个》)(《老井》)、(《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红高粱》),国际影坛将这批影片的问世称为“中国新电影的真正开始”。
20.被称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的主要是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贾樟柯)、(王小帅)、(路学长)、(娄烨)、(张元)、(章明)等。